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510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丝机。



背景技术:

拉丝机是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的一种机械设备,在拉丝过程中需要利用很多拉模对金属线进行打磨,大量的拉模设置在拉丝机内,占用了大量了空间,且拉模一般为硬度和耐磨度较高的材料,其价格较高,拉模设置的数量越多,消耗的资金也越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拉模的拉丝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丝机,包括送线箱、底板、第一转动辊、第一拉模组、第二转动辊、定滑轮、第二拉模组、侧壁、第三转动辊和收线辊,所述送线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的最下端与送线箱的送线口平齐设置于送线箱的一侧,所述第一拉模组轴心与第一转动辊轴心的高度一致,均匀设置于送线箱和第一转动辊之间,第一拉模组能与线材接触,所述第二转动辊的最下端与第一转动辊的最上端平齐,设置于第一拉模组与送线箱之间,所述定滑轮设置于第二转动辊背向送线箱侧的斜上方,所述第二拉模组的最上端与定滑轮平齐,所述侧壁设置于底板上第一转动辊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线孔,出线孔的高度与定滑轮最上端平齐,所述第三转动辊的最上端与出线孔平齐,设置于侧壁另一侧,所述收线辊设置于第三转动辊斜下方,收线辊轴心贯穿设有转轴,转轴与收线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内部设有注水通道和泡沫铜套,注水通道设置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两端,与泡沫铜套接触,两端轴心处分别接有注水管,注水管外接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与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线孔围绕设有泡沫铜套。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辊两端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两端连接有转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两端的转动电机一侧均设有平移电机,平移电机连接控制电路,使收线辊平行往复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使第一拉模组能循环对线材进行打磨,大大降低了拉模的使用量,第一转动辊、定滑轮分别和送线口、出线孔平齐,使线材不会和送线口、出线孔之间发生摩擦;通过注水通道和泡沫铜套,可注入凉水降低转动辊的温度,当线材经过转动辊时降低温度,防止线材因过热而发生断裂,且线材不直接接触水,使装置能适用于易氧化腐蚀的线材;出线孔设置泡沫铜套,可对泡沫铜套注入凉水,使经过出线孔的线材冷却;采用平移电机控制收线辊往复运动对线材进行收线,使线材能一致保持平直状态不会发生折弯,导致线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转动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线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收线辊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线箱,2-底板,3-第一转动辊,31-注水通道,32-泡沫铜套,33-注水管,34-滚动轴承,4-第一拉模组,5-第二转动辊,6-定滑轮,7-第二拉模组,8-侧壁,81-出线孔,9-第三转动辊,10-收线辊,101-转轴,102-挡板,103-转动电机,104-平移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拉丝机,包括送线箱1、底板2、第一转动辊3、第一拉模组4、第二转动辊5、定滑轮6、第二拉模组7、侧壁8、第三转动辊9和收线辊10,所述送线箱1与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辊3的最下端与送线箱1的送线口平齐设置于送线箱1的一侧,使线材保持水平送出;所述第一拉模组4轴心与第一转动辊5轴心的高度一致,均匀设置于送线箱1和第一转动辊3之间,第一拉模组4能与线材接触,所述第二转动辊5的最下端与第一转动辊3的最上端平齐,设置于第一拉模组7与送线箱1之间,使线材能两次经过第一拉模组4,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所述定滑轮6设置于第二转动辊5背向送线箱1侧的斜上方,所述第二拉模组7的最上端与定滑轮6平齐,使第二拉模组7对线材进行打磨;所述侧壁8设置于底板2上第一转动辊3的一侧,侧壁8上设有出线孔81,出线孔81的高度与定滑轮6最上端平齐,所述第三转动辊9的最上端与出线孔81平齐,设置于侧壁8另一侧,使线材水平穿过出线孔81,如图3所示,出线孔81围绕设有泡沫铜套,对泡沫铜套注入凉水可降低线材温度;所述收线辊10设置于第三转动辊9斜下方,收线辊10轴心贯穿设有转轴101,转轴101与收线辊10固定连接,使转轴101能带动收线辊10转动。

第一转动辊3和第二转动辊5具有相同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转动辊3内部设有注水通道31和泡沫铜套32,注水通道31设置于第一转动辊3两端,与泡沫铜套32接触,两端轴心处分别接有注水管33,注水管33外接滚动轴承34,滚动轴承34与第一转动辊33固定连接,可通过持续对注水通道31注水,水进入泡沫通道32,使第一转动辊3整体降温,水从一端的注水管33注入,从另一端的注水管33排出;如图4所示,收线10两端设有挡板102,转轴101两端连接有转动电机103,转动电机103一侧均设有平移电机104,平移电机104连接控制电路,使收线辊10平行往复运动,使线材能一致保持平直状态不会发生折弯,导致线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线材通过送线箱1送出,在第一转动辊3的作用下,线材能平直送出,经过第一拉模组4,在第二转动辊5的作用下使线材再次经过第一拉模组4,在经过第一转动辊3和第二转动辊5的同时线材会降温;在定滑轮6、出线孔81、第三转动辊9的作用下,线材平直输出,经过出线孔81的同时线材温度降低;在收线过程中,收线辊10往复运动,使线材能一致保持平直状态,不会发生折弯,防止损坏线材。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