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68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实现工件沾淋等作业的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熔模精铸机器人自动夹具结构,其气缸与支撑主要是采用分离式结构,即当机器人工作时,支撑与工件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上,与气缸本体没有连接,支撑与工件全 部成为气缸负载,这对气缸的承载能力与活塞的强度要求加大,夹具的承载能力因此得到 限制与削弱,承载相同重量的工件,此种夹具对气缸承载要求相对较大,夹具结构也比较复 杂,体积也大,也造成了结构与资源的浪费。机器人夹具是专门为了改善工作环境与提高承 载能力使用的,承载能力成为夹具领域一个重要指标。为提高承载能力,节约资源,对夹具 结构就需要不断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夹具承载能力弱、结 构复杂、体积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包括一个竖置的气缸,其特征是所述气缸的缸体上设 置有支撑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并连接一个挂钩。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板上固定有防转座,所述的防转座与挂钩上分设有键和键槽。作为优选,所述的防转座上设置有接近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气缸的缸体上设置有支撑板,缸体与支撑板可同时承载工件重量,提高了 自动夹具的承载能力。2、承载相同重量的工件,对此夹具的强度要求更低。3、因为承载能力相对提高,和传统夹具相比,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减少资源浪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_气缸,2-缸体,3-支撑板,4-活塞杆,5-挂钩,6-定位结构,7-托 架,8-支撑杆,9-防转座,10-键,11-接近开关,12-法兰,13-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包括一个竖置的气缸1,气缸1的缸体2 上设置(可以是一体形成、也可以是安装)有支撑板3(钢板)以共同承载工件重量,气缸1 的活塞杆4向上伸至支撑板3的上侧并连接一个挂钩5 ;支撑板3四周设置有定位结构6, 用于固定托架7的支撑杆8 ;支撑板3上固定有防转座9,防转座9与挂钩5上分设有键10 和键槽(图示的键10设在防转座9上),用来防止挂钩9转动;防转座9上设置有接近开 关11。使用时,气缸1的缸体2经法兰12安装在机器人13上,托 架7的支撑杆8由支撑 板3四周的定位结构6定位,挂钩5挂在托架7上,托架7带有定位装置,工件放在托架上。工作时由铲车将装配好的蜡模部件放置到带有定位装置的托架上,已安装自动 夹具的机器人伸入托架底部,气缸伸缩,托架上的四个支撑柱(定位装置)刚好和支撑板上 的定位块(定位装置)吻合,保证托架与夹具的定位,实现蜡模部件的抓取与夹紧,进行蜡 模沾淋作业。
权利要求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包括一个竖置的气缸(1),其特征是所述气缸(1)的缸体(2)上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4)向上伸至所述支撑板(3)的上侧并连接一个挂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板(3)上设 置有定位结构(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板(3)上固 定有防转座(9),所述的防转座(9)与挂钩(5)上分设有键(10)和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防转座(9)上设 置有接近开关(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模铸造机器人自动夹具,现有夹具承载能力弱、结构复杂、体积大,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竖置的气缸,其特征是所述气缸的缸体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并连接一个挂钩;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支撑板上固定有防转座,所述的防转座与挂钩上分设有键和键槽。本实用新型由于气缸的缸体上设置有支撑板,缸体与支撑板可同时承载工件重量,提高了自动夹具的承载能力;承载相同重量的工件,对此夹具的强度要求更低;因为承载能力相对提高,和传统夹具相比,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减少资源浪费。
文档编号B22C23/00GK201572888SQ200920315640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董春潮, 陈国东 申请人:浙江万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