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4071发布日期:2019-11-09 00: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机。



背景技术:

焊接机作为用于焊接工件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机械领域。而现有的焊接机一般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焊头组件,该焊头组件包括升降座、用于带动升降座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焊头、设置在升降座上并用于带动焊头沿着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但该焊接机的焊头组件使用较为局限,从而影响该焊接机的适用范围,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机,其在采用第一焊头组件的基础上,再结合第二焊头组件,可满足更多的焊接要求,可扩大其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焊接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并用于供工件放置的放置座、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装置、第一焊头组件、以及第二焊头组件;所述第一焊头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座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焊头、设置在第一升降座上并用于带动第一焊头沿着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焊头组件包括第一平移座、用于带动第一平移座沿着机架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第二平移座、设置在第一平移座上并用于带动第二平移座沿机架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第二升降座、设置在第二平移座上并用于带动第二升降座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五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二升降座上的第二焊头。

第一升降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丝杆、第一电机、匹配地套接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连接,且第一电机用于带动第一丝杆转动;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升降座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三平移座;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一升降座上,所述第一焊头设置在第三平移座上。

所述第一平移座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沿着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丝杆、第二电机、匹配地套接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用于带动第二丝杆转动;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与第一平移座连接。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平移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一平移座上;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为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升降座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二平移座上。

该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供工件放置并用于吸附工件的电磁铁。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抵顶工件的抵顶座、第四气缸、连接杆;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机架上;所述连接杆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的其中一端铰接,所述抵顶座固定在连接杆的另一端上。

第一焊头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焊头呈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焊头为第一焊接电极,所述第二焊头为第二焊接电极,该焊接机还包括两电极座;所述电极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工件接触的电极,所述电极座设置在放置座上。

该机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座,所述放置座上设置有定位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焊接机,其在采用第一焊头组件的基础上,再结合第二焊头组件,而由于第二焊头组件采用第一平移座、第三驱动装置、第二平移座、第四驱动装置、第二升降座、第五驱动装置的结合设计,可带动第二焊头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运动,从而可满足更多的焊接要求,可扩大其适用范围;而且,通过合理设置固定装置,可确保在焊接过程中工件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其示意出第二焊头组件的结构;

图3为第一焊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抵顶座、第四气缸、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焊头组件;110、第一升降座;120、第一驱动装置;121、第一丝杆;122、第一电机;130、第一焊头;140、第二驱动装置;141、第一气缸;142、第三平移座;200、第二焊头组件;210、第一平移座;220、第三驱动装置;221、第二丝杆;222、第二电机;223、第二丝杆螺母;230、第二平移座;240、第四驱动装置;250、第二升降座;260、第五驱动装置;270、第二焊头;310、机架;320、放置座;330、固定装置;331、抵顶座;332、第四气缸;333、连接杆;334、电磁铁;341、电极座;342、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焊接机,包括机架310、设置在机架310上并用于供工件放置的放置座320、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装置330、第一焊头组件100、以及第二焊头组件200;所述第一焊头组件100包括第一升降座110、用于带动第一升降座110沿机架310的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120、第一焊头130、设置在第一升降座110上并用于带动第一焊头130沿着机架310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140;所述第二焊头组件200包括第一平移座210、用于带动第一平移座210沿着机架310的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220、第二平移座230、设置在第一平移座210上并用于带动第二平移座230沿机架31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240、第二升降座250、设置在第二平移座230上并用于带动第二升降座250沿机架310的高度方向升降的第五驱动装置260、设置在第二升降座250上的第二焊头270。

在使用时,待焊接的工件放置在放置座320上,并通过固定装置330固定工件,然后可通过第一焊头组件100的第一焊头130、第二焊头组件200的第二焊头270对工件进行焊接。而在此过程中,可通过第一焊头组件100的第一驱动装置120驱动第一升降座110沿机架310的高度方向升降,并可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40驱动第一焊头130沿机架310的宽度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一焊头130的位置;可通过第二焊头组件200的第三驱动装置220驱动第一平移座210沿机架310的宽度方向移动,还可通过第四驱动装置240驱动第二平移座230沿机架310的长度方向移动,也可通过第五驱动装置260驱动第二升降座250沿机架310的高度方向升降,以调节第二焊头270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焊接机,其在采用第一焊头组件100的基础上,再结合第二焊头组件200,而由于第二焊头组件200采用第一平移座210、第三驱动装置220、第二平移座230、第四驱动装置240、第二升降座250、第五驱动装置260、第二焊头270的结合设计,可带动第二焊头270沿机架31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运动,从而可满足更多焊接路径的要求,并可对工件更多的区域进行焊接,从而可满足更多的焊接要求,可扩大其适用范围。

第一升降座110可升降地安装在机架310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20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第一丝杆121、第一电机122、匹配地套接在第一丝杆121上的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电机122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121连接,且第一电机122用于带动第一丝杆121转动;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升降座110连接。而在使用时,第一电机122工作,可带动第一丝杆121转动,从而可促使第一丝杆螺母沿着第一丝杆12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第一升降座110沿着机架310的高度方向升降。而通过将第一驱动装置120采用上述结构,可使第一升降座110的升降更为精准。

具体的,所述机架310具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升降座110具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从而使得第一升降座110的升降较为顺畅、稳定。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40包括第一气缸141、与第一气缸141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三平移座142;所述第一气缸141的缸体固定在第一升降座110上,所述第一焊头130设置在第三平移座142上。而通过将第二驱动装置140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

所述第一平移座210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310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20包括沿着机架3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丝杆221、第二电机222、匹配地套接在第二丝杆221上的第二丝杆螺母223;所述第二电机222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221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222用于带动第二丝杆221转动;所述第二丝杆螺母223与第一平移座210连接。而在使用时,第二电机222工作,可带动第二丝杆221转动,从而可促使第二丝杆螺母223沿着第二丝杆221的轴向移动,以使第一平移座210沿着机架310的宽度方向移动。而通过将第三驱动装置220采用上述结构,可使第一平移座210的移动更为精准。

具体的,所述机架310具有沿着机架3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一平移座210具有与第三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与第四导轨滑动配合的第四滑块。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使得第一平移座210的移动较为顺畅、平稳。

所述第四驱动装置240为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平移座230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一平移座210上。而在使用时,通过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可带动第二平移座230沿着机架310的长度方向移动。而通过将第四驱动装置240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

所述第五驱动装置260为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升降座250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二平移座230上。而在使用时,通过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可带动第二升降座250沿着机架310的高度方向升降。而通过将第五驱动装置260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

该固定装置330包括用于供工件放置并用于吸附工件的电磁铁334。而在将工件放置于放置座320、电磁铁334上后,通过利用电磁铁334通电将工件吸附住,从而可实现工件的固定。

所述固定装置330包括用于抵顶工件的抵顶座331、第四气缸332、连接杆333;所述第四气缸332的缸体铰接在机架310上;所述连接杆333的中部铰接在机架310上,所述第四气缸332的活塞杆与连接杆333的其中一端铰接,所述抵顶座331固定在连接杆333的另一端上。而在工件放置于放置座320、电磁铁334上后,通过利用第四气缸332的活塞杆朝外伸出,可带动连接杆333摆动,以带动抵顶座331向着工件运动,抵顶于工件上。而该固定装置330在采用电磁铁334的基础上,再结合抵顶座331、第四气缸332、连接杆333,从而可确保工件固定的稳定性,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所述第二焊头270呈竖直设置,第一焊头130呈水平设置。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从而可通过第二焊头270、第一焊头130对工件的不同方位进行焊接。

其中,所述第一焊头130、第二焊头270可采用缝焊头等。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头130为第一焊接电极,所述第二焊头270为第二焊接电极,该焊接机还包括两电极座341;所述电极座341上设置有用于与工件接触的电极342,所述电极座341设置在放置座320上。而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焊接电极移动至与工件接触,此时,工件分别与第一焊接电极、电极342接触,可使工件通过电阻热熔接在一起。而第二焊接电极的焊接方式与此相似,这里不做赘述。

而在本实施例中,该焊接机具有两第一焊头组件100和两第二焊头组件200,可进一步节省时间。

该机架310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座320,所述放置座320上设置有定位槽,以方便于对工件进行定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放置座320采用四个,并呈矩形排布。

现以外盖板及其配件的焊接作为例子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焊接机的具体工作流程:先将外盖板的四个端角分别对准于四个放置座320的定位槽,并放置于放置座320、电磁铁334上,然后通过电磁铁334通电将外盖板吸附住,并通过第四气缸332带动连接杆333摆动,以利用抵顶座331将外盖板抵顶好,然后再将配件放置于外盖板的对应槽位内,然后通过第二焊头组件200、第一焊头组件100工作,将外盖板和配件焊接在一起。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