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状芽胞杆菌r2菌株及其在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9320550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蕈状芽胞杆菌r2菌株及其在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学技术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 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R2菌株及其在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由于倒茬困难, 且复种指数逐渐提高,根结线虫的危害日渐严重,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是设施蔬菜持续发展 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寄主范围广。 茄科、豆科、萌芦科蔬菜受根结线虫的危害最重,造成的减产损失一般在10%左右,重达 75% (Dicklow et al,1993)。据调查,在我国发现的蔬菜根结线虫,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北方根结线虫(M.hapla)和爪唾 根结线虫(M.javanica)4个种。在南方4种根结线虫都有发生,在北方温室大棚主要是南 方根结线虫(彭德良,2001)。
[0003] 对根结线虫的防治,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化学杀线虫剂,如氯化苦、溴甲烷、滴滴混 剂、二溴乙烷、二溴丙烷和吸剂呋喃丹、灭线磷、涕灭威和威百亩等。化学药剂虽然杀虫快, 效果好,但用量大,成本高,且对人畜剧毒,破坏土壤微生态环境(杨文香等,2003)。近年 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物防治方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将逐渐 成为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资料报道,线虫天敌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立克氏体、放 线菌、捕食性线虫等,将真菌和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报道较多(汪来发等,2002)。
[0004] 从天然资源中寻找和发现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是研发环保生物杀线虫剂的 重要途径。目前,从微生物和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已有200 多个,这些活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萜类、肽类、大环内酯类、生物碱类、杂环 类、甾醇类、醌类、炔类、简单芳香类、脂肪酸类、木脂素类、神经酰胺类、preussomerin类和 哌嗪类等(Niu et al.,2009)。1981 年,Hayashi 等(Hayashi et al.,1981)从乳白耙齿 菌中分离出二氧烷基化氢醌,其对稻杆尖线虫的ED50是25mg/L。Zuckerman等(Zuckerman et al.,1996)报道了一株黑曲霉在实验室、温室和大田试验中对南方根结线虫都具有较 强的毒杀活性,鉴定该菌培养液中含有柠檬酸、草酸等。May er(Mayer et al.,1999)和 Stemer(Stemer et al.,1997)从奥尔类脐燕的发酵液中分离到环十二缩肽omphalotin A, 它是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的次级代谢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杀虫活性高于目前广普遍使用 的阿维菌素,但由于得率太低而不能实现产业化生产。
[0005] 秀刚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生存于复杂的土壤环境中,具备了结构 简单但功能完善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其发达的化感体系,使其成为研究神经系统发育和相 关行为的重要模式生物。线虫的化感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头部,共12对,均具有纤毛结构, 线虫通过这些化感神经元可检测环境中多种化学物质及环境条件。例如线虫可检测挥发 性、水溶性等物质,以及温度、氧浓度和pH等环境条件,而这些信号往往是与食物、危险等 环境因子联系在一起。线虫以这些信号为线索,判断环境利害,产生趋化、逃避等一系列的 应激行为。在线虫的化感应激行为中,由其嗅觉神经元介导的对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和应答 反应最为迅速,这也是它寻找、追踪食物,远离病原菌和危险环境的最佳工具。除了食物性 细菌可以产生吸引线虫的物质外,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病原微生物也能对线虫产生强烈 的吸引,包括常见的病原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粘质沙雷氏菌 (Serratia marcescens)等。线虫对挥发物质的检测主要依赖于嗅觉神经元,其中检测吸引 性的挥发物质主要依赖于神经元AWA和AWC,而感知驱避性挥发物质如驱避剂2-壬酮的主 要为 AWB 神经元(Troemel et al.,1997) 〇
[0006] DEET也是人工合成的应用最广泛的昆虫驱避剂(Katz et al.,2008),报道其对 蚊、蠓、白蛉及蚋有良好的驱避效果,对虻、蜱、螨、旱蚂蝗驱避效果一般。DEET是很多驱避 花露水中的有效成分,驱避效果迅速,有效驱避时间4~8h不等,且毒性低,几乎不污染环 境。研究发现果蝇和蚊通过嗅觉神经元感知DEET的驱避作用,识别DEET的嗅觉受体蛋白 为 0R83b (Mathias et al.,2008 ;Syed and Leal, 2008)。苯乙烯用于有机合成,具有挥发 性。然而,对于这两种物质对线虫的驱避机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R2 菌株及其在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病中的应用。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 R2菌株,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5251。本发明所提供的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R2菌株经16S rRNA分析和其他形态学等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蕈状芽胞杆菌 (Bacillus mycoides),其命名为章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 R2,该菌种已于2015 年4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登记号为CCTCC NO :M 2015251 ;保藏地点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0009] 进一步,所述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R2菌株发酵的发酵液中含有具 有抗虫活性物质的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和苯乙烯。
[0010] 1、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 R2的菌学特征:
[0011] 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 R2菌体革兰氏阳性,长杆状,菌体大小1~ 1.2以111\2.7~3.6以111,具圆端,链状排列。中生芽孢,且芽孢椭圆形,孢囊不膨大。在1^平 板上形成米白色的菌落,菌落直径3~5mm,菌落表面粗糙、卷曲、边缘有毛状突起,不隆起, 不透明,37°C生长明显快于28°C。
[0012] 2、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ET)和苯乙稀,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3] 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oides)R2菌株的发酵液,离心后收集上清液。上清液 按极性从小到大、以1 : 1的比例,分别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逐步萃取,取 各萃取相浓缩后进行抗虫活性测定,将有活性的萃取相通过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LC-MS 分析确定活性物质的结构,在活性分析后,对有活性的物质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进行浓缩,即 得抗虫活性物质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和苯乙烯;具体步骤如下:
[0014] 首先要先测试蕈状芽胞杆菌R2菌株发酵的最佳装样量,将保存的蕈状芽胞杆菌 R2菌株在LB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后,用接种环挑取单菌落分别接入装有25ml、50ml、 75ml、100ml、125ml 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28 °C,200rpm/min摇床中培养三天。 8000rpm/min,离心5min,弃沉淀,取上清。
[0015] 测定其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校正致死率,比较不同装样量的抗虫活性。秀丽隐杆 线虫致死率的测定: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个孔里依次加入5 y 15-氟尿嘧啶(12. 5mg/ L),3 y 1氯霉素,1 y 1链霉素,200 y 1 R2上清液,最后加入30条生长状态相当且处于L4 期的秀丽隐杆线虫,每个处理设三个重复。24h后观察并计算秀丽隐杆线虫致死率,致死 率最高的装样量即为最佳装样量;采用最佳装样量进行发酵,3d后得到发酵液,发酵液于 8000rpm/min,离心5min,弃沉淀,取上清。上清液按极性从小到大、以1:1的比例,分别与石 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逐步萃取,取各萃取相旋转蒸发,用lml无菌水溶解旋转 蒸发的物质,浓缩后进行抗虫活性测定;将有活性的萃取相浓缩液做HPLC,每次上样量为 25 y 1,流速0. 5mL/min,10 % -80 %乙腈为流动相,将HPLC洗脱曲线各峰值的组分分别收集 并进行活性检测;将HPLC洗脱曲线峰值中检测有活性的相对应的组分进行LC-MS分析,上 样量为25 y 1,流速0. 5mL/min,10% -80%乙腈为流动相,对活性峰经质谱解析,经meplin 数据库检索,和相关标准图谱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活性物质的组成结构,确定抗虫活性物 质为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和苯乙烯。
[001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〇ideS)R2菌株在防治和杀灭植物 根结线虫中的应用。
[0017] 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将所述的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myC〇ideS)R2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发酵 液;其中,25ml的LB液体培养基(250ml三角瓶)中接种单菌落(单菌落是为了保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