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405阅读:1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抛光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



背景技术:

钢管通过不锈钢制管机加工完成后,内壁往往具有不规则焊接纹路,因此需要通过内壁抛光机对钢管的内壁进行抛光,进而提升钢管的质量。

公告号为CN2030192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两个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带轮,皮带穿设于钢管内且与钢管内壁接触,皮带上设置有对钢管内壁进行抛光的抛光组件,钢管通过旋转机构连接,皮带带动抛光组件进行往复运动,而钢管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进而通过抛光组件和旋转机构的配合使钢管内壁均匀抛光。

这种抛光装置在抛光过程中,由于抛光组件位于皮带上方,因此在抛光过程中皮带下方的钢管都需要通过旋转机构带动至皮带上方才能够得到抛光处理,效率较为低下,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钢管内壁抛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带动多根对钢管内壁进行抛光的抛光辊来回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机架还设置有带动抛光辊沿自身轴心线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机架设置有对多根钢管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机架还设置有将抛光辊对准钢管穿入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呈螺旋状轨迹转动的抛光辊通过在位置固定的钢管内来回移动抛光,增大了钢管内壁与抛光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抛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两相对侧壁的上端面设置有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抛光辊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设置有两对呈工字型设置且与导向杆相契合的滚轮,两对所述滚轮之间分别轴向设置有前轴和后轴,所述前轴和后轴通过移动机构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在导向杆上的移动带动移动座移动,进而带动抛光辊的来回移动,滚轮与导向杆之间的配合保证了抛光辊的移动轨迹,保证了抛光结果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分别轴向设置于前轴和后轴的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前轴还轴向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移动座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驱动轴轴向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驱动链连接,所述移动座还设置有供驱动链穿过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移动电机,通过驱动链和传动链的传动带动滚轮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座的移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向实现了抛光辊来回移动的自动化,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座垂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移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沿固定板宽度方向均匀排列且呈中空设置的固定筒,所述抛光辊通过轴承定位于固定筒内,所述抛光辊靠近移动电机的一侧垂直贯穿固定板且该侧端面轴向固定有从动皮带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于固定板且其驱动轴轴向固定有驱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抛光辊定位于移动座且能够周向旋转,再通过移动座的来回移动使抛光辊呈螺旋状移动,进而通过抛光辊的单独运转对钢管内壁进行抛光,更加便于钢管的更替抛光,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抛光辊之间轴心线的距离与相邻钢管之间轴心线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多根抛光辊同时对多根钢管的同时抛光,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导向杆上方的底座,所述底座相对于抛光辊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侧壁转动连接有相对位于抛光辊的上、下两侧的转动杆,两根所述转动杆均轴向固定有多个位置与抛光辊相对应的限位轮,所述位于抛光辊两侧的限位轮均设置有与抛光辊相契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组件进一步保证了抛光辊对钢管内壁在抛光角度上的精度,同时使抛光辊得到更好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为两个,靠近移动座的限位组件的底座两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和移动座之间设置有连接链,远离移动座的限位组件的底座固定连接于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抛光辊的长度较长,采用两个限位组件进一步保证了抛光辊对钢管内壁在抛光角度上的精度,通过靠近移动座的限位组件在移动座靠近该限位组件时,该限位组件通过自身重量固定于机架上,当移动座远离该限位组件时通过链条带动该限位组件并保持链条长度的相对距离,使抛光辊得到更好的支撑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于钢管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架上端面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架且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钢管的按压块,所述机架设置有与按压块位置相对应的抵接块,所述按压块与抵接块通过相互配合对钢管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驱动按压块对钢管进行挤压,同时通过抵接和按压块的配合增强对钢管的固定效果,进而使钢管不会发生转动,保证了抛光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升了抛光效率;

2.保证了抛光角度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区域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区域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导向杆;3、移动座;31、滚轮;32、前轴;33、后轴;34、固定板;35、固定筒;36、抛光辊;4、移动机构;41、主动链轮;42、被动链轮;43、传动链;44、从动链轮;45、移动电机;46、驱动链轮;47、驱动链;5、固定组件;51、液压缸;52、活塞杆;53、按压块;54、抵接块;55、导杆;6、限位组件;61、底座;62、连接板;63、转动杆;64、限位轮;7、转动电机;8、驱动皮带轮;9、从动皮带轮;10、驱动皮带;11、连接链;1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管内壁抛光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两相对侧壁的上端面设置有沿机架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杆2,两根导向杆2上方设置有来回移动的移动座3,所述移动座3底端设置有两对与导向杆2相契合且呈工字型的滚轮31,两对滚轮31分别轴向设置有前轴32和后轴33,所述前后和后轴33通过移动机构4联动连接。所述移动座3还垂直设置有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垂直固定连接有三根与导向杆2平行的固定筒35,每个所述固定筒35内通过轴承定位有周向旋转的抛光辊36。所述机架1还设置有同时对多根钢管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5,所述相邻抛光辊36之间轴心线的距离与相邻钢管之间轴心线的距离相等。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分别轴向固定于前轴32和后轴33的主动链轮41和被动链轮42,所述主动链轮41和被动链轮42通过传动链43连接,所述前轴32还轴向固定有从动链轮44,所述移动座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45,所述移动电机45的驱动轴轴向设置有驱动链轮46,所述驱动链轮46和从动链轮44通过驱动链47相连接,所述移动座3还设置有供驱动链47穿过的通槽。通过控移动电机45的转向进而控制移动座3和抛光辊36的来回移动。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板34远离移动电机4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个转动电机7,三个所述转动电机7的转动轴垂直贯穿固定板34且端部均轴向固定有驱动皮带轮8,三根所述抛光辊36靠近移动电机45的一端垂直贯穿固定板34且端部均轴向固定有从动皮带轮9,三个所述驱动皮带轮8和从动皮带轮9分别通过三根驱动皮带10联动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机架1还设置有对抛光辊36进行限位以及支撑的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设置于导向杆2上方的底座61,所述底座61相对于抛光辊36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连接板62,两个所述连接板62的相对侧壁转动连接有相对位于抛光辊36的上、下两侧的转动杆63,两根所述转动杆63均轴向固定有三个位置与抛光辊36相对应的限位轮64,三个所述位于抛光辊36两侧的限位轮64均设置有与抛光辊36相契合的限位槽。

结合图3、图5,所述限位组件6进一步设置为两个,其中靠近移动座3的限位组件6的底座61两侧均设置有与导向杆2相契合的滚轮31,且所述底座61和移动座3之间设置有连接链11,移动座3在靠近该限位组件6的过程中该限位组件6通过自身重量固定于导向杆2,当移动座3与该限位组件6相抵触时推动该限位组件6移动;当移动座3远离该限位组件6的过程中,移动座3移动至连接链11被张紧后通过连接链11带动限位组件6移动,从而使抛光辊36得到更好的支撑和限位。其中远离移动座3的限位组件6的底座61固定连接于导向杆2。

如图3所示,所述机架1于钢管上方架设有支撑架12,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于支撑架12上端面的液压缸51,所述液压缸51的活塞杆52垂直贯穿支撑架12且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钢管的按压块53,所述机架1设置有与按压块53位置相对应的抵接块54。所述支撑架12还滑动连接有两根导杆55,两根所述导杆55的底端与按压块53固定连接,且所述两根导杆55分别位于活塞杆52的两侧。

运动过程:

驱动移动电机45,驱动轴带动驱动链轮46转动并通过驱动链47带动从动链轮44和前轴32转动,前轴32转动带动主动链轮41转动并通过传动链43带动被动链轮42和后轴33转动,进而控制移动座3的来回移动。驱动转动电机7,转动轴带动驱动皮带10轮8转动并通过驱动皮带10带动从动皮带轮9转动,进而带动抛光辊36转动,从而使抛光辊36呈螺旋状轨迹移动。驱动液压缸51,通过活塞杆52带动按压块53对钢管进行挤压,通过抵接块54与按压块53的配合对钢管进行固定,进而通过抛光辊36在钢管内的来回转动并对钢管的内壁进行抛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