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9367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氰酸酯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具有突出的电性能,在宽频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介电损耗值,是制造高频高速印刷电路板、高性能透波材料和航空结构材料的基础原材料,氰酸酯树脂已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的树脂品质之一。

目前,市场上氰酸酯品种主要有双酚a型、双环戊二烯型、双酚e型、酚醛型、双酚m型等型号。未见双酚c结构的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合成技术,双酚c氰酸酯除了具有氰酸酯的普遍特性外,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非常适合于对阻燃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清洁生产、工序简单的新型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双酚c溶解在含5到8个c原子的烷烃类有机溶剂中,卤化氰冷却在液体状态备用,双酚c的结构是如下:

b、将双酚c溶液、卤化氰、三乙胺通过不同进料管喷入至反应容器,双酚c:卤化氰:三乙胺反应物摩尔比为:1:1.2~1.5:1.3~1.9,反应温度控制在-8℃~12℃,反应时间控制在5-20分钟;

c、反应完成后,双酚c氰酸酯自行析出。

所述步骤a中所用烷烃类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环戊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

所述步骤b中进料管内径为5-10cm,双酚c溶液、卤化氰、三乙胺进料速度控制范围分别为20-45kg/min、7.5-9kg/min、12-14kg/min。

所述步骤a中溶解双酚c的有机溶剂量为150-450ml/mol。

所述步骤b中双酚c溶液、卤化氰、三乙胺喷入实现湍流的阶梯反应容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氰酸酯结构中引入甲基,从结构上满足了阻燃特性的要求,提升了产品的本征阻燃性能;本方法合成的氰酸酯树脂单体,纯度≥9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现一种新型结构的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该结构氰酸酯称为双酚c氰酸酯。

实施例一:

取30.5kg双酚c溶解在35l环己烷中,降温至0℃,然后将7.4g液态氯化氰、13.2kg三乙胺,通过管内径为1cm的三根不同的进料管,分别以25kg/min、8.5kg/min、13kg/min喷入激烈湍流的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6℃~6℃,反应结束后,水洗、过滤、烘干,得到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

实施例二:

取30.8kg双酚c溶解在30l环戊烷中,降温至0℃,然后将8kg液态氯化氰、15.2kg三乙胺,通过管内径为1.5cm的三根不同的进料管,分别以28kg/min、8.1kg/min、13.8kg/min喷入激烈湍流的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0℃~5℃,反应结束后,水洗、过滤、烘干,得到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

实施例三:

取32.4kg双酚c溶解在35l甲基环己烷中,降温至-2℃,然后将9kg液态氯化氰、18kg三乙胺,通过管内径为3cm的三根不同的进料管,分别以30kg/min、8.5kg/min、13.3kg/min喷入激烈湍流的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4℃~10℃,反应结束后,水洗、过滤、烘干,得到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包括如下步骤:a、将双酚C溶解在含5到8个C原子的烷烃类有机溶剂中,卤化氰冷却在液体状态备用;b、将双酚C溶液、卤化氰、三乙胺通过不同进料管喷入至反应容器,双酚C:卤化氰:三乙胺反应物摩尔比为:1:1.2~1.5:1.3~1.9,反应温度控制在‑8℃~12℃,反应时间控制在5‑20分钟;c、反应完成后,双酚C氰酸酯自行析出。本发明通过在氰酸酯结构中引入甲基,从结构上满足了阻燃特性的要求,提升了产品的本征阻燃性能;本方法合成的氰酸酯树脂单体,纯度≥99.0%。

技术研发人员:季静静;范春晖;王跃彪;吴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8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