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862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风喷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特征的用于给车辆的乘客车厢通风 的通风喷嘴。
背景技术
这种通风喷嘴例如由汽车已知。它们通常呈管状,其横截面为圆形,未必为环形, 或者有棱角,它们具有静止的或可摆动的叠片,用于使得气流转向通过通风喷嘴。专利申请GB 2 303 205 A公开了一种通风喷嘴,其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叠片,这 些叠片刚性地布置在框架中,该框架可摆动地支撑在通风喷嘴中。如果框架摆动,则在框架 与通风喷嘴之间产生间隙。为了避免空气穿过该间隙,所述专利申请规定了气流偏导器,该 气流偏导器向内突出于通风喷嘴,且在框架进一步摆动时突出于在具有叠片的框架之间的 间隙,并挡住通风喷嘴。气流偏导器形成侧凹,这些侧凹防止在通过成型(Urform)制得通 风喷嘴之后通风喷嘴从模具的模穴中脱模。气流偏导器因此必须单独制造,并安装在通风 喷嘴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风喷嘴,其具有气流偏导器或者一般的空气引导 装置,该气流偏导器/空气引导装置形成侧凹(Hinterschneidimg),尽管如此却仍能从成 型模具的模穴中脱模。根据本发明,采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即可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通风喷嘴具有 空气引导装置,该空气引导装置形成侧凹且可移动,从而它能够从形成侧凹的位置移动至 无侧凹的位置,反之亦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风喷嘴的制造简单且成本低廉,根据本发 明的设计,例如无需特意将空气引导装置制成单独的部件,也无需将其安装在空气引导喷 嘴中。空气引导装置可以是通风喷嘴的一体的组成部分,且可以在一道工序中通过成型 例如浇注而制得。本发明的一种设计规定,空气引导装置构造在保持机构上,该保持机构插 入到或已插入到通风喷嘴中。保持机构可以是本来就需要的框架,该框架例如具有通风喷 嘴的叠片。所述是示范性的,而并非必定如此。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规定,空气引导装置构造在保持机构上,在该保持机构插入到 通风喷嘴中时,通风喷嘴使得空气引导装置保持在侧凹位置。例如,通风喷嘴将空气引导装 置向内压入到通风喷嘴中的引导空气的功能位置,在该功能位置,空气引导装置同时也形 成侧凹。空气引导装置可以由不同于通风喷嘴的材料构成,和/或具有弹性。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空气引导装置例如可以弹性变形,从而尽管空气引导装置形成侧凹,仍能将通风喷 嘴脱模。在脱模时,而且通过脱模,空气引导装置例如被模具压向一侧,从而能将通风喷嘴 脱模。本发明的一种设计规定空气引导装置可以摆动;空气引导装置可以从形成侧凹的功能位置摆动至无侧凹的位置,反之亦然,空气引导装置可在所述无侧凹的位置脱模。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规定了一种能使得空气引导装置摆动的胶片铰链。这种胶片铰 链是一种直线形的区域,它的壁要比邻接的区域薄,因而是薄壁的,所以它能像铰链一样摆 动。为了构造这种胶片铰链,通常使用单侧槽或双侧槽。但不排除其它设计方式。


下面借助附图中所示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图中示出图1为本发明的通风喷嘴的纵剖视图;和图2为按照图1的箭头II指向的详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通风喷嘴1被设置用于给未示出的汽车的乘客车厢通 风。通风喷嘴1为方形管状,它大致沿着穿流方向(在图中从左向右)延展。在出口 (Austrittsmundung)处,多个叠片2水平地相互平行布置,它们可共同地围绕水平轴线摆 动。在通风喷嘴1的中间区域,即沿着穿流方向在水平的叠片2之前,多个叠片3竖直地相 互平行布置,它们可共同地围绕竖直轴线4摆动。为了实现共同摆动,在通风喷嘴1中横向 地靠近边缘设有棒条5,叠片3的栓塞6插入到该棒条中。通过棒条5横向于通风喷嘴1的 运动,使得叠片3摆动。竖直的叠片3保持在且可摆动地支撑在框架7中。框架7如同通风喷嘴1呈矩 形,其外轮廓与通风喷嘴1的内轮廓一致。框架7贴靠在通风喷嘴1的周向梯级8上。这 些叠片3具有插入到框架7的支撑孔中的支撑栓塞9,从而这些叠片3可摆动地支撑在框架 7中。框架7具有气流偏导器11 (Spoiler)形式的空气引导装置10,该气流偏导器在框架7 的底侧沿着流动方向布置在支撑栓塞9的后面,且沿着流动方向观察首先向内抬高到通风 喷嘴1中,以便在经过竖直叠片3的后边沿12之后向外朝向通风喷嘴1的壁下落。形成空 气引导装置10的气流偏导器11因而在通风喷嘴1中向内伸延一段。气流偏导器11在其 外侧或底侧具有空腔13,该空腔位于所述外侧或底侧和通风喷嘴1的壁之间。气流偏导器 11的或者一般的空气引导装置10的形式和布置方式对于本发明并不重要,空气引导装置 10可以具有其它形式和/或布置在其它部位。由于空气引导装置10向内抬高到通风喷嘴 1中,且由于在外侧或底侧的空腔13,该空气引导装置10形成一种侧凹,该侧凹防止在浇注 之后框架7从模具中脱模,或者需要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滑块的复杂的模具,才能使得框架7 脱模。形成空气引导装置10的气流偏导器11因此可移动地与框架7连接,它与框架7共 同地一体地在框架7能够脱模之处制得,且在插入到通风喷嘴1中时移动至功能位置,在该 功能位置,它抬高到通风喷嘴1的内腔中,以便引导空气流经通风喷嘴1。在本实施例中,气 流偏导器11通过胶片铰链(Filmscharnier) 14可摆动地与框架7连接。胶片铰链14由直 线槽15构成,该直线槽横向于通风喷嘴1伸展,即沿着框架7的设有气流偏导器11的一侧 的纵向伸展。槽15减小了框架7的壁厚,使得气流偏导器11能够摆动。在图2中用实线 示出在脱模之后气流偏导器11的位置,用虚线示出向上或者向内摆动到通风喷嘴1的内腔 中的位置。气流偏导器11在插入到通风喷嘴1中时从该通风喷嘴的壁向内摆动至功能位 置,并保持在该功能位置。
竖直叠片3和框架7在未示出的模具中采用所谓的浇注安装工艺分两步制造。第 一步骤中,在模具内浇注叠片3。这些叠片在模具中具有以后的空间布置方式,即相互并排 地布置。除了用于叠片3的模穴外,未示出的模具还具有用于包括气流偏导器11在内的框 架7的模穴。在第一步骤中,在浇注叠片3时用芯子(Kern)装满用于框架7的模穴。在浇 注完叠片3之后,打开模具,取出芯子,再把模具封闭。叠片3保留在模具中,在第二步骤中 浇注框架7。然后再把模具打开,将带有叠片3的框架7脱模。如前所述,气流偏导器11处 于图2中用实线示出的制造位置,该制造位置可以实现从模具中脱模。气流偏导器11设置 在框架7的一侧,在该制造位置,气流偏导器11在该侧所在的平面中延伸,而最终呈钩状向 上弯曲。在模具的分开面16所处的位置,叠片3最厚,在本实施例中,该分开面即为叠片3 的摆动轴线4所在的平面。气流偏导器11位于框架7的一侧,如用图2中的虚线所示,模 具的分开面16在该侧弯折,即在框架7的该侧的平面内伸展,并在气流偏导器11向外弯曲 而使得横截面呈钩状之处,模具的分开面16再次向外弯折。为了形成胶片铰链14而设有 槽15,尽管该槽形成了侧凹,但槽15仍平缓且倒圆,使得带有叠片3的框架7能够脱模。如前所述,在框架7插入到通风喷嘴1中时,通风喷嘴1的壁使得气流偏导器1向 内摆动至其功能位置。框架7形成了气流偏导器11的保持机构,气流偏导器11形成了通 风喷嘴1的空气引导装置10。附图标记列表
1通风喷嘴
2叠片
3叠片
4摆动轴线
5棒条
6栓塞
7框架
8梯级
9支撑栓塞
10空气引导装置
11气流偏导器
12后边沿
13空腔
14胶片铰链
15槽
16分开面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给车辆的乘客车厢通风的通风喷嘴,其中在该通风喷嘴(1)中设有形成侧凹的空气引导装置(10),其特征在于,空气引导装置(10)可移动,从而它能移动至无侧凹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引导装置(10)构造在插入到通风 喷嘴⑴中的保持机构(7)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喷嘴,其特征在于,通风喷嘴(1)将空气引导装置(10)保 持在侧凹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引导装置(10)可从侧凹位置摆动 至无侧凹的位置,反之亦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喷嘴,其特征在于,空气引导装置(10)具有胶片铰链 (1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乘客车厢的通风喷嘴(1),该通风喷嘴具有空气引导装置(10)例如气流偏导器(11)。为了使得空气引导装置(10)在通过浇注而将其制成之后能够脱模,本发明提出,使得空气引导装置(10)通过胶片铰链(14)可摆动地来连接。
文档编号B60H1/34GK101992671SQ20101026067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U-L·巴斯蒂安 申请人: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