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47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以超支化聚合物为核,单分散SiO2纳米粒子为壳层,其中,所述超支化聚合物通过AB3和AB2型单体缩聚反应合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的直径为40~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纳米粒子的直径为20~50n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ABx型单体,该ABx型单体为AB3和AB2型单体的复合物;

2)以SiO2纳米粒子为稳定剂、ABx型单体为液相、嵌段聚合物和多元胺为协同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

3)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技术以及液相与纳米粒子之间的界面自组装技术制备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甲醇为溶剂,经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AB3和AB2型单体,其中,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1~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AB3和AB2型单体溶液中加入SiO2纳米粒子、嵌段聚合物和多元胺,反应12h,得到SiO2纳米粒子稳定Pickering乳液,其中,加入的SiO2纳米粒子、嵌段聚合物和多元胺的重量比为1~5:0.5~2:0.5~2。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为二嵌段共聚物或者三嵌段共聚物,所述多元胺为二元胺或三元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步骤2)制得的Pickering乳液升温至150℃,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4h,产物经洗涤、离心分离、真空干燥,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用作双酚A型环氧树脂增韧剂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芳香族胺类固化剂的混合体系中作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其中,加入的有机-无机杂化核壳粒子、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芳香族胺类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10:100:30~4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