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9854发布日期:2018-06-28 02:3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性能是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小型车而言非常成熟,有ECE系列法规要求和C-NCAP、EURO-NCAP评价。但是对于商用车碰撞安全性能而言,消费者和厂家自身对此关注相对较少。当前,国际碰撞安全法规越来越严格,对于商用车的碰撞安全设计必须引起厂家重视。

前下防护装置是商用车碰撞安全性的重要部件,可以防止碰撞事故当中小型车卷入商用车前下部,而国内在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碰撞性能设计上还存在不足,大多前下部防护装置就是一块钢板或者硬塑板,简单加工安装在商用车前端,基本没有考虑力学传递路径,导致前下部防护装置在碰撞时直接变形破坏,甚至破坏车架或者前端附件,同时吸能效果差,没有有效发挥安全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碰撞时有效吸能的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其利用泡沫铝、橡胶等吸能装置对冲击载荷进行缓冲、吸收,力学传递性能稳定,可阻挡小型车钻入商用车下部,有效保护行人和车内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包括:L支架、防撞管梁、橡胶减震垫,支撑梁、横向斜撑、纵梁安装支座、纵向斜撑、横向撑杆、纵向连接杆;其中,横向斜撑与L支架通过橡胶减震垫与管梁连接,支撑梁与L支架、横向斜撑连接,此时支撑梁、防撞管梁、横向斜撑组成一个三角形;纵向斜撑与L支架连接,纵向连接杆与支撑梁、纵向斜撑连接,此时支撑梁、纵向斜撑、纵向连接杆组成一个三角形;横向撑杆连接左右两个三角形结构,纵梁安装支座与纵向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管梁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还包括吸能泡沫铝,所述吸能泡沫铝填充在所述防撞管梁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L支架横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还包括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填充在L支架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减震垫共四块。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斜撑上各个面上均匀交错布置有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通过纵梁安装支座和由L支架与车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对碰撞力的缓冲、吸收效果明显,能有效保护行人和车内人员安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管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L支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L支架,2-防撞管梁,3-橡胶减震垫,4-支撑梁,5-横向斜撑,6-纵梁安装支座,7-吸能泡沫铝,8-缓冲橡胶,9-纵向斜撑,10-横向撑杆,11-纵向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L支架1、防撞管梁2、橡胶减震垫3,支撑梁4、横向斜撑5、纵梁安装支座6、吸能泡沫铝7、缓冲橡胶8、纵向斜撑9、横向撑杆10、纵向连接杆11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是:吸能泡沫铝7填充在防撞管梁2内部,缓冲橡胶8填充在L支架1内部。

横向斜撑5与L支架1通过橡胶减震垫3与管梁2连接,支撑梁4与L支架1、横向斜撑5连接,此时支撑梁4、防撞管梁2、横向斜撑5组成一个三角形,用于分解碰撞力。橡胶减震垫3共四块。横向斜撑5各个面上均匀交错布置有圆孔。

纵向斜撑9与L支架1连接,纵向连接杆11与支撑梁4、纵向斜撑9连接,此时支撑梁4、纵向斜撑9、纵向连接杆11组成一个三角形,用于分解碰撞力。

横向撑杆10连接左右两个三角形结构,纵梁安装支座6与纵向连接杆11连接,用于分解侧碰力。

该防护装置最后通过纵梁安装支座6和由L支架1与车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对瞬间冲击载荷进行缓冲吸收,有效保护行人及乘用车内人员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结构,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