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9323发布日期:2018-08-29 00:3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酯片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片材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耐弱酸性和耐油性,同时还有无毒、抗化学药品稳定性好、质量轻、易于加工等优点的材料。聚酯片材因具有诸多优点而被作为各类食品、药品、无毒无菌的包装材料;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胶片、计算机软盘、金属镀膜及感光胶片等的基材,也应用于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膜、柔性印刷电路板及薄膜开关等电子领域和机械领域。随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对于聚酯片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高档的包装材料的应用中,希望聚酯片材可以长久散发一定的香味。因此提供一种可以长久散发香味、性价比高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长久散发香味、性价比高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芳香微胶囊的制备:

将芯材、油溶性壁材单体、有机溶剂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得到有机相;

将所述有机相、乳化剂、水加到反应容器中搅拌,形成o/w乳液;

向乳液中缓慢滴加水溶性壁材单体,搅拌速度控制在300-700rpm,滴加时间控制在0.5-1.5h;

在50-80℃条件下反应3-8h;

将产物洗涤、抽滤、干燥,得到芳香微胶囊;

(2)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芳香微胶囊、聚酯、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混合;

加热干燥;

通过熔融挤出设备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时温度为240-295℃;

冷却、切边、卷取最后获得聚酯片材成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芳香微胶囊芯材由香精和植物油组成,香精和植物油的质量比为1:8-12。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植物油为霍霍巴油、橄榄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辣木籽油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溶性壁材单体为甲苯-2,4-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一种;水溶性壁材单体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乙二醇、丙三醇、新戊二醇的一种;所述油溶性壁材单体和水溶性壁材单体的摩尔比为1:0.8-1.1。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芳香微胶囊的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1:2-4。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芳香微胶囊、聚酯、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的配比为:聚酯69-81wt%、芳香微胶囊15-28wt%、热稳定剂0.5-2wt%、抗氧化剂0.5-2wt%、分散剂0.5-2wt%。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稳定剂为烷基磷酸二酯、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76、分散剂为mf分散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有机溶剂为环己烷、丙酮、二甲苯的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乳化剂为op-10、np-10、aeo-9的一种,加入量为所述芯材加入量的3-5wt%。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干燥温度控制在105-125℃;干燥时间控制在90-300min。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可以长久散发香味、性价比高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聚酯片材中添加芯材为香精的微胶囊。微胶囊具有坚固的壁材可以很好地保护芯材香精,更重要的是微胶囊具有缓释的作用,可以使香精长久缓慢的释放出来。因此添加了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具有长久散发香味的功效。另外针对目前芳香微胶囊制备工艺中由于微胶囊合成温度较高,而香精的沸点较低,造成合成过程中香精损失的问题。本发明还在芯材中添加了沸点较高的植物油,在合成中起到保护香精,降低香精损失率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的反应容器中,将23.4g芯材(由香精和霍霍巴油组成,质量比为1:12)、8.7g甲苯-2,4-二异氰酸酯加入环己烷中搅拌得到有机相;

将有机相、0.7g乳化剂op-10加到水相中,在3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o/w乳液;

向乳液中缓慢滴加3g乙二胺,搅拌速度控制在300rpm,滴加时间控制在0.5h;

滴加完成后,在50℃条件下进行反应,使两类壁材单体在液滴界面快速反应形成微胶囊包裹层;

反应8h后,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得到芳香微胶囊,粒径为10µm。

(2)将步骤(1)制得的芳香微胶囊、聚酯、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混合均匀,具体组成配比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1wt%、芳香微胶囊15wt%、热稳定剂烷基磷酸二酯0.5wt%、抗氧化剂10762wt%、mf分散剂1.5wt%;

105℃条件下加热干燥300min;

通过熔融挤出设备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时温度为240℃;

冷却、切边、卷取最后获得聚酯片材成品。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的反应容器中,将65g芯材(由香精和橄榄油组成,质量比为1:11)、11.1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丙酮中搅拌得到有机相;

将有机相、1.95g乳化剂aeo-9加到水相中,4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o/w乳液;

向乳液中缓慢滴加5.15g二乙烯三胺,搅拌速度控制在400rpm,滴加时间控制在1h;

滴加完成后,在60℃条件下进行反应,使两类壁材单体在液滴界面快速反应形成微胶囊包裹层;

反应6.5h后,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得到芳香微胶囊,粒径为13µm。

(2)将步骤(1)制得的芳香微胶囊、聚酯、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混合均匀,具体组成配比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9wt%、芳香微胶囊18wt%、热稳定剂烷基磷酸二酯1wt%、抗氧化剂10761wt%、mf分散剂1wt%;

105℃条件下加热干燥240min;

通过熔融挤出设备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时温度为260℃;

冷却、切边、卷取最后获得聚酯片材成品。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的反应容器中,将32.7g芯材(由香精和甜杏仁油组成,质量比为1:10)、8.4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得到有机相;

将有机相、1.31g乳化剂op-10加到水相中,5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o/w乳液;

向乳液中缓慢滴加2.5g乙二醇,搅拌速度控制在500rpm,滴加时间控制在0.5h;

滴加完成后,在70℃条件下进行反应,使两类壁材单体在液滴界面快速反应形成微胶囊包裹层;

反应5h后,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得到芳香微胶囊,粒径为15µm。

(2)将步骤(1)制得的芳香微胶囊、聚酯、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混合均匀,具体组成配比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5wt%、芳香微胶囊22wt%、热稳定剂烷基磷酸二酯0.5wt%、抗氧化剂10760.5wt%、mf分散剂2wt%;

105℃条件下加热干燥180min;

通过熔融挤出设备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时温度为280℃;

冷却、切边、卷取最后获得聚酯片材成品。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的反应容器中,将41.1g芯材(由香精和葡萄籽油组成,质量比为1:9)、8.7g甲苯-2,4-二异氰酸酯加入环己烷中搅拌得到有机相;

将有机相、1.64g乳化剂np-10加到水相中,6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o/w乳液;

向乳液中缓慢滴加5.0g丙三醇,搅拌速度控制在600rpm,滴加时间控制在1.5h;

滴加完成后,在70℃条件下进行反应,使两类壁材单体在液滴界面快速反应形成微胶囊包裹层;

反应4h后,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得到芳香微胶囊,粒径为12µm。

(2)将步骤(1)制得的芳香微胶囊、聚酯、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混合均匀,具体组成配比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2wt%、芳香微胶囊25wt%、热稳定剂烷基磷酸二酯1wt%、抗氧化剂10761.5wt%、mf分散剂0.5wt%;

115℃条件下加热干燥90min;

通过熔融挤出设备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时温度为285℃;

冷却、切边、卷取最后获得聚酯片材成品。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芳香微胶囊的聚酯片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30℃的反应容器中,将27.2g芯材(由香精和辣木籽油组成,质量比为1:8)、8.4g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入二甲苯中搅拌得到有机相;

将有机相、1.36g乳化剂np-10加到水相中,700rpm条件下搅拌,形成o/w乳液;

向乳液中缓慢滴加5.2g新戊二醇,搅拌速度控制在700rpm,滴加时间控制在1.5h;

滴加完成后,在80℃条件下进行反应,使两类壁材单体在液滴界面快速反应形成微胶囊包裹层;

反应3h后,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得到芳香微胶囊,粒径为10µm。

(2)将步骤(1)制得的芳香微胶囊、聚酯、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混合均匀,具体组成配比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9wt%、芳香微胶囊28wt%、热稳定剂烷基磷酸二酯2wt%、抗氧化剂10760.5wt%、mf分散剂0.5wt%;

125℃条件下加热干燥90min;

通过熔融挤出设备挤出成型,所述挤出时温度为295℃;

冷却、切边、卷取最后获得聚酯片材成品。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