一种加工中心柱形龙头扣环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254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中心柱形龙头扣环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加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中心柱形龙头扣环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酒店卫浴或家庭装修中,龙头管为美观起见,一般需要封闭处理,龙头及管口连接处,为了美观,一般设计一个扣环,扣在管口伸出部分的墙壁或瓷砖上,这种扣环形状各异,有球形,圆柱环形等。扣环作为高档龙头附件一起作为商品出售,所以批量非常大,成本应该越低越好。现有的生产工艺,一般是条料在复合模冲孔,落料,最后在另一拉深模成型。这样的工艺效率低下,导致成本较大。若采用级进模,冲孔,落料,拉深的工艺,则存在设备体积较大,投资成本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加工工艺,效率低下且成本较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成本小,生产率高的加工中心柱形龙头扣环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加工中心柱形龙头扣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7和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上通过内六角螺钉29和定位圆柱销23固定下模固定环30,下模固定环30定位并固定夹紧凹凸模24,限位螺钉22穿过下模座内的定位槽,限位螺钉22对的顶端位于卸料板3的限位孔内,定位槽与限位孔之间的限位螺钉22外周缠绕弹簧21,限位螺钉22保障卸料板3在冲压前保持正确位置,并在冲压后由弹簧推力实现卸料,导柱2底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下模座1上;

所述上模座7上通过螺栓16固定模柄15,模柄15位于上模座7的中心槽内,圆柱销9顶端通过内六角螺钉20固定于上模座7,圆柱销9向下依次穿过上模座7和垫板8与上固定环4连接,上固定环4内由外向内依次设置落料凹模10、成型模11、顶出器12、对冲孔凸模6,上固定环4对冲孔凸模6和成型模11进行定位及夹紧,所述凹凸模24的上端面与成型模11的下端面啮合;导套5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上模座7底面,导柱顶端位于导套内;所述模柄15上接高速冲压机,并夹紧固定。模柄中心设置打料杆14可由冲压机带动,打料杆14穿过模柄15与推板13连接推板13下端固定连接推杆19顶端,连接推杆19底端位于顶出器12上表面,实现一个制件从凸模上的自动推料动作,下模座中心设置凹槽,凹槽内安装硬橡胶圈28,硬橡胶圈28上表面设置卸料板26,卸料板26固定顶杆27底端,顶杆27顶端位于凹凸模24的上端面,顶杆27从下方顶出制件。

本实用新型将所有工艺在一个工位完成,效率较高。模柄固定在高速冲压机内,冲压机每个行程都会生产一个制件。每工作日产量在5000个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产制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下模座1上通过内六角螺钉29和定位圆柱销23固定下模固定环30,下模固定环30定位并固定夹紧凹凸模24,限位螺钉22穿过下模座内的定位槽,限位螺钉22对的顶端位于卸料板3的限位孔内,定位槽与限位孔之间的限位螺钉22外周缠绕弹簧21,限位螺钉22保障卸料板3在冲压前保持正确位置,并在冲压后由弹簧推力实现卸料,导柱2底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下模座1上。

在上模座7上通过螺栓16固定模柄15,模柄15位于上模座7的中心槽内,圆柱销9顶端通过内六角螺钉20固定于上模座7,圆柱销9向下依次穿过上模座7和垫板8与上固定环4连接,上固定环4内由外向内依次设置落料凹模10、成型模11、顶出器12、对冲孔凸模6,上固定环4对冲孔凸模6和成型模11进行定位及夹紧,所述凹凸模24的上端面与成型模11的下端面啮合;导套5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上模座7底面,导柱顶端位于导套内。所述模柄15上接高速冲压机,并夹紧固定。模柄中心设置打料杆14可由冲压机带动,打料杆14穿过模柄15与推板13连接推板13下端固定连接推杆19顶端,连接推杆19底端位于顶出器12上表面,实现一个制件从凸模上的自动推料动作,下模座中心设置凹槽,凹槽内安装硬橡胶圈28,硬橡胶圈28上表面设置卸料板26,卸料板26固定顶杆27底端,顶杆27顶端位于凹凸模24的上端面,顶杆27从下方顶出制件,制件形状如图2所示。

上下模座的相对运动通过导柱导向,在导套内相对运动实现准确导向。

送料由外接自动送料结构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落料,拉伸,冲孔复合在一个模具上,工作时,当条料有定位销正确定位后,冲压机头带动模柄下行,落料,冲孔时由成型模瞬时压紧,落料冲孔后,模柄继续下行,成型模在凹凸模上部环形槽型腔内拉伸翻边成型,成型后由受压缩的硬橡胶圈提供顶出力,驱动顶杆,顶块顶出零件,同时打杆带动连接推杆,推动顶出器,联合顶出零件。条料前行,定位后,模柄下行,进行另一加工循环。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