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8705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浮法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及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或消除玻璃制品中残余内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以及稳定玻璃内部的结构,在熔融玻璃通过成型装置进行成形后,采用使玻璃制品按设定的温度制度降至常温的退火工序。对于浮法玻璃生产线来说,熔融玻璃通过例如锡槽等成型装置成形后,玻璃带经过渡辊牵引离开锡液面进入退火工序。浮法玻璃的退火工序中,通常玻璃带由辊道支承,并随着辊道的转动前进,经过过渡辊台进入到退火窑中。随着浮法成型技术的突破,电子玻璃(电子玻璃一般是指液晶和触摸屏用基板、存储器用基板、光掩膜基板等,厚度在0.1-2mm的超薄玻璃)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浮法成型技术,电子玻璃对玻璃表面质量要求极为苛刻,普通意义上的辊道支承传输很难满足电子玻璃的表面质量要求,辊道支承传输容易造成玻璃表面的微细划伤等缺陷。在相关的技术中,都是在过渡辊台处解决玻璃板的划伤、咯伤等缺陷,但退火窑内的辊也会对玻璃造成划伤、咯伤缺陷,尤其当退火窑辊受到污染时,对玻璃板的质量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该辊能够避免玻璃板在退火工序受到划伤、咯伤等。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该装置使用本公开提供的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可以避免玻璃板在退火工序受到划伤、咯伤等。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方法,以解决玻璃板在退火工序受到划伤、咯伤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用于将玻璃带牵引至退火窑,所述玻璃带包括位于中间的有效板面和位于所述有效板面两侧的边部,所述辊上沿周向开设有能够径向出气的多个气孔,以在所述有效板面与所述辊之间形成气体隔绝。

可选地,所述多个气孔沿辊周向均匀开设。

可选地,所述气孔为多列,并且沿所述辊的轴向均匀排布,多个所述气孔形成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有效板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玻璃带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辊为实心辊,所述实心辊沿轴向开设有与所述气孔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进气道。

可选地,所述进气道的一端用于与气体充入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形成在所述辊上的隔断封闭。

可选地,所述进气道的用于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通的一端连接有气体分配器,所述气体分配器安装在所述辊的端部,所述气体分配器上形成有与所述进气道连通的孔,并使气体从朝向上方的气孔排出。

可选地,所述辊为中空辊,所述中空辊中插入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用于与气体充入装置连通,并能够朝上吹气,以使气体从朝向上方的气孔中排出。

可选地,所述辊和所述进气装置之间连接有密封条,以使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口和朝向上方的气孔之间形成基本封闭的腔室,所述密封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进气装置上,另一端滑动地抵顶在所述中空辊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进气装置的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通的一端连接有气体分配器,所述气体分配器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进气装置的端部。

根绝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用于在退火工序将玻璃带传送至退火窑,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所述辊连接有气体充入装置。

可选地,所述气体充入装置包括气源,进气管和连接在所述进气管上的温度控制组件、压力控制组件以及流量控制组件。

可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辊中的气体量。

可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压边传输装置,所述压边传输装置包括压在所述边部上的可转动的压轮,和驱动所述压轮转动的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压轮与所述辊的线速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压轮安装在所述辊的正上方。

可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和压边传输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辊中的气体量以及控制所述压轮对所述边部的压力。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方法,用于在退火工序将玻璃带传送至退火窑,所述玻璃带包括位于中间的有效板面和位于所述有效板面两侧的边部,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于牵引所述玻璃带的辊上沿周向开设能够径向出气的多个气孔,将所述气孔与气体充入装置连通,以在所述有效板面与所述辊之间形成气体隔绝。

可选地,所述多个气孔沿辊周向均匀开设。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玻璃带断板时,减少或停止对所述辊的气体供应。

可选地,在减少或停止对所述辊的气体供应的同时,压在所述玻璃带的边部上的压轮抬起,以避免阻碍所述玻璃带前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用于将玻璃带牵引至退火窑的辊上沿周向均布气孔,辊在转动时,总有能够朝上出气的气孔,此时气体能够将有效板面托起,与辊之间形成气体隔绝,同时玻璃带的边部与辊接触,通过二者间的摩擦力使得玻璃带能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有效板面因为与辊接触而产生划伤、咯伤等问题,而由于浮法玻璃通过拉边机拉边成型,需要切掉玻璃带的边部,这就使得边部产生的划伤、咯伤等缺陷不会影响玻璃板的质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熔融玻璃通过成型装置成型后,玻璃带进行退火工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玻璃带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辊的截面示意图;

图4和图5是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气体进入辊中的示意图;

图6是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气体分配器与辊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辊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辊2气体充入装置3压边传输装置

4控制系统5玻璃带6有效板面

7气孔8边部9进气道

10边线11第一隔断12中心线

13第二隔断14进气装置15密封条

16进气管17温控单元18稳压罐

19压力测量元件20压力调节阀21流量测量元件

22流量调节阀23气体分配器24锡槽

25过渡辊26过渡辊台27退火窑

28压轮29驱动装置30紧急按钮

31支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各部件在使用状态的上和下,具体可参考图8的图面方向,“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所示,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的熔融玻璃在锡槽24中成型后,玻璃带5在辊1的牵引下离开锡液面进入到退火工序,退火工序包括过渡辊台26和退火窑27,过渡辊台26处设置有过渡辊25,退火窑27的前端设置有支撑辊31,过渡辊25和支撑辊31在转动时与玻璃带5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可以带动玻璃带5前进。本公开中提及的辊1可以为上述的过渡辊25,也可以为支撑辊31,下面均以辊1代替,不再分别说明。

本公开中,玻璃带5包括位于中间的有效板面6和位于有效板面6两侧的边部8,这里,有效板面6的两侧指的是垂直于玻璃带5的前进方向两侧。参照图2,玻璃带5的前进方向是指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有效板面6的两侧指的是图面的左右方向。具体地,在图2示出的玻璃带5中,边部8对称于玻璃带5的中心线12设置,边部8的边缘形成边线10。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公开中,辊1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能够径向出气的多个气孔7,以在有效板面6与辊1之间形成气体隔绝。即,当辊1在转动时,总有能够朝上出气的气孔7,例如图3至图7中的实心箭头指的是气体的出气方向,此时气体能够将有效板面6托起,与辊1之间形成气体隔绝,有效板面6与辊1的接触面积很小或不接触。同时玻璃带5的边部8与辊1接触,通过二者间的摩擦力使得玻璃带5能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有效板面6因为与辊1接触而产生划伤、咯伤等问题,而由于浮法玻璃通过拉边机拉边成型,边部8与有效板面6的厚度不同(例如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边部8的厚度大于有效板面6的厚度),需要切掉玻璃带5的边部8,这就使得边部8产生的划伤、咯伤等缺陷不会影响玻璃板的质量。上述的多个气孔7可以沿辊1的周向均匀开设,以确保始终有气孔7朝向上方出气。

此外,本公开对周向布置的气孔7数量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6-15个,可以根据辊1的转速设计,只需使得始终有基本朝向上方的气孔7即可,从而确保气孔7始终能够向上出气,以托住有效板面6。这里,气孔7基本朝向上方指的是,气体的出气方向大致朝上,例如图3所示,在该时刻,位于上方的三个气孔7均能够朝上出气以托住有效板面6。

进一步地,气孔7为多列,并且沿辊1的轴向均匀排布,该多列气孔7紧密排布,以确保辊1在轴向均匀出气,气孔7的孔径可以很小,使得气体损失较少。多个气孔7在辊1上形成的轴向宽度大于有效板面6的宽度,小于玻璃带5的宽度,这样,气孔7能够托起有效板面6,而边部8可以与辊1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从锡槽24中出来的玻璃带5具有可塑性,因此,气体在将有效板面6托起时可以不影响边部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辊1为实心辊,该实心辊沿轴向开设有与气孔7一一对应并连通的进气道9,即,气体从辊1的端部进入到进气道9中,再经由气孔7出气,只需要对在辊1上开设不相互连通的进气道9即可,简单易行。

具体地,进气道9的一端与下述的气体充入装置2连通,另一端通过形成在辊1上的隔断封闭,从而确保足够的气体从气孔7中排出,避免气体从进气道9的另一侧流失,影响气孔7的出气效果。其中,如图4所示,隔断可以为形成在辊1的端部的第一隔断11,此时,气体从辊1的一端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充入装置2为一套;如图5所示,隔断可以为形成在辊1的中间的第二隔断13,此时,气体从辊1的两端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充入装置2为两套。第一隔断11可以对应于玻璃带5的边线10的位置,第二隔断13可以对应于玻璃带5的中心线12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进气道9的用于与气体充入装置2连通的一端连接有气体分配器23,气体分配器23安装在辊1的端部,气体分配器23上形成有与进气道9连通的孔,并使气体从朝向上方的气孔7排流出。即,从气体充入装置2流出的气体经由气体分配器23可以充入朝向上方的气孔7中。具体地,气体分配器23的孔可以沿周向排布并与进气道9一一对应,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分配器23的孔中只有与朝上的气孔7连通的孔能够出气,例如可以在其他的孔外设置挡板等阻断气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气体分配器23的孔可以为1个或者例如图6中的3个,下面以1个孔的情况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具体地,气体分配器23可转动地安装在辊1的端部,如图6所示,定义辊1的截面上相邻两个进气道9对应的圆心角为α°,初始位置时气体分配器23的孔位于上方且与位于上方的进气道9对应,当辊1在转动时,气体分配器23随辊1同速转动,即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转动角度达到α°时,另一个进气道9达到上方,此时气体分配器23快速反向转动α°,以与位于上方的进气道9对应。气体分配器23重复进行上述动作,确保气体从朝向上方的气孔7排出。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辊1为中空辊,即环形辊,该中空辊中插入有进气装置14,进气装置14用于与气体充入装置2连通,并能够朝上吹气,以使气体从朝向上方的气孔7中排出。即,气体经由进气装置14进入到气孔7中,可以通过控制进气装置的类型调整出气效果。例如,进气装置14可以为管状结构,其可以与上述的进气道9类似,即在该管状结构的侧壁开设与气孔7连通的开口。其进气方式也可以与进气道9类似,即一端进气,另一端封闭,或者两端进气,中间封闭。

进一步地,参照图7,辊1和进气装置14之间连接有密封条15,以使进气装置14的出气口和朝向上方的气孔7之间形成基本封闭的腔室,这里所说的基本封闭是指,气体只能从进气装置14的出气口经由气孔7排出,而不会朝向其他方向流动,如图7所示,进气装置14、辊1的内壁以及两个密封条15之间形成的区域即为上述的腔室。密封条15的一端通过粘接等形式固定在进气装置14上,另一端滑动地抵顶在中空辊的内壁,即,密封条与辊1的内壁连接的一端具有润滑效果,使得辊1在转动时,进气装置14保持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进气装置14与气体充入装置2连通的一端连接有气体分配器23,气体分配器23固定地安装在进气装置14的端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进气装置14在工作中位置固定,气体分配器23也可以保持位置固定,只需要与进气装置14配合使得来自气体充入装置2的气体进入进气装置14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分配器23指的均为将气体充入装置2的气体引流入进气道9或进气装置14的部件,其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装置,用于在退火工序将玻璃带5传送至退火窑27,如图8所示,传送装置包括上述的浮法玻璃退火工序的辊1,辊1连接有气体充入装置2,其优点及有益效果已经在上面对辊1的描述中说明,此处不做赘述。

如图8所示,上述的气体充入装置2包括气源(图中未示出),进气管16和连接在进气管16上的温度控制组件、压力控制组件以及流量控制组件。气体充入装置2是为控制进入辊1的气体的压力、流量、温度及满足工艺要求而设置的。其中,温度控制组件可以包括温控单元17,将气体温度控制在要求温度范围内;压力控制组件可以包括压力测量元件19和压力调节阀20以及用于减少气体波动的稳压罐18;流量控制组件可以包括流量测量元件21和流量调节阀22。通过上述各组件的配合使用,将气体控制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上述各组件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如图8所示,传送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与气体充入装置2电连接,以控制辊1中的气体量,从而控制辊1对玻璃带5的支撑效果。当玻璃带5断板时,通过停止或减少对辊1的气体供应,使得有效板面6和辊1之间产生摩擦,玻璃带5能够继续前进从而自动带上辊1。

如图8所示,传送装置还可以包括压边传输装置3,压边传输装置3包括压在边部8上的可转动的压轮28,和驱动压轮28转动的驱动装置29,该压轮28能够增强对边部8的牵引力。具体地,由于玻璃带5前进的动力来自辊1与边部8的摩擦,在一些情况下该摩擦力不足以完全带动玻璃带5前进,此时,通过设置压轮28,可以提高边部8受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其前进的动力。这里,压轮28为耐高温材质,例如其耐温不低于850℃,避免被高温玻璃的影响下受热变形。此外,在设置压边传输装置3时,需保证压力传输装置3为两个,能够对称地压在两个边部8,使得玻璃带5受力均匀。当玻璃带5恢复正常前进的状态后,气体充入装置2恢复正常工作的状态。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29控制压轮28的线速度与辊1的线速度相同,可以保证玻璃带5在两个端面受力一致,避免产生不同的运动趋势而影响玻璃带5尤其是有效板面6的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压轮28安装在辊1的正上方。这样,可以避免边部8因为没有底部支承而被压轮28压弯。

进一步地,在设置传输装置3的情况下,上述的控制系统4也与压边传输装置3电连接,以控制压轮28对边部8的压力,使得本公开中的传送装置对玻璃带5的传送效果可控。例如,控制系统4通过紧急按钮30控制压边传输装置3以及气体充入装置2的动作。当玻璃带5在传输过程中断板时,操作人员按动紧急按钮30,使气体充入装置2停止或减少气体供应,有效板面6和辊1之间产生摩擦,同时压边传输装置3的压轮28抬起,避免阻碍玻璃带5前进。此时玻璃带5依靠惯性自动带上棍1,当玻璃带5恢复正常前进的状态后,气体充入装置2和压边传输装置3恢复正常工作的状态。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浮法玻璃的传送方法,用于在退火工序将玻璃带5传送至退火窑27,该方法包括:在辊1上沿周向均匀地开设能够径向出气的多个气孔7,将气孔7与气体充入装置2连通,以在有效板面6与辊1之间形成气体隔绝。通过该方法,气体能够将有效板面6托起,与辊1之间形成气体隔绝,有效板面6与辊1的接触面积很小或不接触。同时玻璃带5的边部8与辊1接触,通过二者间的摩擦力使得玻璃带5能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有效板面6因为与辊1接触而产生划伤、咯伤等问题,而由于浮法玻璃通过拉边机拉边成型,边部8与有效板面06的厚度不同(例如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边部8的厚度大于有效板面6的厚度),需要切掉玻璃带5的边部8,这就使得边部8产生的划伤、咯伤等缺陷不会影响玻璃板的质量。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玻璃带5断板时,减少对辊1的气体供应,使得有效板面6和辊1之间产生摩擦,玻璃带5能够继续前进从而自动带上辊1。

关于本公开提供的浮法玻璃的传送方法中其他细节以及其对应的有益效果,已经在上面的对辊1和传送装置的描述中说明,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