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429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条状花纹基调的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在提高耐偏磨损性的同时,有效抑制在条状花纹上发生裂纹和缺损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于卡车和客车等重荷重用充气轮胎中,例如,采用了在胎面部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4条主槽,且由这些主槽划分延伸在轮胎周向上的5列条状花纹的条状花纹基调的胎面花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具有这样的4条主槽的条状花纹基调的胎面花纹中,通常在轮胎赤道面位置上配设中心条状花纹。与此相对,近年提出有扩大了胎面部的展开宽度的宽基充气轮胎,但是,在这样的轮胎上直接适用上述条状花纹基调的胎面花纹的话,会导致各条状花纹的宽度变大,其刚性变高,因此容易产生轨道磨损等偏磨损。而且,宽基充气轮胎中,每个条状花纹的接地压容易变得不均匀,而那样的不均匀的接地压,在助长偏磨损的同时,成为在条状花纹上发生裂纹和缺损的主要原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293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公开第2010/147076号发明概要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提高耐偏磨损性的同时,有效抑制在条状花纹上发生裂纹和缺损的充气轮胎。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而形成环状的胎面部;配置在该胎面部两侧的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上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5条主槽,由该主槽划分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6列条状花纹,这些条状花纹由位于轮胎赤道面侧的一对中心条状花纹、位于各中心条状花纹外侧的一对中间条状花纹,以及位于各中间条状花纹外侧的一对胎肩条状花纹而构成,同时,在邻接于所述中心条状花纹、所述中间条状花纹及所述胎肩条状花纹的所述主槽的各边缘部上形成多条第一刀槽花纹,在所述中心条状花纹及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形成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细槽,从而连接所述主槽之间,在所述中心条状花纹及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形成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细槽,从而连结相邻的所述第一细槽之间,所述第一细槽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为20mm~60mm,所述第一刀槽花纹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s1为第一细槽间隔Pg1的15%~45%,相对于所述胎面部的展开宽度TDW的、所述中心条状花纹的宽度Wa之比Wa/TDW为0.08~0.18,相对于所述胎面部的展开宽度TDW的、所述中间条状花纹的宽度Wb之比Wb/TDW为0.08~0.18,相对于所述中心条状花纹的宽度Wa的、所述胎肩条状花纹的宽度Wc之比Wc/Wa为1.20~1.30。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采用具有5条主槽的条状花纹基调的胎面花纹,在邻接于中心条状花纹、中间条状花纹及胎肩条状花纹的主槽的各边缘部上形成多条第一刀槽花纹,因此,通过第一刀槽花纹能够释放各条状花纹的各边缘部上产生的摩擦能量。除此之外,在中心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形成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细槽,从而连接主槽之间,并且,形成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细槽,从而连结相邻的第一细槽之间,通过以上方式,能够缓和中心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的刚性。其结果,能够在提高耐偏磨损性的同时,有效抑制在条状花纹上发生裂纹和缺损。而且,通过相对于胎面部的展开宽度TDW,优化中心条状花纹的宽度Wa、中间条状花纹的宽度Wb及胎肩条状花纹的宽度Wc,能够均匀化各条状花纹的接地压,且提高耐偏磨损性、耐裂纹性及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在本发明中,第一刀槽花纹的长度Ls1优选为1.5mm~8.0mm,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一刀槽花纹深度Ds1之比Ds1/GD优选为0.30~0.90。由此,能够提高耐偏磨损性、耐裂纹性及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第一细槽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局部性变深,第二细槽在与第一细槽的连结部上局部性变深,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一细槽的中间部深度Dg1之比Dg1/GD,以及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二细槽的连结部深度Dg2之比Dg2/GD,分别优选为0.30~0.80。由此,能够适当确保中心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的刚性。在胎肩条状花纹外侧的边缘部上形成多条第二刀槽花纹,该第二刀槽花纹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s2优选为3.0mm~12.0mm,该第二刀槽花纹的长度Ls2优选为5.0mm~15mm。由此,能够改善胎肩条状花纹的耐偏磨损性。位于中心条状花纹的相互之间的主槽形成为直线状,另一方面,其余主槽形成为在两壁面上周期性形成多个凸部,从而使该主槽的槽底部分呈曲折的结构,相对于第一细槽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的、凸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x之比Px/Pg1优选为0.5~2.0。这样,通过在外侧主槽的两壁面上周期性形成多个凸部,能够适当确保各条状花纹的刚性,且提高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相对于第一细槽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1优选为40°~90°,相对于第二细槽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2优选为0°~40°。由此,能够适当确保中心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的刚性。而且,优选为在胎面部上埋设周向加固层,该周向加固层包含向轮胎周向取向的加固帘线。由此,能够增大胎面部的环箍效果,从而使各条状花纹的接地压进一步均匀化。在本发明中,胎面部的展开宽度TDW是指,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边缘到另一边缘的宽度,是沿踏面而测量的宽度。而且,中心条状花纹的宽度Wa、中间条状花纹的宽度Wb及胎肩条状花纹的宽度Wc,是分别沿胎面部的踏面而测量的宽度。并且,第一刀槽花纹的长度Ls1及第二刀槽花纹的长度Ls2,分别是在与胎面部的踏面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的长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半截面图。图2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构成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图3是抽出表示图2的充气轮胎的中心条状花纹的俯视图。图4是基于图3的IV-IV线的箭头截面图。图5是基于图3的V-V线的箭头截面图。图6是基于图3的VI-VI线的箭头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图1~图6是表示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构成的充气轮胎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1,所述胎面部1沿轮胎周向延伸且呈环状;一对侧壁部2,所述侧壁部2配置在该胎面部1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3,所述胎圈部3配置在侧壁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一对胎圈部3,3之间架置有帘布层4。该帘布层4包含向轮胎径向延伸的多条加固帘线,在配置在各胎圈部3上的胎圈芯5的周围,从轮胎内侧向外侧折返。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截面三角形形状的、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边芯6。另外,在胎面部1的帘布层4的外周侧上,埋设有多层带束层7(7A,7B,7C,7D)。这些带束层7A~7D包含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加固帘线,并且,在层之间相互交叉地配置有加固帘线。在带束层7A~7D中,加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例如被设定在10°~60°的范围内。作为带束层7A~7D的加固帘线,优选使用钢丝线。而且,从帘布层4一侧开始数第二个带束层7B和第三个带束层7C的层间上,为了提高胎面部1的环箍效果,配置有周向加固层8,该周向加固层8是相对于轮胎周向以例如5°以下的角度排列加固帘线而形成的。作为周向加固层8的加固帘线,除了钢丝线以外能够使用芳纶等有机纤维帘线。在图2中,胎面部1的展开宽度TDW是从胎面部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一边缘Et到另一边缘Et的宽度,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是展开宽度TDW被设定在280mm~400mm范围内的宽基轮胎。展开宽度TDW并不限定在上述范围,但是本发明的展开宽度TDW在上述范围内时特别有效。如图2所示,胎面部1上形成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5条主槽11(11A,11B,11C),由这些主槽11划分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6列条状花纹12(12A,12B,12C)。更具体而言,主槽11包含位于轮胎赤道面E上的主槽11A、位于该主槽11A的外侧的一对主槽11B,以及位于各主槽11B的外侧的一对主槽11C,条状花纹12包括位于赤道面E的两侧的一对中心条状花纹12A、位于各中心条状花纹12A的外侧的一对中间条状花纹12B,以及位于各中间条状花纹12B的外侧的一对胎肩条状花纹12C。位于中心条状花纹12A的相互之间的主槽11A形成为直线状,其余主槽12B,12C的分别形成为在其两壁面上周期性形成多个凸部13,从而使主槽12B,12C的槽底部分呈曲折的结构。并且,中心条状花纹12A、中间条状花纹12B及胎肩条状花纹12C在踏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位置上均具有边缘Er,主槽11A,11B,11C的两壁面从对应的边缘Er向槽底形成有倾斜面。在上述充气轮胎中,相对于胎面部1的展开宽度TDW的、中心条状花纹12A的宽度Wa之比Wa/TDW被设定在0.08~0.18的范围内,相对于胎面部1的展开宽度TDW的、中间条状花纹12B的宽度Wb之比Wb/TDW被设定在0.08~0.18的范围内,相对于中心条状花纹12A的宽度Wa的、胎肩条状花纹12C的宽度Wc之比Wc/Wa被设定在1.20~1.30的范围内。分别在中心条状花纹12A及中间条状花纹12B上,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细槽21,从而连结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主槽11、11之间。并且,分别在各中心条状花纹12A及中间条状花纹12B上,形成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细槽22,从而连结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细槽21、21之间。而且,第一细槽21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被设定在20mm~60mm范围内。而且,在邻接于中心条状花纹12A、中间条状花纹12B及胎肩条状花纹12C的主槽11的各边缘部上形成有多条第一刀槽花纹31。各第一刀槽花纹31在一端向主槽11开口的同时,另一端在条状花纹12内终止。而且,第一刀槽花纹31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被设定在第一细槽21的间隔Pg1的15%~45%的范围内。上述充气轮胎中,增大胎面部1的展开宽度TDW时,采用具有5条主槽11的条状花纹基调的胎面花纹,在邻接于中心条状花纹12A、中间条状花纹12B及胎肩条状花纹12C的主槽11的各边缘部上形成多条第一刀槽花纹31,因此,通过第一刀槽花纹31能够释放各条状花纹12的各边缘部上产生的摩擦能量。并且,各中心条状花纹12A及中间条状花纹12B上为了连接主槽11、11之间而形成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细槽21,并且为了连结相邻的细槽21,21之间而形成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细槽22,由此能够缓和中心条状花纹12A及中间条状花纹12B的刚性。其结果,能够在提高耐偏磨损性的同时,有效抑制在条状花纹12上发生裂纹和缺损。而且,通过相对于胎面部1的展开宽度TDW,优化中心条状花纹12A的宽度Wa、中间条状花纹12B的宽度Wb及胎肩条状花纹12C的宽度Wc,能够均匀化各条状花纹12的接地压,且提高耐偏磨损性、抗裂纹性及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在此,如果规定中心条状花纹12A的宽度Wa之比Wa/TDW、规定中间条状花纹12B的宽度Wb之比Wb/TDW及规定胎肩条状花纹12C的宽度Wc之比Wc/Wa脱离上述范围,则很难均匀化各条状花纹12的接地压。而且,第一细槽21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若小于20mm,则条状花纹12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下降,相反,若大于60mm,则条状花纹12的刚性变大,从而导致偏磨损性下降。并且,第一刀槽花纹31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s1若小于第一细槽21的间隔Pg1的15%,则条状花纹12的边缘部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下降,相反,若大于45%,则条状花纹12的边缘部刚性变大,从而导致偏磨损性下降。在上述充气轮胎中,第一刀槽花纹31的长度Ls1为1.5mm~8.0mm,参照图2,相对于主槽11的深度GD的、第一刀槽花纹31的深度Ds1之比Ds1/GD为0.30~0.90,参照图4,即可。由此,能够提高耐偏磨损性、耐裂纹性及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在此,第一刀槽花纹31的长度Ls1若小于1.5mm,则条状花纹12的边缘部的刚性变大,从而导致耐偏磨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相反,若大于8.0mm,则条状花纹12的边缘部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而且,相对于主槽11深度GD的、第一刀槽花纹31深度Ds1之比Ds1/GD若小于0.30,则条状花纹12的边缘部的刚性变大,从而导致耐偏磨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相反,若大于0.90,则条状花纹12的边缘部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如图5所示,第一细槽2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相比其他部分局部性变深。但是,在图5中,第一细槽21的两端部上连结有第一刀槽花纹31,因此,第一刀槽花纹31的部分与中间部相同地变深。而且,如图6所示,第二细槽22在与第一细槽21的连结部上,相比其他部分局部性变深。并且,相对于主槽11深度GD的、第一细槽21的中间部深度Dg1之比Dg1/GD,及相对于主槽11深度GD的、第二细槽22的连结部深度Dg2之比Dg2/GD,分别为0.30~0.80即可。由此,能够适当确保中心条状花纹12A及中间条状花纹12B的刚性。比Dg1/GD或者比Dg2/GD若小于0.30,则条状花纹12的刚性变大,从而导致耐偏磨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相反,若大于0.80,则条状花纹12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主槽11的深度GD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从11mm~16mm的范围内选择。同样,主槽11的踏面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从10mm~25mm的范围内选择。在上述充气轮胎中,胎肩条状花纹12C的外侧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多条第二刀槽花纹32。各第二刀槽花纹在一端向主槽11C开口的同时,另一端在条状花纹12C内终止。而且,第二刀槽花纹32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s2为3.0mm~12.0mm,第二刀槽花纹32的长度Ls2为5.0mm~15mm即可。由此,能够改善胎肩条状花纹12C的耐偏磨损性。第二刀槽花纹32的间隔Ps2若小于3.0mm,则胎肩条状花纹12C的边缘部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相反,若大于12.0mm,则胎肩条状花纹12C的边缘部的刚性变大,从而导致耐偏磨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在上述充气轮胎中,位于中心条状花纹12A、12A的相互之间的主槽11A形成为直线状,另一方面,其余主槽11B、11C形成为在两壁面上周期性形成多个凸部13,从而使该主槽11B、11C的槽底部分呈曲折的结构,相对于第一细槽21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的、凸部13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x之比Px/Pg1为0.5~2.0即可。这样,通过在外侧主槽11B、11C的两壁面上周期性形成多个凸部13,能够适当地确保各条状花纹12的刚性,且提高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周期性配置的凸部13,能够抑制各条状花纹12的移动。并且,在凸部13的位置上,长度Ls1沿着轮胎周向变化,从而使第一刀槽花纹31相对变长,因此,在上述结构中也能够确保良好的耐偏磨损性。如图3所示,相对于第一细槽21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1优选为40°~90°,相对于第二细槽22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2优选为0°~40°。由此,能够适当确保中心条状花纹12A及中间条状花纹12B的刚性。第一细槽21的倾斜角度θ1若小于40°,则条状花纹12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相同,第二细槽22的倾斜角度θ2若大于40°,则条状花纹12的刚性过度下降,从而导致耐裂纹性和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降低。并且,第一细槽21及第二细槽22相对于轮胎周向,优选为相互逆向倾斜。而且,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增大展开宽度TDW时,由于胎面部1上埋设加固层8,该加固层8包含向轮胎周向取向的加固帘线,因此,能够增大胎面部1的环箍效果,从而进一步均匀化各条状花纹12的接地压。因此,通过周向加固层8的追加和与胎面花纹的规定的相乘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耐偏磨损性、耐裂纹性及耐缺损性的改善效果。实施例制造了常规例1及实施例1~8的轮胎,这些充气轮胎的轮胎尺寸为355/50R22.5,且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而形成环状的胎面部;配置在该胎面部两侧的一对侧壁部;配置在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其中,在胎面部上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5条主槽,由该主槽划分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6列条状花纹,在邻接于中心条状花纹、中间条状花纹及胎肩条状花纹的主槽的各边缘部上形成多条第一刀槽花纹,在中心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形成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第一细槽,从而连接主槽之间,在中心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形成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第二细槽,从而连结相邻的第一细槽之间,第一细槽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相对于第一细槽的间隔Pg1的第一刀槽花纹的间隔Ps1之比Ps1/Pg1、相对于胎面部的展开宽度TDW的中心条状花纹的宽度Wa之比Wa/TDW、相对于胎面部的展开宽度TDW的中间条状花纹的宽度Wb之比Wb/TDW、相对于中心条状花纹的宽度Wa的胎肩条状花纹的宽度Wc之比Wc/Wa,以及有无埋设在胎面部上的周向加固层,如表1所示设置为各不相同。在常规例1及实施例1~8中,将第一刀槽花纹的长度Ls1设定为3.0mm,将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一刀槽花纹深度Ds1之比Ds1/GD设定为0.7,将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一细槽的中间部深度Dg1之比Dg1/GD,及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二细槽的连结部深度Dg2之比Dg2/GD分为设定为0.7,将相对于第一细槽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1设定为60°,将相对于第二细槽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2设定为20°。而且,为了比较,准备了没有设置第二细槽及第一刀槽花纹的比较例1的轮胎。按照下述评估方法对这些试验轮胎的耐偏磨损性、耐裂纹、耐缺损性进行评估,并用表1表示了其结果。耐偏磨损性:将各试验轮胎(355/50R22.5)安装在轮辋尺寸为22.5×11.75的车轮上,设定空气压为900kPA,并安装在装载重量10吨的卡车的操舵轮上,行驶车道5000km,其中,高速公路占80%,一般公路占20%,然后,测量了各条状花纹的偏磨损量。评估结果采用测量值的倒数,以常规例作为指数100来表示。该指数值越大表示耐偏磨损性越优异。耐裂纹、耐缺损性:上述行驶试验之后,测量了各试验轮胎的条状花纹上产生的裂纹部分及缺损部分的总长度。评估结果采用测量值的倒数,以常规例作为指数100来表示。该指数值越大表示耐裂纹、耐缺损性越优异。从表1可得知,实施例1~8的轮胎,在与常规例1的对比中,耐偏磨损性及耐裂纹、耐缺损性均优异。其次,准备了实施例9~16,将第一刀槽花纹的长度Ls1,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一刀槽花纹深度Ds1之比Ds1/GD,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一细槽的中间部深度Dg1之比Dg1/GD,及相对于主槽深度GD的、第二细槽的连结部深度Dg2之比Dg2/GD设置为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按照上述评估方法对这些试验轮胎的耐偏磨损性、耐裂纹、耐缺损性进行评估,并用表2表示了其结果。从表2可得知,实施例9~16的轮胎,在与常规例1的对比中,耐偏磨损性及耐裂纹、耐缺损性均优异。其次,准备了实施例17~28,在胎肩条状花纹的外侧的边缘部上形成多条第二刀槽花纹,将该第二刀槽花纹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s2及长度Ls2设置为各不相同;在外侧主槽的两壁面上周期性形成多个凸部,从而使该主槽的槽底部分呈曲折的构造,将相对于第一细槽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g1的、凸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Px之比Px/Pg1设置为各不相同;将相对于第一细槽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1及对于第二细槽的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2设置为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造。按照上述评估方法对这些试验轮胎的耐偏磨损性、耐裂纹、耐缺损性进行评估,并用表3及表4表示了其结果。从表3及表4可得知,实施例17~28的轮胎,在与常规例1的对比中,耐偏磨损性及耐裂纹、耐缺损性均优异。符号说明1胎面部2侧壁部3胎圈部8周向加固层11、11A、11B、11C主槽12、12A、12B、12C条状花纹21第1细槽22第2细槽31第1刀槽花纹32第2刀槽花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