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及其尾矿废渣综合回收工艺,具体地说是对其中有价金属钨、钼、钒、锗等的选择性溶出工艺。
背景技术:
钨、钼、钒、锗等元素在湿法冶金上常常以碱来浸出,通常为钠化焙烧、强碱高压浸出等。钠化焙烧是向难选的复杂氧化矿中加入钠盐,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下使难溶的目的矿物转变成可溶性钠盐的工艺过程。钠化焙烧多用作提取高熔点金属钒、钨、钼等的准备作业。如从钒钛磁铁矿石中提钒,从黑钨矿石、白钨矿石中提取钨和从钼矿石中提取钼等。矿物原料中加入碳酸钠、氯化钠、苛性钠或硫酸钠等钠盐添加剂,经高温焙烧使之生成相应的可溶性钠盐,用水、稀酸或碱浸出焙砂,使目的组分转入溶液而与杂质及脉石分离。强碱高压浸出则是在高压下,以浓氢氧化钠浸出原料中的钨、钼、钒等有价金属的工艺。
这几种工艺能有效的浸出原料中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换言之,对杂质元素也能有较高的浸出率,选择性差,成本高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生产成本,优化浸出工艺。使用价格低廉的化工原料硫酸钠在高温条件下与碳粉反应生成硫化钠从而浸出有价金属元素,通过硫酸钠和碳粉的加入量很好的控制后续溶出ph值,达到磷、砷、硅及重金属溶出率低,有价金属钨、钼、钒、锗溶出率高的定向溶出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对尾矿、尾渣等原料中较低含量的有价金属综合有效的溶出,降低杂质磷、砷、硅及重金属溶出率,达到选择性定向溶出的目的,对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控缓释碱定向溶出有价金属的工艺,其中通过在原料中配入硫酸钠与还原剂木炭、焦炭中的一种或两种在600-1200摄氏度下反应生成硫化钠,然后硫化钠与原料中的有价金属反应,定向溶出其中的某些有价金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硫化钠定向溶出某些有价金属,其特征在于硫化钠边生产边消耗,避免局部浓度过高造成的杂质元素溶出过多,可根据实际定向溶出原料中的钨、钼、钒、锗等有价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控缓释碱定向溶出有价金属的工艺,其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原料与硫酸钠、还原剂木炭、焦炭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混合配料,制粒后进入干燥系统烘干,然后在600-1200摄氏度条件下,隔绝空气烧制。
一种控缓释碱定向溶出有价金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烧制熟料以水、稀碱液的一种或两种进行淬水溶出,可控制碱度ph8-10,原料中的杂质元素磷、砷、硅及重金属等溶出极少,为后续有价金属的提纯工艺带来极大便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化工企业通常所产生的副产品硫酸钠作为原料,反应过程通过调整物料中氧化铁等的含量严格控制硫元素的走向,生成的硫化钠会与原料中的金属元素铁、铅、锌等生成硫化物而得到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