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肼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1381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硅肼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卤化硅与肼为原料的有机硅肼制备方法。
更正确地说,是制备下面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符号R1,R2,R3和R4至少有一个是代表(R)3Si-基和至少有一个是代表氢原子,当R1,R2,R3和R4不代表(R)3Si-或H时,R便代表烷基,烯烃基,环烷基,芳基或烷芳基,它们含有多至9个碳原子之数,还有一个R可能为氢原子。上述方法包括制备下式硅化合物
式中a在1与4之间,X代表卤素原子,与下列肼分子反应
R1,R2,R3和R4具有上述含意。R1,R2,R3或R4中至少有一个不表示(R)3Si-和/或具有上述分子式Ⅲ肼盐,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反应是在含氮碱性物存在下完成的,例如NH或-NH2基化合物,其用量要足够中和反应中产生出来的酸HX和肼盐中所含的酸。
应该明白,本发明中的表达术语“一个硅化合物”,“一个肼”,“一个肼盐”,“一个含氮碱性物”,也表示单一化合物,和几个化合物的混合物,只要保证所示分子式即可。
一般说来,含氮碱性物可选自下例分子式中的碱类
R′,R″,R″′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它们代表具有1至15个碳原子的烷基,具3到17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含12个碳原子的单芳基或多个环芳基或烷基芳基。R′,R″与R″′可能与一个或好几个杂原子如O或S或叔氮原子一起形成二价环烷基并含4到6个碳原子。某些烷基,环烷基或芳基可被一个或多个叔氮基团取代。
上述碱性物尤其指三甲胺,三乙胺,三正丙胺,三异丙胺,二甲乙胺,二甲丁胺,二甲异丙胺,二甲正丙胺,三丁胺,三正辛胺,二甲环己胺,二Z-N-卞胺,N-甲基哌啶,N-乙基吗啉,N,N,N′,N′四甲基联苯胺,N,N-二甲基苯胺,N,N,N′,N′四甲基乙二胺。
分子式Ⅱ中符号R表示除H以外,1到6个碳原子基团,尤其指甲基,乙基,丙基,乙烯基或苯基。
分子式Ⅱ化合物,特别指出了四氯化碳,三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氯硅烷,二乙基二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苯基二氯硅烷。
分子式Ⅲ中符号R1,R2,R3和R4在不表示氨情况下而表示最好为1到6个碳原子的基团,尤其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叔丁基或苯基。
分子式Ⅲ化合物尤其是指肼,如甲基肼,二甲基肼,叔丁基肼,苯基肼,对异丙卞基肼,N,N二甲基肼,N′乙基肼。
分子式Ⅲ的肼可以完全或部分由无机酸或有机酸之肼盐取代,例如氢氯酸,硫酸,柠檬酸,磷酸,碳酸,卡巴酸。
根据本发明,所用含氮碱性物是将生成有机硅肼过程中产生之HX酸和肼盐之酸全部定量地中和。
考虑到生成的胺盐必需除去和回收,通常不希望过量很多,计算量不超过100%。
制备分子式Ⅰ的有机硅肼时,分子式Ⅱ与Ⅲ试剂(硅化合物与肼)可按化学计算量使用。使用过量的某些溶剂和控制接触时间和/或温度与/或介质中反应物浓度进行分子式Ⅲ的肼取代是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的。
应该明白,所谓计算量和超过量是根据(R)3Si-在分子式Ⅰ中的数量而计算的。
分子式Ⅰ是在无水介质中制备的,这个反应也可以在无溶剂况下进行,也可以选用一种溶剂进行反应,可以用脂肪族醚,或环醚,例如乙醚,二氧杂环己烷-1,4,四氢呋喃或者在取代肼情况下用含氯脂肪烃。
制备分子式Ⅰ时可在环境温度下进行,通常可以在0到70℃之间温度,可以在压力下保持液态进行反应。
通常情况,大多数是在升高温度下进行反应以制取分子式Ⅰ化合物含多取代(R)3Si-基。反之,单取代作用是宁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同样情况,在反应物加长接触时间就倾向于多取代,为此需足够量的反应物以便达到所希望的多取代。
通常情况,各反应物接触时间为几小时到几天。在反应时形成了胺盐,胺盐是由分子式Ⅳ的氮碱和分子式Ⅱ与Ⅲ化合物反应生成的HX酸一起形成的,也许是由分子式Ⅳ的氮碱与肼盐中的酸一起形成的,这种胺盐在反应介质中沉淀出。
可用过滤法,离心法或倾倒法或其他适当方法分离出沉淀物。其馀介质也可分离利用,包括过量的反应物或没有反应的化合物或有机硅肼在溶液内,可用蒸馏法分离这些成份。
按本发明制成的有机硅肼,其产率很高,相对于原料肼(分子式Ⅲ)。这方法很有效,能抑制生成肼盐,因从它难于抽出肼来。为了控制胺盐,采用一种强碱(例如碳酸钠),若是均匀水相,只要用蒸馏法从水溶液取得胺(胺溶解),若是胺不溶解(分为水相与有机相),就用倾倒法取得胺。
有机硅肼可用高温裂解法制备成碳化硅与氮化硅的混合物。
实施例1在30升反应器上,装备一个蛇形内冷凝管,一个陀螺形搅拌器,一个冷凝器和循环温度调节夹套,通入N2充满器内。
5公斤14%重量的无水肼在二氧杂环己烷-1,4溶液,含700克(21.9摩尔)肼。
5.8公斤(57.4摩尔)三乙胺。
然后在搅拌下,1.5小时内加入下面混合物5公斤(46摩尔)三甲基氯硅烷。
3公斤二氧杂环己烷-1,4。
保持反应器内温度于20℃。
反应器内混合物入口处维持温度于50℃,经过4天,不断搅拌。
反应介质恢复到20℃,过滤出胺氯化氢盐(6.1公斤)沉淀物,再用3.7公斤二氧杂己烷-1,4洗涤。
溶液与洗涤液合并蒸馏。
作为蒸馏柱头一部分蒸出液,在460毫米汞柱下于60°到78℃分离出了12.5公斤的蒸馏液。
剩馀液在40毫米汞柱下蒸馏收集70到77℃2170克是N,N-双(三甲基硅)肼与N,N′-双(三甲基硅)肼(95%纯度)的混合物,(54%与46%)。
77°到110℃90克混合物为45克N,N-与N,N′-双(三甲基硅)肼与45克N,N,N′-叁(三甲基硅)肼(76%与24%)。
8毫米汞柱83℃1210克N,N,N′-叁(三甲基硅)肼,99%纯度。
然后得1147克(6.5摩尔)N,N-双(三甲基硅)肼,950克(5.5摩尔)N,N-双(三甲基硅)肼,1255克(5摩尔)N,N,N′-叁(三甲基硅)肼。
产率按耗去之肼计为77%,按耗去之三甲基氯硅烷计为84%。
实施例2按实施例1的条件,应用下列混合物
0.64公斤(20摩尔)肼5.05公斤(50摩尔)三乙胺5.40公斤(50摩尔)三甲基氯硅烷5.00公斤乙醚反应于20℃,经过20小时,过滤,分出4.2公斤三乙胺氯化氢盐,反应溶液与洗涤液一起蒸馏,可分出三甲基氯硅烷(19摩尔),三乙胺(20摩尔),肼(5摩尔),这些都未反应的物质。得到2.4公斤混合物,为8/92的N,N-双(三甲基硅)肼与N,N′-双(三甲基硅)肼,产率按肼计为90%,按三甲基氯硅烷计为88%。
实施例3按实施例1条件,应用下列混合物0.8公斤(25摩尔)肼5.05公斤(50摩尔)三乙胺4.32公斤(40摩尔)三甲基氯硅烷7.00公斤二氧杂环己烷-1.4。
反应于70℃,经过5小时,在混合物自生压力下。过滤出5.55公斤三乙胺氯化氢盐,反应液与洗涤液合并蒸馏后,得3.17公斤混合物,含N,N-与N,N′-双(三甲基硅)肼(35%与65%)。
产率按肼计为72%,按三甲基氯硅硅烷计为90%。
实施例4依实施例1的条件,用下列混合物0.250公斤(7.8摩尔)肼0.80公斤(6.0摩尔)三丙基胺0.50公斤(5.3摩尔)二甲基氯硅烷2.50公斤乙醚反应于35℃,经过25小时,过滤出0.95公斤三丙胺氯化氢盐。
合并反应液与沉淀的洗涤液,加以蒸馏,回收4.5摩尔肼与溶剂,即获得0.38公斤N,N-,与N,N′-双(二甲基硅)肼混合物,(38%与62%),产率依肼计为78%,依二甲基氯硅烷计为98%。
权利要求
1.制备下式化合物方法其中符号R1,R2,R3,与R4至少有一个表示(R)3Si-和至少有一个表示一个氢原子。当符号R1,R2,R3,与R4不表示(R)3Si-或H时,一个R表示烷基,烯烃基,环烷基,芳基或烷基芳基,包含一直到9个碳原子,一个R还可表示氢原子,上述方法包括制取下式硅化合物a在1-4之间,X代表卤族元素,包括肼此处符号R1,R2,R3与R4具有上述含意,符号R1,R2,R3与R4中至少有一个不代表(R)3Si与/或具有分子式Ⅲ之肼盐。上述方法特征在于反应是在氮碱性物,例如NH或NH2存在下进行的,上述碱性物用量要足以中和反应产生之酸HX和肼盐所含之酸量。
2.按权利要求
1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下式碱类中选择下式含氮碱性物上式中符号R′,R″与R″′可以相同或不同,代表烃基,含1至15个碳原子之间;环烷基含3到7个碳原子之间;单或多环芳基,或烷基芳基,含12个碳原子以内;基团R′,R″与R″′中之二个可以连接起来同时与一个或若干种杂原子,如O与S或叔氮原子,形成一个4到6之间碳原子环状二价基团。某些烷基,环烷基或芳基可能被一个或多个叔氮基取代,或在它们的链中含有这样的叔氮基。
3.按照权利要求
1或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分子式Ⅱ化合物,选择四氯化硅,三氯硅烷,甲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氯硅烷,二乙基二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苯基二氯硅烷。
4.按权利要求
1至3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分子式Ⅲ化合物,化合物基团组成包括肼,甲基肼,二甲基肼,叔丁基肼,苯基肼,对异丙基肼,N,N-二甲基N′-Z基肼。
5.按权利要求
1至3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子式Ⅲ的化合物完全或部分被分子式Ⅲ中一个肼盐和一个无机酸或有机酸所取代。
6.按权利要求
1至5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含氮碱性物之量恰够中和全部酸HX(此酸来自反应成有机硅肼时)和肼盐产生之酸,按计量酸过量100%。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有机硅肼的制备方法。硅化合物与肼在一个含氮碱性物存在下反应而成。有机硅肼用于制备碳化硅与氮化硅混合物。
文档编号C07F7/00GK87102969SQ87102969
公开日1987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3日
发明者伊夫·布里冈达, 菲利普·儒贝尔 申请人:阿托化学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