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决铸造夹铁装置。
背景技术:
:
现有的熔模铸造过程中,壳膜壁厚较薄,且侧边存在间隙,在钢水注入时由于侧边强度较低,容易被冲裂。为了解决该铸造夹铁,现有的解决技术是:人工固定住工件,再边振动边通过手持漏斗往壳膜缝隙注入细沙,该方法效率低、对工人依赖程度大,工序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有效解放人工操作的一种解决铸造夹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解决铸造夹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伸入机架内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漏斗,所述电机正下方设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振动器,所述振动板上方设有夹紧机构。
进一步的,上述振动板下表面与机架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的,上述转动杆上开有长条槽,所述漏斗可沿长条槽移动,所述漏斗的出口处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上述夹紧机构包括左右两侧水平固定在机架的丝杆,所述丝杆伸入机架端末端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丝杆伸出机架端设有转动把手。
进一步的,上述夹块的夹持面可为圆弧面或矩形面,所述夹块的夹持面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上述机架与地面用地脚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解决铸造夹铁装置结构简单,利用振动器与弹簧配合对工件进行振动,振动效果好;2、利用夹块在丝杆的驱动下对工件进行夹紧,解放了人工,且在夹块的夹持面设有橡胶垫,避免在夹持过程中对工件造成损伤;3、漏斗在电机的驱动下做圆周运动,对壳膜缝隙进行均匀注沙,且漏斗可沿转动杆移动,满足不同尺寸的工件,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动杆的俯视图。
图中:
1-机架;2-电机;3-转动杆;301-长条槽;4-漏斗;5-振动板;6-电动振动器;7-夹块;8-丝杆;9-连转动把手;10-弹簧;11-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解决铸造夹铁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输出轴伸入机架1内部,且末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放置的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上设有漏斗4,所述电机2正下方设有振动板5,所述振动板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振动器6,所述振动板5上方设有夹紧机构。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振动板6下表面与机架1之间连接有4个弹簧10,4个弹簧10分布在振动板5下表面的四个角落。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转动杆3上开有长条槽301,所述漏斗4可沿长条槽301移动,便于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注沙,所述漏斗4的出口处设有阀门,用于控制注沙的启停。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夹紧机构包括左右两侧水平固定在机架1的丝杆8,所述丝杆8伸入机架1端末端固定连接有夹块7,所述丝杆8伸出机架1端设有转动把手9,丝杆8在转动把手9的驱动下,带动夹块7左右移动,满足不同尺寸工件的夹紧需求。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夹块7的夹持面可为圆弧面或矩形面,当工件外形为弧面状,则采用夹持面为圆弧面的夹块;当工件外形为非弧面时,采用夹持面为矩形的夹块;所述夹块7的夹持面设有橡胶垫,避免在夹持过程中对工件造成损伤。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机架1与地面用地脚螺栓连接,避免电动振动器6工作时对机架1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具体实施过程:将壳膜工件平整放置在振动板5中心,调节漏斗4的位置,保证漏斗4的出口位于壳膜缝隙的正上方,并往漏斗4内装满细沙;转动机架1左右两侧的转动把手9,通过丝杆8推动夹块7将工件夹紧,启动电动振动器6,使得工件随着振动板5一起振动;接着启动电机2和漏斗4出口处的阀门,漏斗4在转动杆3上随着电机2的工作而转动,且边转动边往对处于振动状态的工件在侧边缝隙进行注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