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322084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钼20-30份、钴5-15份、铬8-17份、碳化铌5-18份、氧化锆1-3份、碳化硅3-13份、铜4-9份、氧化铈10-12份、氧化铝1-3份、钛粉1-5份。本发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其抗弯强度可高达2500MPa,洛氏硬度可达93;本发明复合材料还具有优良的耐磨损性和耐高温性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金属陶瓷是由陶瓷硬质相与金属或合金粘结相组成的复合材料,金属陶瓷既保持 了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抗氧化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又具有较好的金属 韧性和可塑性。
[0003] 金属陶瓷迄今为止已历经三代,第一代是"二战"期间,德国以Ni粘结TiC生产金 属陶瓷;第二代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添加 Mo到Ni粘结相中改善TiC和其 他碳化物的润湿性,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第三代金属陶瓷则将氮化物引入合金的硬质相, 改单一相为复合相。又通过添加 Co相和其他元素改善了粘结相。金属陶瓷研制的另一个 新方向是硼化物基金属陶瓷。由于硼化物陶瓷具有很高的硬度、熔点和优良的导电性,耐腐 蚀性,从而使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金属陶瓷。但是目前我国对金属陶瓷 在性能方面的改进仍不理想,现有金属陶瓷的洛氏硬度和抗弯强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0004]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硬度和抗弯强度,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和抗高温性。
[0007]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0-30份、钴5-15 份、铬8-17份、碳化铌5-18份、氧化锆1-3份、碳化硅3-13份、铜4-9份、氧化铈10-12份、 氧化错1_3份、钦粉1_5份。
[0008]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2-29 份、钴6-13份、铬9-16份、碳化铌6-16份、氧化锆1-2份、碳化硅4-12份、铜5-8份、氧化 铺11-12份、氧化错1_2份、钦粉2_4份。
[0009]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4-28 份、钴7-12份、铬10-15份、碳化铌7-15份、氧化锆1-2份、碳化硅5-10份、铜6-7份、氧化 铺11-12份、氧化错1_2份、钦粉3_4份。
[0010]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2份、 钴6份、铬9份、碳化铌6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4份、铜5份、氧化铈11份、氧化铝1份、 钛粉2份。
[0011]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9份、 钴13份、铬16份、碳化铌16份、氧化锆2份、碳化硅12份、铜8份、氧化铈12份、氧化铝2 份、钛粉4份。
[0012]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4份、 钴7份、铬10份、碳化铌7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5份、铜6份、氧化铈11份、氧化铝1份、 钛粉3份。
[0013]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8份、 钴12份、铬15份、碳化铌15份、氧化锆2份、碳化硅10份、铜7份、氧化铈12份、氧化铝2 份、钛粉4份。
[0014]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I-2h,将所得物料 于100-200°C下干燥,后于500-60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30-1280°C下烧结l_2h, 后自然冷却,即得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第一,本发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良 的性能,其抗弯强度可高达2500MPa,洛氏硬度可达93 ;第二,本发明复合材料还具有优良 的耐磨损性和耐高温性能;第三,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使用的试剂如无特别说 明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0018] 实施例1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0份、钴5份、铬8 份、碳化铌5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3份、铜4份、氧化铈10份、氧化铝1份、钛粉1份。
[0019]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Ih,将所得物料于 KKTC下干燥,后于50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30°C下烧结lh,后自然冷却,即得所 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20] 实施例2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30份、钴15份、铬 17份、碳化铌18份、氧化锆3份、碳化硅13份、铜9份、氧化铈12份、氧化铝3份、钛粉5 份。
[0021]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2h,将所得物料于 200°C下干燥,后于60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80°C下烧结2h,后自然冷却,即得所 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22] 实施例3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2份、钴6份、铬9 份、碳化铌6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4份、铜5份、氧化铈11份、氧化铝1份、钛粉2份。
[0023]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I. 5h,将所得物料 于150°C下干燥,后于55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50°C下烧结I. 5h,后自然冷却,即 得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24] 实施例4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9份、钴13份、铬 16份、碳化铌16份、氧化锆2份、碳化硅12份、铜8份、氧化铈12份、氧化铝2份、钛粉4 份。
[0025]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Ih,将所得物料于 120°C下干燥,后于52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40°C下烧结lh,后自然冷却,即得所 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26] 实施例5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4份、钴7份、铬10 份、碳化铌7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5份、铜6份、氧化铈11份、氧化铝1份、钛粉3份。
[0027]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2h,将所得物料于 140°C下干燥,后于54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60°C下烧结I. 5h,后自然冷却,即得 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28] 实施例6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8份、钴12份、铬 15份、碳化铌15份、氧化锆2份、碳化硅10份、铜7份、氧化铈12份、氧化铝2份、钛粉4 份。
[0029]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2h,将所得物料于 KKTC下干燥,后于60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80°C下烧结lh,后自然冷却,即得所 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30] 对照例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未使用氧化铈,具体如下: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2份、钴6份、铬9 份、碳化铌6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4份、铜5份、氧化铝1份、钛粉2份。
[0031]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 化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1.5h,将所得物料于 150°C下干燥,后于55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50°C下烧结I. 5h,后自然冷却,即得 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32] 对照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未使用碳化硅和氧化铈,具体如下: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2份、钴6份、铬9 份、碳化铌6份、氧化锆1份、铜5份、氧化铝1份、钛粉2份。
[0033] 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 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后研磨I. 5h,将所得物料 于150°C下干燥,后于55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1250°C下烧结I. 5h,后自然冷却,即 得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0034] 性能测试 对本发明实施例1~6所得产品及对照例1至2所得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 表1,其中耐磨性测试通过加各成品加工为切削工具的刀片,切削速率设为400m/min,切削 量2. 0mm,使用切削油,切削时间20min,待切削完毕后查看面磨损量,以mm计。
[0035] 表1产品性能测试数据

【权利要求】
1.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纳米碳化钥 20-30份、钴5-15份、铬8-17份、碳化铌5-18份、氧化锆1-3份、碳化硅3-13份、铜4-9份、 氧化铺1〇_12份、氧化错1_3份、钦粉1_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 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2-29份、钴6-13份、铬9-16份、碳化铌6-16份、氧化锆1-2份、碳化 娃4_12份、铜5_8份、氧化铺11-12份、氧化错1_2份、钦粉2_4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 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4-28份、钴7-12份、铬10-15份、碳化铌7-15份、氧化锆1-2份、碳化 硅5-10份、铜6-7份、氧化铈11-12份、氧化铝1-2份、钛粉3-4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 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2份、钴6份、铬9份、碳化铌6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4份、铜5份、 氧化铈11份、氧化铝1份、钛粉2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 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9份、钴13份、铬16份、碳化铌16份、氧化锆2份、碳化硅12份、铜8 份、氧化铈12份、氧化铝2份、钛粉4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 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4份、钴7份、铬10份、碳化铌7份、氧化锆1份、碳化硅5份、铜6份、 氧化铈11份、氧化铝1份、钛粉3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 下原料:纳米碳化钥28份、钴12份、铬15份、碳化铌15份、氧化锆2份、碳化硅10份、铜7 份、氧化铈12份、氧化铝2份、钛粉4份。
8. 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按 照质量配比,将纳米碳化钥、钴、铬、碳化铌、氧化锆、碳化硅、铜、氧化铈、氧化铝和钛粉混合 后研磨l-2h,将所得物料于100-200°C下干燥,后于500-600MPa下压制,在氮气氛围中,于 1230-1280°C下烧结l_2h,后自然冷却,即得所述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文档编号】C22C1/05GK104388718SQ201410564275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刘莉, 王爽, 邱晶, 刘晓东, 黄明明 申请人: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