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F11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025阅读:1276来源:国知局
GDF11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gdf11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11,gdf-11),又称为骨形态发生蛋白-11,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一种分泌性蛋白。tgf-β超家族包括转化生长因子(tgf-βs)、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生长分化因子(gdfs)等亚家族,广泛存在于从线虫到哺乳类动物之中,在机体的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贮存、胚胎发育、创伤修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tgf-β超家族成员,gdf-11在胚胎发育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df-11先后在尾芽、肢芽、背根神经节、脊索背侧区、成齿质细胞、嗅上皮、视网膜和脑的特定区域、前肠及后肾间充质中表达,参与中轴骨骼模式图的形成,牙髓细胞的分化,软骨的形成,胰腺的发育,肌细胞的生成及神经再生等过程。新近的研究还发现gdf-11具有明显的抑制甚至逆转心脏、骨骼肌等器官老化,改善大脑认知的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cn105770860a)公开了生长分化因子-11在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中的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由有效浓度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评估了生长分化因子-11对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1可以促进糖尿病小鼠伤口的愈合,且其愈合速度均高于阳性对照组(egf)和空白对照组。因此,本发明的提出为糖尿病伤口愈合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目前gdf11对于骨髓干细胞成骨方面的影响仍不能确定,但是gdf11对于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gdf11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应用。

所述gdf11可以促进成骨诱导液的成骨能力,也能够单独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pet-22b-gdf11的bl21原核表达菌,其中所用pcr引物为:gdf11-f5'aaaaagacagctatcgcga3'为上游引物gdf11-r5'cccaagcttgccggatccttaagagca3'为下游引物,上下游引物中分别引入了bamhi和hindiii酶切位点。本发明以人来源的正常细胞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gdf11片段,利用bamhi和hindiii酶对pet-22b质粒以及gdf11pcr片段经行酶切,连接,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通过对氨苄抗性的筛选挑出转化成功的单克隆菌,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并作为模板进行菌落pcr,在300bp左右有目的条带出现。以及再次使用bamhi和hindiii双酶切出现了一条5000bp以上的条带,为pet-22b(5500bp左右)质粒,还有一条300bp左右的gdf11目的条带。通过测序最终表明构建的pet-22b-gdf11质粒是成功的。

本发明通过发酵生产、镍柱分离纯化,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gdf11蛋白。

本发明通过茜素红染色以及成骨相关基因蛋白的检测探究gdf11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结果发现gdf11添加浓度为600ng/ml,900ng/ml时,有明显的染红的钙结节的形成。其中900ng/ml的效果最好,染得颜色最深。表明高浓度的gdf11有诱导ascs的成骨分化的能力,其中900ng/ml的gdf11诱导效果最好。通过q-pcr的数据可以发现添加900ng/ml的gdf11,7天时成骨相关的基因alp,ost,runx2都显著的上调,而14天时ost有明显的上调,而alp以及runx2有较明显的上调。westernblot的数据也表明,通过添加900ng/mlgdf11可以使ascs的alp,runx2蛋白表达量上调,同时还可以诱导骨形成蛋白opn的表达。

此外,本发明通过bmp信号通路研究初步探讨了gdf11诱导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通过westernblot实验发现,gdf11(900ng/ml)在1h,6h以及12h时可以磷酸化ascs的smad1/5/8。接着使用smad1/5/8通路抑制剂(ldn-193189)进行实验,发现抑制剂在200ng/ml时可以完全抑制gdf11对ascs磷酸化的smad1/5/8激活作用。另外,本发明将gdf11和抑制剂同时加入ascs完全培养基,相比于只添加gdf11组,基本不会促进ascs的成骨分化。说明gdf11确实是通过smad1/5/9这条通路刺激ascs的成骨分化。本发明为gdf11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潜在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开发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验技术路线流程图;

图2是pet-22b表达质粒图谱;

图3是pet-22b-gdf11质粒构建及鉴定图谱(a)gdf11扩增片段m:marker;1、2gdf11片段(b)菌落pcr,m:marker;1、2:gdf11片段(c)双酶切鉴定m:marker;1:质粒酶切;

图4是gdf11蛋白诱导表达(a)gdf11蛋白诱导m:marker;1:未加诱导剂;2:添加1mmoliptg(b)gdf11包涵体检测m:marker;1:上清;2:包涵体;

图5是gdf11蛋白表达条件优化(a)不同浓度的iptg对gdf11表达的影响;(b)不同时间和温度对gdf11表达的影响;

图6是gdf11蛋白分离纯化(a)gdf11过柱分离m:maker;1:未处理样品;2:过柱废液;3:30mm咪唑;4:100mm咪唑;5:200mm咪唑;6、300mm咪唑(b)gdf11复性纯化m:maker;1,2:gdf11复性液;

图7是ascs提取与表面标记鉴定;

图8是ascs诱导分化(a)未处理ascs;(b)成软骨分化;(c)成脂分化(d)成骨分化;

图9是不同浓度的gdf11联合成骨诱导液处理ascs14天后对成骨分化的影响cell:未处理;osteogenic:成骨诱导液;b+gdf11浓度(成骨诱导液+33.3ng/ml、100ng/ml、300ng/ml、900ng/ml);

图10是不同浓度的gdf11对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图11是gdf11诱导ascs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cell:对照组;gdf11:gdf11900ng/ml;

图12是成骨相关蛋白表达cell:对照组;实验组:gdf11900ng/ml;

图13是(a)900ng/ml的gdf11处理ascs1h、6h、12h后p-smad1/5/8蛋白表达;(b)ldn-193189抑制gdf11诱导smad1/5/8蛋白的磷酸化;(c)cell:对照组;gdf11:gdf11900ng/ml;g+l:gdf11+200ng/mlldn-19318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并非对这些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准。

实施例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pet-22b-gdf11的bl21原核表达菌

(一)gdf11片段扩增

(1)pcr:gdf11-f5'aaaaagacagctatcgcga3'为上游引物gdf11-r5'cccaagcttgccggatccttaagagca3'为下游引物,以人来源的正常细胞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gdf11片段。扩增的体系如下表1所示:

表1pcr扩增体系

pcr反应体系如下表2所示:

表2pcr反应体系

按上述条件扩增gdf11dna片段。

(2)琼脂糖核酸电泳

①琼脂糖凝胶的配制:往锥形瓶中先加入取事先称量的0.3g琼脂粉,再添加事先稀释的1×的30mltae缓冲液,最终为1%的凝胶液。使用微波炉加热溶解琼脂粉,加热条件为高火1min。取出加热后的锥形瓶放入冷水槽内冷却至50℃左右,用手握住不会烫手。再加入1μl的eb摇晃均匀后快速导入板槽中,记住不要有气泡,最后插上梳子,等待其凝固后备用。

②上样:取上述pcr产物50μl加入10×loadingbuffer2μl,用枪吹打均匀。拔出上述凝固的琼脂糖凝胶的梳子,转移入电泳槽,电泳槽中的缓冲液需要没过凝胶表面。用枪吸取pcr混合物轻轻加入凝胶孔中,另取10μl的dnamark加在样品左侧孔内。

③跑胶:插入电源,注意红为正极,黑为负极,电泳正反极千万不要弄错。电压调节为100v,打开电源,根据样品泳动的位置确定时间,位置为胶长的2/3处电泳时间,大概25min左右。

④观察核酸片段。跑完胶后,关闭电源,取出凝胶;打开凝胶成像仪,将凝胶置于紫外灯下合适位置,打开紫外,观测拍照。

(3)胶回收

①与紫外灯下按照marker用刀片延边缘切下包含目的基因的凝胶,放入事先称重的1.5ml离心管,再称重做好标记。这里我们使用的是omegagelextractionkit试剂盒。

②凝胶块称重后按1g凝胶加入1ml的比例加入bindingbuffer,加完后恒温器中58℃加热融化,每5min涡旋震荡一次,直到凝胶完全融为液体。

③将收集管套入废液管中,用移液器将ep管中上述溶解的液体转移收集管中,离心10000g,1min,弃废液。

④向收集管的柱子中加300μl的bindingbuffer,离心10000g,1min,弃废液。

⑤向收集管的柱子中加700μl的spwwashingbuffer,离心10000g,1min,弃废液。

⑥重复上一步。

⑦空柱离心13000g,2min,弃废液。

⑧收集管套入新的ep管上,加入20~30μl的3d水,室温静置2-3min。

⑨离心13000g,2min,最终ep管中的液体即为回收的dna样品溶液,-20℃保存。

(4)测浓度

使用微量测量仪,按仪器操作说明书测定dna浓度以及纯度。

(二)gdf11表达质粒构建

(1)双酶切:用bamhi和hindiii酶切pet-22b质粒和上述扩增的gdf11dna片段,酶切体系如下表3所示:

表3酶切体系

反应条件为37℃,8~10h。

(2)酶切后跑胶回收并测浓度。

(3)连接:用t4连接酶将酶切后的pet-22b质粒和gdf11片段连接,构建pet-22b-gdf1。连接体系如下表4所示:

表4连接体系

16℃,连接过夜,连接后将质粒导入bl21大肠杆菌。

(三)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1)bl21感受态的制备:先接种一支5ml的不含构建质粒的bl21大肠杆菌,37℃,180rpm培养8h后,接到100ml的lb培养基中,37℃,180rpm,培养至od600=0.5(此时菌的活力最好);将养好的菌分装到50ml的灭菌的干净离心管中,冰浴30min;接着4000rpm,4℃,10min离心后弃上清,留菌体,加入10ml预冷的cacl2(0.1mol/l)冰浴5min;继续4000rpm,4℃,10min离心5min后弃上清,留菌体,最后加入3.2ml的预冷cacl2(0.1mol/l)以及0.8ml的50%甘油,混匀后分装,放置于-80℃备用。

(2)转化:将上述连接的质粒取10μl与上述制备的bl21感受态50μl加入到1.5ml的灭菌ep管中(轻轻摇晃均匀),冰上放置30min后42℃水浴90s后取出放入冰中2min,再加入450μl的lb培养基,37℃,100~150rpm温育45min;取出100μl已转化的感受态细菌铺入含氨苄的lb固体培养板中,37℃培养12~16h。

(3)菌体筛选:挑单克隆菌落于新的加入氨苄的5mllb液体培养基中,37℃,180rpm摇床12h。在超净台内取出1ml的菌体于ep管内,10000rpm,离心1min,收集菌体。取30μl的3dh2o重悬菌体,100℃,10min,放入-20℃冷冻10min后常温融化,离心后取上清5μl为模板菌落pcr用来验证其质粒是否转入菌中。验证正确后保菌。

(四)重组质粒鉴定

(1)质粒提取:

①将单克隆挑选的菌种培养后,取100μl转接到另一试管中,37℃,180rpm摇菌过夜。

②菌体收集:将上述摇菌过夜的lb培养基倒入新的ep管内,离心10000g,1min,弃上清,收集细菌沉淀。

③omega公司的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按说明步骤提取质粒。

④每个ep管中加入250μlsolutioni重悬菌体,solutioni使用前加入rnasea,混匀,4℃存放,可用移液器吹打重悬。

⑤再向ep管中加入250μlsolutionii,轻轻颠倒混匀,室温静置5min,使细菌充分裂解至溶液透明。

⑥向ep管中再加入350μlsolutioniii,轻轻颠倒混匀,见白色絮状物生成即可。

⑦室温离心13000g,10min。

⑧将上一步骤离心后的上清液用移液器小心转移到质粒纯化柱中,切记不可吸取管内沉淀。离心13000g,1min,弃废液。

⑨在质粒纯化柱内加入500μlbufferhb,离心13000g,1min,弃废液。

⑩在质粒纯化柱内加入750μldnawashbuffer,离心13000g,1min,丢弃废液。注dnawashbuffer先需加入54ml无水乙醇,混匀,4℃存放。

空柱离心13000g,2min,除去残留液体。

将质粒纯化柱置于1.5ml新的ep管上,并加入50μl3d水,室温放置3-5min。

离心13000g,1min,ep管内液体即为提取质粒,测浓度。

(2)菌落pcr:

接菌至5ml的lb培养基,37℃180rpm培养过夜,取菌液于ep管中,10000rpm,1min,弃上清,收集菌体。取50μlpbs将菌体重悬,重悬后放入金属浴锅100℃,10min,再放入-20℃冷冻,反复2,3次将细胞壁破碎,使菌体内部质粒释放,最后10000rpm,1min取上清作为模板。扩增检测的体系如下表5所示:

表5pcr扩增体系

pcr反应体系参考前面步骤。

(3)双酶切鉴定:按照(二)中的步骤方法双酶切即可。

(4)提取的质粒由生工测序公司测序。

实施例2发酵生产、镍柱分离纯化得到gdf11蛋白

(1)gdf11蛋白的检测

①将挑选检测的菌接入一支5ml的lb液体培养基,37℃,180rpm培养12h。

②取1ml的菌10000rpm,离心1min,弃上清。

③加入50μl的3dh2o重悬菌体,100℃加热,10min,再在-20℃反复冻融两到三次,使菌体外的细胞壁破裂。

④在进行10000rpm,1min离心。取上清为s1,取沉淀加入10%sds溶解为s2。

⑤s1和s2分别跑胶,考马斯蓝染色,和未转染质粒的bl21大肠杆菌的溶解液比较,检测出是否有目的蛋白生成。

(2)考马斯蓝染色

①sds-page胶的配制:8%分离胶的配制(20ml),各成分如下表6所示:

表68%分离胶成分

将分离胶用枪快速打入玻璃板的夹层中,一块板加4~5ml的下胶,之后再用75%酒精将下胶压平,之后室温放置20~30min,待分离胶凝固后再倒掉酒精,放置5min。

5%浓缩胶的配制(10ml),各成分含量如下表7所示:

表75%浓缩胶成分含量

用枪头将配制好的浓缩胶快速灌满胶板并插入梳子,室温放置20~30min待其凝固后,放置入电泳槽中准备进行上样。

②上样:将样品加入5×的蛋白loadingbuffer,金属浴100℃,10min。用10μl移液器将样品加入胶孔内。并在样品旁边加入5μl的蛋白maker。

③电泳:连通电源,注意正反极,先60v电泳30min,压缩样品为一条直线,跑完浓缩胶,再换成120v电泳90min~120min直到跑完分离胶。

④染色:将跑完的凝胶切下来放入器皿中,加考拉斯亮蓝,放入摇床室温染色4h左右。

⑤脱色:考马斯亮蓝回收,用纯水冲洗摇晃3次,再加入脱色液,放入摇床上低速摇动,大约2h,直至背景颜色脱完,中间可以换洗脱液。

⑥拍照记录。

上述构建成功的菌体使用1mmol的iptg诱导后,如图4所示,发在35kda左右出现诱导表达的、gdf11条带。接着检测了蛋白的可溶性,收集菌体后超声破碎,离心后,分别取上清和沉淀跑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发现,目的蛋白存在于沉淀中。说明诱导表达的gdf11蛋白是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3)gdf11蛋白表达优化

①诱导剂的优化:为确定诱导剂的最佳浓度,使用iptg浓度分别0.5mm、1mm和1.5mm,诱导的条件都为37℃,180rpm,诱导时间都为6h,按上面的步骤处理后,使用sds-page考马斯蓝染色检测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确定诱导剂的最佳浓度。

②温度时间的优化:为确定诱导时间和温度,收集30℃和37℃,180rpm,1mm的iptg诱导6h,7h,8h,9h表达菌,使用sds-page考马斯蓝染色检测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确定最佳的诱导时间和温度。

由图5可知,不同浓度的iptg、时间以及温度都对gdf11的表达没有影响。

(4)gdf11蛋白分离纯化

菌体收集处理:使用发酵罐大量培养构建菌,通过沉淀离心收集菌体,收集完的菌体按一下步骤处理:

①重悬菌体:称量菌体湿重,以1:10的比例加入pbs(ph8.0),使用振荡器重悬菌体,混匀。

②超声波破碎:将金属探头伸入液体里,冰浴低温超声。超声条件为功率15%、超声时间3s、间隙时间6s、超声总时间15min,超声次数3次。

③离心:使用高速冷冻离心机,低温4℃、17000g、30min,收集沉淀,上清、沉淀分别留样s3、s4。

④样品预处理:以1:10的比例加入样品洗液重悬沉淀。使用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低温4℃、17000g、30min,收集沉淀。此步骤重复2~3次,每次上清留样s5、s6、s7,最后一次离心沉淀留样s8。

⑤尿素处理:以1:10的比例加入elutionbuffer重悬沉淀,浸泡过夜。

⑥离心: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低温4℃、17000g、30min,取上清,上清和沉淀分别留样s9、s10。抽滤,留样电泳。

蛋白分离纯化:处理完的样品洗液先用滤纸粗过滤一遍,接滤液后过柱,分离纯化的柱子为ni2+。过柱前,先加少量水压平液面,后装上柱子,快速压入,直到没有汽包生成。接着用纯水过柱,直到柱内充满纯水(洗柱);再用elutionbuffer过柱,直到柱内的纯水都被elutionbuffer替代为止,最后在以1.5μl/s的速度上样。样品上完后,使用30mm浓度的咪唑洗脱至od值稳定,再用100mm,200mm,300mm浓度的咪唑各洗脱一次,每次的洗脱液保留待检测。

蛋白复性:将检测含目的蛋白的洗脱液收集测浓度后,将蛋白用elutionbuffer稀释至0.05mg/ml,先将透析袋100℃煮沸10min,再装入透析袋(不得超过透析袋容积的三分之一),分别放入4m,2m,1m,0.5m,0.05m的脲透析液中透析,每12h换一次透析液,透析完后收集透析复性液,4℃,3500rpm,45min超滤离心,浓缩蛋白后得到最终蛋白产物,过滤除菌后分装于-80℃保存备用。纯化结果,如图6所示。

试验例1通过茜素红染色以及成骨相关基因蛋白的检测探究gdf11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

(一)ascs成骨诱导

(1)消化计数:将培养于t75细胞瓶中的ascs按细胞消化的方法,利用培养基将ascs吹打成悬浮状态,用细胞计数器计算密度。

(2)铺板:添加培养基将上述计数好的ascs稀释到1×106个/ml,利用枪吹打均匀后接种到灭菌的细胞培养6孔板中。

(3)换液诱导:将铺好板的6孔板放入细胞培养箱内,24h后等ascs贴壁后取出换液。换液时先将原先的培养基小心沿壁小心吸出,每孔再加入1ml的pbs,轻轻摇晃后吸走,重复2次后,添加成骨诱导液2ml,放入培养箱培养,每隔3天左右换液一次。

(4)添加gdf11:将不同浓度的gdf11(33.3ng/ml,100ng/ml,300ng/ml,600ng/ml,900ng/ml)添加到ascs培养基中培养细胞。

(二)茜素红染色

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完后将成骨诱导液弃去,pbs洗3遍,再加入4%的多聚甲醛固定30min。弃除多聚甲醛,pbs洗两遍,再加入配好的茜素红染液染3-5min。最后除去茜素红,pbs洗两遍,拍照记录,观察其是否能够诱导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结果发现在600ng/ml,900ng/ml时,有明显的染红的钙结节的形成。其中900ng/ml的效果最好,染得颜色最深。通过显微镜(50×)可以看到在600ng/ml,900ng/mlgdf11的诱导下形成的钙结节。表明高浓度的gdf11有诱导ascs的成骨分化的能力,其中900ng/ml的gdf11诱导效果最好(如图9所示)。

(三)成骨相关基因检测

(1)ascs总rna的抽提:一瓶t25加入trizol试剂1ml,室温静置2~3min后,将细胞吹打下来装入1.5ml的进口ep管中;ep管中加入0.2ml的氯仿,剧烈震荡30s,室温静置5min。离心12000g,15min。离心后分为三层,上层澄清含有rna,中间一层为白色蛋白,底层为dna杂质。轻轻吸取上层水相(约400μl),千万不要吸取其他层的液体,会污染rna,吸取的液体为澄清白色;将吸取的上层水相中加入等量的异丙醇(约400μl),再轻轻吹打混匀,室温静置5min后,离心12000g,15min,离心后白色羽毛状的rna沉淀于ep管底;将上清弃去,加入1ml的75%乙醇将沉淀洗涤,离心8000g,10min;离心后,弃上清,ep管倒扣在干净的纸巾上,除去多余乙醇。静置1min,最后加入15-30μl的depc水溶解;用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浓度,od260/od280值应在1.8~2.0之间。dna污染会使od>2.0;蛋白质污染会使od<1.8。

(2)逆转录:逆转录反应:可参照primescripttmrtreagentkit(perfectrealtime)试剂盒。其反应体系如下表8所示:

表8反应体系

逆转录条件:37℃15min;85℃5s。将逆转录的cdna做好标记,可立即进行荧光定量pcr或-20℃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

(3)荧光定量:按试剂盒要求,其反应体系如下表9所示:

表9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

按上面配置好的反应混合物加入到反应板中,每孔10μl,三个复孔,加完后4℃离心1500r/min5min,开始进行real-time,其反应条件如下表10所示:

表10real-time反应条件

由图11可以发现添加900ng/ml的gdf11,7天时成骨相关的基因alp,ost,runx2都显著的上调,而14天时ost有明显的上调,而alp以及runx2有较明显的上调。

4.4成骨相关蛋白检测

(1)蛋白浓度测定:根据之前的步骤,把不同组的ascs收集,用pbs洗涤3次,洗涤后。加入已经sds和pmsf(50:1)的裂解混合液(6孔板的一个孔加入50μl),摇晃均匀后,使用细胞刮刮取细胞(最好在冰上经行此操作),再用枪头将溶解细胞后的sds裂解液收集到1.5ml的ep管内。在金属浴上100℃加热10min,期间可以震荡混悬,煮完后液体会变得澄清,以10000g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测定蛋白浓度。

bca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的步骤如下:

①加入ddh2o到蛋白标准品中,将其稀释至100μl,其终浓度应为0.5mg/ml。

②加入a液和b液(体积50:1)混合均匀,为bca工作液,应现配现用。

③按照下表11配制蛋白标准样品,并用此绘制标准曲线。

表11蛋白标准样品配置

(4)取待测蛋白样品2ul混合加入38μlpbs,使待测样品稀释20倍,在往96孔板中加待测样品,每孔10μl,每个样品共三孔。加完样品后再加bca工作液100μl,充分混匀,37℃孵育30min,再用酶标仪测定od450值。

(5)根据样品所测的吸光值,利用标准曲线得出相应的蛋白含量(μg),乘稀释的倍数20倍,便可得到真实蛋白浓度。将测定的蛋白样品稀释配比后加入适量的5×sdsloadingbuffer,摇匀后金属浴100℃煮10min,处理好以后便进行sds-page电泳。

②sds-page胶的配制:8%分离胶的配制(20ml),如下表12所示:

表128%分离胶的配制

将分离胶用枪快速打入玻璃板的夹层中,一块板加4~5ml的下胶,之后再用75%酒精将下胶压平,之后室温放置20~30min,待分离胶凝固后再倒掉酒精,放置5min。

进行5%浓缩胶的配制(10ml),具体成分如下表13所示:

表135%浓缩胶的配制

用枪头将配制好的浓缩胶快速灌满胶板并插入梳子,室温放置20~30min待其凝固后,放置入电泳槽中准备进行上样。

③跑胶转膜: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后拔出梳子,每孔可加入10μl到15μl的蛋白样品。将电源连接好进行电泳(注意正反极)。跑上胶的电泳条件为60v30min,样品跑至分离胶前都会被压成一条直线,跑到下胶时,电压改为100v。直到观察溴酚蓝到达板底部时停止电泳。接着取出胶板,撬开玻璃板,根据maker将含目的蛋白的胶切下来。利用尺子和铅笔,剪取相应大小的pvdf膜。并将膜放入甲醇中活化5min,接着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放入一层海绵、三层滤纸、含目的蛋白的凝胶、pvdf膜、三层滤纸、一层海绵放入转膜架中,除气泡后加紧架子放到转膜槽中,加入转膜液进行转膜,恒压200ma,2h。转膜结束后将转入蛋白的pvdf膜放入tbs中清洗3次,每次5min。

④孵抗显影:将清洗好的膜放入5%脱脂奶粉的tbst中封闭,常温摇床放置1.5h;tbst洗膜3次,每次8min,洗完膜后孵育一抗,孵育条件4℃过夜;孵完一抗后用tbst液洗膜3次,每次8min,再加入加入二抗(鼠抗1:5000;兔抗1:8000)室温孵育1h;tbst洗膜3次,每次8min,洗完后将pvdf膜放到干净薄膜上,用ecl发光液用移液枪滴加到膜表面;用滤纸吸干多余的ecl液,在不含白光的环境中将pvdf膜置于暗盒中,在上面再放置三张胶片进行压片;根据蛋白发光程度的不同,压片时间不同。压完片后先后用显影液或定影液各浸泡5min左右,取出胶片后清水洗涤晾干并用扫描仪扫描。

由图12可知,通过添加900ng/mlgdf11可以使ascs的alp,runx2蛋白表达量上调,同时还可以诱导骨形成蛋白opn的表达。

试验例2通过bmp信号通路研究初步探讨了gdf11诱导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

通过westernblot的实验发现,gdf11(900ng/ml)在1h,6h以及12h时可以磷酸化ascs的smad1/5/8,如图13a所示。接着使用smad1/5/8通路抑制剂(ldn-193189)进行实验,发现抑制剂在200ng/ml时可以完全抑制gdf11对ascs磷酸化的smad1/5/8激活,如图13b所示。将gdf11和抑制剂同时加入ascs完全培养基,相比于只添加gdf11组,基本不会促进ascs的成骨分化。说明gdf11确实是通过smad1/5/9这条通路刺激ascs的成骨分化。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