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铸件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件加工淋砂装置用平底砂石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即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在铸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所需铸件的形状利用压蜡设备制成蜡模,再利用淋砂设备在蜡模表面制成与蜡模形状相适配的砂壳,将砂壳风干之后,利用熔蜡设备将蜡熔出,再在砂壳内灌注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制成铸件,现有的淋砂设备中的下料筛板不能根据砂石的粒径调整倾斜角度,导致砂石不能均匀的下落,难以确保蜡模的淋砂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有效地保障砂石均匀下落,还能够有效排出过大砂砾的铸件加工淋砂装置用平底砂石下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件加工淋砂装置用平底砂石下料机构,包括:上端开口且底部带平底筛网的淋砂部和两个对称地固接在所述淋砂部两侧的行程腔,所述淋砂部靠近两行程腔的侧壁上均设有一行程槽且两所述行程腔内分别设有一气缸,两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之间共同跨接有一能够贯穿其对应侧行程槽的中承柱且所述中承柱上固接有一用于铺匀砂石的扫平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淋砂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件,用于盛接掉落于其内的砂石;其底部设有平底筛网,用于对砂石进行筛选。
行程腔,其数量有两个,每个行程腔内分别安装有气缸,两气缸的活塞端之间共同跨接有一中承柱,为保证中承柱能够随着气缸的活塞运动而做往复运动,所述淋砂部靠近两行程腔的侧壁上均设有一行程槽。
为能够对掉落在筛网上的砂石进行平铺操作,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中承柱上还固接有一用于铺匀砂石的扫平板。
基于上述设计,在实际的使用中,砂石掉落至淋砂部的筛网上之后,行程腔内的气缸会带动中承柱自气缸活塞端处于最远端的位置开始收缩,在两气缸活塞端收缩的过程中,中承柱能够带动扫平板将掉落于筛网内的砂石平铺,以保证砂石能够均匀地下落。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扫平板能够将砂石平铺,以实现砂石的均匀掉落,操作者需要合理地匹配气缸的活动节奏与砂石掉落的频率,以保证在两次砂石掉落之间的间隙,两气缸能够共同完成一次收缩和伸展,以不妨碍气缸的下次动作。
为有效地排出过大砂砾,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淋砂部的一端侧壁下端开有一排砂孔且该排砂孔外还固接有一倾斜设置的集砂仓。在行程腔内的气缸带动中承柱自气缸活塞端处于最远端的位置开始收缩的过程中,扫平板会带动难以自筛网下掉落的过大砂砾抵达处,而后,扫平板能够将过大砂砾自排砂孔内排出至集砂仓内。
当集砂仓内积累有过多砂砾时,为方便将掉落至集砂仓内的过大砂砾取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集砂仓内设有一能够移动且截面为三角形的集砂板。当扫平板将过大砂砾自排砂孔内排出至集砂仓内时,其会掉落至集砂板上,操作者通过将集砂板取出,即可将过大的砂砾排出。
当砂石掉落至淋砂部的筛网之前,为防止扫平板会占用淋砂部内的较大面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淋砂部上与排砂孔正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一能够容纳扫平板的容置腔。此容置腔的设计能够在气缸的活塞端抵达最远端时,容纳扫平板,以防止扫平板会占用淋砂部内的面积。
当砂石掉落至淋砂部的筛网之前,为防止砂石会掉落在容置腔上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淋砂部上端口设有一向所述容置腔倾斜的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一种铸件加工淋砂装置用平底砂石下料机构,在实际的使用中,砂石掉落至淋砂部的筛网上之后,行程腔内的气缸会带动中承柱自气缸活塞端处于最远端的位置开始收缩,在两气缸活塞端收缩的过程中,中承柱能够带动扫平板将掉落于筛网内的砂石平铺,以保证砂石能够均匀地下落。
基于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增设排砂孔和集砂仓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排出过大砂砾;还通过增设集砂板的设计,当集砂仓内积累有过多砂砾时,能够将掉落至集砂仓内的过大砂砾取出;还通过增设容置腔的设计,能够在砂石掉落至淋砂部的筛网之前,防止扫平板会占用淋砂部内的较大面积,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既能够有效地保障砂石均匀下落,还能够有效排出过大砂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集砂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容置腔);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筛网;2、淋砂部;3、行程腔;4、中承柱;5、扫平板;6、排砂孔;7、集砂仓;8、集砂板;9、容置腔;1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铸件加工淋砂装置用平底砂石下料机构,包括:上端开口且底部带平底筛网1的淋砂部2和两个对称地固接在所述淋砂部2两侧的行程腔3,所述淋砂部2靠近两行程腔3的侧壁上均设有一行程槽4且两所述行程腔3内分别设有一气缸,两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之间共同跨接有一能够贯穿其对应侧行程槽4的中承柱4且所述中承柱4上固接有一用于铺匀砂石的扫平板5。
淋砂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关键部件,用于盛接掉落于其内的砂石;其底部设有筛网,用于对砂石进行筛选。
行程腔,其数量有两个,每个行程腔内分别安装有气缸,两气缸的活塞端之间共同跨接有一中承柱,为保证中承柱能够随着气缸的活塞运动而做往复运动,所述淋砂部靠近两行程腔的侧壁上均设有一行程槽。
为能够对掉落在筛网上的砂石进行平铺操作,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中承柱上还固接有一用于铺匀砂石的扫平板。
基于上述设计,在实际的使用中,砂石掉落至淋砂部的筛网上之后,行程腔内的气缸会带动中承柱自气缸活塞端处于最远端的位置开始收缩,在两气缸活塞端收缩的过程中,中承柱能够带动扫平板将掉落于筛网内的砂石平铺,以保证砂石能够均匀地下落。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扫平板能够将砂石平铺,以实现砂石的均匀掉落,操作者需要合理地匹配气缸的活动节奏与砂石掉落的频率,以保证在两次砂石掉落之间的间隙,两气缸能够共同完成一次收缩和伸展,以不妨碍气缸的下次动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淋砂部2的一端侧壁下端开有一排砂孔6且该排砂孔6外还固接有一倾斜设置的集砂仓7。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集砂仓7内设有一能够移动且截面为三角形的集砂板8。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3,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淋砂部2上与排砂孔6正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一能够容纳扫平板5的容置腔9。
本实施例中,所述淋砂部2上端口设有一向所述容置腔9倾斜的限位板1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