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36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湿法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表面清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湿法抛丸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抛丸机主要由电机、抛丸轮、进丸管、分丸轮、分丸轮窗口、定向套、定向套窗口、叶片等组成,抛丸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驱动的抛丸轮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来抛射固体颗粒,通过弹丸等高速抛射的固体对目标金属表面进行清理和强化,一定颗粒度的弹丸流入进丸管时被加速带入高速回转的分丸轮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弹丸由分丸轮窗口抛出后进入定向套,再经由定向套窗口定向抛出,由高速回转的叶片承接,并沿叶片长度方向不断加速运动直至抛出,抛出的弹丸形成一定的扇型流束,冲击工作表面起着清理强化的作用。目前,现有的抛丸机大多是干式抛丸机,其工作原理均是利用弹丸自身的重力进入抛丸室,并不需要额外增加压力。抛丸机的丸粒半径均都较大,无法对较薄的零件进行处理,同时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粉尘和噪音,设备磨损严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干式抛丸机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处理较薄零件及解决工作过程产生噪音和粉尘问题的湿法抛丸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湿法抛丸机,包括抛丸器、抛丸器电机、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入口组成;抛丸器主要由相互连接的电机、抛丸轮、进丸管、分丸轮、分丸轮窗口、定向套、定向套窗口、叶片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与抛丸器固定连接的混料喷射装置,混料喷射装置内部由一个喇叭口形喷射衬管和一个锥形喷嘴组成,锥形喷嘴的内径远小于液体射流入口的内径,锥形喷嘴的表面存在均布的条状凸台;混料喷射装置是一个三通管道,分别设计有可通过高压水射流的液体射流入口和可投入固体颗粒的固体颗粒入口 ;液体射流入口接通高压水供给装置;混料喷射装置内部混料出口即两端喇叭口形喷射衬管内部与抛丸器内部的抛丸轮、叶片、定向套相通;其特征还在于:高压水供给装置可添加不同有利于提高除鳞防锈能力的试剂;混料喷射装置与抛丸器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工况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干式抛丸机相比固体颗粒有更多选择,可根据加工要求选用合适的钢丸或砂粒,如直径较小的圆形钢丸或外形不规则的钢砂粒,这些都利于金属表面氧化层的清除并有利于对较薄的零件进行处理;高压水供给装置可添加不同的试剂,有利于提高抛丸机除鳞防锈的能力;由于锥形喷嘴的内径远小于液体射流入口的内径,高速射流产生的负压有利于固体颗粒更好地进入混料喷射装置的混合区,同时由于锥形喷嘴的表面存在均布的条状凸台,有利于喷嘴出口湍流的形成,进而能够更加充分混合固体颗粒,最终混合后的浆体射流经喇叭口形喷射衬管进入抛丸器的内部。锥形喷嘴的锥形口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浆体射流的湍流效应,防止固体颗粒堆积堵塞管道入口。本实用新型的湿法处理方式减少和消除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噪音,也减少了设备的磨损。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湿法抛丸机外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湿法抛丸机入料装置结构图示意。附图中:1.抛丸器;2.高压水射流;3.混料喷射装置;4.固体颗粒;5.抛丸器电机;6.喇叭口形喷射衬管;7.锥形喷嘴;8.液体射流入口 ;9.固体颗粒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图2所示的湿法抛丸机主要包括抛丸器I和混料喷射装置3两部分,抛丸器I结构形状与现有技术的抛丸机相同,包括:电机、抛丸轮、进丸管、分丸轮、分丸轮窗口、定向套、定向套窗口、叶片等组成;如图2所示:混料喷射装置3内部由一个喇叭口形喷射衬管6和一个可形成湍流效应的锥形喷嘴7组成,锥形喷嘴7的内径远小于液体射流入口 8的内径,锥形喷嘴7的表面存在均布的条状凸台;混料喷射装置3是一个三通管道,分别设有可通过高压水射流2的液体射流入口 8和可投入固体颗粒4的固体颗粒入口 9 ;液体射流入口 8接高压水供给装置;混料喷射装置3内部混料出口即两端喇叭口形喷射衬管6内部与抛丸器I内部的抛丸轮、叶片、定向套相通;固体颗粒4可根据加工要求选用合适的钢丸或砂粒,如直径较小的圆形钢丸或外形不规则的钢砂粒;高压水供给装置可添加不同有利于提高除鳞防锈能力的试剂;混料喷射装置3与抛丸器I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工况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边高压水射流2由液体射流入口 8经锥形喷嘴7进入混料喷射装置3的混合区,另一边固体颗粒4经固体颗粒入口 9进入混料喷射装置3的混合区,混合区在高压水射流2的冲击作用下使固体颗粒4与高压水射流2充分混合,形成的浆体射流经喇叭口形喷射衬管6进入抛丸器I的内部,经抛丸机内部叶片加速后形成扇形射流被抛射至金属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湿法抛丸机,包括抛丸器(I)、抛丸器电机(5)、固体颗粒(4)、固体颗粒入口(9);抛丸器(I)主要由相互连接的电机、抛丸轮、进丸管、分丸轮、分丸轮窗口、定向套、定向套窗口、叶片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与抛丸器(I)固定连接的混料喷射装置(3),混料喷射装置(3 )内部由一个喇叭口形喷射衬管(6 )和一个锥形喷嘴(7 )组成,锥形喷嘴(7 )的内径远小于液体射流入口(8)的内径,锥形喷嘴(7)的表面存在均布的条状凸台;混料喷射装置(3 )是一个三通管道,分别设计有可通过高压水射流(2 )的液体射流入口( 8 )和可投入固体颗粒(4)的固体颗粒入口(9);液体射流入口(8)接高压水供给装置;混料喷射装置(3)内部混料出口即两端喇叭口形喷射衬管(6)内部与抛丸器(I)内部的抛丸轮、叶片、定向套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抛丸机,其特征是:高压水供给装置可添加不同有利于提闻除鱗防镑能力的试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抛丸机,其特征是:混料喷射装置(3)与抛丸器(I)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工况需要调整。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湿法抛丸机,包括抛丸器,抛丸器电机,固体颗粒入口,固体颗粒组成;其特征是湿法抛丸机还包括有混料喷射装置,混料喷射装置内部由一个喇叭口形喷射衬管和一个锥形喷嘴组成,锥形喷嘴的内径远小于液体射流入口的内径,锥形喷嘴的表面存在均布的条状凸台;混料喷射装置是一个三通管道,分别设计有可通过高压水射流的液体射流入口和可投入固体颗粒的固体颗粒入口;液体射流入口接通高压水供给装置;混料喷射装置内部混料出口即两端喇叭口形喷射衬管内部与抛丸器内部的抛丸轮、叶片、定向套相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对较薄的零件进行处理;减少和消除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噪音,减少了设备的磨损。
文档编号B24C3/02GK202985354SQ20122044970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蒋波, 李军, 葛国军, 朱晋英, 肖湖福, 汪文俊, 朱恒 申请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