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的车轮框及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06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的车轮框及车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框及车轮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强度佳的车轮框及一种组装容易且结构强度佳的婴儿车的车轮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所示,是一种以往婴儿车的车轮1设计,所述车轮1具有一轮框11与一安装在轮框11上的橡胶材质车胎12。轮框11中央处一体成型有一可供一轮轴(图中未示出)穿设的轮毂111与多根由所述轮毂11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轮辐元件112。由于婴儿车是要提供婴幼儿乘坐使用,因此在造型设计上,通常是以鲜艳且多样的色彩搭配可爱的形状为设计趋向,然而因轮框11的多个轮辐元件112构形是采用一体成型,轮辐元件112两侧的颜色与形状都一样,外观造型上较为单调而缺乏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佳而更加耐用的婴儿车的组合式车轮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且外型美观的婴儿车的车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轮框的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轮框,具有一轮圈、一位于轮圈中心的第一轮毂、以及环绕第一轮毂周围的多个第一轮辐元件,所述多个轮辐元件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轮框,具有一第二轮毂、多个环绕于第二轮毂周围的第二轮辐元件、以及一个以上设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一侧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接合以使所述第一、二轮框能组合成一体。
而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轮框,具有一轮圈与一位于轮圈中心的第一轮毂、以及环绕于第一轮毂周围的多个第一轮辐元件,所述的多个轮辐元件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轮框,具有一第二轮毂及环设于其周围的多个第二轮辐元件、以及一个以上设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一侧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干涉接合,以使所述第一、二轮框能组合成一体;以及一轮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二轮框组合体的外周缘处。
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轮装置通过第一、二轮框采用分别独立设计,不仅结构强度佳而且更加耐用,且二者无论在颜色及形状上均可做不同的变化设计,整体造型更为多元也更为美观。另外,第一、二轮框在组合时,只要利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相互勾卡,即能迅速结合成一体,因此更具有组装迅捷容易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轮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以往婴儿车的车轮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轮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轮装置2的优选实施例,包含一第一轮框21、一能与第一轮框21组合成一体的第二轮框22、以及一安装于第一、二轮框21、22组合体周缘面处的轮胎23。第一轮框21具有一中央处可供轮轴(图中未示出)穿设的第一轮毂212、多个沿着第一轮毂212周围并呈放射状延伸的第一轮辐元件211、以及一位于所述第一轮辐元件211外端的轮圈213。所述第一轮辐元件211具有一ㄩ型横截面,即每一第一轮辐元件211皆包含一底壁214与两侧壁215。而轮圈213则具有一中央壁216、以及一延伸自中央壁216两相对侧的侧壁217,中央壁216上设有一个以上(图中是以多个显示)呈槽孔状的第一连接件218、以及多个凸粒219,且每一第一连接件218与每一第一轮辐元件211的每一侧壁215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特征在于,除了第一轮框21外,另提供一可与第一轮框21组接成一体的第二轮框22。第二轮框22具有一中央处而能供轮轴(图中未示出)穿设的第二轮毂221、多个沿着第二轮毂221周围并呈放射状延伸的第二轮辐元件222,在本例中,所述第二轮辐元件222与第一轮辐元件211相仿地具有一ㄩ型横截面,即每一第二轮辐元件222皆包含一底壁223与两侧壁224,但第二轮辐元件222的底壁223上还形成有与侧壁224同向延伸的加强肋225,各侧壁224端缘处均形成有呈卡勾体状的第二连接件226。
如图3所示,在组合时,是利用第二轮框22的第二连接件226由前述轮圈213内侧卡勾于第一连接件218中,使第一、二轮框21、22组合成一体,组合后第二轮框22上的各加强肋225位于第一轮辐元件211的底壁214与第二轮辐元件222的底壁223间,以防止第一、二轮框21、22相对旋转。最后再将轮胎23套设于轮圈213上,并完全包覆第一、二轮框21、22组合体周缘面,即与第一轮框21的侧壁217及中央壁216相接触,此时轮圈213上的凸粒219顶入轮胎23内表面,借此增加轮圈213与轮胎23间的摩擦阻力,使得轮胎23可以稳固定位,如此迅速地完成车轮装置2的组装作业,且在组合后,第一轮辐元件211上的底壁214与两侧壁215分别与第二轮辐元件222上的底壁223与两侧壁224相对称。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车轮装置2通过第一、二轮框21、22采用分别独立设计,不仅结构强度佳而且更加耐用,且二者无论在颜色及形状上均可做不同的变化设计,整体造型更为多元也更为美观。另外,第一、二轮框21、22在组合时,只要利用第一连接件218与第二连接件226的相互勾卡,即能迅速结合成一体,因此更具有组装迅捷容易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的车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框包括一第一轮框,具有一轮圈、一位于所述轮圈中心的第一轮毂、以及环绕于所述第一轮毂周围的多个第一轮辐元件,所述轮圈上设有第一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轮框,具有一第二轮毂、环绕于其周围的多个第二轮辐元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接合以使所述第一、二轮框组合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的车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一槽孔,而所述第二连接件则为一能与所述槽孔干涉配合的卡勾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的车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轮辐元件皆具有一ㄩ型横截面,即所述第一、二轮辐元件均包含一底壁与两侧壁,而所述第一、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二轮辐元件的侧壁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婴儿车的车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接近所述第一轮辐元件的一侧凸设有一个以上的加强肋,所述第一、二轮框组合成一体时,所述加强肋位于所述第一轮辐元件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的底壁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婴儿车的车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具有一中央壁、以及一延伸自所述中央壁两相对侧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件即位于所述中央壁上。
6.一种婴儿车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轮框,具有一轮圈、一位于所述轮圈中心的第一轮毂、以及环绕于所述第一轮毂周围并呈放射状延伸至所述轮圈的第一轮辐元件,所述轮圈内侧在靠近所述第一轮辐元件处设有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轮框,具有一第二轮毂、多个环绕于所述第二轮毂周围并呈放射状延伸的第二轮辐元件、以及多个设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一侧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接合以使所述第一、二轮框组合成一体;以及一轮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二轮框组合体的外周围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婴儿车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具有一中央壁、以及一延伸自所述中央壁两相对侧的侧壁,所述中央壁上凸设有多个凸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婴儿车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是形成槽孔状,而所述第二连接件则形成能伸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中以产生卡掣作用的卡勾体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婴儿车的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接近所述第一轮毂的一侧凸设有一个以上的加强肋,所述第一、二轮框组合成一体时,所述加强肋位于所述第一轮辐元件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轮辐元件的底壁间。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车的车轮装置,特别在于包含有一第一轮框、一能与第一轮框组合成一体的第二轮框、以及一环绕于第一、二轮框组合体的周缘面处的轮体,第一轮框包含一轮圈、一位于轮圈中心的第一轮毂、以及环绕第一轮毂的多个轮辐元件,所述轮圈上设有第一连接件,而第二轮框具有一第二轮毂、环绕第二轮毂的多个轮辐元件、以及设于第二轮辐元件一侧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干涉接合,借此提供组装容易且结构强度佳、外型美观等功效。
文档编号B60B7/00GK2823008SQ20052010343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8日
发明者陈舜民 申请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