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708阅读:1511来源:国知局
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中频感应加热时间为7~15秒;加热后预冷1~3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60°C~200°C,时间为3~6小时。本发明工艺流程合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加回火的工艺,减小轴承套圈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方便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减少废次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的生产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

【背景技术】
[0002]轴承套圈是轴承的重要部件,在工作时承受拉伸、压缩、剪切、弯曲、交变等复杂应力,而且应力值较大。这就要求轴承套圈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及一定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度,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通常需要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提高轴承套圈的综合力学性能。轴承套圈滚道的尺寸精度及硬度、耐磨性对于整个轴承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轴承套圈的热处理工艺一般采用盐浴整体加热淬火,但轴承套圈热处理后变形较大,给后续加工带来困难,零件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工艺流程合理,减小轴承套圈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方便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减少废次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7?15秒;加热后预冷1?3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60° (Γ200。C,时间为3?6小时。
[0005]进一步的:
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加热时间为9秒。
[0006]所述加热后预冷时间为2秒。
[0007]所述回火温度为180° C,时间5小时。
[000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工艺流程合理,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加回火的工艺,减小轴承套圈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方便后续加工,提高成品率,减少废次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实施例1、
轴承套圈毛坯锻件经粗加工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9秒;加热后预冷2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80° C,时间为4小时。经检测,硬度为64?65HRC,淬硬深度2.7?3.2毫米。
[0011]实施例2、
轴承套圈毛坯锻件经粗加工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15秒;加热后预冷3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200° C,时间为5小时。经检测,硬度为64?66HRC,淬硬深度3.(Γ3.6毫米。
[0012]实施例3、
轴承套圈毛坯锻件经粗加工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电流80A,功率因数
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7秒;加热后预冷I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60° C,时间为6小时。经检测,硬度为63飞5HRC,淬硬深度2.5^3.0毫米。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中频淬火机床上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感应器采用圆环形感应器,工艺参数:输出变压器的匝比16,负载电压700V,电流80A,功率因数0.92,功率50kW,加热时间为7?15秒;加热后预冷I?3秒,并喷聚乙烯醇溶液冷却;在空气炉中回火,温度为160° (Γ200。C,时间为3飞小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加热时间为9秒。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后预冷时间为2秒。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滚道的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温度为180° C,时间5小时。
【文档编号】C21D1/18GK104328265SQ20141069912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程万丁, 沈强 申请人:江阴吉爱倍万达精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