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轴组合切边冲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544发布日期:2018-08-24 18:2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拐轴组合切边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零配件拐轴,其结构形式有:如专利号201320872599.9公开的一种带有制动器安装板的一体式拐轴,包括轮轴和拐轴,所述轮轴和拐轴之间设有圆形或方形的制动器安装底板,所述制动器安装底板、轮轴和拐轴为一体结构;所述制动器安装底板位于拐轴与轮轴的衔接处,制动器安装底板上开有制动器安装孔。由于现有拐轴外形不规则,使得与拐轴外形相配合的通槽加工也相当麻烦;对于有此通槽的零件,现一般先采用锻造工序将零件锻造出来,由于经锻造后得到的通槽其会有飞边和余料,还无法达到图纸要求,因此需对通槽进行精加工,由于通槽的内轮廓结构不规则,且现有用于通槽的加工工艺复杂,加工工序多,耗时长,加工效率低,从而提高了该零件的制造成本,不经济实用,不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能适用于批量化生产的拐轴组合切边冲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拐轴组合切边冲孔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上模板、下模板、凸模、凹模、横柱和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套和导柱,所述导套和导柱相对地分别安装于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

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上模板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第一阶梯U型缺口,所述第一阶梯U型缺口由所述上模板的顶面向底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小U型缺口和第一大U型缺口组成;所述上模板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一沉孔和第一通孔;

所述下模板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第二阶梯U型缺口,所述第二阶梯U型缺口由所述下模板的顶面向底面依次设置的第二大U型缺口和第二小U型缺口组成;所述下模板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二沉孔;

所述凸模的顶面设置有第一螺纹盲孔,且底端的外轮廓与拐轴的外轮廓相似;所述凹模上设置有待加工通槽,且所述凹模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三沉孔和第三通孔;所述横柱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盲孔和第三螺纹盲孔;

第一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上模板的第一大U型缺口和第一小U型缺口后与所述上模座的第一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钉头沉于第一大U型缺口内;第二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上模板的第一沉孔和第一通孔后与所述凸模的第一螺纹盲孔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螺钉的螺钉头沉于第一沉孔内;第三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下模板的第二沉孔和第二通孔后与所述横柱的第三螺纹盲孔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三螺钉的螺钉头沉于第二沉孔内;第四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凹模的第三沉孔和第三通孔后与所述横柱的第二螺纹盲孔螺纹连接,且所述第四螺钉的螺钉头沉于第三沉孔内;第五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下模板的第二大U型缺口和第二小U型缺口后与所述下模座的第二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五螺钉的螺钉头沉于第二大U型缺口内;所述凸模的底端与所述凹模的待加工通槽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第一安装孔,相对地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呈T型结构;所述导套呈T型结构;所述导套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导柱的一端呈T型结构,另一端呈锥形结构;所述导柱呈T型结构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第二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多个第一U型缺口;所述下模座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多个第二U型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上还设置十字型通槽,且所述上模座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四沉孔和第四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第三螺纹通孔、第四螺纹通孔和贯通孔;所述上模板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一内止口和第一圆柱孔;所述上模板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一小腰圆孔、第二圆柱孔和第二大腰圆孔;所述第二大腰圆孔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所述上模板沿圆周均布地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的顶面设置有多个腰圆型凹槽,且与腰圆型凹槽并排地设置有矩形凹槽;对应地所述下模板的底面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多个U型凹槽,且与U型凹槽并排地在所述下模板的顶面设置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与所述矩形凹槽宽度相同且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第六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内止口,所述下模板在位于所述第二内止口内沿圆周均布地设置有多个第五螺纹通孔,所述第五螺纹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内止口和下模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横柱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横柱平行相间地位于所述凹模和下模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第四螺钉和第五螺钉均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上模座与设备相连接,下模座与设备的工作平台相连接,凸模通过上模板与上模座相连接,待加工通槽的凹模通过横柱和下模板与下模座相连接,导柱与导套配合安装,其中凸模底端的外轮廓与拐轴外轮廓相似,如此在设备的作用下,带动上模座、上模板和凸模一同下移至凸模底端冲入凹模的待加工通槽内,在凸模的作用下,将待加工通槽上的飞边及余料切除,其中切除的料落入至两横柱之间的空间内,如此即完成了凹模上待加工通槽的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凹模的加工成本,以适用于批量化生产。本实用新型在导柱和导套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上模座、上模板和凸模上移和下移的导向功能,保证上模座、上模板和凸模上移和下移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应图1中下模座、下模板和凹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后视图。

图8为图6的左视图。

图9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仰视图。

图12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后视图。

图15为图13的仰视图。

图16为图13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拐轴组合切边冲孔装置,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4、上模板2、下模板3、凸模7、凹模8、横柱9和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套5和导柱6,所述导套5和导柱6相对地分别安装于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4上。

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101;其中第一螺纹通孔1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螺纹通孔101围成矩形结构。所述下模座4上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401;其中第二螺纹通孔4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螺纹通孔401围成矩形结构。所述上模板2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第一阶梯U型缺口201,第一阶梯U型缺口201与第一螺纹通孔10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所述第一阶梯U型缺口201由所述上模板2的顶面向底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小U型缺口2010和第一大U型缺口2011组成;所述上模板2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一沉孔205和第一通孔206,其中第一沉孔205和第一通孔206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下模板3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第二阶梯U型缺口301,第二阶梯U型缺口301与第二螺纹通孔40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所述第二阶梯U型缺口301由所述下模板3的顶面向底面依次设置的第二大U型缺口3010和第二小U型缺口3011组成;所述下模板3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二通孔303和第二沉孔304,其中下模板3上设置有两排第二通孔303和第二沉孔304,每排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303和第二沉孔304。

所述凸模7的顶面设置有第一螺纹盲孔701,第一螺纹盲孔701与上模板2上第一沉孔205和第一通孔206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所述凸模7底端的外轮廓与拐轴的外轮廓相似。所述凹模8上设置有待加工通槽801,所述凹模8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三沉孔802和第三通孔803,其中第三沉孔802和第三通孔803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围成矩形结构。所述横柱9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盲孔901和第三螺纹盲孔902,其中第二螺纹盲孔901和第三螺纹盲孔902的数量均为两个。

第一螺钉10依次穿过所述上模板2的第一大U型缺口2011和第一小U型缺口2010后与所述上模座1的第一螺纹通孔101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钉10的螺钉头沉于第一大U型缺口2011内。第二螺钉11依次穿过所述上模板2的第一沉孔205和第一通孔206后与所述凸模7的第一螺纹盲孔701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螺钉11的螺钉头沉于第一沉孔205内。第三螺钉13依次穿过所述下模板3的第二沉孔304和第二通孔303后与所述横柱9的第三螺纹盲孔902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三螺钉13的螺钉头沉于第二沉孔304内;第四螺钉12依次穿过所述凹模8的第三沉孔801和第三通孔803后与所述横柱9的第二螺纹盲孔901螺纹连接,且所述第四螺钉12的螺钉头沉于第三沉孔801内。第五螺钉14依次穿过所述下模板3的第二大U型缺口3010和第二小U型缺口3011后与所述下模座4的第二螺纹通孔401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五螺钉14的螺钉头沉于第二大U型缺口3010内;所述凸模7底端与所述凹模8的待加工通槽801顶面相对。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第一安装孔102,相对地所述下模座4上设置有贯通其顶面和底面的第二安装孔403;所述第一安装孔102和第二安装孔403均呈T型结构;所述导套5呈T型结构;所述导套5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2内;所述导柱6的一端呈T型结构,另一端呈锥形结构;所述导柱6呈T型结构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下模座4的第二安装孔403内。其中第一安装孔10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安装孔403与第一安装孔102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多个第一U型缺口103;所述下模座4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多个第二U型缺口402。其中与导套5相近的第一U型缺口103的长度在保证上模座1与设备有效安装的同时,不影响导套5的安装。与导柱6相近的第二U型缺口402的长度在保证下模座4与设备的工作平台有效安装的同时,不影响导柱6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座1上还设置十字型通槽104,且所述上模座1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四沉孔105和第四通孔106。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板2上设置有第三螺纹通孔202、第四螺纹通孔203和贯通孔207;其中第三螺纹通孔202的数量为四个,且围成矩形结构;第四螺纹通孔203的数量为两个,并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上模板2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一内止口211和第一圆柱孔212;所述上模板2由其顶面向底面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一小腰圆孔208、第二圆柱孔209和第二大腰圆孔210;所述第二大腰圆孔210与所述贯通孔207相连通;且位于贯通孔207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小腰圆孔208、第二圆柱孔209和第二大腰圆孔210,其中每侧第二圆柱孔20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上模板2沿圆周均布地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204;所述第五通孔204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4的顶面设置有多个腰圆型凹槽405,且与所述腰圆型凹槽405并排地设置有矩形凹槽404,其中腰圆型凹槽405的数量为四个,下模座4的水平中心线和垂直中心线上各两个,并沿中心对称;位于水平中心线上腰圆型凹槽405的两侧均并排设置有矩形凹槽404。对应地所述下模板3的底面由其侧面向内设置有多个U型凹槽307,且与U型凹槽307并排地在所述下模板3的顶面设置有矩形缺口302,所述矩形缺口302与矩形凹槽404宽度相同且位置相对。其中U型凹槽307的数量为四个,下模板3的水平中心线和垂直中心线上各两个,并沿中心对称;位于水平中心线上U型凹槽307的两侧均并排设置有矩形缺口302。以通过下模板3的矩形缺口302和下模座4的矩形凹槽404实现下模板3与下模座4安装时的校正。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4上设置有第六通孔406,其中第六通孔406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模板3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内止口305,所述下模板3在位于所述第二内止口305内沿圆周均布地设置有多个第五螺纹通孔306,所述第五螺纹通孔306连通所述第二内止口305和下模板3的底面。第五螺纹通孔306的数量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柱9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横柱9平行相间地位于所述凹模8和下模板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钉10、第二螺钉11、第三螺钉13、第四螺钉12和第五螺钉14均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以方便第一螺钉10、第二螺钉11、第三螺钉13、第四螺钉12和第五螺钉14的装拆。

本实用新型上模座1与设备相连接,下模座4与设备的工作平台相连接,凸模7通过上模板2与上模座1相连接,待加工通槽801的凹模8通过横柱9和下模板3与下模座4相连接,导柱6与导套5配合安装,其中凸模7底端的外轮廓与拐轴外轮廓相似,如此在设备的作用下,带动上模座1、上模板2和凸模7一同下移至凸模7底端冲入凹模8的待加工通槽801内,在凸模7的作用下,将待加工通槽801上的飞边及余料切除,其中切除的料落入至两横柱9之间的空间内,如此即完成了凹模8上待加工通槽801的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凹模8的加工成本,以适用于批量化生产。本实用新型在导柱6和导套5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上模座1、上模板2和凸模7上移和下移的导向功能,保证上模座1、上模板2和凸模7上移和下移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