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203677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车载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当在后座空气通道中设置有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空调壳体中基于后座空调模式(后座调温模式)而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时,基于前座调温活门的位置而变更并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的车载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车载空调装置是一种用于在夏天或冬天对汽车室内执行制冷、供暖,或者除去雨天或冬天凝结于挡风玻璃上的霜等而确保驾驶员的前后方视野的汽车内置品,这样的空调装置通常同时具有制冷系统和供暖系统,从而将外部气体或内部气体选择性地导入之后对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并排送到车辆的室内,从而对汽车室内执行制冷、供暖或换气。
[0003]这样的车载空调装置在不同车种或相同车种内根据规格而开发成多样的形态,代表性的车载空调装置例如有单区(前座空间)空调装置、双区(前座左右方空间)空调装置、三区(前座左右方空间以及后座空间)空调装置。
[0004]图1为表示现有的单区空调装置的剖面图,所述空调装置I由如下要素构成:空调壳体10,一侧形成有空气流入口 11,另一侧形成有分别借助于模式活门16a、16b、16c而调节开度的除霜通风口 12a、迎面通风口 12b、底板通风口 12c ;蒸发器2和加热器芯3,在所述空调壳体10内的空气通道中依次相隔预定间距而设置;送风装置(未图示),连接于所述空调壳体10的空气流入口 11,用于吹送内部气体或外部气体。
[0005]另外,所述蒸发器2与加热器芯3之间设置有:调温活门15,通过调节旁路绕开加热器芯3的冷风通道Pl和经由加热器芯3的暖风通道P2的开度而调节温度。
[0006]所述空调壳体10由如下要素构成:上部壳体10a,通过组装左侧壳体与右侧壳体而构成;下部壳体10b,独立组装以用于防止所述上部壳体1a的下部中安置有所述蒸发器2的部位出现蒸发器2所产生的冷凝水的泄漏。
[0007]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车载空调装置1,当运行最大制冷模式时,所述调温活门15开放所述冷风通道Pl并封闭暖风通道P2。于是,由未图示的送风装置吹送的空气在经过蒸发器2的过程中与流动于蒸发器2内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转变为冷气,然后通过所述冷风通道Pl而向混合室(Mixing Chamber ;MC)方向流动,随后通过通风口排出到车辆室内的前座空间而执行前座空间的制冷,所述通风口是基于预定的空气排出模式(迎面通风模式、双级模式、底板通风模式、混合模式、除霜模式)并借助模式活门16a、16b、16c而进行开放。
[0008]并且,当运行最大供暖模式时,所述调温活门15封闭所述冷风通道Pl并开放暖风通道P2。于是,由未图示的送风装置吹送的空气在经过蒸发器2之后经由暖风通道P2而经过加热器芯3,并与流动于加热器芯3内部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转变为暖气之后朝混合室MC方向流动,随后通过通风口排出到车辆室内的前座空间而执行前座空间的供暖,所述通风口基于预定的空气排出模式并借助模式活门16a、16b、16c而得到开放。
[0009]另外,所述双区空调装置则在所述空调壳体10的内部中央设置分隔器(未图示)而将空调壳体10的内部左右划分,在此将相互独立地操作的左右调温活门等设置于所述空调壳体10内的分隔器两侧,从而可以独立地调节前座左右方空间的温度。
[0010]而且,所述三区空调装置Ia是一种将后座空气通道20附加于所述双区空调装置内的由冷风通道Pl和暖风通道P2构成的前座空气通道17的下部的空调装置,参考图2进行如下简要的说明。空调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器2和加热器芯3,并设置有前座调温活门15和前座模式活门16a、16b、16c,在这些方面并无显著差异,然而所述加热器芯3的下部额外形成有后座空气通道20,且所述后座空气通道20与暖风通道P2之间的加热器芯3的前方设置有后座调温活门25,加热器芯3的后方则设置有后座辅助调温活门26。
[0011]并且,所述后座空气通道20的出口侧形成有用于向后座侧排出空气的后座空气排出口 21。
[0012]于是,通过所述后座调温活门25和后座辅助调温活门26而流经所述后座空气通道20的冷风、以及经过所述暖风通道P2之后合流到后座空气通道20的暖风的混合量得到调节,然后通过所述后座空气排出口 21而被排出到后座空间,从而连后座空间也实现制冷、供暖。
[0013]然而,对于上述现有的三区空调装置Ia而言,当如图2所示地执行利用所述后座调温活门25而使经过所述加热器芯3的暖风通道P2和后座空气通道20均被开放的后座温度调节时,经过所述暖风通道P2的暖风与经过所述后座空气通道20的冷风相混合并向后座侧排出而调节后座温度,此时所述暖风通道P2侧的加热器芯3的通气阻力使得相对较多的冷风量从所述后座空气通道20通过,从而导致后座温度的可控性不足,而且还难以确保后座排出温度的直进性,由此存在乘坐者的舒适性降低的问题。
[0014]另外,后座空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后座调温活门25的后座调温开关(未图示),以使乘坐者能够调节后座温度。
[0015]图3为按后座调温开关的位置(空调模式)分别示出基于外界气体温度的排出温度的曲线图,所述后座调温开关可根据操作位置而执行最大制冷模式、制冷模式、中间模式(调温模式)、供暖模式、最大供暖模式等总共为5种的空调模式,各个空调模式各自的排出温度如图3的曲线图所示。
[0016]图3中三个虚线框分别为前座供暖模式下的排出温度范围、前座中间模式下的排出温度范围、前座制冷模式下的排出温度范围。
[0017]由图3可知,在现有技术中即使前座以制冷模式运行,后座也能够通过所述后座调温开关而启动最大供暖模式,此时前座与后座的温度偏差将会非常大。
[0018]如此,对于上述现有的空调装置而言,所述后座调温活门25只被所述后座调温开关所控制而与所述前座调温活门15的位置无关联,因此如果后座乘坐者在将所述后座调温开关置于最大供暖模式位置或最大制冷模式位置之后下车,则在没有任何人操作所述后座调温开关的情况下热空气或冷空气将会持续供应到后座空间。
[0019]此时,如果不顾前座正在执行制冷而将热空气持续供应到后座空间,则后座的热空气将会影响前座而导致前座乘坐者的舒适性降低的问题,不仅如此,车辆室内的温度因供应到后座的热空气而上升,结果导致空调的操作区间扩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20]技术问题
[002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车载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当在后座空气通道中设置有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空调壳体中基于后座空调模式(后座调温模式)而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时,基于前座调温活门的位置而变更并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从而防止在后座调温模式下大量的冷风从所述后座空气通道流过,由此可将适当的冷风量分配到前座空气通道和后座空气通道,据此不仅可以改善后座温度控制性的不足,而且还可以确保后座排出温度的直进性,从而提高乘坐者的舒适性。
[0022]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车载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当通过操作后座调温开关而调节后座温度时,与前座调温活门的位置相联系而控制后座调温活门的位置,从而避免后座排出温度与前座排出温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据此最小化后座排出温度波及前座的影响,于是不仅可以提高前座乘坐者的舒适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后座乘坐者的舒适性,并可缩小空调的操作区间,由此可以提高燃油效率。
[0023]技术方案
[0024]用于达到上述目的之本发明的一种车载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壳体,具有前座空气通道和后座空气通道,所述前座空气通道具有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所述后座空气通道形成于所述前座空气通道的下部;在所述空调壳体内被设置于前座空气通道和后座空气通道的上游侧的蒸发器以及被设置于暖风通道的加热器芯;前座调温活门,在所述空调壳体内被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与加热器芯之间,用于调节冷风通道和暖风通道的开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座排出壳体,配备于所述空调壳体的后座空气通道的出口侧,并具有后座迎面通风口和后座底板通风口以用于将空气排出到后座;后座调温活门,设置于所述后座空气通道,针对经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通过调节流入所述后座空气通道和暖风通道的流入量而调节后座空间的温度;后座冷风调节活门,设置于所述后座空气通道的内部,用于调节后座空气通道的开度;控制部,当基于后座空调模式而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时,基于所述前座调温活门的位置而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
[0025]另外,一种车载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判断后座空调模式宄竟是后座最大制冷模式、后座最大供暖模式、后座空调关闭模式还是后座调温模式;第二步骤,所述第一步骤的判断结果,如果是后座最大制冷模式,则将后座冷风调节活门驱动到最大程度地开放后座空气通道的位置;第三步骤,所述第一步骤的判断结果,如果是后座最大供暖模式或后座空调关闭模式,则将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驱动到封闭所述后座空气通道的位置;第四步骤,所述第一步骤的判断结果,如果是后座调温模式,则基于所述前座调温活门的位置而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
[0026]有益效果
[0027]根据本发明,当在后座空气通道中设置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空调壳体中基于后座空调模式(后座调温模式)而控制所述后座冷风调节活门的位置时,基于前座调温活门的位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