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179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的制作方法
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座椅位置的滑道,尤其涉及一种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
背景技术
为了适合不同驾车人和乘车人的需求,目前汽车座椅在制作中大都设计了可以手动或自动调整前后距离、左右距离及靠背得倾斜角度等功能。其中,座椅的前后距离调整使用比较频繁,在设计时考虑到调整时的方便和安全,对座椅滑道的结构要求都比较高。通常滑道必须确保可由一内凹部件相对一外凸部件滑动来进行位置调节和一经调节后使其定位两个功能。对于非自动滑道,定位操作通常是通过设置于所述部件之一上并于另一部件上的凹口相配合的锁止件来完成的,借助作用于所述锁止件使其松脱的控制件之后,通过连接于座椅框架上的内凹部件相对连接于车辆底板上的外凸部件滑动来实现位置的调节。众所周知,各种基于设置在滑道可移动部分锁止件上的插齿与固定部件上的凹口相配合的滑道系统,所述的可移动部分连接在座椅上,所述的固定部件连接在车辆底板上。 但已知滑道的锁止机构都是通过固定式锁止件来与固定部件上的凹口相配合,来实现定位调节功能。由于受强度和外形因素制约,固定式锁止件调节最小步距较大,一般在IOmm左右。如此一来,座椅滑道的锁止可靠性(包括错位锁止性、跳跃锁止性)、左右滑道的锁止同步性及调节适应性,都成了此种结构滑道的急需解决的难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小步距差动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公开号为C拟895146,
公开日为2007年05月02日的中国专利,该发明的特征包括一对可相对滑动的上下滑槽, 下滑槽底部有纵向排列的凹口 ;一设于上滑槽的定位锁止机构,锁止机构上有与下滑槽的凹口配合定位锁止的一组可移动锁止件;一位于滑槽外侧用于驱动解锁部件使锁止机构解锁的解锁装置;该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一组用于推动锁止件与下滑槽底部的相应凹口配合的弹性件,一个用于将锁止件、弹性件固定于上滑槽的固定件,一组带导向面和消除间隙斜面的可与固定件相对移动的锁止件。该实用新型采用多个锁止件与下滑槽的固定凹口在滑动方向上差动配合,获得较小的调节步距,从而提高锁止调节可靠性、适应性;同时,通过锁止机构固定座将锁止机构与解锁件安装在上滑槽内,固定成组件,使滑道外形紧凑,简化安装。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其锁解方式是锁止件的上下活动进行解开和锁合的,这样的方式将导致滑轨上下剥离强度不足,导致很难调节座椅的滑动。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从而提高锁止调节的可靠性、稳固性。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包括一组可相对滑动的上、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一侧壁上设有复数个限位孔,所述上
3滑槽穿设有一第一组并排设置的挡销,所述挡销套设有一复位弹簧,用以该挡销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一第一连动片,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的上端面,铰接于一扭簧;该扭簧以利于所述第一连动片进行复位,所述扭簧固定在上滑槽上,以及一手把,用以拨动该第一连动片,以通过所述连动片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挡销侧移, 脱离所述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挡销上设置有一弹簧限位部,所述的第一连动片是拨动该限位部以带动所述挡销侧移。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滑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槽和第二内槽,所述的第一内槽呈“J”字形,所述的第二内槽呈“Z”字形,所述第二内槽的上端面边缘垂直向上延伸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用于夹持所述扭簧的第一夹持部,所述下滑槽呈“U”字形。进一步地,包括第二组并排设置的弹簧复位挡销,其相对于第一组反向设置,用以锁住设于所述下滑槽另一侧壁上设置的复数个限位孔;所述第二组挡销均套设有一复位弹簧;一第二连动片;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的上端面,铰接于所述扭簧,该扭簧以利于所述第二连动片进行复位;以及一第二夹持部,其设于所示连接部上且用于夹持所示扭簧。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把是通过设于所述上滑槽上的一支点拨动所述的连动片。进一步地,所述复数个限位孔之间的间距为IOmm 40mm。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滑槽固定于一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上滑槽后端固定连接有一用于抗冲击强度和防止小颗粒进入滑槽内的挡片。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包括一组可相对滑动的上、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一侧壁上设有复数个限位孔,所述上滑槽穿设有一第一组并排设置的挡销,所述挡销套设有一复位弹簧,用以该挡销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一第一连动片,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的上端面,铰接于一扭簧;所述扭簧固定在上滑槽上,以及一手把,用以拨动该第一连动片,以通过所述连动片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挡销侧移,脱离所述限位孔。本发明充分利用零件自身结构特点来减少零配件和装配工序,提高加工及装配工艺性;适应一般车辆座椅装配要求;采用多个挡销与下滑槽的限位孔在滑动方向上差动配合,获得较小的调节步距,从而提高锁止调节的可靠性、适应性,其多个挡销使得锁止的强度高;同时,其复位弹簧、挡销、 连动片安装在上滑槽内,固定成组件,使滑道外形紧凑,简化安装。


图1为本发明的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实施例中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实施例中的上、下滑槽丨的装配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实施例中局部器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二实施例中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二实施例中的上、下滑槽丨的装配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局部器件的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包括一组可相对滑动的上滑槽1、下滑槽2,所述下滑槽2的一侧壁上设有复数个限位孔21,所述上滑槽1穿设有一第一组并排设置的挡销11,所述挡销11套设有一复位弹簧 12,用以该挡销11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21 ;一第一连动片3,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1的上端面,铰接于一扭簧4 ;该扭簧4以利于所述第一连动片3进行复位,所述扭簧4固定在上滑槽1上,所述扭簧4呈回形针形状, 以及一手把5,用以拨动该第一连动片3,以通过所述连动片3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挡销 11侧移,脱离所述限位孔21。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销11上设置有一弹簧限位部111,所述的第一连动片3是拨动该限位部111以带动所述挡销侧移。所述的上滑槽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槽13和第二内槽14,所述的第一内槽13呈“J”字形,所述的第二内槽14呈 “Z”字形,所述第二内槽14的上端面边缘垂直向上延伸有一连接部141,所述连接部141上设有一用于夹持所述扭簧4的第一夹持部142,所述下滑槽呈“U”字形;该下滑槽上的复数个限位孔21之间的间距为IOmm 40mm ;所述的手把5是通过设于所述上滑槽1上的一支点15拨动所述的连动片3。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把手5向上拉,把手5通过支点15旋转,把手5尾部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连动片 3,第一连动片3绕扭簧4旋转,从而撑开扭簧4带动挡销11,挡销11将弹簧12进行压缩, 挡销11向中心移动,脱离所述限位孔21,则此时上滑槽1、下滑槽2可进行滑动。其滑动到一定位置,把手5向下拉,则弹簧进行复位,从而带动挡销11也进行复位,此时挡销11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21,致使上滑槽1、下滑槽2进行锁合。由于下滑槽上的复数个限位孔 21之间的间距为IOmm 40mm,这样以利用该组并排设置的两个挡销11中的第一个挡销和第二挡销进行错位锁合和解锁动作(即第一个挡销遇到限位孔时,刚好进行锁合,另一个挡销则遇到下滑槽的侧壁处于开合状态,当上滑槽、下滑槽又移动一个限位孔的位置时,第一挡销遇到下滑槽的侧壁则处于开合状态,第二挡销遇到限位孔,则处于锁合状态),即实现了小步距侧向锁止。如图5和图6所示,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发明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还进一步包括第二组并排设置的弹簧复位挡销16,其相对于第一组反向设置,用以锁住设于所述下滑槽另一侧壁上设置的复数个限位孔22 ;所述第二组挡销16均套设有一复位弹簧17 ;一第二连动片6 ;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1的上端面,铰接于所述扭簧4 ;该扭簧4 也可利于所述第二连动片6进行复位,以及一第二夹持部143,其设于所示连接部141上且用于夹持所示扭簧4。如图6和图7所示,其该实施例中有第一连动片3和第二连动片6,有两组并排设置的弹簧复位挡销(即有四个挡销),该第一连动片3带动其中两个挡销运动11,第二连动片6带动另外两个挡销运动16 ;手把5是置于第一连动片3和第二连动片6之间。该实施例中的扭簧4是夹持在第一夹持部142和第二夹持部143上的。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把手5向上拉,把手5通过支点15旋转,把手5尾部向下运动,带动第一连动片 3和第二连动片6,第一连动片3和第二连动片6绕扭簧4旋转,从而第一连动片3撑开扭簧4带动挡销11,第二连动片6撑开扭簧4带动挡销16 ;挡销11和挡销16分别将弹簧12 和弹簧17进行压缩,挡销11向中心移动,脱离所述限位孔21,挡销16也向中心移动,脱离所述限位孔22 ;则此时上滑槽1、下滑槽2可进行滑动。其滑动到一定位置,把手5向下拉, 则弹簧进行复位,从而带动挡销11和挡销16也进行复位,此时挡销11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21,挡销16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22 ;致使上滑槽1、下滑槽2进行锁合。由于下滑槽上的复数个限位孔21和复数个限位孔22之间的间距为IOmm 40mm,并且限位孔21 和限位孔22是相对的进行错位排布的,这样以利用第一组挡销11和第二组挡销16进行错位锁合和解锁动作,这样的锁合更加坚固且是进行滑道的左右两侧同时锁合和解锁,即实现了小步距两个侧向的锁止。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上滑槽1后端固定连接有一用于抗冲击强度和防止小颗粒进入滑槽内的挡片18。该挡片18可以很好的防止车上的颗粒或者塑料膜掉入上滑槽1、下滑槽2中,避免了颗粒导致滑道无法相对滑动的问题;所述的下滑槽2固定于一底座19上,该底座固定于车底。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其座椅滑道是由一对的实施例三的滑道组成 (即图10中的上滑槽1、下滑槽2和上滑槽7、下滑槽8),其该对滑道是成镜像排布的。本发明充分利用零件自身结构特点来减少零配件和装配工序,提高加工及装配工艺性;适应一般车辆座椅装配要求;采用多个挡销与下滑槽的限位孔在滑动方向上差动配合,获得较小的调节步距,且是进行上滑槽、下滑槽的左右两侧同时的锁止,从而提高锁止调节的可靠性、适应性,其多个挡销使得锁止的强度高;同时,其复位弹簧、挡销、连动片安装在上滑槽内,固定成组件,使滑道外形紧凑,简化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可相对滑动的上、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一侧壁上设有复数个限位孔,所述上滑槽穿设有一第一组并排设置的挡销,所述挡销套设有一复位弹簧,用以该挡销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一第一连动片,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的上端面,铰接于一扭簧;该扭簧以利于所述第一连动片进行复位,所述扭簧固定在上滑槽上,以及一手把,用以拨动该第一连动片,以通过所述连动片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挡销侧移,脱离所述限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销上设置有一弹簧限位部,所述的第一连动片是拨动该限位部以带动所述挡销侧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滑槽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槽和第二内槽,所述的第一内槽呈“J”字形,所述的第二内槽呈 “Z”字形,所述第二内槽的上端面边缘垂直向上延伸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一用于夹持所述扭簧的第一夹持部;所述下滑槽呈“U”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组并排设置的弹簧复位挡销,其相对于第一组反向设置,用以锁住设于所述下滑槽另一侧壁上设置的复数个限位孔;所述第二组挡销均套设有一复位弹簧;一第二连动片;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的上端面,铰接于所述扭簧,该扭簧以利于所述第二连动片进行复位;以及一第二夹持部,其设于所示连接部上且用于夹持所示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把是通过设于所述上滑槽上的一支点拨动所述的连动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限位孔之间的间距为IOmm 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滑槽固定于一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槽后端固定连接有一用于抗冲击强度和防止小颗粒进入滑槽内的挡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步距侧向锁止车辆座椅滑道,包括一组可相对滑动的上、下滑槽,所述下滑槽的一侧壁上设有复数个限位孔,所述上滑槽穿设有一第一组并排设置的挡销,所述挡销套设有一复位弹簧,用以该挡销复位时锁住其中一限位孔;一第一连动片,其一端穿过所述上滑槽的上端面,铰接于一扭簧;所述扭簧固定在上滑槽上,以及一手把,用以拨动该第一连动片,以通过所述连动片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挡销侧移,脱离所述限位孔。本发明充分利用零件自身结构特点来减少零配件和装配工序,提高加工及装配工艺性;适应一般车辆座椅装配要求;采用多个挡销与下滑槽的限位孔在滑动方向上差动配合,获得较小的调节步距,从而提高锁止调节的可靠性、稳固性。
文档编号B60N2/07GK102555845SQ2011104465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奚志雄, 王术财, 郑见敏 申请人: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