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5544发布日期:2019-02-15 23:35阅读:1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单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制备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单晶硅材料是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从提高硅器件和集成电路成品率、降低成本的角度而言,增大硅单晶的直径仍是今后直拉法硅单晶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大直径的直拉法硅单晶中往往存在着晶体原生粒子(crystaloriginatedparticls)缺陷,简称为cop缺陷。当cop缺陷的尺寸达到特征线宽的尺度时,它将严重影响集成电路的栅氧化层完整性,而且随着集成电路特征线宽的减小,它的破坏性将越来越大。

抑制cop缺陷产生的方法之一是氮掺杂方法。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对于直拉法硅单晶,氮掺杂能够减小cop缺陷尺寸、降低cop缺陷密度。氮掺杂工艺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氮气气氛掺氮法、si3n4熔融法和离子注入等。其中,氮气气氛掺氮法采用氮气作为生长气氛,氮气中的氮分子在高温下离解为氮原子,氮原子溶于熔体硅并扩散至单晶生长固、液交界面处,随着生长过程进行氮原子将进入硅单晶内部,实现氮掺杂过程。氮气气氛掺氮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掺杂的效率低,这是因为氮分子不易离解为氮原子。事实上,氮分子是已知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氮分子中的nºn键具有很高的离解能(约941kj×mol-1),甚至加热到3000℃的高温时仅有0.1%的离解率。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硅单晶生长环境中,氮分子的离解率更低。为了改善氮气离解率低的问题,往往采用增加氮气流量的办法,但是这会导致生长气压过高,甚至可能带来硅单晶炉的加热电极打火等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直拉法硅单晶工艺中,氮气气氛掺氮法的氮气高温离解效率低、氮掺杂效果差,不易实现对硅单晶cop缺陷的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对现有技术存在技术问题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氮掺杂效果差、对硅单晶cop缺陷的抑制作用不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制备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有以下步骤:

(1)、在直拉法硅单晶生长过程中,将高纯氨气通入高温离解装置产生n(g),氨气流量范围为0.01~0.05slm。

(2)、n(g)溶解于硅熔体,并扩散至单晶生长固、液交界面处,然后随着生长过程的进行,进入硅单晶内部,实现氮掺杂过程,抑制硅单晶cop缺陷。

(3)、在尾气进入抽空管道前先经过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包含着低温的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使氨气离解产物在低温下反应生成氨气、氮气和氢气,然后通入水中,使氨气溶解于水,去除氨气的尾气进入抽空管道并排放至大气中。

本发明步骤(1)中所述的氨气高温离解装置在入口区域、中间区域和出口区域分别设置网状离解区,用于增大氨气的流通路径,提高氨气与热环境的接触面积,使氨气气流被充分加热;在气体管道外部围绕网状离解区的位置分别设置加热器,用于氨气在高温下离解;加热器分别为i号加热器、ii号加热器、iii号加热器,其中i号加热器围绕设置在气体管道外部的入口区域;ii号加热器围绕设置在气体管道外部的中间区域;iii号加热器围绕设置在气体管道外部的出口区域;三个区域设置的温度不同,即入口区域温度>中间区域温度>出口区域温度。

本发明将所述的氨气高温离解装置安装在硅单晶炉内腔室的中部,设定加热器入口区域、中间区域、出口区域温度依次为:1200~1300℃、1100~1200℃、1000~1100℃。

本发明将所述的氨气高温离解装置安装在硅单晶炉内腔室的下部,即靠近石墨加热器位置,设定加热器入口区域、中间区域、出口区域温度依次为:800~900℃、700~800℃、600~700℃。

本发明所述的网状离解区由耐高温、化学惰性的多孔陶瓷材料构成类似海绵状的气流通道。

在单晶生长过程中通入氨气,氨气在高温下离解,反应过程以下列可逆化学反应式描述:

nh3(g)«nh2(g)+h(g)(1);

nh2(g)«nh(g)+h(g)(2);

nh(g)«n(g)+h(g)(3)。

在化学反应式(3)中,n(g)可以溶解于硅熔体,并扩散至单晶生长固、液交界面处,然后随着生长过程的进行,进入硅单晶内部,实现氮掺杂过程。

氨气的离解率较高。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估算,在温度达1000℃时,氨气的离解率可达99%以上,这就意味着用较少的氨气就可以离解产生足量的n(g),从而满足氮元素掺杂的需求。

特别说明的是,nh3分子中虽然有三个等价的n-h键,但先后拆开它们所需的能量是不同的,即nh3、nh2、nh的离解能不同。研究表明,nh3、nh2、nh的离解能依次降低,分别为435kj×mol-1、397kj×mol-1、339kj×mol-1左右。所以,氨气高温离解装置可设计为不同温度区间,这有利于促进化学反应式向右侧进行,提高氨气离解效率。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低cop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在直拉法硅单晶生长过程中通入氨气,通过氨气高温离解得到n(g),与传统的氮气气氛掺氮法相比,氨气离解温度低、离解效率高,易于实现氮元素掺杂效果,有助于制备直拉法低cop缺陷硅单晶。

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低cop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氨气离解温度低意味着加热功率更低,氨气离解效率高意味着所需气源更少,因此,这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可适用于直拉法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氨气高温离解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氨气高温离解装置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具有氨气高温离化装置的直拉法硅单晶炉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具有氨气高温离化装置的直拉法硅单晶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氨气高温离解装置在入口区域、中间区域和出口区域分别设置网状离解区5,用于增大氨气的流通路径,提高氨气与热环境的接触面积,使氨气气流被充分加热;网状离解区5由耐高温、化学惰性的多孔陶瓷材料构成类似海绵状的气流通道。在气体管道4外部围绕网状离解区5的位置分别设置加热器,用于氨气在高温下离解;加热器分别为i号加热器1、ii号加热器2、iii号加热器3,其中i号加热器围绕设置在气体管道4外部的入口区域;ii号加热器2围绕设置在气体管道4外部的中间区域;iii号加热器3围绕设置在气体管道4外部的出口区域;三个区域设置的温度不同,即入口区域温度>中间区域温度>出口区域温度。

考虑到nh3、nh2、nh的离解能依次降低,氨气高温离解装置设计为不同温度区间。设置氨气高温离解装置入口区域的i号加热器温度相对较高,中间区域的ii号加热器温度相对较低,出口区域的iii号加热器的温度最低。这样的温场设计,提高了氨气离解效率,又降低了加热功率、减少了能耗。

实施例1:制备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有以下步骤:

(1)如图3所示,在直拉法硅单晶炉腔室中部增加氨气高温离化装置11;在直拉法硅单晶6生长过程中,将高纯氨气通入氨气高温离解装置产生n(g),氨气流量为0.03slm。本实施例设定加热器入口区域、中间区域、出口区域温度依次为:1250℃、1150℃、1050℃。

(2)n(g)溶解于硅熔体7,并扩散至单晶生长固、液交界面处,然后随着生长过程的进行,进入硅单晶内部,实现氮掺杂过程,抑制硅单晶cop缺陷。

(3)在尾气进入抽空管道10前先经过废气处理装置9,废气处理装置9包含着低温的过滤结构,该过滤结构使氨气离解产物在低温下反应生成氨气、氮气和氢气,然后通入水中,使氨气溶解于水,去除氨气的尾气,进入抽空管道10,并排放至大气中。通入直拉法硅单晶炉的氨气流量很小,因此处理后的尾气中氮气和氢气的含量也非常小,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直接进入抽空管道10,并排放至大气中。

氨气在经过网状离解区5后,在高温作用下离解产生n(g),然后进入直拉法硅单晶炉腔室内部。n(g)将溶解于硅熔体7并扩散至单晶生长固、液交界面处,然后随着生长过程的进行,进入硅单晶6内部,实现氮掺杂过程。本发明中氨气离解率高,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氨气流量较小,流量为0.03slm。为了避免氨气中含有水蒸气,应配套使用气体纯化器(如对杂质氧有较高要求,还可在纯化器中增加除氧器)。

实施例2:制备低cop缺陷硅单晶的氮掺杂方法有以下步骤: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直拉法硅单晶炉的腔室下部增加氨气高温离化装置11,即靠近石墨加热器位置;本实施例设定加热器入口区域、中间区域、出口区域温度依次为:850℃、750℃、650℃。

由于氨气高温离化装置11被放置于石墨加热器8附近,可以利用石墨加热器8的加热作用完成氨气的高温离化过程,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可显著降低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