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5983阅读:2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铸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抽真空排气,在抽真空过程中,压铸模具里面的粉尘和残余水汽会因为抽真空管道内的真空负压而被吸进抽真空管道。现有的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在抽真空管道上连接有粉尘颗粒过滤器,从而使得抽真空过程中,气体中夹带的粉尘和残余水汽等被隔绝在过滤器的滤芯上,避免粉尘和残余水汽直接进入抽真空管道,从而避免因此而造成的管道堵塞、锈蚀。一般第一次抽真空时,粉尘和水汽都是留在抽真空管的入口部,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这些粉尘和水汽会慢慢移动到滤芯里面,时间一长会造成滤芯堵塞,需要频繁更换滤芯,以保证真空度。这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增加了滤芯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该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可以延长滤芯的使用时长,避免滤芯频繁更换。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包括软管、第一三通阀、压缩空气进气管、抽真空管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真空泵和过滤器;所述软管一端与压铸模具的出气孔相连,软管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连接,压缩空气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源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与抽真空管道的一端连接,抽真空管道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过滤器设于抽真空管道上,且位于第一三通阀和真空泵之间;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抽真空管道上并位于第一三通阀和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二阀门设于抽真空管道上并位于过滤器和真空泵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阀为气动三通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为角座阀。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抽真空管道上还设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位于过滤器与第二阀门之间,第二三通阀上连接有吹气管,吹气管端部与压缩空气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三通阀为气动三通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压铸模具的出气孔和抽真空管道之间设有软管,使得抽真空时,特别是第一次抽真空时,粉尘和水汽中的大部分会停留在软管中,而不会进入到抽真空管道;在软管和抽真空管道之间设三通阀,三通阀上连接压缩空气进气管,在压缩空气进气管上连接压缩空气源,当模具使用完毕,开模后,关闭第一阀门,开启三通阀,使压缩空气进入软管,将软管上的水汽和粉尘吹出去,从而避免粉尘和水汽在下一次抽真空时移动至滤芯上,可以大大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避免频繁更换滤芯,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现有的压铸模具1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上模11和下模12在使用时二者扣合,并且二者相对的表面围合形成压铸模具的型腔13。在压铸模具1的一侧设有出气孔14,出气孔14和型腔13相通。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包括有软管2、第一三通阀3、压缩空气进气管9、抽真空管道8,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6、真空泵7和过滤器5。其中软管2一端连接在压铸模具1的出气孔14上,软管2的另一端则和第一三通阀3的第一端31连接。压缩空气进气管9一端和第一三通阀3的第二端33连接,压缩空气进气管4的另一端则连接压缩空气源5。第一三通阀3的第三端32和抽真空管道8的一端连接,在图1中,第一三通阀3的第三端32具体是和抽真空管道8的管段81的一端连接。抽真空管道8的另一端和真空泵7连接,在图1中,具体是抽真空管道8的管段84的一端和真空泵7相连。

过滤器5设于抽真空管道8上,并位于第一三通阀3和真空泵7之间的抽真空管道段,在图1中,过滤器5具体是和抽真空管道8的管段82、83的端部连接。过滤器5用于过滤抽真空时抽真空管道8内气体中夹带的水汽和粉尘等。

第一阀门4设在抽真空管道8上,并且位于第一三通阀3和过滤器5之间的抽真空管道段;在图1中,第一阀门4与抽真空管道8的管段81、82的端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阀门4具体可以为角座阀。

第二阀门6设于抽真空管道8上,并且位于过滤器5和真空泵7之间的抽真空管道段;在图1中,第二阀门与抽真空管道8的管段83、84的端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阀门6具体可以为角座阀。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三通阀3具体可以为气动三通阀。

在进行抽真空时,将压铸模具1的上模11和下模12扣合,打开第一阀门4和第二阀门6,关闭第一三通阀3的第二端33,使得软管2、抽真空管道8之间联通,开启真空泵7进行抽真空,压铸模具1型腔13内的空气、粉尘和残余水汽通过出气孔14进入软管2,少量粉尘和水汽会随空气进入到过滤器5的滤芯。抽真空完成后,打开压铸模具1,关闭第一阀门4,开启第一三通阀3的第二端33,使得软管2和压缩空气进气管9联通,压缩空气源5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进气管9进入软管2中,将其中的粉尘和残余水汽吹出。采用这种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在每次抽完真空后,都可以进行一次吹气操作,从而大大减少随着抽真空次数的增多而造成滞留在软管2中的水汽、粉尘等慢慢移动至过滤器5的可能,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滤芯的使用效率,减少滤芯堵塞的情形,无需频繁更换滤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参见图2,在上述压铸模具抽真空装置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如下部件,在抽真空管道8上增设第二三通阀16,该第二三通阀16位于过滤器5和第二阀门6之间,该第二三通阀的两端分别和抽真空管道的管段85、86的端部连接,在该第二三通阀16的另一端则连接吹气管15,在吹气管15端部连接压缩空气源10。该第二三通阀16可以采用气动三通阀。在进行抽真空操作时,关闭第二三通阀16和吹气管15连接的一端;而需要对过滤器5进行反吹清理时,打开压铸模具1,关闭第二阀门6,打开第二三通阀16和吹气管15连接的一端,打开第一阀门4,压缩空气源10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吹气管15后,进而吹向过滤器5,对过滤器5进行反吹,使得被过滤器5截留的水汽和粉尘等被吹出其软管2,进而通过软管2吹出。通过该优选方案,可以对过滤器5的滤芯进行清理,大大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保证抽真空时的真空度,避免滤芯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