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饲料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44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豆杉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红豆杉枝条粉末、麸皮、稻壳、玉米粉、豆粕、硫酸镁和硫酸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10-20份红豆杉枝条粉末、60-70份麸皮、5-10份稻壳、5-10份玉米粉、5-10份豆粕、0.05-0.1份硫酸镁和0.01-0.02份硫酸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豆杉枝条粉末按如下方法制备:红豆杉枝条经自然风干,用粉碎机打成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枝条粉末的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分构成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0-55%。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红豆杉固体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豆杉枝条培养基和多种益生菌菌液分别经固体发酵,冷冻干燥粉碎后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菌液与固体培养基的比例为:300ml菌液/1kg固体培养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菌液包括如下种类: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嗜酸乳杆菌菌液和双歧杆菌菌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粉碎后的混合物中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的发酵产物:30~40份枯草芽孢杆菌固体发酵产物、30~40份嗜酸乳杆菌固体发酵产物和30~40份双歧杆菌固体发酵产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菌液按照如下方法与红豆杉固体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与红豆杉固体培养基混合37℃下固体发酵至少36h,将嗜酸乳杆菌菌液与红豆杉固体培养基混合37℃下固体发酵至少36h,将双歧杆菌菌液与红豆杉固体培养基混合37℃下固体发酵至少36h,上述菌液分别发酵;然后将发酵后的产物冷冻干燥后混合粉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豆杉固体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A.将组分按质量份混合:2~5份葡萄糖、0.2~0.8份氯化钠、0.2~0.8份酵母膏和1~2份蛋白胨,将混合物pH调至7.0;

B.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接种至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装液量20%,培养基至于37℃恒温摇床220r/min,培养24h,即得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所述嗜酸乳杆菌菌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将嗜酸乳杆菌菌种接种至MRS培养基中,装液量20%,至37℃恒温摇床220r/min,培养24h,即得嗜酸乳杆菌菌液;

所述双歧杆菌菌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将双歧杆菌菌种接种至MRS培养基中,装液量20%,至37℃恒温摇床220r/min,培养24h,即得双歧杆菌菌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