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569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挥优良的旋转性能以提升从路面的外乱吸收性、及方向把手(handle)跳动(shimmy)的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
如此,上述平行构造者,周方向的约束力(restraint force)较高的一面,在轮胎断面方向的弯曲刚性保持较底的关系,从路面的外乱的吸收性较佳,对高速时的安定性或抑制由跳动等的方向把手振动具有较大效果。但在其反面,因上述弯曲刚性较低之故,比从来的交差构造者,其旋转性能有所不及的倾向较大。
因而,在上述平行构造者,通过追加使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40~80°的深角度倾斜交差的两片的补强层以改善旋转性能的方法居多。但,此追加的构造与上述交差构造在同一方向提升刚性的关系,虽提升旋转性能但平行构造本来的从路面外乱的吸收性较佳的优点反而降低。此虽因外倾推力(CTCamber Thrust)及侧向反力(CFCorneringForce)一起上升以提升旋转力,因前后刚性上升的关系,以使外乱的吸收性劣化。
如此,在从来者,旋转性能与外乱吸收性系两者成为违背关系,要使两者充分满足为困难。
鉴于此种状态,本发明者进行研究的结果究明行走时从路面的外乱,是由车辆前方进入轮胎的关系,如控制不提升轮胎周方向(前后方向)刚性时,能将上述平行构造的由包络线(envelope)效果的外乱吸收性维持较高;与对于旋转性能,自动二轮车的场合,通过使车辆倾斜[给与外倾(camber)]所发生的横向力CT的一方对旋转性的影响比CF大的关系,给与此外倾时的刚性,即通过提升辐射状方向(左右方向)的刚性,可提升旋转性的两点。
又在从来的轮胎着地面的补强构造,是使补强层在层间相互交差帘布线绳以重叠的关系,虽通过调整帘布线绳角度,以控制弯曲刚性的各向异性的比例,任何方向均成为在提升刚性。对此,在层间相互以同一方向排列帘布线绳的场合时,帘布线绳方向的弯曲刚性系随补强层的层数而上升,与帘布线绳直交方向的弯曲刚性,几乎不上升,通过利用此,对平行构造,可进行在辐射状方向(左右方向)的重点刚性提升,可得旋转性能与外乱吸收性两立的局面。
兹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项设轮胎身、护胎带、及带。其中,轮胎身是由从轮胎着地面部经侧壁(side wall)部至轮缘(bead)部的叶轮心(bead core),并且,轮胎身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以65°~90°的角度排列的帘布线绳片所构成。护胎带是由配置在轮胎着地面部的内侧且在上述轮胎身的外侧的护胎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65°~85°的角度排列的帘布线绳片所构成。带系在此护胎带的外侧使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成5°以下的角度以螺旋状卷绕所构成。
其特征在于,上述轮胎着地面部系具有由上述轮胎身的帘布线绳片与护胎带的帘布线绳片所构成的三至四层的帘布线绳层,且其中的成为半径方向最外侧的第一帘布线绳层的线绳与在其内侧邻接的第二帘布线绳层的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同一方向倾斜。
又第2项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帘布线绳层的内侧邻接的第三帘布线绳层的线绳与上述第二帘布线绳层的线绳以异方向倾斜,或对轮胎周方向以90°的角度排列。
又第3项的发明设轮胎身及带。其中,轮胎身是由从轮胎着地面部经侧壁部至轮缘部的叶轮心且轮胎身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65°~90°的角度排列的帘布线绳片所构成。带是由配置在轮胎着地面部的内方且在上述轮胎身的外侧的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成5°以下的角度以螺旋状卷绕构成。同时其特征在于,上述轮胎着地面部具有由上述轮胎身的帘布线绳片所构成的三至四层的帘布线绳层,且其中的成为在半径方向最外侧的第一帘布线绳层的线绳与在其内侧邻接的第二帘布线绳层的线绳系对轮胎周方向以同一方向倾斜。
又第4项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帘布线绳层的内侧邻接的第三帘布线绳层的线绳与上述第二帘布线绳的线绳以异方向倾斜,或对轮胎周方向以90°的角度排列。
本发明如以上所述加以构成的关系,可一面大幅抑制CF的上升,一面提升CT,能发挥优良的外乱吸收性、提升高速时的安定性及跳动抑制效果同时可达成旋转性能的提升。
图2略示轮胎身、护胎带、及带的轮胎帘布线绳排列的展开图。
图3A~图3B略示轮胎身的其它例的线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的其它例的断面图。
图5略示轮胎身、及带的轮胎帘布线绳排列的展开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的更再有的其它例的断面图。
2轮胎着地面部3侧壁部4轮缘部5叶轮心6轮胎身7护胎带9带10、11帘布线绳片12帘布线绳层12A第一帘布线绳层12B第二帘布线绳层12C第三帘布线绳层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的断面图,图2为略示其轮胎帘布线绳排列的展开图。
在图1,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1(以下称为轮胎1)包括轮胎着地面部2、侧壁部3及轮缘部4。其中轮胎着地面部2为轮胎着地面2S以圆滑的弧状弯曲,侧壁部3从轮胎着地面2S的两端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内方延伸,轮缘部4为位置于各侧壁部3的轮胎半径方向的内方端。在轮胎着地面端E1、E1间的轮胎轴方向距离的轮胎着地面幅度TW形成为轮胎的最大幅度。
又上述轮胎1具有轮胎身6、护胎带7及带9。其中,轮胎身6从轮胎着地面部2经侧壁部3至轮缘部4的叶轮心5,护胎带7配置于轮胎着地面部2的内方并且在上述轮胎身6的外侧,带9配置在此护胎带7的更外侧。
上述轮胎身6使轮胎身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60~90°的角度α所排列的1片~3片的帘布线绳片10所构成,其中,至少一片帘布线绳片10在跨过上述叶轮心5、5间的帘布线绳片本体部6a的两侧,由设在此叶轮心5的周围从内向外返折固定的帘布线绳片返折部6b的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A所形成。
在本例例示由一片的帘布线绳片10以形成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A,也可由二片或三片的帘布线绳片10加以形成。此时,如图3A、图3B所例示,帘布线绳片本体部6a不需返折固定,可使在轮缘部4或侧壁部3成为终端而卷下来的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B与上述返折的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A混在一起使用。尚且轮胎身帘布线绳系使用尼龙(nylon)、聚酯(polyester)、人造纤维(rayon)、芳香旋聚酰胺(polymide)等的有机纤维轮胎帘布线绳。
其次,上述护胎带7是使护胎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65~85°的角度β排列一片以上,在本例是由两片的帘布线绳片11所形成,各帘布线绳片11的幅度W1为通过为上述轮胎着地面幅度TW的0.8~0.9倍,以补强轮胎着地面部2的大略全体。尚且各帘布线绳片11的两端,系在轮胎着地面部2内成终端,借此可与上述卷下来的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B加以区别。又上述护胎带帘布线绳与上述轮胎身帘布线绳同样,适合于使用尼龙、聚酯、人造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等的有机纤维帘布线绳。
又上述带9是使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成5°以下的角度以螺旋状卷绕成为一片的带帘布线绳片9A所形成。此带9具有上述轮胎着地面幅度TW的0.4~0.7倍的幅度W2,通过提高周方向的约束力以提升高速耐久性。尚且未满0.4倍时,在高速行走时的上升(lifting)的抑制效果较差,又超过0.7倍时未见能提升抑制效果,并且由不必要的重量增加对轮胎的运动特性不利。尚且带帘布线绳与上述轮胎身帘布线绳及护胎带帘布线绳同样,适合于使用尼龙、聚酯、人造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等的有机纤维帘布线绳。
然而,本实施形态的轮胎如图2所例示,上述轮胎着地面部2具由上述轮胎身6的帘布线绳片10与护胎带7的帘布线绳片11所构成三至四层的帘布线绳层(cord ply layer)12,此中的成为在半径方向最外侧的第一帘布线绳层12A的线绳与在其内侧邻接的第二帘布线绳层12B的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同一方向倾斜。
此时,在上述第二帘布线绳层12B的内侧邻接的第三帘布线绳层12C的线绳,与上述第二帘布线绳层12B的线绳以相异方向倾斜或对轮胎周方向排列成90°的角度。
尚且在图2帘布线绳层12例示有三层,第一、第二的帘布线绳层12A、12B的线绳同为以左上的方向倾斜排列同时,第三帘布线绳层12C的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90°的角度排列的场合。
通过以此种构成,可大幅抑制CF的上升以提高CT,与带9的形成一起,可发挥优良的旋转性能而提升从路面的外乱吸收性。
此为依据于以下理由。即,第一、第二帘布线绳层12A、12B的线绳倾斜于相同方向的场合,虽帘布线绳方向弯曲刚性系随帘布线绳层数增加而上升,与帘布线绳直交方向的弯曲刚性几乎不上升,因而,对使用带9的从来的平行构造的轮胎,可进行辐射状方向(左右方向)的重点的刚性提升。其结果,抑制周方向(前后方向)的刚性增加。可发挥上述平行构造具有的优良外乱吸收性,以提升高速时的安定性及跳动等的方向把手振动的抑制效果,此时,CF也会减小,在自动二轮车的场合,CT的一方比CF对旋转性的影响较大的关系,由上述的辐射状方向(左右方向)的刚性增加旋转性能的提升也可同时加以达成。
尚且为更抑低CF,必要使上述轮胎身帘布线绳的上述帘布线绳角度α及护胎带帘布线绳的上述帘布线绳角度β各在65°以上,特别从方向把手振动、外乱吸收性、及旋转性的平衡观点,上述帘布线绳角度β系在72°~80°的范围为宜。
其次在图4例示轮胎1的其它实施例,在图4轮胎1在轮胎身6的外侧,不设护胎带7以形成带9。
在此构成,上述轮胎身6是由1~4片帘布线绳片10所构成,其中,至少一片帘布线绳片10是由返折的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A所构成。在本例,轮胎身6例示两片的返折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A与一片卷下来的轮胎身帘布线绳片6B的合计三片帘布线绳片10所构成的场合。
在此种场合也如图5所略示,由上述帘布线绳片10形成三层的帘布线绳层12,此中的成为在半径方向最外侧的第一帘布线绳层12A的线绳与,在其内侧邻接的第二帘布线绳层12B的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同样方向倾斜,又第三帘布线绳层12C的线绳与上述第二帘布线绳层12B的线绳以相异方向倾斜,或对轮胎周方向以90°的角度排列。在同图第一、第二帘布线绳层12A、12B的线绳同为以左上的方向倾斜排列同时,第三帘布线绳层12C的线绳以右上的方向排列的场合例示。
又在图6,例示轮胎1的更再有的其它的实施例。图6的轮胎1是由一片帘布线绳片10所构成的轮胎身6的外侧形成带9。此帘布线绳片10是使在帘布线绳片本体部6a的两侧返折的帘布线绳片返折部6b、6b在轮胎着地面部2内使终端伸延加以重叠。
因此在本例,由一方,他方的帘布线绳片返折部6b、6b与帘布线绳片本体部6a以形成三层的帘布线绳层12。此时的轮胎身帘布线绳通过以65°以上90°未满的帘布线绳角度α倾斜,第一、第二帘布线绳层12A、12B的线绳以同一方向,且第三帘布线绳层12C的线绳是以相异方向倾斜。
在此种实施例也与前述的图1、图2所示者同样,可发挥优良的旋转性能以提升从路面的外乱吸收性。
以上,虽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加以详述,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图标的实施形态。可用种种的态样变形加以实施。
使具有图1的构造的轮胎尺寸120/70R17的前面轮胎依据表1的规范试作,测试各供试轮胎的方向把手振动性(跳动)、外乱吸收性、旋转性能、CT、CP(Cornering Power),将其结果记载于表1。
(1)方向把手振动性(跳动)、外乱吸收性、及旋转特性;供试轮胎以轮圈(rim)(17xMT3.50)、内压(250kPa)的条件下装设于自动二轮车(750cc,4冲程)的(前轮),用实车行走于干燥铺装道路,由驾驶者的感觉评价,以及格点为6.0点的10点法判定方向把手振动性(跳动)、外乱吸收性、及旋转性能。其值愈大者愈佳。
(2)CT、CP;使用室内用的轮胎侧向(cornering)试验机以各测定在纵载重(1.3kN)的CP及CT(外倾(chamber)角10°),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表示。数值愈大表示CT及CP的值愈高。
如表1所示,在本实施例确认,可一面大幅抑制CP的上升而提高CT,一面发挥优良的外乱吸收性及跳动抑制效果以提升旋转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设置一轮胎身,是由从一轮胎着地面部经一侧壁部至一轮缘部的一叶轮心且一轮胎身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65°~90°的角度排列的一帘布线绳片所构成;一护胎带,是由配置在该轮胎着地面部的内方且在该轮胎身的外侧的一护胎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65°~85°的角度排列的一帘布线绳片所构成;以及一带,是在该护胎带的外侧使一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成5°以下的角度以螺旋状卷绕所构成;同时其特征在于,该轮胎着地面部,具有由该轮胎身的该帘布线绳片与该护胎带的该帘布线绳片所构成的三至四层的一帘布线绳层,且其中的成为半径方向最外侧的一第一帘布线绳层的一线绳与在其内侧邻接的一第二帘布线绳层的一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同一方向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帘布线绳层的内侧邻接的一第三帘布线绳层的一线绳,与该第二帘布线绳层的该线绳以异方向倾斜,或是对轮胎周方向以90°的角度排列。
3.一种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设置一轮胎身,是由从一轮胎着地面部经一侧壁部至一轮缘部的一叶轮心且一轮胎身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65°~90°的角度排列的一帘布线绳片所构成;一带,是由配置在该轮胎着地面部的内方且在该轮胎身的外侧的一带帘布线绳对轮胎周方向成5°以下的角度以螺旋状卷绕所构成;同时其特征在于,该轮胎着地面部具有由该轮胎身的该帘布线绳片所构成的三至四层的一帘布线绳层,且其中的成为在半径方向最外侧的一第一帘布线绳层的一线绳与在其内侧邻接的一第二帘布线绳层的一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同一方向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帘布线绳层的内侧邻接的一第三帘在线绳层的一线绳,与该第二帘布线绳层的该线绳以异方向倾斜,或对轮胎周方向以90°的角度排列。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二轮车用辐射胎,可发挥优良的外乱吸收性、提高高速时的安定性及跳动抑制效果,同时能达成旋转性能的提升。包括轮胎身、护胎带、及带,其中,轮胎身是由轮胎身帘布线绳以65°~90°的角度α排列的帘布线绳片所构成,护胎带,是由护胎带帘布线绳以65°~85°的角度β排列的帘布线绳片所构成,带是使带帘布线绳以螺旋状卷绕所构成。轮胎着地面部具有由上述帘布线绳片所构成的三至四层的帘布线绳层,在成为半径方向最外侧的第一帘布线绳层的线绳与在其内侧邻接的第二帘布线绳层的线绳,对轮胎周方向以同一方向倾斜。
文档编号B60C9/20GK1442322SQ03105169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5日
发明者出井光重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