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96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态炉渣处理装置,尤其涉及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是目前较先进炉渣处理设备之一,具有流程短、投资少,安全可靠、能耗低的特点,处理后的炉渣能直接利用、污染少。现有的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为鼠笼状,内筒体端盖呈平面形,参见图1、图2,渣料从进渣口进入旋转着的内筒体内,在惯性作用下抛到倾斜的钢球上表面,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渗入钢球与钢球间,被冷却、破碎,从内筒体下部排出进入外筒体。通常情况下,随着内筒体的转动,只有上表层和靠近内筒体(下表层)的钢球及渣料在摩擦力及重力作用下沿图2中箭头所示轨迹进行运动,中间类似腰子形范围内的钢球远离内筒体,受周围钢球的摩擦力较小,运动范围很小,甚至不动,无法参与正常的热量交换。随着热渣料的下渗,这部分钢球的温度迅速升高,却又得不到及时冷却,失去正常的热量传递效果。另外,当热渣料粘度较高时,向钢球与钢球间渗透的能力较弱,大部分覆于钢球的上表面,形成“渣壳”,并伴随着钢球的下滑堆于右下方,由于此位置的钢球量很少,冷却强度低,容易导致红渣排出装置,不仅影响后序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成品渣的性能差,对直接利用也不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它克服了现有的内筒体内钢球运动不够充分以及钢球与高粘度熔渣不能充分接触与混和的缺陷。该内筒体端盖采用凸出的抄板,使内筒体内的钢球产生抛落运动,对滚筒内落渣区的高粘度熔渣进行冲击、破碎,使渣料与钢球充分接触,强化冷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端盖体与衬板,衬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块凸出的抄板,抄板沿端盖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上述的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所述抄板面向端盖中心端装有导向板,导向板呈V字形。
上述的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所述抄板长度为内筒体内径的1/4到1/3,抄板宽度为内筒体宽度的1/3到1/2。
本实用新型的内筒体端盖采用凸出的抄板,将靠近端盖的钢球抄起来,通过导向板将钢球按照设定的方向和角度抛投到落渣区域,使内筒体内的钢球产生抛落运动,对滚筒内落渣区的高粘度熔渣进行冲击、破碎,强化冷却。同时,由于抄板的作用,内筒体内靠近端盖的钢球和渣料被源源不断地带走,附近的钢球则不断补充进来,结果原来相对“静止”不动的腰形区域内的钢球和渣料相对向下和向两侧运动,参见图3、图4中箭头线,从而消除腰形“死区”,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钢球的传热功能。因此内筒体端盖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的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面图;图5为图3的C-C剖面图;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内筒体,2现有的端盖,3钢球,4渣料,5端盖,6抄板,7端盖体,8衬板,9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4、图5、图6,一种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5,包括端盖体7、衬板8和抄板6。衬板8紧贴在端盖体7上,衬板8也紧贴在内筒体1上,起到保护端盖5和内筒体1,延长端盖5和内筒体1的作用。衬板8上安装有至少一块凸出的抄板6,抄板6沿端盖5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抄板6长度为内筒体1内径的1/4到1/3,抄板6宽度为内筒体1宽度的1/3到1/2,以便将腰形区域内的钢球3充分搅动起来。抄板6的工作面为平直状态,背面有加强作用的筋板。抄板6面向端盖5中心端装有导向板9,导向板9呈V字形,V字形坡度的大小以将钢球3抛射到落渣点为宜。抄板6可以是铸件,也可以是焊接件,用螺栓和衬板8连接在一起,更换方便。导向板9可通过螺栓与衬板8连接在一起,便于更换。
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包括端盖体与衬板,其特征是衬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块凸出的抄板,抄板沿端盖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其特征是抄板面向端盖中心端装有导向板,导向板呈V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其特征是抄板长度为内筒体内径的1/4到1/3,抄板宽度为内筒体宽度的1/3到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态炉渣处理装置,尤其涉及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一种滚筒法冶金渣处理装置用内筒体端盖,包括端盖体与衬板,衬板上安装有至少一块凸出的抄板,抄板沿端盖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抄板面向端盖中心端装有导向板,导向板呈V字形;抄板长度为内筒体内径的1/4到1/3,抄板宽度为内筒体宽度的1/3到1/2。本实用新型采用凸出的抄板,使内筒体内的钢球运动起来,对渣料进行冲击、破碎,强化冷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文档编号C21B3/00GK2725303SQ200420082408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李永谦, 刘茵, 王建刚, 肖永力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