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14065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链结构包含由对羟基苯甲酸、联苯二酚、1,3-二羟基金刚烷、对苯二甲酸以及间苯二甲酸转化而来的重复单元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
背景技术
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是一种由刚性分子链构成的,在一定温度区间显现出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的高分子物质。其具有热变形温度高、力学性能优良、尺寸精密度和稳定性好、低熔融粘度、耐化学药品性能、自阻燃性(不需添加阻燃剂)、抗老化性能好等优点,可用于生产微型、薄壁成型元件,因而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子部件日益向轻、小、薄的方向发展,需开发出具有足够高熔点且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材料,以满足电子领域的无铅焊锡要求。专利US4639504报道在TLCP聚合过程加入磷酸酯类化合物,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降低其在高温情况下的热失重比例,然而也容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黑点而限制其使用范围。专利CN0214^49报道在TLCP改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亚磷酸酯类化合物能够使其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通过使用挤出机将添加物混合到树脂中的方法,由于添加量较少而不能被均勻分散,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迁移到表面,往往不能稳定获得具有良好色调的热致性液晶高分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链结构中引入金刚烷重复单元,提供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由对羟基苯甲酸、联苯二酚、1,3_ 二羟基金刚烷、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经缩聚反应得到。其在聚合物主链中出现的残基分别为
权利要求
1.一种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对羟基苯甲酸、联苯二酚、1,3-二羟基金刚烷、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经缩聚反应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羟基苯甲酸、联苯二酚、1,3_ 二羟基金刚烷、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摩尔百分数分别为40-70%、5-20%、 5-20%、5-20%和5-20%,上述五者的摩尔数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联苯二酚和1,3-二羟基金刚烷的摩尔数之和与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摩尔数之和控制在1. 1:1-1:1. 1。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融聚合和固相缩聚两个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聚合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乙酸酐作为酰化剂,及Zn、K、Mg、Ca或Co的乙酸盐或芳香酸盐为催化剂, 140-150°C乙酰化2-6小时,然后以10-40°C /h速率升温至270_350°C,并保温反应10分钟至4小时,抽真空至预定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相缩聚的实施是在低于其熔点30-50°C,40I^条件下反应5-2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成, 在高于其熔点10-40°C,剪切速率为1000秒―1下保持60min后表观粘度变化在士2. IPa. s 范围之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晶聚合物由对羟基苯甲酸、联苯二酚、1,3-二羟基金刚烷、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经缩聚反应得到,其在聚合物链上残基的摩尔百分数分别为40-70%、5-20%、5-20%、5-20%和5-2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金刚烷重复单元,并且调节该重复单元的摩尔百分数可以控制热致性液晶聚合物的熔点在380℃以下,热失重温度超过535℃,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热稳定性不足等缺点,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及其它精密设备等领域。
文档编号C08G63/60GK102295762SQ20111016148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刘奇祥, 宁凯军, 曹民, 曾祥斌, 朱文, 肖中鹏, 蔡彤旻 申请人: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