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09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道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用于核电的直径>2200mm的立式轴承壳体铸造,属于装备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立式轴承壳体直径较大,直径一般>2200mm,用于核电设施中的立式轴承中,对于壳体的质量要求较高,如材料致密、强度高、散热性能好,且不易漏水漏油。该立式轴承壳体铸造后壳体本体不允许出现裂纹、冷隔、缩孔、夹渣等缺陷。该立式轴承壳体铸造工艺中,其凝固模数Mc为I. 9-2. 0cm,按常规的铸造工艺是采用控制压力冒口设计法,该设计法适用于O. 48cm < Mc < 2. 5mm,控制压力冒口设计法中的冒口一般以暗边冒口为宜,也可采用压边暗冒口,安放在铸件的厚大部分,以对其进行补缩。但是采用了冒口补缩铸造的产品,需 要对其冒口进行去除机加工,工作劳动强度大,切除工作量大,生产成本高。立式轴承壳体外壁较薄,因而热节都分布在外壁外侧的断面较厚处,通常在热节处加冷铁以使铁水相对均匀冷却,减少热节处疏松缩孔等缺陷。铸造热节,是指铁水在凝固过程中,铸件内比周围金属凝固缓慢的节点或局部区域,也可以说是最后冷却凝固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立式轴承壳体的外壁相对于直径较薄,因而外壁在冷却时较快,收缩后需要采用冒口补缩解决缩孔,疏松等,同时浇道结构的不合理设计,使得铁水进入母模不均匀,使达到外壁后的温度差较大,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壁的铸造质量,易产生疏松缩孔等缺陷。母模是浇注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浇铸效果好的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直浇道、横浇道、环形浇道和至少一个内浇道,所述环形浇道通过内浇道和母模的底部相连,所述横浇道的两端都和环形浇道连接,所述直浇道的下端和横浇道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直浇道和横浇道相互垂直,且该直浇道连接在横浇道的中部,所述直浇道的轴线和母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浇道均匀布置在环形浇道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浇道的数量为9-11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相邻两个内浇道之间的距离为250-300m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得铁水进入母模时,分布较为均匀,并使铁水填充完母模后温度差较小,使理论热节的位置不产生较大的偏移,减少了疏松缩孔等缺陷,提高了铸造电机壳体的铸造品质。使得浇铸出来的电机壳体材料致密、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浇铸过程减小树脂砂用量,铁砂比低。可以应用均衡凝固理论,取消冒口补缩,致密出品率高,废品率低,生产效率高。

图I是安装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的母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安装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的母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装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的母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的母模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的母模的第二视角立 体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直浇道1,横浇道2,环形浇道3,内浇道4,母模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图I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包括直浇道I、横浇道
2、环形浇道3和9-11个内浇道4。横浇道位于环形浇道3的环形区域内,横浇道2的两端都和环形浇道3连接,横浇道2位于环形浇道3直径的位置上。直浇道I的下端连接在横浇道2的中部,直浇道I和横浇道2相互垂直,直浇道I的轴线和母模5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母模5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内浇道4均匀安装在环形浇道3上。内浇道4的一端连接在环形浇道3上,内浇道4的另一端连接在母模5的底部。内浇道4的数量可以为9个、10个或者11个。相邻两个内浇道4之间的距离为250-300mm,相邻两个内浇道4之间的距离是指这两个内浇道4与环形浇道3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使用的时候,铁水通过直浇道I进入,经过横浇道2后分成两股铁水分别流向环形烧道3。进入环形烧道3内的铁水,从各个内烧道4均匀进入母模5中,使得铁水温度梯度小,温差小,温度分布均匀,铸造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中的母模5是浇注用于铸造电机壳体模具。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直浇道、横浇道、环形浇道和至少一个内浇道,所述环形浇道通过内浇道和母模的底部相连,所述横浇道的两端都和环形浇道连接,所述直浇道的下端和横浇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直浇道和横浇道相互垂直,且该直浇道连接在横浇道的中部,所述直浇道的轴线和母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浇道均匀布置在环形浇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浇道的数量为9-11个。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相邻两个内烧道之间的距离为250-3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电机壳体的浇道结构,它包括直浇道、横浇道、环形浇道和至少一个内浇道,所述环形浇道通过内浇道和母模的底部相连,所述横浇道的两端都和环形浇道连接,所述直浇道的下端和横浇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使得铁水进入母模时,分布较为均匀,并使铁水填充完母模后温度差较小,使理论热节的位置不产生较大的偏移,减少了疏松缩孔等缺陷,提高了铸造电机壳体的铸造品质。使得浇铸出来的电机壳体材料致密、强度高、散热性能好。浇铸过程减小树脂砂用量,铁砂比低。可以应用均衡凝固理论,取消冒口补缩,致密出品率高,废品率低,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22C9/08GK202591550SQ2012201891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金克纪, 赵二华, 朱乾锋, 沈国飞 申请人:浙江坤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