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87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肥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机复合肥加工中,在原材料微生物发酵时多数会用到固体发酵装置,固体发酵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在底面开孔或不开孔的浅盘中利用固态培养基(以鼓皮、垄糠等牛制的培养基)培养微生物以生产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用于此种发酵的装置可以是固定橱柜式的,也可以是带式或转盘式的。

但是现有的发酵装置在装卸原料培养基的工序需要机械或人工搬运整个培养基至发酵装置内,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操作不够方便,尤其以固定橱柜式最为繁琐,同时,带式和转盘式又不能很好的保温和防细菌,因此现今还没有一套可以操作方便、又有效保温杀菌的发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温、防菌效果好的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腔体,和置于所述外腔体内部的内腔体,所述外腔体为下方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内腔体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外腔体内,所述内腔体上开设有多个槽孔;

培养基料带,所述培养基料带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放置需要发酵的原料,所述培养槽的四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壳体的外腔体的下部嵌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内腔体的槽孔套于所述培养槽的外侧;

所述培养基料带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为上层料带和下层料带,所述上层料带和所述下层料带通过第一隔板隔开,所述培养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下层料带为中空结构,所述下层料带内填充冷水,所述下层料带的下部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受外部控制器控制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管加热所述下层料带内的冷水,所述加热管加热冷水的温度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形框体结构,所述底座的外部四角分别设置有一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所述底座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外腔体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一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底座的内部分成两个所述槽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体通过所述连接臂安装于所述外腔体的内部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料带的第一隔板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一圈第一安装槽,相邻两个所述培养槽之间均设置有一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的第二安装槽;

所述外腔体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两个所述槽孔套于相邻两个所述培养槽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腔体和所述内腔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外腔体的一侧开有一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安装有一新风管道,所述新风管道外部一端连接风机的出风口,所述新风管道的内部伸入所述外腔体和所述内腔体之间的空隙处。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管道置于所述外腔体下部,且所述新风管道位于所述连接臂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新风管道包括连接段和出风段,所述连接段为水平设置,且所述连接段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外腔体内,所述出风段置于所述外腔体内,且所述出风段一端与伸入所述外腔体内的连接段连接,所述出风段的另一端与倾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段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70°。

进一步的,所述外腔体的下端面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压紧于所述外腔体与第一安装槽或第二安装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有益效果:

将培养基料带和壳体分离设置,这样讲壳体的外腔体和内腔体的壁厚变薄,一般设置为3-5mm,体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方面减轻了重量,另外,在更换培养基时,只需人工或机械搬运壳体即可,外腔体的下端与培养基料带的安装槽安装固定,保温效果好,杜绝了细菌,培养效果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内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培养基料带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培养基料带的主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新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1、外腔体;2、内腔体;3、培养基料带;4、培养槽;5、新风管道;6、底座;7、第二隔板;8、槽孔;9、连接臂;10、上层料带;11、下层料带;12、第一隔板;13、加热管;14、第一安装槽;15、第二安装槽;16、通孔;17、连接段;18、出风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外腔体1,和置于外腔体1内部的内腔体2,外腔体1为下方开口的箱体结构,内腔体2通过连接件固定于外腔体1内,内腔体2上开设有多个槽孔8;

培养基料带3,培养基料3带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培养槽4,培养槽4内放置需要发酵的原料,培养槽4的四周设置有安装槽,壳体的外腔体1的下部嵌装于安装槽内,内腔体2的槽孔8套于培养槽4的外侧;

培养基料带3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为上层料带10和下层料带11,上层料带10和下层料带11通过第一隔板12隔开,培养槽4设置于第一隔板12的上表面,第一隔板1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6,下层料带11为中空结构,下层料带11内填充冷水,下层料带11的下部安装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受外部控制器控制开启或关闭,加热管13加热下层料带11内的冷水,加热管13加热冷水的温度受控制器控制。

内腔体2包括底座6,底座6为长方形框体结构,底座6的外部四角分别设置有一连接臂9,连接臂9一端与底座6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外腔体1的内壁焊接固定,底座6的内部设置有一第二隔板7,第二隔板7将底座6的内部分成两个槽孔8。

内腔体2通过连接臂9安装于外腔体1的内部的下部。

培养基料带3的第一隔板12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设置有一圈第一安装槽14,相邻两个培养槽4之间均设置有一垂直于第一安装槽14设置的第二安装槽15;

外腔体1的下端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内,两个槽孔8套于相邻两个培养槽4的外侧。

为了促进微生物发酵,本实用新型的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留有空隙,外腔体1的一侧开有一通风孔,通风孔内安装有一新风管道5,新风管道5外部一端连接风机的出风口,新风管道5的内部伸入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的空隙处。

优选的,新风管道5置于所述外腔体1下部,且新风管道5位于所述连接臂9的上方。

新风管道5包括连接段17和出风段18,连接段17为水平设置,且连接段17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另一端至少部分伸入外腔体1内,出风段18置于外腔体1内,且出风段18一端与伸入外腔体1内的连接段17连接,出风段18的另一端与倾斜向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获得垂直向上的风,有助于发酵,将新风管道5的出风段18倾斜向上设置,这样就获得了垂直向上的风。其中,最优选的倾斜角度为出风段18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70°。

其中,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密封,杜绝细菌的入侵,在外腔体1的下端面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压紧于外腔体1与第一安装槽14或第二安装槽15之间。这样在外腔体1需要安装到安装槽时,就将外腔体1的下端用力压进上述的第一安装槽14和/或第二安装槽15,这里假如设计的培养基料带3只需要两个培养槽4,那么外腔体1安装时就只需上述的第一安装槽14,因为第一安装槽14就是围绕着两个培养槽4设置的,如果培养槽4的数量大于两个,这样就会用到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两者,如上述,将外腔体1的下端压进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即可,一方面安装方便,另外可以有效密封,杜绝细菌的侵入。

实际操作时,首先确定壳体的各部分是否牢靠和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一备后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外腔体1为下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并且内腔体2为框架结构,这样壳体只是提供了密闭环境用于发酵,实际发酵的装置为培养基料带3上的培养槽4,培养槽4内放置需要发酵的原料,同时,壳体嵌装于培养基料带3的安装槽内,能随时更换拆卸,方便操作,培养基料带3下方设置有下层料带11,其为中空结构,用于放置冷水,和加热管13,加热管13受控于外部的控制器或其他控制元件,加热温度实现调整好,然后加热下层料带11中的冷水至指定温度,这样就为发酵提供了温度环境,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加设一些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控壳体内发酵环境的湿度状况,而湿度传感器也一样受控于外部的控制器或其他控制元件,温度和湿度的监控调节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十分成熟,这里不再阐述。

当需要更换培养槽4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将壳体整体搬开,并移动至另外两个或多个培养槽4即可实现,拆卸和安装都十分便捷,发酵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的有益效果:

将培养基料带3和壳体分离设置,这样讲壳体的外腔体1和内腔体2的壁厚变薄,一般设置为3-5mm,体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方面减轻了重量,另外,在更换培养基时,只需人工或机械搬运壳体即可,外腔体1的下端与培养基料带3的安装槽安装固定,保温效果好,杜绝了细菌,培养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