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干式出铁沟水冷小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747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高炉干式出铁沟水冷小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出铁场渣铁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高炉干式出铁沟水冷小坑装置。



背景技术:

干式出铁沟由主沟与小坑组成,这种渣铁处理系统制作成本较贮铁式大沟少很多,同时不容易出现重大烧穿事故,所以一般容积偏小的高炉选择使用这种渣铁处理系统。

干式出铁沟主沟主要受渣铁冲刷与侵蚀,对于只有一个铁口,日产1000吨以上的高炉,需每周制作一次,时间约2小时,制作成本在1500元左右;干式出铁沟小坑是铁水贮存装置,内部一般贮存有5至8吨液态铁水,以保证撇渣器的正常工作,由于小坑长期受渣铁热态侵蚀,一般在过铁25至30万吨以后,就需要重新制作一次,需要时间约12小时,制作成本约20000元。

制作主沟时间短,可在高炉出铁间隙完成制作全部工作,制作完以后可以随时投入使用,属于可控范围;制作小坑时间长,高炉需休风,成本高,且高炉铁水流入新制作的小坑,易发生小坑爆炸、小坑冻结等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干式出铁沟水冷小坑装置,其结构合理,可以有效的控制小坑受热态渣铁侵蚀的速度,延长小坑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作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干式出铁沟水冷小坑装置,由钢结构构成小坑外壳,在外壳内由耐火砖构成具有四壁和底面的立方体小坑,在小坑的上口上设置着大沟、铁沟和渣沟,在小坑的四壁内设置着立式蛇形水冷管,在小坑的底面内设置着平卧的蛇形水冷管,立式和平卧的蛇形水冷管的进、出水管均伸出小坑的顶部,并且与供水管和回水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将小坑做成一个整体结构,用钢板焊接小坑外壳,并在小坑外壳各个侧面做好水冷装置,通水冷却,在小坑内部形成适宜的死铁层,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小坑受热态渣铁侵蚀的速度,延长小坑使用寿命到3至5年,同时将小坑做成一个整体结构,易于更换施工。

主要内容:

首先在出铁场小坑位置挖开一方形坑洞,大小比小坑整体结构要大,位置与原位置相同;其次制作小坑外壳,外壳分为底面,前、后、左、右面,共五面,前面靠近大沟,后面靠近铁沟,左面外壳留残铁眼,右面靠近渣沟,将上述五个面焊接牢固,组成方形;然后根据小坑外壳各面大小及小坑热流强度,制作蛇形冷却水管道,管道要避开小坑与各沟的连接区域和残铁眼区域,将制作好管道安装到小坑外壳内面;再按照小坑与大沟、铁沟、渣沟连接的宽度、小坑与残铁眼的分布情况,制作小坑模具;将小坑外壳与冷却水管一起吊装到出铁场挖出的坑洞位置,并放置稳定后,调整小坑外壳与各沟的连接,并在小坑外壳与出铁场之间空隙区域砌好砖,固定小坑外壳,再将小坑模具按照实际情况放置在小坑外壳中固定好,最后将小坑浇筑出来,连接冷却水管并烤干小坑,安装撇渣器后即可投入使用。

水冷小坑在投入使用前烘烤干,冷却水阀门不要开;高炉铁水过小坑后,关注小坑外壳温度,当外壳温度达到120℃后,将冷却水阀门开到1/4,关注小坑外壳温度,如果继续上升,则继续开大1/4的阀门,如果下降到80℃以下,将阀门开度关小一半,通过调节,使小坑外壳温度维持在80℃-100℃之间。

一般高炉稳定情况下,小坑外壳温度定期监控即可,在遇到高炉短期休风时关注小坑外壳温度,调结冷却水量,如果遇到高炉长期休风,需采取停水放小坑工作。

有益效果:

水冷小坑使用方便简洁,可通过测量小坑冷却水进出水温差来判断小坑侧壁及底部侵蚀情况,了解小坑的工作状态;其次水冷小坑做成一个整体结构,更换小坑只需要将小坑外壳整体吊起更换即可,更换时间与难度大大降低;最后水冷小坑使用年限较普通小坑使用年限多出5至8倍,整体制作小坑经费相大大减少,节约了高炉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有效的控制了小坑受热态渣铁侵蚀的速度,延长了小坑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工作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炉干式出铁沟水冷小坑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由钢结构构成小坑外壳,在外壳内由耐火砖构成具有四壁和底面的立方体小坑1,在小坑1的上口上设置着大沟2、铁沟3和渣沟4,在小坑1的四壁内设置着立式蛇形水冷管6,在小坑1的底面内设置着平卧的蛇形水冷管5,立式和平卧的蛇形水冷管6、5的进、出水管均伸出小坑1的顶部,并且与供水管和回水管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