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和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6553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和制备方法,它是Ln-Mn(Ln=Eu或Tb)异金属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背景技术
稀土-过渡混合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是当前化学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之一,处于化学,物理,材料等多学科的交汇点,是研发21世纪先进材料的重要突破口。设计合成这类异金属聚合物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因为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与同一配体的竞争反应常使得产物中仅含有一种金属而不是预想中的异金属。迄今为止,所报道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聚合物非常有限,多维且带有较大孔洞结构的更是寥寥无几[P.Cheng等,Angew.Chem.Int.Ed.,934,42,2003]。由于稀土离子特有的4f电子结构及4f电子受外层电子较大的屏蔽效应和受配体场很小的影响,还有稀土离子较强的磁各向异性等因素使得稀土化合物一般都有很窄的荧光发射峰,稀土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光电器件和设备之中[T.Justel等,Angew.Chem.Int.Ed.,37,3084,1998]。例如可以作为生物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对稀土离子而言是光敏离子的离子浓度[P.B.Glover等,J.Am.Chem.Soc.125,9918,2003],也广泛应用于医学,如核磁共振成像。因此近年来设计合成高效的荧光探针已成为各国科学家追求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过渡金属离子也有它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质,当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共存于同一个化合物中时,新的化合物常具有出人意料的光,电,磁等性质[C.Benelli等,Angew.Chem.Int.Ed.Engl.,26,913,1987]。有些现象甚至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这也促使各国的学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位聚合物,探索新型材料研制的捷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和制备方法,它是Ln-Mn(Ln=Eu或Tb)异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本发明选用2,6-吡啶二酸配体合成了具有三维纳米孔洞结构的Eu-Mn和Tb-Mn配位聚合物。在配合物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ZnCl2时,荧光发射峰的位置不变,发射峰的强度随着Zn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因此,Eu-Mn或Tb-Mn配位聚合物可以作为Zn2+离子的荧光探针,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的荧光探针化学式为[Ln(PDA)3Mn1.5(H2O)3]·3.25H2O,[Ln=Eu(I),或Ln=Tb(II)],其中PDA=2,6-吡啶二酸配体。该荧光探针的分解温度为400℃,主要的红外吸收峰为3600-3300cm-1,1650cm-1,1450cm-1,1370cm-1,1300cm-1。
本发明公开的荧光探针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二级结构单元为(I)或(II)的晶体都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mcc,(I)的晶胞参数为a=15.288(3)_,b=15.288(3)_,c=15.663(6)_,γ=120°;(II)的晶胞参数为a=15.351(4)_,b=15.351(4)_,c=15.812(8)_,γ=120°;空间堆积结构为三维网状,是具有C6对称性的纳米管,Eu3+或Tb3+离子为三帽三棱柱构型,Mn离子的配位几何构型为规则的拉长八面体;每个Eu3+或Tb3+离子螯合三个PDA阴离子,每个PDA阴离子又通过羧基氧连接两个Mn2+离子,Eu3+或Tb3+离子和Mn2+离子通过羧基桥联,交替排列,同时每个羧基也桥联Mn-OCO-Eu或Tb结构单元,组装成高度有序的三维网状结构,并呈现出规则的纳米级管状结构,管径为1.8nm。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Eu2O3(或Tb(OH)3),MnCO3,PDA和水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所述的Eu2O3与MnCO3、PDA和水的质量配比为35∶34∶217∶10000;所述的Tb(OH)3与MnCO3、PDA和水的质量配比为42∶34∶167∶10000。
2)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20mL水热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I)在155℃反应72小时,(II)在165℃反应72小时。
3)以0.5℃/小时的速度降至室温,过滤,用水和乙醚洗涤,得目标产品。
本发明的荧光探针是在水热条件下得到的,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热重分析表明只有在400℃,(I)和(II)才会发生分解。这一点较已有的荧光材料更为优越。
基于稀土离子荧光光谱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它的发展和应用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稀土元素中的Eu和Tb作为代替放射性同位素和非同位素标记的荧光探针具有很大的潜力。使用稀土离子作为生物分子的荧光探针具有量子产率高,Stokes位移大,发射峰窄,激发和发射波长理想及荧光寿命长等优点。Tb离子对核酸的作用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例如Tb离子作为核酸和核苷酸荧光探针的研究发现只有含鸟嘌呤的核苷酸才能有效地敏化Tb离子的发光,Tb离子与核酸作用时发现它只与单链核酸敏化发光,由此可提供有关核酸的结构信息。Tb离子还被广泛用于蛋白质中Ca2+结合部位的探针,这一特点可用作研究生物大分子金属离子结合部位核结构类型。
近年来报道了对H+,Ca2+,Cl-离子具有选择性的荧光探针,当这些离子的浓度增加时,会导致相应稀土离子荧光强度的改变,从而确定体系中所含的该类离子浓度。本发明的两个三维配位聚合物对于Zn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稀土发射峰的强度随着Zn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当加入三倍量的Zn2+时,所有峰的强度几乎是最初峰强度的两倍还多。由于Zn2+离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酶中,这一发现将为纳米管状稀土-过渡多位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开拓出前所未有的空间。


图1[Ln(PDA)3Mn1.5(H2O)3]·3.25H2O单元的晶体结构图,Ln=Eu(I),Tb(II)。
图2[Ln(PDA)3Mn1.5(H2O)3]·3.25H2O的三维纳米管状结构图。
图3配合物(I)在不同Zn2+浓度下的荧光光谱。
图4配合物(I)在Zn2+,Ca2+或Mg2+存在下在618nm处的荧光峰强度。
图5配合物(II)在不同Zn2+浓度下的荧光光谱。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配合物(I)的合成0.1mmol Eu2O3(0.035克),0.3mmol MnCO3(0.034克),1.3mmol PDA(0.217克)和10mL水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随后把混合物转移到20mL水热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在155℃下,恒温72小时后,进行程序降温直到室温(0.5℃),所得产物用6mL水和6mL乙醚洗涤,得到多面体棱柱状晶体。基于金属Eu计算的产率为70%。
实施例2配合物(II)的合成0.2mmol Tb(OH)3(0.042克),0.3mmol MnCO3(0.034克),1.0mmol PDA(0.167克)和10mL水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随后把混合物转移到20mL水热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在165℃下,恒温72小时后,进行程序降温直到室温(0.5℃),所得产物用6mL水和6mL乙醚洗涤,得到多面体棱柱状晶体。基于金属Tb计算的产率为63%。
实施例3配合物的表征(1)配合物的结构测定晶体结构测定采用BRUKER SMART 1000 X-射线衍射仪,使用经过石墨单色化的Mokα射线(λ=0.71073_)为入射辐射,以ω-2θ扫描方式收集衍射点,经过最小二乘法修正得到晶胞参数,从差值Fourier电子密度图利用SHELXL-97直接法解得晶体结构,并经Lorentz和极化效应修正。氢原子的位置由理论加氢得到,并使用固定的各向异性热参数加入结构精修。详细的晶体测定数据见表1。结构见图1,图2;图1[Ln(PDA)3Mn1.5(H2O)3]·3.25H2O单元的晶体结构图。图2[Ln(PDA)3Mn1.5(H2O)3]·3.25H2O的三维纳米管状结构图。
表1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I) (II)Empirical formulaC21H21.5EuMn1.5N3O18.25C21H21.5TbMn1.5N3O18.25Formula weight 842.28 849.24Temperature293(2)K 273(2)KWavelength 0.71073_0.71073_Monochromator Graphite GraphiteCrystal System HexagonalHexagonalSpace groupP6/mcc P6/mccUnit cell Dimensions a=15.288(3)_ a=15.351(4)_b=15.288(3)_ b=15.351(4)_c=15.663(6)_ c=15.812(8)_α=90° α=90°β=90° β=90°γ=120°γ=120°Volume 3170.2(13)_33227.1(19)_3Z 44Density(calculated)1.765Mg/m31.748Mg/m3Absorption coefficient 2.629mm-12.831mm-1F(000) 1660 1668Crystal size(mm3) 0.12×0.08×0.06 0.30×0.25×0.20θ2.60 to 26.42° 2.58 to 25.03°-19≤h≤15 -18≤h≤18Limiting indices -15≤k≤19 -16≤k≤18-16≤l≤19 -16≤l≤1816046/1094 11657/962Reflections collected/[R(int)=0.1015] [R(int)=0.2016]Semi-empirical from Semi-empirical fromAbsorption correctionequivalents equivalentsFull-matrix Full-matrixRefinement methodleast-squares on F2least-squares on F2Data/restraints/ 1094/0/76962/6/76Goodness-of-fit on F20.9971.146R1=0.0283 R1=0.0341Final Rindices [I>2σwR2=0.0650 wR2=0.0959R1=0.0584 R1=0.0717Rindices(all data)wR2=0.0765 wR2=0.1162Largest diff.Peak and hole 1.093 and-0.457e._-30.985 and-0.633e._-3(2)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用WGY-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配合物(I)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示于图3,激发光波长为287nm,五个发射峰从左到右出现在580、595、618、651和698nm处,可分别归属为5D0→7FJ(J=0,1,2,3,4)的跃迁。有趣的是,当分别加入用量为(I)的整数倍ZnCl2时,五个发射峰峰位与不加Zn2+时相比,没发生任何移动,但所有峰的强度随着Zn2+的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强,当加入3倍的ZnCl2时,所有峰强度几乎是最初的峰强两倍还多。对Ca2+、Mg2+以及Ca2+、Mg2+分别与Zn2+的组合对荧光影响做了进一步对比实验表明加入Ca2+、Mg2+对发光强度几乎没任何改变,即使它们浓度很大。一旦它们分别与Zn2+组合加入,荧光强度就立即增大,如图4所示。这表明(I)的荧光对Zn2+有很强的选择性。配合物(II)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示于图5,激发光波长为296nm,Tb3+的四个发射峰从左到右出现在493、548、587和624nm处,可分别归属为5D4→7FJ(J=6,5,4,3)的跃迁,如图5所示。与(I)的情况一样,当在(II)的DMF溶液中加入ZnCl2时,四个发射峰峰位与不加Zn2+时相比,没发生任何移动,但所有峰的发光强度随着Zn2+的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强,当加入3倍的ZnCl2时,所有峰强度几乎是最初的峰强两倍还多。这表明(II)与(I)一样,其荧光对Zn2+有很强的选择性。
图4配合物(I)在618nm处的荧光峰强度A,空白样品;B,加入(I)三倍量的Zn2+;C,加入(I)五倍量的Ca2+;D,加入(I)五倍量的Mg2+;E,加入(I)五倍量的Ca2+和三倍量的Zn2+;F,加入(I)五倍量的Mg2+和三倍量的Zn2+。
权利要求
1.一种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它是下述化学式的化合物[Ln(PDA)3Mn1.5(H2O)3]·3.25H2O,其中,Ln=Eu或Ln,PDA=2,6-吡啶二酸配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它的二级结构单元为(I)或(II)的晶体都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mcc,(I)的晶胞参数为a=15.288(3)_,b=15.288(3)_,c=15.663(6)_,γ=120°;(II)的晶胞参数为a=15.351(4)_,b=15.351(4)_,c=15.812(8)_,γ=120°;空间堆积结构为三维网状,是具有C6对称性的纳米管,Eu3+或Tb3+离子为三帽三棱柱构型,Mn离子的配位几何构型为规则的拉长八面体;每个Eu3+或Tb3+离子螯合三个PDA阴离子,每个PDA阴离子又通过羧基氧连接两个Mn2+离子,Eu3+或Tb3+离子和Mn2+离子通过羧基桥联,交替排列,同时每个羧基也桥联Mn-OCO-Eu或Tb结构单元,组装成有序的三维网状结构,并呈现出规则的纳米级管状结构,管径为1.8n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1)Eu2O3与MnCO3、PDA和水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2)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水热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在155℃反应72小时;3)程序降温直到室温,过滤用水和乙醚洗涤,得目标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u2O3与MnCO3、PDA和水的质量配比为35∶34∶217∶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程序降温是0.5℃/小时。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1)Tb(OH)3与MnCO3、PDA和水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2)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水热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胆中,在165℃反应72小时;3)程序降温直到室温,过滤用水和乙醚洗涤,得目标产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b(OH)3与MnCO3、PDA和水的质量配比为42∶34∶167∶100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程序降温是0.5℃/小时。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在生物分子探针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是它作为锌离子荧光探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过渡混和金属配合物型锌离子荧光探针和制备方法。它是下述化学式的化合物[Ln(PDA)
文档编号C09K11/06GK1590501SQ200410019339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6日
发明者程鹏, 赵斌, 陈晓燕, 廖代正 申请人:南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