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77637阅读:19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薄膜的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 法。技术背景
在计算机世界中,触摸屏正逐渐成为最流行的人机界面,其应用范围涵括手持计 算机、工业控制器以及一系列正在发展中的其他领域。无论触控输入的原理如何,所有类型 的触摸屏都致力于使应用者的输入简单、准确、有效。到目前为止,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在现 存的所有触控技术中是最为常见的。它几乎可以接受任意形式的触控输入,例如戴手套的 或不戴手套的手指、金属笔、信用卡的边缘等等,而且其生产成本也是最低廉的。另外,随着 材料科学的最新进展,电阻式触摸屏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在恶劣的环境下,如手机、 汽车及电子设备等使用的电阻式触摸屏,不仅要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能,而且还需要稳定持 久的环境适应能力。于是,工业环境要求的高性能电阻式触摸屏参数成为了行业标准,其中 包含性价比。
虽然电阻式触摸屏的应用很广泛,但它有一个内在的弱点——ITO镀层的质脆易 碎。氧化铟锡(ITO)是一种导电陶瓷材料,可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柔软塑料薄 膜上沉积成一层超薄镀层。在附有ITO镀层的PET薄膜下是一个同样镀有ITO薄膜的坚硬 的基板。通过接触连接PET和基板上的ITO镀层来检测触控输入。然而,随着重复接触挤 压,ΙΤ0/ΡΕΤ层的性能逐渐下降,因为用户的手指或更严峻的情况如PDA金属笔或类似器件 的挤压,使得柔性PET材料的挠曲产生弧形曲线。这种曲线形状的挠曲导致易碎ITO材料 产生细微裂缝,这首先使接触情况变差,或者产生不接触点,最终裂缝扩散造成更大面积的 功能丧失。
ITO镀层在电阻式触摸屏上的使用需要经过一个高真空沉积过程,工艺复杂、环境 要求苛刻、生产成本很高。多年来,人们想开发出一种柔软的、透明的触摸导体,其接触表面 更加持久稳定,并且相对容易地应用于塑料基板。这些特点将延长电阻式接触面板的寿命, 与当前的ITO镀层电阻式接触面板相比,它能应用于更严酷恶劣的环境。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文献报道,可以使用一种透明导电环氧薄膜复合材料 或者硅树脂薄膜复合材料,来代替ITO镀层薄膜。而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一般是把基 体和固化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丙酮、DMS0、NMP、THF等。混合均勻后,用手术刀刮涂或者 浸涂到玻璃片或者铝片上面。等到薄膜固化以后,再从模板上把环氧树脂薄膜揭下来。因 此,在此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有机溶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损害操作工人的身 体健康。并且环氧树脂薄膜与基板不容易分离。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备环氧树脂薄膜的方法;该方法是用 一种廉价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模板,在所述模板上制备环氧树脂薄膜,待环氧薄膜固化以后,用水将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模板溶解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空硅脂;再剪 裁一片与所述载玻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高分子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的真空硅脂 层上;再在水溶性高分子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然后放在洁净处备用;
2)配制环氧树脂胶体
取化学当量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在室温下磁力搅拌10-20 分钟,得到混合物,然后边磁力搅拌边用真空泵抽取混合物中的气泡,至混合物中无气泡 止,得到环氧树脂胶体;
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配比为100 22 60 1 3;
3)将步骤1)得到的覆有水溶性高分子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水 溶性高分子膜表面的硅烷偶联剂层上滴加步骤2、制得的环氧树脂胶体0. 5 3g ;调整薄 膜旋涂仪转速为每分钟200转 1500转,在载玻片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 薄膜;所述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600 μ m 10 μ m ;
4)把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40°C 60°C 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池 4h,再在70°C 9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池 他,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高分子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用纸巾 擦拭干净水溶性高分子膜上的残存真空硅脂,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高 分子膜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环氧树脂薄膜。
本发明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幻还包括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 入超声清洗器中,进行超声处理10-20分钟,以加速水溶性高分子膜的溶解。
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膜为聚乙烯醇膜、水溶性淀粉膜或者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 膜。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或者KH560。
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或者双酚A型环氧树脂。
所述固化剂为聚醚胺类固化剂或脂环胺类固化剂。
所述聚醚胺类固化剂为D-230或D-400。
所述脂环胺类固化剂为WK6892、WK6822或EC2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环氧树脂薄膜的方法优点如下
1、在制备环氧树脂薄膜过程中没有使用有机溶剂,这样避免了对于操作人员造成 身体危害,同时,也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
2、溶解在水里的水溶性高分子仍然可以回收再利用;如果不回收,也容易被分解,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固化以后的薄膜容易剥离出来,且不会对薄膜造成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即玻璃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 空硅脂,再剪裁一片与玻璃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 的真空硅脂层上;再在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KH560),然后放在洁净处
2、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F型环氧树脂和3. 5g聚醚胺D-230固化剂,然后加入0. 2g硅烷偶 联剂KH560 ;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0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 的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得到环氧树脂胶;
3、把之前处理好的覆有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水 溶性聚乙烯醇膜上滴加3g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薄膜旋涂仪的转速为每分钟200转, 在载玻片上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膜;该环氧树脂 薄膜的厚度为600μπι;
4、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60°C下固化 环氧树脂薄膜2h,再在8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4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把粘 在上面的残余真空硅脂用纸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聚乙烯 醇膜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本实施例的环氧树脂薄膜。
为了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溶解,还可以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洗器 中,进行超声处理10分钟,以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溶解。
实施例2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即玻璃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 空硅脂,再剪裁一片与玻璃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 的真空硅脂层上;再在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KH560),然后放在洁净处
2、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F型环氧树脂和6g聚醚胺D-400固化剂,然后加入0. 3g硅烷偶联 剂KH560 ;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0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的 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得到环氧树脂胶;
3、把之前处理好的覆有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水 溶性聚乙烯醇膜上滴加1. 5g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薄膜旋涂仪的转速为每分钟800 转,在载玻片上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膜;该环氧 树脂薄膜的厚度为300μπι;
4、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60°C下固化 环氧树脂薄膜2h,再在9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6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把粘 在上面的残余真空硅脂用纸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聚乙烯 醇膜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本实施例的环氧树脂薄膜。
为了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溶解,还可以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洗器 中,进行超声处理20分钟,以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溶解。
实施例3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即玻璃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 空硅脂,再剪裁一片与玻璃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 的真空硅脂层上;再在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KH560),然后放在洁净处
2、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F型环氧树脂和5. 7g脂环胺WK6892固化剂,然后加入0. 3g硅烷偶 联剂KH560 ;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5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 的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得到环氧树脂胶;
3、把之前处理好的覆有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聚 乙烯醇膜表面上滴加2g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薄膜旋涂仪的转速为每分钟800转,在 载玻片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膜;该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350 μ m ;
4、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40°C下固化 环氧树脂薄膜4h,再在7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8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把粘 在上面的残余真空硅脂用纸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聚乙烯 醇膜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本实施例1的环氧树脂薄膜。
为了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溶解,还可以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洗器 中,进行超声处理10分钟,以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溶解。
实施例4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即玻璃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 空硅脂,再剪裁一片与玻璃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 的真空硅脂层上;再在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KH550),然后放在洁净处
2、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5. Ig脂肪环WK6822固化剂,然后加入0. 2g硅烷偶 联剂KH550 ;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20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 的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得到环氧树脂胶;
3、把之前处理好的覆有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聚 乙烯醇膜表面上滴加0. 5g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薄膜旋涂仪的转速为每分钟1500转, 在载玻片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膜;该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IOym ;
4、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60°C下固化 环氧树脂薄膜2h,再在8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4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把粘 在上面的残余真空硅脂用纸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聚乙烯 醇膜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本实施例的环氧树脂薄膜。
为了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溶解,还可以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洗器 中,进行超声处理10分钟,以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溶解。
实施例5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即玻璃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 空硅脂,再剪裁一片与玻璃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 的真空硅脂层上;再在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KH560),然后放在洁净处
2、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2. 2g脂肪环EC201固化剂,然后加入0. 2g硅烷偶 联剂KH560 ;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0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 的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得到环氧树脂胶;
3、把之前处理好的覆有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聚 乙烯醇膜表面上滴加1. 2g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薄膜旋涂仪的转速为每分钟1500转, 在载玻片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膜;该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40 μ m ;
4、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60°C下固化 环氧树脂薄膜2h,再在8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2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聚乙烯醇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把粘 在上面的残余真空硅脂用纸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聚乙烯 醇膜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本实施例的环氧树脂薄膜。
为了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溶解,还可以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洗器 中,进行超声处理10分钟,以加速水溶性聚乙烯醇膜的溶解。
实施例6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即玻璃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 空硅脂,再剪裁一片与玻璃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淀粉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的真 空硅脂层上;再在水溶性淀粉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KH560),然后放在洁净处备用;
2、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F型环氧树脂和6g聚醚胺D-400固化剂,然后加入0. 3g硅烷偶联 剂KH560 ;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0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的 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得到环氧树脂胶;
3、把之前处理好的覆有水溶性淀粉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水溶性 淀粉膜上滴加2g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薄膜旋涂仪的转速为每分钟1000转,在载玻片 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膜;该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200 μ m ;
4、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60°C下固化 环氧树脂薄膜2h,再在9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6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淀粉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把粘在上 面的残余真空硅脂用纸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淀粉膜进行 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本实施例的环氧树脂薄膜。
为了加速水溶性淀粉膜,还可以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洗器中,进行超 声处理10分钟,可以加速水溶性淀粉膜的溶解。
实施例7
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即玻璃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 空硅脂,再剪裁一片与玻璃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7玻片上的真空硅脂层上;再在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KH560),然 后放在洁净处备用;
2、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F环氧树脂和5. 7g脂环胺WK6892固化剂,然后加入0. 3g硅烷偶联 剂KH560 ;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5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的 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得到环氧树脂胶;
3、把之前处理好的覆有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 在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上滴加2. Og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薄膜旋涂仪的转速为每 分钟800转,在载玻片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膜;该环氧树脂薄膜的厚 度为 350μπι ;
4、再将步骤3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40°C下固化 环氧树脂薄膜4h,再在7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8h,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 把粘在上面的残余真空硅脂用纸巾擦拭干净,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羧 甲基纤维素钠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本实施例的环氧树脂薄膜。
为了加速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解,还可以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 洗器中,进行超声处理10分钟,可以加速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解。
下述方法(对比例)是直接将环氧树脂胶附着载玻片(玻璃片)上,这种方法制 备的环氧树脂薄膜很难从载波片(玻璃片)上剥离下来。
对比例1
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F型环氧树脂和3. 5g聚醚胺D-230固化剂,然后加入0. 2g硅烷偶 联剂KH560;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0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 的气泡,直到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制得环氧树脂胶;
把洁净的载玻片(玻璃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面,再在玻璃片表面直接滴加3g 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转速为每分200转,在载玻片(玻璃片)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 膜;
把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60°C下固化池,然后在 80°C下固化4h,随炉冷却至室温。
这种方法得到的环氧树脂薄膜几乎无法从玻璃片上剥离下来。
对比例2、
配制环氧树脂胶
取用IOg双酚F环氧树脂和3. 5gD-230聚醚胺固化剂,不加任何硅烷偶联剂。在 室温下用磁力搅拌10分钟,然后一边用磁力搅拌,一边用真空泵抽取体系中的气泡,直到 体系中不再有气泡为止,制得环氧树脂胶;
把洁净的载玻片(玻璃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面,再在玻璃片表面直接滴加3g 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调整转速为每分200转,在载玻片(玻璃片)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 膜;
把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60°C下固化池,然后在80°C下固化4h,随炉冷却至室温。
这种方法得到的环氧树脂薄膜几乎无法从玻璃片上剥离下来。
权利要求
1.一种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取一片表面平整干净的载玻片,然后在载玻片上均勻涂上一层真空硅脂;再剪裁一 片与所述载玻片相同尺寸的水溶性高分子膜,平整地贴覆在所述载玻片上的真空硅脂层 上;再在水溶性高分子膜上涂一层硅烷偶联剂,然后放在洁净处备用;2)配制环氧树脂胶体取化学当量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然后加入硅烷偶联剂,在室温下磁力搅拌10-20分 钟,得到混合物,然后边磁力搅拌边用真空泵抽取混合物中的气泡,至混合物中无气泡止, 得到环氧树脂胶体;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配比为100 22 60 1 3;3)将步骤1)得到的覆有水溶性高分子膜的载玻片固定在薄膜旋涂仪上,再在水溶性 高分子膜表面的硅烷偶联剂层上滴加步骤2、制得的环氧树脂胶体0. 5 3g ;调整薄膜旋 涂仪转速为每分钟200转 1500转,在载玻片上的硅烷偶联剂层上覆着一层环氧树脂薄 膜;所述环氧树脂薄膜的厚度为600 μ m 10 μ m ;4)把步骤幻制备好的覆着有环氧树脂薄膜的载玻片放入烘箱中,在40°C 60°C下固 化环氧树脂薄膜池 4h,再在70°C 90°C下固化环氧树脂薄膜池 他,然后随炉冷却至 室温;5)把固化好的环氧树脂薄膜连同水溶性高分子膜一起从载玻片上揭下来,用纸巾擦拭 干净水溶性高分子膜上的残存真空硅脂,然后放入盛有常温水的器皿中,对水溶性高分子 膜进行溶解,取出器皿中的环氧树脂薄膜晾干,得到环氧树脂薄膜。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幻还包括 将盛有常温水的器皿置入超声清洗器中,进行超声处理10-20分钟,以加速水溶性高分子 膜的溶解。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膜 为聚乙烯醇膜、水溶性淀粉膜或者水溶性羧甲基纤维素钠膜。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 KH550 或者 KH56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F 型环氧树脂或者双酚A型环氧树脂。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聚醚胺 类固化剂或脂环胺类固化剂。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胺类固化剂 为 D-230 或 D-400。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氧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胺类固化剂 为 WK6892、WK6822 或 EC20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备环氧树脂薄膜的方法,即通过用一种廉价的水溶性高分子膜作为模板,在水溶性高分子膜模板上涂覆环氧树脂薄膜,待环氧树脂薄膜固化后,用水溶解掉水溶性高分子膜模板,而制得环氧树脂薄膜;该方法具有下述优点制备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对操作人员身体无危害,对环境无污染;溶解在水里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容易被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可回收利用;固化后的环氧树脂薄膜容易剥离出来,且不会对环氧树脂薄膜造成损伤。
文档编号C08J11/08GK102030913SQ20091023552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付绍云, 杨娇萍, 沈小军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