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962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拉力赛或场地越野赛(Dirt Trial)等越野行驶中能够高水平地兼 顾牵弓I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在越野行驶中使用的不平整路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特别是在拉力赛等情 况下所使用的竞技用的不平整地行驶用轮胎,为了缩短行驶时间,兼顾用于牢固地抓住不 平整路面以将驱动力传递给路面的牵引性能、和用于在转弯时抑制轮胎横向滑动的横向抓 地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直以来为了兼顾牵引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关于花纹块的形 状和配置等块状花纹提出有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85004号公报然而,在以往的块状花纹中,虽然对兼顾牵引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方面进行了一 些改善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实际情况所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以 在胎面部设置一体地具有宽度方向部和倾斜部的弯曲花纹块,并且将宽度方向部的宽度中 心线和倾斜部的宽度中心线的弯曲点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为基本,其中宽度方向部,从内侧 周向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倾斜部,从该宽度方向部的外端沿着倾斜沟延伸,从而能够在拉 力赛或场地越野赛等越野行驶中,以高水平兼顾牵引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划分有多个花纹块的 块状花纹并且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安装方向,其特征在于,在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 仰视观察中,在所述胎面部中设置有内侧周向沟,其在车辆内侧的最靠接地端侧沿轮胎周 向延伸;第一横沟,其从所述内侧周向沟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在轮胎周向间隔设置;倾斜 沟,其与所述各第一横沟连接,并朝向车辆外侧的接地端且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后着地侧倾 斜延伸;第二横沟,其位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横沟之间,从所述内侧周向沟延伸 到所述倾斜沟;以及在所述倾斜沟之间连接的多个连接沟,所述花纹块包括大致 字状的 弯曲花纹块,该大致 字状的弯曲花纹块是由沿轮胎周向邻接的所述倾斜沟、所述内侧周 向沟、所述第一横沟、所述第二横沟以及所述连接沟划分而成的,由此一体地具有从所述内 侧周向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的宽度方向部、和在所述倾斜沟间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弯曲花 纹块中第一横沟和第二横沟之间的中心线与倾斜沟间的中心线的交点所构成的弯曲点,位 于比轮胎赤道更靠近车辆内侧,并且所述弯曲点与轮胎赤道在轮胎轴向上的宽度是胎面接 地宽度的0. 10 0.25倍。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其中所述胎 面部具备内横沟,所述内横沟从所述内侧周向沟越过所述车辆内侧的接地端而延伸,并且 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花纹块包括纵长状花纹块,所述纵长状花纹块是由所述内侧周向沟、所述车 辆内侧的接地端以及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内横沟划分而成的,并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大 于轮胎轴向的宽度。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其中所 述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弯曲花纹块的各宽度方向部之间包括大致梯形状花纹块,该 大致梯形花纹块是由所述内侧周向沟、所述第一横沟、所述第二横沟以及所述倾斜沟划分 而成的。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 础上,其中所述花纹块包括倾斜花纹块,所述倾斜花纹块是由沿轮胎周向相邻的倾斜沟和 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连接沟划分而成的,并从车辆内侧朝向车辆外侧向轮胎转动方向后 着地侧倾斜。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 础上,其中所述弯曲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该弯曲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的1. 5 2. 8 倍。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 础上,其中所述倾斜沟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是40 60度。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 础上,其中所述连接沟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是10 35度。在胎面部的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仰视观察中,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设置有内 侧周向沟,其在车辆内侧的最靠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第一横沟,其从内侧周向沟向车 辆外侧延伸,并且在轮胎周向间隔设置;倾斜沟,其与各第一横沟连接朝向车辆外侧的接地 端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后着地侧倾斜延伸;第二横沟,其位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横沟 之间,并从内侧周向沟延伸到倾斜沟;以及在倾斜沟之间连接的多个连接沟。这样的倾斜沟在车辆外侧的胎面部的接地压增大的转弯外侧的轮胎中,能够接近 与车辆的横向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而接地。而且内侧周向沟在车辆内侧的胎面部的接地压 增大的转弯内侧的轮胎中,能够以成为向车辆外侧拖动时的阻力的方向接地。因此,能够获 得较高的横向抓地力。另外,在胎面部设置有弯曲花纹块,该弯曲花纹块是由沿轮胎周向相邻的倾斜沟、 内侧周向沟、第一横沟、第二横沟以及连接沟划分而成的,由此一体地具有从内侧周向沟向 轮胎赤道侧延伸的宽度方向部、和在倾斜沟间延伸的倾斜部。该弯曲花纹块借助在轮胎轴向上刚性较高的宽度方向部、和在轮胎周向上刚性较 高的倾斜部,能够综合地提高花纹块相对于两个方向的刚性。而且,在直行时弯曲花纹块利 用第一横沟和第二横沟的边缘,能够发挥牵引性能,并且在转弯外侧的轮胎中利用倾斜沟 的边缘从而能够发挥横向抓地性能。此外,本发明的弯曲花纹块中第一横沟和第二横沟之间的中心线与倾斜沟间的中 心线的交点所构成的弯曲点,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近车辆内侧,并且弯曲点与轮胎赤道在 轮胎轴向上的宽度被限定为胎面接地宽度的0. 10 0. 25倍。这样,通过使弯曲花纹块离开轮胎赤道向车辆内侧配置,由此能够分别有效地发 挥宽度方向部和倾斜部的作用。具体而言,直行时特别是在具有车轮负外倾角时,宽度方向部的接地压增大,然而通过有效地利用第一横沟和第二横沟的边缘效果从而能够发挥较大 的牵引性能。另外,在转弯外侧的轮胎中,配置在轮胎轴向外侧的倾斜部的接地压增大,然 而通过有效地利用倾斜沟的边缘,从而能够发挥横向抓地性能。这样的本发明的大致 字 状花纹块,与直行时和转弯时均配置在接地压较大的轮胎赤道附近的轮胎相比,能够分别 有效地发挥牵引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拉力赛或场地越野赛等 越野行驶中,能够高水平地兼顾牵弓I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安装于四轮的车辆M的仰视简图。图2是安装于其左轮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3是图2的放大图。图4是局部表示直行时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接地印痕。图5是局部表示转弯外侧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接地印痕。图6是在花纹块的表面设置有浅沟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7是不具有弯曲花纹块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8是弯曲花纹块配置在轮胎赤道附近的胎面部的展开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轮胎;2...胎面部;3...内侧周向沟;4...第一横沟; 5...倾斜沟;6...第二横沟;7...连接沟;11...宽度方向部;12...倾斜部;B...花纹块; Bi...大致 字状花纹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是被指定了向车辆M安装的安装方向的不 平整地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在此,“被指定了向车辆M安装的安装方向”是指,为了有效地 发挥形成于胎面部2的块状花纹的作用,而指定轮胎的转动方向和用于车辆M的右轮IR或 者用于左轮1L。这样的安装方向通常用文字或图案等表示于轮胎的胎侧部(省略图示)。该车辆M是前轮转向方式的四轮汽车,符号F表示该车辆行进方向(前方)。另 外,车辆M具有车轮负外倾角,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2适用于具有这样的车轮负外倾角的 车辆。在此,车轮负外倾角是指,在从正面观察车辆M时,轮胎(特别是前轮轮胎)的下方 向车体的外侧倾斜,大致以八字状安装的车轮定位。如图2所示,上述胎面部2被划分为内侧胎面部2i,其形成在安装于车辆M时从 轮胎赤道C到车辆内侧的接地端Ti的区域;外侧胎面部2ο,其形成从轮胎赤道C到车辆外 侧的接地端To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具有车轮负外倾角的车辆M中,直行时与外侧胎面 部2ο相比内侧胎面部2i与路面的接地压增大。在此,各接地端Ti及To为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同时加载正规 载荷,并以外倾角为O度接地成平面时,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端。另外,“正规轮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是按每一轮胎 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 Rim)”,如果是ETRT0,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另外,“正规内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 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0,则为“INFLATION PRESSURE”。此外,“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 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加载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0N0N PRESSURES” 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 ETRT0,则为 “L0ADCAPACITY”。另外,在哪一种规格都不存在的情况下,适用轮胎厂商的推荐值。在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上设置有内侧周向沟3,其在车辆内侧的最靠接地端Ti 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第一横沟4,其从内侧周向沟3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沿轮胎周向间隔设 置;倾斜沟5,其与各第一横沟4连接并向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倾斜且延伸到车辆外 侧的接地端To ;第二横沟6,其位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横沟4、4间,并从内侧周向沟 3延伸到倾斜沟5 ;多个连接沟7,它们在倾斜沟5、5之间连接。胎面部2被上述各沟3、4、5、6和7划分为多个花纹块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侧 胎面部2i和外侧胎面部2ο上形成相互不同的非对称块状花纹。另外,对各沟3、4、5、6和7的沟宽度W1、W2、W3、W4、W5可以进行适宜地设定,然而 过小时,则在泥泞地等沙路等中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发挥牵引性能。相反,过大时则降低花纹 块B的接地面积占胎面部2整个面的比例、即陆地比,有可能在瓦砾路和被压实的硬土路等 上无法充分地发挥牵引性能。根据这样的观点,各沟3、4、5、6和7的沟宽度W1、W2、W3、W4、 W5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另外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3mm以下。另外,各沟3、4、5、6和7的沟深度(省略图示)也同样优选为8mm以上,另外优选 为15mm以下。本实施方式的内侧周向沟3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这样的内侧周向沟3,在内 侧胎面部2i的接地压增大的转弯内侧的轮胎中(例如在将转向盘向右转的右转弯状态下 右侧的轮胎),以能够成为向车辆外侧拖动时的阻力的方向接地。由此,内侧周向沟3能够 在发挥较大的摩擦力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其边缘发挥横向抓地性能。另外,为了发挥上述横向抓地性能,内侧周向沟3的车辆内侧的沟边缘3e优选设 置为,与车辆内侧的接地端Ti间隔设置,例如为接地端Ti、To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即胎面接 地宽度TW的0. 05 0. 10倍的距离TR。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周向沟3是唯一的周 向沟。这有助于例如多条周向沟被倾斜沟和横沟等横切所生成的花纹块B的细化,或抑制 陆地比降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内横沟8,该内横沟8从内侧周向沟3越过车辆内侧 的接地端Ti而延伸,并且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该内横沟8的沟宽度W6和沟深度(省略 图示)设定为与其他沟相同的范围。如图4所示,该内横沟8在内侧胎面部2i的接地压较大的直行时能够以与车辆行 进方向F大致正交的方向接地。即,内横沟8的边缘能够以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F发挥较 大的摩擦力的状态接地于路面,因此能够发挥牵引性能。如图2所示,可以适宜地设定内横沟8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然而过大时有可能 无法充分地利用内横沟8的边缘。根据这样的观点,内横沟8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优选 为20度以下,更优选为10度以下,最优选为5度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横沟4,其在车辆内侧的一端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内横沟8、8 之间与内侧周向沟3连通,并且另一端在未到达轮胎赤道C处形成终端。如图4所示,该第 一横沟4在直行时相对于车辆行进方向F大致正交地接地于路面,因此与内横沟8同样,能 够发挥牵引性能。另外,第一横沟4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优选设定在与内横沟8相同的 范围内,更优选为与轮胎轴向平行。如图2所示,上述倾斜沟5的车辆内侧的一端与上述第一横沟4的另一端(车辆 外侧的一端)连接,并且向与轮胎转动方向R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以直线状延伸到车辆外侧 的接地端To。如图5所示,在外侧胎面部2ο的接地压增大的转弯外侧的轮胎中(例如在将 转向盘向右转的右转弯状态下左侧的轮胎),当具有车辆行进方向F与轮胎赤道C所成的外 倾角θ时,倾斜沟5与车辆的滑动方向J大致正交地接地于路面。由此,能够在相对于车 辆横向滑动方向J发挥较大的摩擦力的状态下,利用倾斜沟5的边缘有助于发挥横向抓地 性能。如图3所示,可以适宜地设定倾斜沟5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α 1,然而如上所述, 为了在转弯时有效地利用倾斜沟5的边缘而优选为45度以上,更优选为50度以上,另外优 选为60度以下,更优选为55度以下。如图2所示,上述第二横沟6的车辆内侧的一端在内侧周向沟3上,且另一端在未 到达轮胎赤道C处形成终端。第二横沟6相对于第一横沟4在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 且比第一横沟4更靠轮胎赤道C侧与倾斜沟5相交。由此,第二横沟6比第一横沟4在轮 胎轴向上具有更大的长度。另外,第二横沟6配置在经由内侧周向沟3与内横沟8连通的 位置。另外,第二横沟6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可以适宜地设定,然而优选内横沟8与第一 横沟4设定在相同范围,更优选与轮胎轴向平行。这有助于在直行时发挥牵引性能。上述连接沟7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倾斜沟5、5之间向与该倾斜沟5相反的方向倾 斜地连接。连接沟7在一组倾斜沟5、5之间隔开间隔设置有多条,优选形成3条以上,更优 选形成4条以上。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沟7配置为经由倾斜沟5以不与其他连接沟7 连续的方式错开位置配置。通过限制连接沟7的角度α 2(图3所示),例如,在图4的直行时,能够使连接沟 7的边缘以与车辆行进方向F相交的方向接地,从而提高牵引性能。另外,通过限制连接沟 7的角度α 2,能够有效地提高由倾斜沟5和连接沟7所划分的倾斜花纹块Β4的扭转刚性, 在从直行时以外倾角θ 1(图5所示)转弯的初期,显示出较高的阻力产生较大的横向力, 因此有助于发挥敏捷的响应性。根据这样的观点,如图3所示,各连接沟7相对于轮胎轴向 的角度α2优选为10度以上,更优选为15度以上,另外优选为35度以下,更优选为30度 以下。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花纹块B包括在倾斜沟5、5之间构成大致 字状的 弯曲花纹块Bi。该弯曲花纹块Bl是由倾斜沟5、内侧周向沟3、第一横沟4、第二横沟6以 及连接沟7划分而成,由此一体地具有从内侧周向沟3向轮胎赤道C侧延伸的宽度方向部 11、和在倾斜沟5、5间延伸的倾斜部12。另外,弯曲花纹块Bl的弯曲点El位于比轮胎赤道C更靠车辆内侧,并且该弯曲点 El与轮胎赤道C在轮胎轴向上的宽度Ll被设定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0. 10 0. 25倍。在 此,上述弯曲点El为在弯曲花纹块Bl中分别投影的第一横沟4和第二横沟6间的中心线Kl、与倾斜沟5、5间的中心线K2的交点。由于这样的弯曲花纹块Bl是在轮胎轴向上刚性较高的宽度方向部11和在轮胎周 向上刚性较高的倾斜部12的结合体,因此能够综合地提高花纹块对两个方向的刚性。而 且,弯曲花纹块Bl使弯曲点El离开在直行时和转弯时接地压均较大的轮胎赤道C而位于 车辆内侧,因此能够有效地发挥宽度方向部11和倾斜部12的作用。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宽度方向部11侧的接地压相对增大的直行时,有效地利 用也能够在轮胎周向上发挥刚性的宽度方向部11的第一横沟4和第二横沟6的边缘,因此 能够发挥牵引性能。另外,如图5所示,在倾斜部12侧的接地压相对增大的转弯外侧的轮 胎中,有效地利用也能够在轮胎轴向上发挥刚性的倾斜部12的倾斜沟5的边缘,因此能够 发挥横向抓地性能。这里,当非对称形状的弯曲花纹块Bl的弯曲点El位于直行时和转弯时接地压均 较大的轮胎赤道C上时,由于使直行稳定性变差且在高速直行时易产生摇摆,因此不是优 选的。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如图3所示,弯曲点El与轮胎赤道C在轮胎轴向上的 宽度Ll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0. 10倍以上,更优选为0. 1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 25 倍以下,更优选为0. 20倍以下。可以适宜地设定上述弯曲花纹块Bl的轮胎轴向的最大长度L2,然而过小时,则有 可能降低轮胎轴向的刚性从而无法发挥牵引性能。相反,当过大时,则弯曲花纹块Bl延伸 到轮胎赤道C附近,从而难以兼顾牵引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根据这样的观点,弯曲花纹块 Bl的上述长度L2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0. 25倍以上,更优选为0. 30倍以上,另外优选 为0. 45倍以下,更优选为0. 40倍以下。根据同样的观点,上述弯曲花纹块Bl的上述长度L2优选为,弯曲花纹块Bl的轮 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3的1. 5倍以上,更优选为1. 8倍以上,另外优选为2. 8倍以下,更优选 为2. 6倍以下。另外,根据同样的观点,上述宽度方向部11的轮胎轴向的最大长度L4优选为上述 弯曲花纹块Bl的上述长度L2的0. 65倍以上,更优选为0. 68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 75倍 以下,更优选为0. 72倍以下。另外,对于宽度方向11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5也可以适宜地设定,然而过小 时,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提高宽度方向部11的轮胎周向的刚性,相反过大时,有可能减小配 置在宽度方向部11的轮胎周向两侧的第一横沟4的沟宽度W2和第二横沟6的沟宽度 W4(图2所示)。根据这样的观点,宽度方向部11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5优选为,弯曲 花纹块Bl的上述长度L3的0. 45倍以上,更优选为0. 50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 60倍以下, 更优选为0. 55倍以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花纹块B中包括大致梯形状的花纹块B2,该大致梯形状的 花纹块B2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弯曲花纹块Bl的宽度方向部11、11之间,由内侧周向沟3、 第一横沟4、倾斜沟5以及第二横沟6划分而成。由于该大致梯形状花纹块B2朝向轮胎转 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轮胎轴向的长度逐渐增加,因此在直行中的驱动时等能够抑制变形, 发挥较高的牵引性能。另外,如图4所示,大致梯形状花纹块B2,在直行时能够利用该大致 梯形状花纹块B2的第一横沟4和第二横沟6的边缘。
如图2所示,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上述大致梯形状花纹块B2的轮胎轴向的 最大长度L6优选为胎面接地端TW的0. 10倍以上,更优选为0. 1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 30 倍以下,更优选为0. 25倍以下。这里,大致梯形状的花纹块B2的上述长度L6优选为大致 梯形状花纹块B2的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7的1. 5倍以上,更优选为2. 0倍以上,另外优选 为3. 5倍以下,更优选为3. 0倍以下。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花纹块B中包括纵长状花纹块B3,该纵长状花 纹块B3由内侧周向沟3、车辆内侧的接地端Ti以及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内横沟8划分而 成,由此轮胎周向的长度L9大于轮胎轴向的长度L8。在如图4所示的直行时,该纵长状花纹块B3能够利用内横沟8的边缘,因此能够 发挥牵引性能。另外,在转弯内侧的轮胎中,纵长状花纹块B3借助内侧周向沟3和车辆内 侧的接地端Ti的边缘,显示出向车辆外侧拖动时的阻力,从而提高横向抓地性能。如图3所示,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纵长状花纹块B3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8 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0. 03倍以上,更优选为0. 0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 15倍以下, 更优选为0. 10倍以下。另外,纵长状花纹块B3的上述长度L8优选为其轮胎周向长度L9 的0. 30倍以上,更优选为0. 3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 45倍以下,更优选为0. 40倍以下。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花纹块B中包括倾斜花纹块B4,该倾斜花纹块B4是由沿轮 胎周向相邻的倾斜沟5、5和沿轮胎周向相邻的连接沟7、7划分而成,由此从车辆内侧向车 辆外侧并向轮胎转动方向R的后着地侧倾斜。经由倾斜沟5、5相邻的倾斜花纹块B4、B4为 沿着倾斜沟5的长边方向错开位置以大致锯齿状配置。该倾斜花纹块B4在图4所示的直 行时能够利用连接沟7的边缘。另外,配置在车辆最内侧的倾斜花纹块B4,在倾斜沟5和连接沟7的交叉部形成的 花纹块中心侧的两个拐角边缘,优选配置在直行时和转弯时接地压较大的轮胎赤道C附近 (与轮胎赤道C之差在士 IOmm以内)。这样路面上的砂砾在上述拐角边缘处被左右分开, 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有效地提高直行时的牵引性能等。另外,如图3所示,为了有效地发挥上述作用,倾斜花纹块B4的轮胎轴向的最大长 度LlO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0. 15倍以上,更优选为0. 20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 30倍 以下,更优选为0.25倍以下。另外,倾斜花纹块B4优选为具有以下的纵横比,S卩,上述长度 LlO优选为其轮胎周向的最大长度Lll的1. 0倍以上,更优选为1. 3倍以上,另外优选为2. 0 倍以下,更优选为1.5倍以下的纵横比。另外,如图6所示,可以在各花纹块B中设置浅沟13,该浅沟13的两端在花纹块B 内形成终端。本实施方式的浅沟13包括设置于弯曲花纹块Bl的宽度方向部11的第一浅 沟13A、设置于大致梯形状花纹块B2的第二浅沟13B、以及设置于倾斜花纹块B4的第三浅 沟 13C。第一、第二浅沟13A、13B以与第一横沟4及第二横沟6平行地延伸。该第一、第二 浅沟13A、i;3B能够抑制弯曲花纹块Bl的宽度方向部11和大致梯形状花纹块B2的轮胎周 向刚性的降低,因此能够发挥牵引性能。另外,第三浅沟13C以与倾斜沟5平行地延伸。该第三浅沟13C抑制倾斜花纹块 B4的轮胎轴向刚性的降低,因此能够发挥横向抓地性能。各浅沟13A、i;3B以及13C,它们的 沟宽度W8例如优选设定为1. 0 5. 0mm,深度(省略图示)优选设定为1. 0 3. 0mm。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 施方式,也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实施例试作了胎面部为表1的规格的充气轮胎,并且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另外,为了进行 比较而对不具有图7所示的弯曲花纹块的胎面部、和具有将图8所示的大致 字状花纹块 配置在轮胎赤道附近的胎面部的充气轮胎也进行了同样的试验。轮胎尺寸205/60R15轮辋尺寸7JX15胎面接地宽度TW 190mm内侧周向沟(沟宽度W1、沟深度)=(9. OmmU 1.5mm)第一横沟(沟宽度W2、沟深度)=(8. OmmUl. 5mm)倾斜沟(沟宽度W3、沟深度)=(10. OmmUl. 5mm)第二横沟(沟宽度W4、沟深度)=(10. OmmUl. 5mm)连接沟(沟宽度W5、沟深度)=(7. 3mm、ll· 5mm)内横沟(沟宽度W6、沟深度)=(10. OmmUl. 5mm)浅沟(沟宽度W8、沟深度)=(3. 0mm、2· 0mm)测试方法如下。实车行驶测试将各测试轮胎组装于上述轮辋、填充内压210kPa,并安装于排气量2000cc、具有 角度1.5度的轮胎负外倾角的四轮驱动车的全轮,在一圈2. 5km的越野(未铺装路)测试 路线上,进行了两圈计时测试。另外,通过专业驾驶员的官能评价对当时的下述评价项目以 5分法进行了评价。数值越大越优越。牵引性能(软质路、硬质路)直行稳定性制动性(软质路、硬质路)制动稳定性初始响应性(转弯初期)举动稳定性(转弯初期)前轮的横向抓地性能(转弯中期)后轮的横向抓地性能(转弯中期)转弯的追随性(转弯中期)牵引性能(转弯后期)前后平衡(转弯后期)刚性感接地感控制性路面的影响测试结果表示于表1。表1 1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划分有多个花纹块的块状花纹并且被指定了向车辆安 装的安装方向,其特征在于,在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仰视观察的情况下,在所述胎面部中设置有 内侧周向沟,其在车辆内侧的最靠接地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 第一横沟,其从所述内侧周向沟向车辆外侧延伸,并且在轮胎周向间隔设置; 倾斜沟,其与所述各第一横沟连接,并朝向车辆外侧的接地端且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后 着地侧倾斜延伸;第二横沟,其位于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横沟之间,从所述内侧周向沟延伸到 所述倾斜沟;在所述倾斜沟之间连接的多个连接沟,所述花纹块包括大致 字状的弯曲花纹块,该大致 字状的弯曲花纹块是由沿轮胎周 向邻接的所述倾斜沟、所述内侧周向沟、所述第一横沟、所述第二横沟以及所述连接沟划分 而成的,由此一体地具有从所述内侧周向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的宽度方向部、和在所述倾 斜沟间延伸的倾斜部,所述弯曲花纹块中第一横沟和第二横沟之间的中心线与倾斜沟之间的中心线的交点 所构成的弯曲点,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近车辆内侧,并且所述弯曲点与轮胎赤道在轮胎轴向上的宽度是胎面接地宽度的0. 10 0. 2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胎面部具备内横沟,所述内横沟从所述内侧周向沟越过所述车辆内侧的接地端而延伸,并且沿轮胎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花纹块包括纵长状花纹块,所述纵长状花纹块是由所述内侧周向沟、所述车辆内侧的接地端以及在轮胎周向上相 邻的所述内横沟划分而成的,并且轮胎周向的长度大于轮胎轴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弯曲花纹块的各宽度方向部之间包括大致梯形状花 纹块,所述大致梯形花纹块是由所述内侧周向沟、所述第一横沟、所述第二横沟以及所述倾 斜沟划分而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花纹块包括倾斜花纹块,所述倾斜花纹块是由沿轮胎周向相邻的倾斜沟和沿轮胎周向相邻的所述连接沟划分 而成的,并从车辆内侧朝向车辆外侧向轮胎转动方向后着地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弯曲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长度是该弯曲花纹块的轮胎周向的长度的1. 5 2. 8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倾斜沟的相对于轮胎轴 向的角度是40 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连接沟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是10 35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在拉力赛或场地越野赛等越野行驶中,以高水平兼顾牵引性能和横向抓地性能。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划分有多个花纹块的块状花纹并且被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安装方向。花纹块包括大致ヘ字状的弯曲花纹块,该大致ヘ字状的弯曲花纹块是由沿轮胎周向邻接的所述倾斜沟、内侧周向沟、第一横沟、第二横沟以及连接沟划分而成的,由此一体地具有从内侧周向沟向轮胎赤道侧延伸的宽度方向部、和在倾斜沟间延伸的倾斜部,弯曲花纹块中第一横沟和第二横沟之间的中心线与倾斜沟间的中心线的交点所构成的弯曲点,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近车辆内侧,并且弯曲点与轮胎赤道在轮胎轴向上的宽度是胎面接地宽度的0.10~0.25倍。
文档编号B60C11/117GK102049975SQ20101052692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8日
发明者中野敬太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