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纯种通风发酵生产饲料酵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6177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纯种酵母发酵一直是液体法的专利,质量高可达每克100---150亿个,而液体发酵法的高耗粮,高污染治理费用高难度大被淘汰。以前固体发酵只能用于开放窖藏式的酿酒行业,而近几年生物技术发展,人们开始用固体发酵法生产酵母,采用传统酿酒法,结果质量极低,只有每克1--2亿以下,成品率极低只有25%以下,成本却很高,达1---2万元。可固体法的绿色环保没有三废污染被人们青睐,面临着世界性的饲料蛋白严重缺口(目前我国蛋白饲料缺口量为4000万吨以上),饲料中抗生药物添加剂在动物体内残留,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急需有高效绿色产品替代,而秸秆的燃烧也迫切寻找一个能大量利用秸秆的方法。为此各国都在致力研发固体纯种发酵技术,近期发现网上有国内研究机构,研发饲料酵母,质量达到每克40---60亿个菌。按纯酵母每克100---150亿个菌来看,这个数量只能算酵母饲料,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固,液两种方法的缺点,找出解决固体方法成功的关键,能使固体发酵质量达到液体法,每克100亿个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1 菌种的驯化

2 生产原料及各种物料配比

3 生产工艺技术

4 产品质量成品率与成本

5 生产设备

1菌种的驯化 固体方法生产纯种酵母,首要是把适应液体生产的菌种驯化成适应固体生产。而菌种的选择也是研发成功的难点,1989本人使用各种酿酒酵母,生香酵母等,效果不理想,92年选用了热带假丝酵母和产朊酵母,经14个月培养驯化,才适应了固体生产,研发取得成功。第二次2007年生产,驯化只用了10个月就成功了。

驯化的流程是;斜面原菌管--液体试管--液体三角瓶--固体通风小试--分离--液体试管--液体三角瓶--固体小试--分离。如此一直循环,直到适应固体生产为止。

其中斜面原菌种为买来的国家允许使用酵母菌种。热带假丝酵母和产朊酵母,液体试管,三角瓶的液体培养基和分离固体培养基均为麦芽培养基。恒温箱培养温度为28--32度。在无菌室接菌箱中无菌操作。

小试 用酵母菌在小型设备中发酵生产。

2 生产原料及各种物料配比

(1)小试原料水的配比 秸秆∶玉米面=4∶6或5∶5加水量为原料的60--80% 大生产物料水的配比秸秆∶玉米面=4--8∶6--2加水量为原料的60---90%

(2)淀粉酶添加量 每克玉米面2--4单位 糖化酶添加量为玉米面的千分之四到六

(3)菌种添加量

总干物料的10---20%

3 生产工艺技术 (1)小试固体物料秸秆粉或糠壳粉和玉米面,加水拌湿拌匀,并预先将淀粉酶和玉米面拌匀。然后蒸料,采用常压蒸料1小时,闷锅半小时出料。采用加压(1,5kg)蒸料40分钟出料。至小试设备中。凉凉至75度加入糖化酶,拌匀糖化半小时后吹凉至36度后,拌入三角瓶液体菌种,静止培养6--8小时左右温度可以升至34--36度时,用自动控温风机吹凉,温度控制至31--35度,室内温度为24--26度。24--26小时发酵结束。培养室内要严格灭菌,并保持发酵室密闭,风机吹的风是无菌空气。

(2)大生产的工艺技术 秸秆,玉米面水,淀粉酶配比好后蒸料。蒸好的物料进入发酵室设备中,经糖化接菌后,保温30--33度,静止培养,一般经1--2小时温升至34--36度时,开启自动控温31--35度,经自动控温12--13小时,物料刚要结块,需翻料一次,物料若干,用喷雾器少量喷水拌匀。再经2---4小时,物料颜色由黄变的较白,结块严重,自动控温风机连续吹风不降温,此时还需翻料一次,并需补水,量比上次补水量多,表面略湿。18--24小时发酵成熟,物料颜色完全变白时,即可出料。此时不出料,虽然温升很快,单位菌数不再上升,已达极限,有酵母香气,仍吹风培养,超出时间,物料会发出氨味,此时酵母数生死平衡,死酵母发出氨味。所以应适时出料,出料经低温热风烘干,粉碎包装,成品储存。

4 产品质量得率与成本 产品每克含活酵母菌107亿个(经黑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化验),蛋白在原料基础上提高15---20%,颜色灰白。产品成品率85--92%。成本只有窖藏发酵法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5生产设备 小试发酵设备是一个长80cm,宽50cm不锈钢槽,槽内有2mm眼的筛底做假底,槽底有风机的通风口,假底上物料厚度为5---7cm

大生产发酵设备 为多层旋转筛,筛面长为6米,宽为1,6米。筛上是20--25cm的发酵料,翻料是上层物料经设备两头的打碎机到下层

本发明生产工艺技术适应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污染。

本发明生产的固体纯种饲料酵母,在大量实验中,饲用本发明产品,可以使动物增产增重,提高免疫力,增加适口性,可以等量代替动植蛋白。如;在日粮中添加2--5%该产品,能使蛋鸡增蛋20--35%,日粮中添加2%该产品,奶牛增奶8--10%。

(附有奶牛增奶实验报告)

大量生产本发明产品,可以解决我国和世界目前面临同样的蛋白缺口问题,替代饲料中抗生药物促生长的作用,解决药物残留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解决秸秆燃烧温室效应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