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3182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车辆用导流装置,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导流装置。如图8所示,该车辆用导流装置具备:沿着在车辆的顶板部90形成的开口部的前缘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上侧框91和下侧框92;以及网状部件93,其短边方向两终端部分别保持于上侧框91以及下侧框92并沿着开口部的前缘部延伸。
[0003]上侧框91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臂部91a与顶板部90侧转动自如地连结。另一方面,下侧框92在开口部的前缘部固定于顶板部90侧。而且,若上侧框91以相对于下侧框92上升的方式转动,则网状部件93以与该上侧框91 一起向顶板部90的面上突出的方式被展开。或者,若上侧框91以相对于下侧框92下降的方式转动,则网状部件93以与该上侧框91 一起收于顶板部90上表面的下侧的方式被收纳。
[0004]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发明第102005042187B4号说明书
[0005]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在下侧框92朝向顶板部90侧的固定中,例如使用螺钉等紧固件95,因此需要螺钉旋动等工序,从而不得已使组装性降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组装性的车辆用导流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导流装置具备上侧框及下侧框、网状部件、一对保持突部、以及止转部。上述上侧框以及下侧框沿着在车辆的顶板部形成的开口部的前缘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上述网状部件具有短边方向两终端部。在上述网状部件中,上述短边方向两终端部分别保持于上述上侧框以及上述下侧框,并且沿着上述开口部的上述前缘部并在上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上述网状部件以上述上侧框相对于上述下侧框上升的状态与该上侧框一起向上述顶板部的面上突出,以上述上侧框相对于上述下侧框下降的状态与该上侧框一起收于上述顶板部上表面的下侧。上述一对保持突部设置于上述下侧框的延伸方向两端部并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设置。上述一对保持突部分别插入于一对保持孔,上述一对保持孔形成于沿着上述开口部的上述前缘部在上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配置的顶板侧部件。上述止转部限制上述下侧框绕上述保持突部的转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车顶的立体图。
[0009]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流装置的俯视图。
[0010]图3中,(a)是表示导流装置的俯视图,并且(b)是(a)的放大图。
[0011]图4是表示导流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5是沿着图3的5 —5线的剖视图。
[0013]图6是沿着图3的6— 6线的剖视图。
[0014]图7是沿着图3的7 — 7线的剖视图。
[0015]图8是表示现有形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对车辆用导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将车辆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车辆高度方向上方以及下方分别称为“上方”以及“下方”。另外,将朝向车室内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称为“车内侧”,将朝向车室外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称为“车外侧”。
[0017]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的顶板部10形成有近似四边形的开口部1a并搭载有天窗装置11。该天窗装置11具备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配置、支承于开口部1a的前缘部的导流板12,并且具备沿前后方向移动来对开口部1a进行开闭的例如由玻璃板构成的近似四边形的可动面板13。
[0018]导流板12安装为能够进行以其后部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前部向上移动的所谓向上倾斜动作。导流板12随着可动面板13的开动作的进行,从该可动面板13侧被释放并执行向上倾斜动作,从而比顶板部10上表面更向上侧突出(展开状态)。或者,导流板12随着可动面板13的闭动作的进行,从该可动面板13侧被压入而收于顶板部10上表面的下侧(收纳状态)。导流板12在将开口部1a敞开时变为展开状态,从而防止风朝向车室内的卷入所弓I起的空气振动。
[0019]如图2所示,天窗装置11具备在开口部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缘部配置、固定的一对作为第二顶板侧部件的导轨14。各导轨14例如由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在长边方向上具有一定剖面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天窗装置11具备沿开口部1a的前缘部配置、固定的作为顶板侧部件的前壳体15。该前壳体15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借助其两端部而与两导轨14的前端连接,从而沿车辆宽度方向将它们之间桥接。
[0020]此外,用于对可动面板13进行开闭驱动的适当的驱动机构(省略图示)在导轨14滑动。另外,在两导轨14的前端部,分别转动自如地连结有设置在前壳体15上的导流板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
[0021]接下来,进一步对导流板12及其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0022]如图3(a)以及图4所示,导流板12具备沿着前壳体15 (开口部1a的前缘部)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近似带状的网状部件21。另外,导流板12具备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近似棒状的下侧框22。该下侧框22沿着前壳体15 (开口部1a的前缘部)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下侧框22以遍及网状部件21的长边方向全长地埋设其短边方向一侧(在图4中为下侧)的终端部的方式与终端部一体地树脂成形。该下侧框22保持、固定于前壳体15。
[0023]S卩,如图3 (b)放大所示,下侧框22 —体地具有从其延伸方向两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突出的一对安装臂部23。这里,下侧框22的延伸方向两端部的“端部”是指与开口部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边缘对置的部位。而且,在各安装臂部23,朝向车外侧突出地设置有近似圆柱状的保持突部24。另一方面,在前壳体15,沿着安装臂部23的与开口部1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边缘对置的车外侧面,立设有近似梯形板状的支撑件16。在该支撑件16形成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开口的近似圆形的保持孔16a。通过将各保持突部24插通于保持孔16a,从而使下侧框22保持于支撑件16 (前壳体15)。
[0024]另外,在前壳体15,以与支撑件16的车内侧后方邻接的方式,立设有近似锥台状的台座部17。
[0025]如图5 —并所示,台座部17在其上表面17a与保持突部24后方的安装臂部23的下表面23a抵接,从而限制下侧框22绕保持突部24的转动。此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对安装臂部23附上图案来突出显示其外形。
[0026]S卩,对于下侧框22而言,由于两保持突部24插通于两保持孔16a,从而被限制相对于前壳体15的朝向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位置偏移,并且由于安装臂部23的下表面23a与台座部17的上表面17a抵接,从而被限制相对于前壳体15的转动。台座部17构成止转部。
[0027]如图3(a)以及图6所示,在下侧框22,从其延伸方向中央部向车辆前方突出地设置有近似方爪状的插入突部25。另一方面,在前壳体15,以与下侧框22的车辆前方邻接的方式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纵壁部18。而且,在纵壁部18,形成有与插入突部25对置地在前后方向上开口的近似四边形的插入孔18a。在该插入孔18a,从车辆后方插入有插入突部25。S卩,下侧框22被限制朝向比纵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