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筒抛丸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538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筒抛丸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卷筒抛丸机,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抛丸机在进行卷筒的抛丸作业时,卷筒表面型砂清理不干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筒卷筒抛丸机,通过平台一将卷筒运送到抛丸室中,通过平台二的上升以及转台的旋转,使得卷筒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卷筒的各外表面均能与钢丸接触摩擦;当需要对卷筒底面进行抛丸时,通过翻转总成将卷筒翻转180度即可。该抛丸机避免了长时间吊装卷筒在卷筒上留下划痕,同时,通过全方位的复合运动避免抛丸死角的存在,使得抛丸效率大大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卷筒抛丸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使铸件全方位移动的抛丸机。

【背景技术】
[0002]抛丸机利用抛丸器喷出的高速钢丸对铸件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在对铸件进行抛丸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通过行车将铸件吊起并置于抛丸机中,然后进行抛丸作业。铸件长时间由吊钩吊在空中,难免在铸件上留下划痕,对铸件的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抛丸的过程中,铸件在抛丸室中静止不动,难免会存在抛丸死角,使得铸件表面的型砂不能完全去除。特别是在对卷筒进行抛丸作业时,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抛丸死角更多。中国专利2014101606216公布的移动式抛丸装置,提供了一种在水平面内具有复合运动的抛丸装置,但是也未能解决上述问题,抛丸时仍存在许多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筒抛丸机,用于解决现有抛丸机在进行卷筒的抛丸作业时,卷筒表面型砂清理不干净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筒抛丸机,包括抛丸室、设置在抛丸室上的抛丸器和除尘系统、导轨一、平台一、平台二和转台,两所述导轨一对应抛丸室室体大门沿纵向设置,在两所述导轨一上滑动安装有平台一,在所述平台一与地面之间设有驱动平台一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靠近抛丸室的所述平台一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竖向放置且联动动作的油缸一,一水平放置的平台二固定在四个油缸一的活塞杆自由端,在所述平台二的上方设有一圆形的转台,自所述转台底部的中心向下延伸一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平台二并与平台二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平台二底部的驱动单元一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转轴自由端连接;在所述转台的顶部设有对卷筒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在所述转台上设有一缺口;
[0005]在远离抛丸室的所述平台一的顶部固定有一对导轨二,在所述导轨二的上部滑动安装有平台三,在所述平台三与平台一之间设有驱动平台三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三的顶部固定一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一轴承,在所述轴承中固定一齿圈,所述齿圈的端面固定在一“」”形的第二夹板上,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上方设有一“I ”形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安装端与第二夹板的安装端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第二夹板组成一个“]”形,在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一油缸二,在所述第一夹板自由端固定一圆形或圆环形的内套;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一驱动齿圈转动的驱动单元二。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一的底部固定有沿导轨一长度方向布置的齿条一,所述齿条一与通过支座安装在地面上的齿轮一哨合配合,所述齿轮一由液压马达或电机驱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三的底部固定有沿导轨一长度方向布置的齿条二,所述齿条二与通过支座安装在平台一上的齿轮二啮合配合,所述齿轮二由液压马达或电机驱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三个滑块,自所述转台的中心沿径向辐射有三条滑槽,并在每一滑槽一侧的转台上设有刻度,在每一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有一滑块,在每一所述滑块与转台之间设有锁紧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一和驱动单元二均为电机或液压马达与传动机构的组合体。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筒抛丸机,通过平台一将卷筒运送到抛丸室中,通过平台二的上升以及转台的旋转,使得卷筒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卷筒的各外表面均能与钢丸接触摩擦;当需要对卷筒底面进行抛丸时,通过翻转总成将卷筒翻转180度即可。该抛丸机避免了长时间吊装卷筒在卷筒上留下划痕,同时,通过全方位的复合运动避免抛丸死角的存在,使得抛丸效率大大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复合运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翻转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卷筒在转台上的放置示意图之一;
[0015]图5为卷筒在转台上的放置示意图之二;
[0016]图中:1抛丸室,21导轨一,22平台一,23平台二,24转台,241转轴,242滑块,243滑槽,244缺口,25齿条一,26齿轮一,27支座,31油缸一,32油缸二,41导轨二,42平台三,43支架,44轴承,45第一夹板,46第二夹板,47内套,48齿条二,49齿轮二,51驱动单元一,52驱动单元二,6卷筒,7蜗轮蜗杆传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抛丸室1、抛丸器、除尘系统、复合运动总成和翻转总成,抛丸室是对铸件进行抛丸处理的腔室,在抛丸室的内壁上设有抛丸器,并在抛丸室中设有除尘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
[0018]如图1、图2所不,在抛丸室I的大门一侧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一 21,两导轨一铺设在地面上,在两导轨一上滑动安装有平台一 22,平台一为型材焊接而成的方形金属件,为驱动平台一的移动,在地面上固定有支座27,在支座上安装有齿轮一 26,在平台一的底部沿导轨一的长度方向固定有齿条一 25,齿条一与齿轮一啮合配合,并在支座的一侧设有一驱动齿轮一转动的电机或液压马达。在平台一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竖向放置的油缸一31,在四个油缸一的活塞杆自由端固定有平台二 23,平台二为型材焊接而成的方形金属件,在平台二的顶部设有一圆形的转台24,自转台的底部向下延伸一转轴241,转轴与平台转动配合且转轴穿过平台二后向下延伸,在转轴上固定安装一蜗轮,在平台二的底部固定安装驱动单元一 51,驱动单元一为电机或液压马达与传动机构的组合体,在驱动单元一的输出端设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配合,驱动单元一通过蜗轮蜗杆传动7与转轴连接。上述导轨一、平台一、齿条一、齿轮一、油缸一、平台二、转台、涡轮蜗杆传动和驱动单元一组成了复合运动总成。为便于卷筒在转台上的定位,自转台的圆心向外辐射三条滑槽243,在每条滑槽上均设有刻度,在每一滑槽中滑动安装一滑块242,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圆的原理,将圆形的铸件(如卷筒)外壁或内腔紧贴在三个滑块上,便可使得铸件的轴心与转台的中心基本重合。在滑块与转台之间设有锁紧件,在转台上还设有一缺口 244,以避让其它部件。
[0019]如图3所示,翻转总成包括导轨二 41、平台三42、支架43、轴承44、第一夹板45、第二夹板46、内套47、齿条二 48、齿轮二 49、驱动单元二 52和油缸二 32。导轨二为平行设置的两个,两导轨二设置在平台一的顶部并位于两导轨一之间,在导轨二上滑动安装有平台三42,平台三为型材焊接而成的方形金属件,在平台三的顶部固定一支架43,支架为型材焊接件,在支架的上部固定安装一轴承44,轴承的右侧位于支架中,轴承的左侧置于支架外部,在轴承的左侧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一夹板45和第二夹板46,第一夹板为I形的金属件,第二夹板为」形的金属件,第一夹板的安装端与第二夹板的安装端滑动连接,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组成一个]形结构。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竖向放置的油缸二 32,油缸二的缸筒固定在第二夹板上,油缸二的活塞杆自由端固定在第一夹板上,油缸二动作时,可改变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夹板自由端固定一圆形或圆环形的内套47,内套的作用为套在卷筒中。在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上固定安装一齿圈,齿圈固定在轴承中。为驱动齿圈的转动,在支架上部的右侧设有驱动单元二 52,驱动单元二为电机或液压马达与齿轮的组合体,齿轮与齿圈哨合配合。
[0020]如图4、图5所示,需要对卷筒6进行抛丸作业时,将卷筒放置在转台上,根据卷筒的内腔尺寸或外径尺寸调节三个滑块的位置并通过锁紧件将滑块的位置固定,以对卷筒进行定位,此时,卷筒的轴心与转台的圆心基本重合。驱动齿轮一转动,使得齿条一带动平台一进入到抛丸室中,然后启动抛丸器,便可对卷筒6进行抛丸作业。此时,可驱动油缸一的升降,以及驱动转台的旋转,进行对卷筒各个位置的抛丸作业,减少死角的存在。当卷筒轴向尺寸较小时,通过油缸一的升降,还能将卷筒升到合适的位置,以便于抛丸。
[0021]当卷筒的上面和侧面抛丸工作进行完时,可将卷筒翻转180度对卷筒的底面进行抛丸,此时,驱动油缸一下降直至油缸一的活塞杆完全缩回。然后驱动齿轮二转动,使得齿条一移动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向卷筒所在的一侧移动,当内套位于卷筒内腔的两侧时,齿轮二停止运动;此时驱动油缸二活塞杆运动,使得第一夹板自由端与第二夹板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卷筒的轴向高度;此时,第二夹板自由端位于卷筒的下方且第二夹板自由端的上表面与卷筒的下表面平齐;驱动齿条二向左移动使得第二夹板自由端位于卷筒的下方,缺口的设置可避让第二夹板的移动,此时第二夹板与卷筒下表面接触;然后,驱动油缸二活塞杆缩回,直至第一夹板上的内套套置于卷筒的内腔中。然后驱动齿条二向右移动,直至卷筒从转台的正上方离开,然后使驱动单元二动作,使得卷筒转动180度,然后再次驱动齿条二向左移动,直至卷筒回到初始位置,然后控制油缸二的动作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卷筒松开;然后驱动齿条二再次向右移动,使得翻转总成离开抛丸室,此时,可对滚桶底部进行抛丸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卷筒抛丸机,包括抛丸室、设置在抛丸室上的抛丸器和除尘系统、导轨一、平台一、平台二和转台,两所述导轨一对应抛丸室室体大门沿纵向设置,在两所述导轨一上滑动安装有平台一,在所述平台一与地面之间设有驱动平台一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靠近抛丸室的所述平台一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竖向放置且联动动作的油缸一,一水平放置的平台二固定在四个油缸一的活塞杆自由端,在所述平台二的上方设有一圆形的转台,自所述转台底部的中心向下延伸一转轴,所述转轴穿过平台二并与平台二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平台二底部的驱动单元一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转轴自由端连接;在所述转台的顶部设有对卷筒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在所述转台上设有一缺口 ; 在远离抛丸室的所述平台一的顶部固定有一对导轨二,在所述导轨二的上部滑动安装有平台三,在所述平台三与平台一之间设有驱动平台三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三的顶部固定一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一轴承,在所述轴承中固定一齿圈,所述齿圈的端面固定在一“」”形的第二夹板上,在所述第二夹板的上方设有一“I ”形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安装端与第二夹板的安装端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第二夹板组成一个“]”形,在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设有一油缸二,在所述第一夹板自由端固定一圆形或圆环形的内套;在所述支架的上部固定一驱动齿圈转动的驱动单元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筒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一的底部固定有沿导轨一长度方向布置的齿条一,所述齿条一与通过支座安装在地面上的齿轮一啮合配合,所述齿轮一由液压马达或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筒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齿轮齿条驱动装置,在所述平台三的底部固定有沿导轨一长度方向布置的齿条二,所述齿条二与通过支座安装在平台一上的齿轮二啮合配合,所述齿轮二由液压马达或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筒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三个滑块,自所述转台的中心沿径向辐射有三条滑槽,并在每一滑槽一侧的转台上设有刻度,在每一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有一滑块,在每一所述滑块与转台之间设有锁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筒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单元一和驱动单元二均为电机或液压马达与传动机构的组合体。
【文档编号】B24C3/12GK204076032SQ20142050962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刘宪民, 郭经庆, 刘庆坤, 巩传海, 周长猛 申请人:山东汇丰铸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