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335349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
系统及其方法,依靠用热装置中的储存水作为冷源,吸收加热炉被冷却件的热量,并且为用热装置提供较高温度的水,减少了加热用热装置的耗能,达到余热回收和利用的目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冶金行业中使用加热炉轧钢时,钢坯在加热炉内的温度高达1250°C 1300°C,同时加热炉的炉门、炉顶过梁、装钢杆及出料杆等部件也具有很高的温度,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上述部件进行冷却,上述这些需要冷却的部件也被称作被冷却件。 目前,通常利用净循环水与上述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的方式来降低上述被冷却件的温度。图l为现有的加热炉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l所示,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101、出水管路102和回水管路103,以及与被冷却件100相接触的冷却水管104。其中,出水管路102与冷却塔101底部的水池106相连接,回水管路103与冷却塔101上部的喷头105相连接。这样,冷却塔101、出水管路102、冷却水管104、回水管路103形成一循环回路。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经冷却塔101冷却后的冷却水储存于所述冷却塔底部的水池106中,冷却水通过出水管路102将冷却水输送到并联设置的各个冷却水管104,将冷却水通入各个被冷却件IOO(出钢杆1001、装钢杆1002、炉门过梁1003、炉内压下过梁1004、出料炉门1005和装料炉门1006等),对各被冷却件100进行冷却。而后,吸收了被冷却件热量的冷却水经回水管路103输送至冷却塔101上部的喷头105进行喷洒。在喷洒过程中,冷却水与冷却塔101中的冷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冷空气吸收热量并凝结水分形成湿蒸气,被放散到大气中;而冷却水被冷却后落入冷却塔101底部的水池106中,再由水泵107加压循环使用。
上述结构虽然能够使被冷却件冷却,但存在有如下不足之处 1、由于冷却水的热量在冷却塔中被冷空气吸收后,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热量没有得到回收利用,造成热能资源的严重浪费。 2、由于冷却塔中的冷空气与冷却水的一部分结合形成湿蒸汽而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冷却水损失量较大,因此需要不断向冷却系统补充大量的水,以保证冷却水的使用量,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3、为满足冷却水的使用量,设置在冷却塔底部的水池容积也要较大,造成设备投资大,提高了系统的成本。 而现有的用热装置需要进行加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例如现有的除氧器是利用蒸汽进行加热,因此需要大量的高温蒸汽,而生成高温蒸汽又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不利用节能降耗。 为此,如何既能回收和利用加热炉被冷却件的热量,实现加热炉的节能降耗,又能降低设备成本、减少用水量,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于解决的一项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该方 法利用热交换原理,在对被冷却件进行冷却的同时,可向用热装置提供热水,实现加热炉被 冷却件余热的回收利用,且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通过用热 装置中的储存水作为加热炉的冷却水与加热炉的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从而对被冷却件进 行冷却,且吸热后的冷却水通入用热装置,以减少用热装置所用的蒸汽量,实现加热炉被冷 却件余热的回收利用,且能降低设备成本、减少用水量和能源消耗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设置至少一个用热装置,在所述用热装置中储存有冷却水;设置冷却构件,使所述冷 却构件与所述被冷却件相接触;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将所述用热装置与所述冷却构件 形成一循环回路;在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循环泵组,使得所述的冷却水在所述循环回路中 流动;所述冷却水通过所述的冷却构件与所述的多个加热炉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所述冷 却水吸收加热炉被冷却件热量,而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由所述回水管路流至所述用热装置 中。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用热装置为除氧器和软水箱;将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分别与
所述除氧器和所述软水箱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出口相连接;在所述软水
箱的回水口前端的回水管路上设有溢流阀,所述的溢流阀设有预定压力。 在本发明中,由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出口流出的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回水
管路通入所述除氧器,热量回收于所述除氧器内;当所述回水管路的水压大于该预定压力
时,所述溢流阀开启,所述的回水管路中的冷却水通入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中;当所述回水
管路中的水压小于该预定压力时,所述溢流阀复位并关闭,所述回水管路与所述软水箱之
间断路。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构件由并联设置的多个冷却部件组成,将所述的冷却部 件分别通入所述的各个被冷却件中,使得冷却水能够经由各个冷却部件分别与各个被冷却 件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 用热装置,在所述用热装置中储存有冷却水,在所述用热装置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 ;冷 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与所述多个被冷却件相接触,在所述冷却构件上设有输入口和输出 口 ;出水管路,所述的出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输入口之间;回水管路,所述的回 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回水口与所述输出口之间;循环泵组,所述的循环泵组设置在所述出水 管路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用热装置包括除氧器和软水箱,所述的出水口包括分别设置 在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的下部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的回水口包括分别设置在 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的上部的第一回水口和第二回水口 ;所述出水管路一端分别与所述的 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的冷却构件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回水 管路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回水口和第二回水口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的冷却构件的输 出口相连接。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二回水口前端的回水管路上设有溢流阀。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用热装置为除氧器,所述的出水口为设在所述除氧器底部的
第一出水口,所述的回水口为设在所述除氧器上部的第一回水口,所述出水管路连接于所
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入口之间;所述回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回水口与所述
冷却构件的输出口之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用热装置为软水箱,所述的出水口为设在所述软水箱底部的 第二出水口,所述的回水口为设在所述软水箱顶部的第二回水口,所述出水管路连接于所 述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入口之间;所述回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回水口与所 述冷却构件的输出口之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若干个冷却部件,所述的冷却部件 分别通入所述的各个的被冷却件中。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冷却部件为管束、蛇形管、螺旋形管或开设在被冷却件上的通 槽或贯通被冷却件的空腔。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各个冷却部件围绕于其所对应的所述被冷却件设置。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的各个冷却部件上设置有流量测量装置及流量调节阀。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循环泵组包括并联设置的两台电动循环泵,进一步还包括一 台柴油循环泵,所述的柴油循环泵与所述两台电动循环泵并联设置。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点 1、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利用用热装置中的储存水作 为加热炉的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冷却构件与加热炉的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从而对被冷却 件进行冷却,并且可向用热装置提供热水,减少了用于加热水的蒸汽用量,实现了对加热炉 被冷却件余热的回收和利用;节省了水资源和蒸汽能源。 2、由于本发明利用传统的除氧器和软水箱作为用热装置,并利用除氧器和软水 箱中的储存水作为加热炉的冷却水,冷却水经出水管路通入冷却构件,与被冷却件进行热 交换,使得被冷却件冷却,而冷却水吸热后升温,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却水再从冷却构件中流 出,由回水管路通入用热装置,以向用热装置提供热水。在上述余热回收过程中,只需利用 传统的除氧器和软水箱即可实现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和利用,与现有技术中利用冷 却塔将吸热后的冷却水中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相比,本发明不必使用冷却塔,节约了设备 成本,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也避免了冷却水的大量散失,节约了水资源。 3、并且,本发明的冷却构件由若干个冷却部件组成,各个冷却部件分别通入各个 被冷却件,使得冷却水分流至各冷却部件后,能够充分地与各个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换热 效率高,提高了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率。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现有的加热炉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循环泵组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00-被冷却件;1001-出钢杆;1002-装钢杆;1003-炉门过梁;1004-炉内压下过
梁;1005-出料炉门;1006-装料炉门;101-冷却塔;102-出水管路;103-回水管路;104-冷 却水管;105-喷头;106-水池;107-水泵。
本发明 1-除氧器;ll-第一出水口 ;12-第一回水口 ;2-软水箱;21-第二出水口 ;22-第 二回水口 ;3-冷却构件;31-输入口 ;32-输出口 ;33-冷却部件;34_流量测量装置;35-流
量调节阀;4-出水管路;5-回水管路;6-循环泵组;61-电动循环泵;62-柴油循环泵;7-被
冷却件;71-出钢杆;72-装钢杆;73-过梁;74_出料炉门;75_装料炉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

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现有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冷却系统为基础,利 用用热装置(如除氧器、软水箱等)中的储存水作为冷却水,其中除氧器中的冷却水可以 由软水箱或其他给水装置提供,通过用热装置、出水管路、回水管路与冷却构件组成循环回 路,并在出水管路上设置循环泵组,使得所述的冷却水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流动。当冷却水流 经冷却构件时,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却水与加热炉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既可对被冷却件 进行冷却,又可将被加热的冷却水输送至用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实现了加热炉被冷却件 余热的回收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热装置采用了除氧器和/或软水箱,但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并不仅限于除氧器和软水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较容易的联想到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也可稍加变换而利用加热炉中其它用热装置进行余热回收。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 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由除氧器1及软水箱2与出水管路4、冷 却构件3、回水管路5和循环泵组6组成的循环回路。其中,在除氧器1和软水箱2中分别 具有储存水。在本实施例中,该储存水可作为加热炉的冷却水;冷却水经冷却构件3通入被 冷却件7内,并与加热炉的被冷却件7相接触,通过冷却构件3中流过的冷却水与被冷却件 7进行热交换。除氧器1及软水箱2通过出水管路4与回水管路5与冷却构件3相连接。
如图2所示,上述循环回路的具体结构为在除氧器1和软水箱2上均分别开设有 出水口和回水口,即在除氧器1的下部开设有与除氧器1中的冷却水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 ll,在除氧器1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回水口 12,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引入除氧器1中;在软 水箱2的下部开设有与软水箱2中的冷却水相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21,在软水箱2的上部开 设第二回水口 22,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引入软水箱2中。 请一并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的冷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冷却构件3上开设有 输入口 31和输出口 32,冷却构件3由若干个并联设置的冷却部件33组成,每一个冷却部件33对应一个输入口 31和一个输出口 32,使得冷却水能够分别流入和流出各个冷却部件 33。各个冷却部件33分别通入对应的各个被冷却件7中,并与相对应的各个被冷却件7接 触。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被冷却件7为出钢杆71 、装钢杆72、过梁73、出料炉门74和装料炉 门75,但被冷却件7不仅限于上述部件,也可以是加热炉的需要被冷却的其他部件或部分。
请再参见图2,在冷却构件3的输入口 31通过出水管路4分别与除氧器1的第一 出水口 11和软水箱2的第二出水口 21相连接,使得冷却水能够分别从除氧器1与软水箱 2中进入出水管路4,再经出水管路4进入冷却构件3的各个冷却部件33,进而通入加热炉 中,对各个被冷却件7进行冷却。相应地,冷却构件3的输出口 32通过回水管路5分别与 除氧器1的第一回水口 12和软水箱2的第二回水口 22相连接,使得吸热后的冷却水能够 流至除氧器1和软水箱2中,对其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冷却部件33围绕于其对应的被冷却件7设置,冷却部件33为管束、蛇 形管、螺旋形管或开设在被冷却件上的通槽或贯通于被冷却件的空腔等。但冷却部件的形 状也不限于此,可以根据被冷却件的形状和位置进行适宜的变化,只要冷却部件中能够通 入冷却水,以对被冷却件进行冷却。 另外,在各个冷却部件33上还设置有流量测量装置34及流量调节阀35。根据本 系统中被冷却件与冷却水之间预设的热交换量,计算出冷却水的流量,通过调整流量调节 阀35的开启度,使流量测量装置34的测量流量等于计算流量。这样可精确的控制被冷却 件所需要的冷却水量,使得被冷却件得到有效的冷却。 并且,在出水管路4上设置有循环泵组6,用于对冷却水加压,以保证冷却水在该 循环回路中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循环泵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循 环泵组6包括两台并联设置的电动循环泵61,在正常工作时,启动电动循环泵61中的一台 或两台工作,为冷却水提供足够的压力,以保证冷却水在循环回路中的流动速度。循环泵组 6还包括一台柴油循环泵62,该柴油循环泵62作为备用循环泵与两台电动循环泵61并联 设置。当遇到停电或电动循环泵61发生事故时,启动作为备用循环泵的柴油循环泵62,通 过柴油发电机63带动柴油循环泵运行,以保证冷却水的工作压力。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靠近软水箱2的第二回水口 22处的回水管路5上设有 溢流阀8。由于溢流阀8设置一预定压力,该预定压力通常设为0. 2MPa 0. 3MPa,使得回 水管路5中的冷却水首先进入除氧器1中,当除氧器的水箱水位高于设定水位时,通过控制 除氧器上的电磁阀的开启度,减少由回水管进入除氧器的冷却水量,回水管路5中的压力 随之升高,当压力超出溢流阀8的预定压力时,溢流阀8打开,这样冷却水中的一部分被分 流至软水箱2中,可为软水箱2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同时避免由于冷却水量过大而造成的 不安全隐患,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工作过程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依靠除氧器1及软水箱2 中的储存水作为冷却水,通过出水管路4进入冷却构件3,在冷却构件3中的冷却水与加热 炉的高温的被冷却件7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过程中,冷却水吸收被冷却件的热量,对被冷 却件进行冷却;同时,冷却水的温度升高至6(TC 8(TC,再经由回水管路流至除氧器及软 水箱中加以利用,除氧器及软水箱在工作过程中可利用高温的冷却水进行除氧及软化水质 的作业,此技术在本领域中较为常见,在此不再赘述。吸热后的冷却水加热用热装置后被储存在除氧器及软水箱中,通过循环泵再次流入出水管路中,以循环利用。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利用除氧器及软水箱中的储存水作为加热炉的冷却水 与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可对被冷却件进行冷却,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负荷,并且利用加热 炉设备中常用的除氧器及软水箱为加热炉提供冷却水,无需增加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同 时,本发明中的冷却水经过热交换后,可以为除氧器及软水箱提供热水,实现了加热炉的余 热回收和节能降耗。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 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如图5所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由除氧器1、出水管路4、 冷却构件3和回水管路5组成的循环回路。其中,除氧器1为用热装置,除氧器1中的储存 水作为冷却水,具体结构为除氧器1的底部设置第一出水口 ll,除氧器1的上部设置第一 回水口 12,出水管路4连接在第一出水口 11与冷却构件3的输入口 31之间;回水管路5连 接在所述的第一回水口 12与所述冷却构件3的输出口 32之间。这样,除氧器1的冷却水 在上述循环回路中流动,冷却水通过冷却构件3与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实现加热炉被冷 却件的余热回收和利用。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 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如图6所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由软水箱2、出水管路4、 冷却构件3和回水管路5组成的循环回路。其中,软水箱2为用热装置,软水箱2中的储存 水作为冷却水,具体结构为软水箱2的底部设置第二出水口 21,软水箱2的顶部设置第二 回水口 22,出水管路4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出水口 21与所述冷却构件3的输入口 31之间; 回水管路5连接在所述的第二回水口 22与所述冷却构件3的输出口 32之间。这样,软水 箱2底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出水口 21进入出水管路4,经由出水管路4和冷却构件3的输 入口 31进入冷却构件3,再由冷却构件3的输出口 32进入回水管路5,通过回水管路5输 送软水箱2中。冷却水通过冷却构件与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实现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 回收和利用。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步骤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 示,本发明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包括 首先,设置至少一个用热装置,在所述用热装置中储存有冷却水;
其次,设置冷却构件,使所述冷却构件与所述被冷却件相接触; 再次,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将所述用热装置与所述冷却构件形成一循环回 路;在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循环泵组,以对冷却水加压,使得所述的冷却水在所述循环回路 中流动; 所述的冷却水通过所述的冷却构件与所述的多个加热炉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冷 却水吸收加热炉被冷却件热量,对加热炉被冷却件进行冷却,而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其温度可升至6(TC 8(TC,并由所述回水管路流至所述用热装置中,以向用热装置提供热水。 这样,通过冷却水与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将被冷却件冷却,而经过吸热后的冷却水被输送 回用热装置中加以利用。 其中,用热装置包括除氧器和软水箱,将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除氧 器和所述软水箱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出口相连接;在所述软水箱的回 水口前端的回水管路上设有溢流阀,所述的溢流阀设有预定压力,该预定压力通常设为 0. 2MPa 0. 3MPa ;由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出口流出的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回水管 路通入所述除氧器,以加热所述除氧器;当除氧器的水箱水位高于设定水位时,通过控制除 氧器上的电磁阀的开启度,减少由回水管进入除氧器的冷却水量,所述回水管路的水压也 随之增加,当所述回水管路中的水压大于该预定压力时,所述的溢流阀开启,所述的回水管 路中的冷却水通入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中,以加热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当所述回水管路 中的水压小于该预定压力时,所述的溢流阀复位并关闭,所述的回水管路与所述的软水箱 之间断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构件由并联设置的多个冷却部件组成,将所述的冷却部件 分别通入相对应的所述的各个被冷却件中,使得冷却水能够经由各个冷却部件分别与各个 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 在本发明中,上述也可以仅使用除氧器或软水箱中的一种作为用热装置,用热装 置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与冷却构件组成循环回路,利用用热装置中的冷却水与加热炉 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实现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和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 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设置至少一个用热装置,在所述用热装置中储存有冷却水;设置冷却构件,使所述冷却构件与所述被冷却件相接触;通过出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将所述用热装置与所述冷却构件形成一循环回路;在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循环泵组,使得所述的冷却水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流动;所述冷却水通过所述的冷却构件与所述的多个加热炉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水吸收加热炉被冷却件热量,而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由所述回水管路流至所述用热装置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用热装置为除氧器和软水箱;将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除氧器和所述软水箱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冷却 构件的输出口相连接;在所述软水箱的回水口前端的回水管路上设有溢流阀,所述的溢流阀设有预定压力。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冷却 构件的输出口流出的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通过所述回水管路通入所述除氧器,使得热量回 收于所述除氧器内;当所述回水管路的水压大于该预定压力时,所述溢流阀开启,所述的回 水管路中的冷却水通入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中;当所述回水管路中的水压小于该预定压力 时,所述溢流阀复位并关闭,所述回水管路与所述软水箱之间断路。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冷却构件由并联设置的多个冷却部件组成,将所述的冷却部件分别通入所述的各个被冷 却件中,使得冷却水能够经由各个冷却部件分别与各个被冷却件进行热交换。
5. —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热装置,在所述用热装置中储存有冷却水,在所述用热装置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与所述多个被冷却件相接触,在所述冷却构件上设有输入口 和输出口 ;出水管路,所述的出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输入口之间; 回水管路,所述的回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回水口与所述输出口之间; 循环泵组,所述的循环泵组设置在所述出水管路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热 装置包括除氧器和软水箱,所述的出水口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的下部的第 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的回水口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除氧器和软水箱的上部的第一 回水口和第二回水口;所述出水管路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相连接, 其另一端与所述的冷却构件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回水管路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回水口 和第二回水口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的冷却构件的输出口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 回水口前端的回水管路上设有溢流阀。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热 装置为除氧器,所述的出水口为设在所述除氧器底部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的回水口为设在所述除氧器上部的第一回水口 ,所述出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构件的输 入口之间;所述回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回水口与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出口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热 装置为软水箱,所述的出水口为设在所述软水箱底部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的回水口为设在 所述软水箱顶部的第二回水口 ,所述出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冷却构件的 输入口之间;所述回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回水口与所述冷却构件的输出口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冷却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若干个冷却部件,所述的冷却部件分别通入所述的各 个的被冷却件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 个冷却部件围绕于其所对应的所述被冷却件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冷却部件为管束、蛇形管、螺旋形管或开设在被冷却件上的通槽或贯通被冷却件的空腔。
13.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各个冷却部件上设置有流量测量装置及流量调节阀。
14. 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循环泵组包括并联设置的两台电动循环泵,进一步还包括一台柴油循环泵,所述 的柴油循环泵与所述两台电动循环泵并联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热装置,在所述用热装置中储存有冷却水,在所述用热装置上开设有出水口和回水口;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与所述被冷却件相接触,在所述冷却构件上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出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输入口之间;回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回水口与所述输出口之间;循环泵组设置在所述出水管路上,用于所述的冷却水加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方法。本发明具有能够回收加热炉被冷却件的热量,实现加热炉节能降耗,降低设备成本、节约用水的优点。
文档编号C21D9/70GK101709921SQ200910258159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1日
发明者张垚, 李秀敏, 王礼宏, 魏京 申请人: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