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

文档序号:358965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二酸的提取分离,尤其涉及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丁二酸(Succinic Acid, Butanedioic Acid),又称琥珀酸,是一种二元有机酸,它 作为4碳中间体被广泛用作特殊化学产品的原料,如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加工、染料、涂料 等行业中。近年来,琥珀酸作为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原料引起人们的注意。使用琥珀酸作为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特殊化学品的原料,需要其具有高纯度、低成本的特点,以避免琥珀酸 中的杂质抑制由琥珀酸为原料生产最终产品的反应或降低最终产品的质量,并拥有同其它 来源琥珀酸的竞争力。鉴于石化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微生物发酵生产琥珀酸具有的资源可持续性、生 产效率高、污染少、成本低等优点,采用该法生产琥珀酸的优势日益突出。目前,常用的琥珀酸产生菌有从瘤胃中分离出来的,如Ruminocoddus fIavefaciens 禾口 Fibrobacter succinogenes、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这些微生 物发酵制备琥珀酸的共同特征为厌氧发酵,以糖类物质代谢产生琥珀酸;另一种生产方 法为采用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 lavum),将延胡索酸或其盐转化为琥珀酸;还有 其它可以产生琥珀酸的微生物,实例有假丝酵母属(genes Candida)、产琥珀酸厌氧螺菌 (Anaerobiospirillum succiniciproducens)等,但不限于上述所述微生物,也包括采用基 因工程技术获得的菌种。采用微生物发酵或转化生产琥珀酸,共同的特点在于培养基中加入供微生物增殖 的营养物质,包括碳原(如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可利用的氮原 (如各种来源的蛋白、多肽、氨基酸等有机氮、如硫酸氨、尿素、氨水等无机氮),以及各种微 量元素、无机盐、维生素等。以微生物发酵产生琥珀酸的发酵液中,主要成分包括菌体、不溶性营养成分、可溶 性营养成分、小分子有机物以及有机酸(甲酸、乙酸、丁二酸等)。采用微生物转化方式可以 在微生物生长的合适阶段将反应底物直接加入到发酵液中,或将细胞经过适当处理,如离 心、膜分离、过滤等将菌体细胞与发酵液中的其它成分分离,再悬浮于水用与反应底物进行 反应。在富集琥珀酸的过程中,pH值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防止琥珀酸积累带来的pH 值下降,通常在该过程中加入碱性物质加以中和,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液氨(或氨水)、
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碳酸盐等。因此,从发酵液中获得高纯度的琥珀酸需要采用一系列分离手段以去除发酵液中 的各种杂质。琥珀酸现有提取工艺中,如文献1(中国专利《一种从厌氧发酵液中分离提取丁二酸的方法》,发明人姚忠、吴昊、刘辉等,专利申请号=200610086003. 7)中描述,采用两级 膜分离步骤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及大分子可溶性杂质,然后经过活性炭脱色、浓缩、结晶, 获得琥珀酸结晶。在琥珀酸的发酵过程中,随着琥珀酸的积累,发酵液的PH值不断降低,低 PH值将影响菌体的生长及代谢,反过来将影响琥珀酸的进一步积累,因此在发酵的过程中 必须添加一定量的中和剂如液氨(或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碳 酸盐等,以中和由于琥珀酸的产物积累带来的PH值下降。因此发酵液中存在大量的杂质阳 离子。文献1所述的方法中膜分离过程仅仅可以截留大分子的杂质,活性炭主要起脱色作 用,由于大量杂质阳离子的存在,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无法获得高浓度琥珀酸,从而使结晶 收率降低,同时琥珀酸结晶的质量达不到成品要求,需要进一步纯化以满足后序工艺对琥 珀酸质量的苛刻要求。而文献2(中国专利《从发酵液中纯化琥珀酸的方法》,专利申请号 200480028494. 9)报道了采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脱除发酵液中杂质阳离子的方法,该 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发酵液中的杂质阳离子。该工艺中,先对发酵液进行了简单的预处理,采 用常规手段(如离心)去除发酵液中菌体。发酵液中通常除含有菌体外,还含有大量蛋白、 多糖、胶体等,这些杂质会降低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减少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 同时部分大分子杂质会随着琥珀酸流出,带到后续工艺中,影响结晶的纯度与收率。此外, 采用该工艺得到的琥珀酸结晶中由于蛋白、多糖的存在,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令琥珀酸晶 体与母液分离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杂质 去除彻底、生产成本低、产品收率及纯度高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 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2)选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步骤(1)得到的滤液经过H-型强酸性阳离 子交换树脂离子进行交换,杂质阳离子被交换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浓缩、结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所述的步骤(1)中的超滤分离采用超滤膜系统或微滤膜系统,所述的超滤膜系统 的截留分子量> 10000丽或膜过滤孔径为10-200nm,所述的微滤膜系统的膜过滤孔径为 10-200nm。所述的超滤分离的操作压力为0. Ι-lMpa,操作温度为20_90°C,浓缩倍数为5_50 倍,透析水用量为发酵液体积3% -20%。所述的超滤膜系统的组件形式包括管式、卷式、中空纤维或者板式,所述的微滤膜 系统的组件形式包括管式、卷式、中空纤维或者板式。所述的超滤膜系统的膜元件包括无机膜或有机高分子膜,所述的微滤膜系统的膜 元件包括无机膜或有机高分子膜。
所述的无机膜包括不锈钢作为支撑层、金属氧化物作为膜过滤层的不锈钢膜或以 金属氧化物作为支撑层和膜过滤层的陶瓷膜,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膜包括聚砜膜、聚醚砜膜、 聚酰胺膜、聚烯烃膜。所述的步骤(2)中的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包括首次使用的新H-型强酸性 阳离子交换树脂或经过无机酸再生并重复使用的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的无机酸包括盐酸、硫酸。所述的步骤(3)中的纳滤脱色采用纳滤膜系统,纳滤脱色的操作压力为 1. 0-3. 5Mpa,操作温度为10_70°C,透析水总量为进料液体积的10% -100%。所述的纳滤膜系统的纳滤膜元件对硫酸镁的截留率大于10%。所述的纳滤膜系统的纳滤膜元件对硫酸镁的截留率优选大于96%。所述的纳滤膜元件对硫酸镁的截留率优选大于9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将微滤与超滤一步完成,一步去除菌体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大分子可溶性杂质, 包括蛋白、多糖及胶体颗粒等,工艺路线缩短;2.发酵结束的料液无需稀释可以直接进入膜系统进行分离,获得的料液琥珀酸的 浓度较高,减少结晶前浓缩脱水的负担,降低整个生产工艺中的能耗,降低生产成本;3.增加离子交换工艺,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除去发酵液中的阳离子以及氨基酸 杂质,提高产品的结晶收率及纯度;4.采用纳滤工艺进一步脱除杂质,并脱除大量色素后,取代或减少活性炭用量,成 品质量更有保证,并且一次结晶收率更高达90%以上,经过纳滤处理后获得的结晶,彻底解 决了传统工艺中结晶分离时不易离心的问题;5.副产品可以得到有效回收再利用,节约能源。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超滤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CMW或以上的管式、板式、中空纤维或 卷式超滤膜系统,或者膜过滤孔径为10-200nm的管式、板式、中空纤维或卷式超滤或微滤 膜。该系统包含膜元件、泵、输送管道、控制元件组成,膜元件可以为不锈钢膜、陶瓷膜等无 机材质制作的膜,也可以是高分子膜,包括但不限于聚砜、聚醚砜、聚酰胺、聚四氟、聚烯烃 等,所述的不锈钢膜以不锈钢作为支撑层、金属氧化物作为膜过滤层,所述的不锈钢膜为管 式膜,所述的陶瓷膜为以金属氧化物作支撑层及过滤层,所述的陶瓷膜为管式膜,所述的金 属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待分离的含有琥珀酸及其盐的发酵液直接经过膜系统的分离获得澄清的滤液,发 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多糖以及其它大分子物质和不溶性物质被膜截留得到浓缩液,而琥珀 酸以及盐及其它溶解在发酵液中的小分子物质透过膜。超滤系统的运行条件为操作压力为0. I-IMpa,操作温度20_90°C,浓缩倍数10_50 倍,透析水量占发酵液体积3% -20%。经过步骤(1)处理获得的澄清滤液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杂质,特别是在发酵 过程中为保持PH值不下降而加入的大量碱性物质。这些杂质的存在造成在蒸发浓缩时无法获得较高的浓缩倍数,从而无法获得较高的结晶收率,同时这部分杂质存在将影响琥珀 酸成品的质量。故采用离子交换法将滤液中除H+以外的杂质阳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 H+交换,从而得到琥珀酸溶液。本发明所选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本发明选用的强酸性 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盐酸、硫酸或其他无机酸再生成H-型树脂,发酵液经过超滤或者微滤分 离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超滤滤液中除H+外的其他阳离子与树脂上的H+交换获得琥珀酸溶 液,同时,H-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被除H+外的其他阳离子所饱和,本发明采用盐酸、硫酸或 其他无机酸对树脂进行再生,重新将树脂再生成H-型树脂,树脂用于下批生产。由于超滤 液中除H+外的阳离子主要是由发酵过程中添加的中和剂带来的,超滤液经过H-型强酸性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后,由于发酵过程中所选用的中和剂中的阳离子不同,强酸性阳离子 树脂主要被饱和成铵型、钠型或其他阳离子型饱和树脂。采用盐酸、硫酸或其他无机酸对树 脂进行再生的过程中,H+与树脂上的阳离子交换,由于选择不同的再生剂可以获得盐酸盐、 硫酸盐或其他无机酸盐溶液。这部分盐酸盐、硫酸盐或其他无机酸盐溶液经过浓缩、结晶后 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无机盐,由于中和剂以及再生剂的选择不同,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的无 机盐。这部分无机盐可以作为化肥或其他用途,从而实现巨额的经济效益。本发明解决了 传统树脂工艺会产生大量含盐废水的工艺弊端,实现了树脂工艺的清洁生产,并获得了巨 额的经济效益回馈。用于再生的盐酸、硫酸或者其他无机酸,在树脂再生过程中不可能被完全利用,本 发明获得的盐酸盐、硫酸盐或者其他无机酸盐溶液中包含一定量没有被利用的无机酸,在 进行浓缩之前,我们需要添加一定量的中和剂中和这部分无机酸,为了保证无机盐的纯度, 可优选使用与发酵过程中相同的中和剂。经过离子交换处理的料液中尚含有一定量的色素将影响成品的色泽及其它杂质 及其它质量指标。本发明选择纳滤膜截留色素及其它杂质,获得纯净的琥珀酸溶液,所选用 的纳滤膜对硫酸镁截留率10%以上,优选硫酸镁截留率96%以上;优选硫酸镁截留率98% 以上。经过离子交换获得的料液,直接经过纳滤膜系统处理获得纯净的琥珀酸溶液。纳 滤膜系统包含膜元件、泵、管路、阀门、控制元件等。纳滤系统在1. 0-3. SMpa的压力下操作,操作温度10_70°C,采用边浓缩边透析,透 析水总量为进料的10% -100%。经过纳滤脱色净化的料液,采用常规的浓缩手段,如多效蒸发浓缩等,将料液浓缩 至琥珀酸浓度(重量百分比)的浆液,结晶、离心、洗涤获得丁二酸结晶,所述的 结晶的温度为0_30°C,时间为3-30小时。实施例1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 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所述的超滤分离采用膜过滤孔径为10-200nm(包括10nm、50nm、lOOnm、150nm或 200nm等)的管式超滤膜系统,超滤分离的操作压力为0. 4Mpa,操作温度为80°C,浓缩倍数 为40倍,透析水量用量为发酵液体积4% ;所述的超滤膜系统主要由膜元件、泵、输送管道、控制元件组成,所述的膜元件为管式不锈钢膜,该不锈钢膜以不锈钢作为支撑层、氧化钛作为膜过滤层;(2)选用硫酸再生的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步骤(1)得到的滤液先经过铵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经过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工艺,杂质阳离子被交换 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所述的纳滤脱色采用纳滤膜系统,纳滤脱色的操作压力为1.5Mpa,操作温度为 10°c,边浓缩边透析,透析水总量为进料液体积的10% ;所述纳滤膜膜对硫酸镁截留率 98% ;(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多效蒸发浓缩、将料液浓缩至丁二酸 浓度为15% (重量百分比),5°C结晶8小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结晶。实施例2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 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所述的超滤分离采用膜过滤孔径为10-200nm(包括10nm、50nm、lOOnm、150nm或 200nm等)的管式超滤膜系统,超滤分离的操作压力为0. 3Mpa,操作温度为70°C,浓缩倍 数为30倍,透析水量用量为发酵液体积10% ;所述的超滤膜系统主要由膜元件、泵、输送 管道、控制元件组成,所述的膜元件为管式陶瓷膜,该陶瓷膜以氧化铝作为支撑层和膜过滤 层;(2)选用盐酸再生的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步骤(1)得到的滤液经过H-型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工艺,杂质阳离子被交换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所述的纳滤脱色采用纳滤膜系统,纳滤脱色的操作压力为2Mpa,操作温度为 25°C,边浓缩边透析,透析水总量为进料液体积的20% ;所述纳滤膜对硫酸镁截留率20% ;(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多效蒸发浓缩、将料液浓缩至丁二酸 浓度为20% (重量百分比),8°C结晶10小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结晶。实施例3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 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所述的超滤分离采用截留分子量彡10000MW(包括10000MW、30000MW、50000MW、 80000MW或100000MW等)的板式超滤膜系统,超滤分离的操作压力为0. 3Mpa,操作温度为 40°C,浓缩倍数为10倍,透析水量用量为发酵液体积15%,所述的超滤膜系统主要由膜元 件、泵、输送管道、控制元件组成,所述的膜元件为聚砜有机高分子膜;(2)选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步骤(1)得到的滤液经过H-型强酸性阳离 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工艺,杂质阳离子被交换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所述的纳滤脱色采用纳滤膜系统,纳滤脱色的操作压力为2. 5Mpa,操作温度为30°C,边浓缩边透析,透析水总量为进料液体积的30% ;所述的纳滤膜系统主要由膜元件、 泵、管路、阀门、控制元件组成,所述的膜元件的材质为聚酰胺;(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多效蒸发浓缩、将料液浓缩至丁二酸 浓度为30% (重量百分比),10°C过夜结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结晶。实施例4—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 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所述的超滤分离采用的采用截留分子量彡10000MW(包括10000MW、30000MW、 50000MW、80000MW或100000MW等)的管式超滤膜系统,超滤分离的操作压力为IMpa,操作 温度为45°C,浓缩倍数为10倍,透析水量用量为发酵液体积20% ;所述的超滤膜系统主要 由膜元件、泵、输送管道、控制元件组成,所述的膜元件为聚四氟乙烯有机高分子膜;(2)将所选用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成H-型,步骤(1)得到的滤液经过 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工艺,杂质阳离子被交换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所述的纳滤脱色采用纳滤膜系统,纳滤脱色的操作压力为3. OMpa,操作温度为 45°C,边浓缩边透析,透析水总量为进料液体积的50% ;(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多效蒸发浓缩、将料液浓缩至丁二酸 浓度为40% (重量百分比),10°C结晶24小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结晶。实施例5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 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所述的超滤分离采用膜过滤孔径为10-200nm(包括10nm、50nm、lOOnm、150nm或 200nm等)的管式超滤膜系统,超滤分离的操作压力为0. IMpa,操作温度为90°C,浓缩倍数 为50倍,透析水量用量为发酵液体积3% ;所述的超滤膜系统主要由膜元件、泵、输送管道、 控制元件组成,所述的膜元件为管式不锈钢膜,该不锈钢膜以不锈钢作为支撑层、氧化钛作 为膜过滤层;(2)选用硫酸再生的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步骤(1)得到的滤液先经过铵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经过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工艺,杂质阳离子被交换 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所述的纳滤脱色采用纳滤膜系统,纳滤脱色的操作压力为2. 6Mpa,操作温度为 70°C,边浓缩边透析,透析水总量为进料液体积的100% ;所述纳滤膜膜对硫酸镁截留率 98% ;(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多效蒸发浓缩、将料液浓缩至丁二酸 浓度为45% (重量百分比),5°C结晶8小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结晶。
权利要求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2)选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步骤(1)得到的滤液经过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进行交换,杂质阳离子被交换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浓缩、结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1)中的超滤分离采用超滤膜系统或微滤膜系统,所述的超滤膜系统的截留分子量 ^ 10000MW或膜过滤孔径为10-200nm,所述的微滤膜系统的膜过滤孔径为1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 滤分离的操作压力为0. Ι-lMpa,操作温度为20-90°C,浓缩倍数为5_50倍,透析水用量为发 酵液体积3% -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 滤膜系统的组件形式包括管式、卷式、中空纤维或者板式,所述的微滤膜系统的组件形式包 括管式、卷式、中空纤维或者板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超滤膜系统的膜元件包括无机膜或有机高分子膜,所述的微滤膜系统的膜元件包括无机膜 或有机高分子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 机膜包括不锈钢作为支撑层、金属氧化物作为膜过滤层的不锈钢膜或以金属氧化物作为支 撑层和膜过滤层的陶瓷膜,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膜包括聚砜膜、聚醚砜膜、聚酰胺膜、聚烯烃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 骤(2)中的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包括首次使用的新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 经过无机酸再生并重复使用的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 机酸包括盐酸、硫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步骤(3)中的纳滤脱色采用纳滤膜系统,纳滤脱色的操作压力为1.0-3.5Mpa,操作温度为 10-70°C,透析水总量为进料液体积的10% -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 滤膜系统的纳滤膜元件对硫酸镁的截留率大于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纳滤膜系统的纳滤膜元件对硫酸镁的截留率优选大于9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纳滤膜元件对硫酸镁的截留率优选大于9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丁二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生物发酵获取丁二酸的发酵液进行超滤分离,去除菌体细胞以及大分子杂质,获得澄清透明的滤液;(2)选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步骤(1)得到的滤液经过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进行交换,杂质阳离子被交换成H+,得到丁二酸溶液;(3)步骤(2)得到的丁二酸溶液经过纳滤脱色,得到脱色的丁二酸溶液;(4)步骤(3)得到的脱色的丁二酸溶液经过浓缩、结晶、离心、洗涤,得到丁二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路线合理、步骤缩短、能耗和成本低、产品的结晶收率及纯度高、副产品可以有效回收再利用、节约能源等优点。
文档编号C07C55/10GK101811953SQ200910046480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3日
发明者官天和, 曹建勇 申请人:凯能高科技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