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08575阅读:来源:国知局
转弯时向OUT侧施加高负载,则如图4化)所示,OUT侧居间地面接触 部23b的接地面会比其他地面接触部的接地面变得更宽。因此,OUT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b 显著地有益于驾驶稳定性。在此,由于OUT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b的刀槽花纹密度小且刚 性大,因此在其作用下,在干燥路面上的高负载下转弯时的驾驶稳定性优异。
[0031] 由此,可W兼顾干燥路面上的高负载下转弯时的驾驶稳定性和在雪地上的驾驶稳 定性。
[0032] 此时,IN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a的刀槽花纹密度相对于OUT侧居间地面接触部 23b的刀槽花纹密度的比率为1. 2W上且3. 5W下,并且,IN侧的突出部25a的顶点26a与 OUT侧的突出部2化的顶点2化相比仅高出0. 2mmW上且1. 5mmW下的情况下,干燥路面上 的高负载下转弯时的驾驶稳定性和雪地上的驾驶稳定性的平衡最佳。
[0033] 另外,不仅仅是IN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a和OUT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b,中屯、地面 接触部21也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则接地性变得更好,从而驾驶稳定性变得更好。若中屯、 地面接触部21的突出量小于IN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a的突出量,则IN侧居间地面接触部 23a的接地不会受到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妨碍,从而将发挥由IN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a的 大的突出量所带来的效果。
[0034] 另外,在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IN侧的刀槽花纹密度大于OUT侧的刀槽花纹密度, 并且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突出部27的顶点28位于比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宽度方向的中 屯、更靠近IN侧的情况下,中屯、地面接触部21同时对雪地上的驾驶稳定性和高负载下转弯 时的驾驶稳定性进行贡献。具体来说,在充气轮胎1接地,并且对其IN侧与OUT侧施加相 等的负载的情况下,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IN侧部分的接地面积会大于OUT侧的部分的接 地面积,但由于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IN侧部分的刀槽花纹密度大,因此雪地上的驾驶稳定 性变得更好。另一方面,若在转弯时向OUT侧施加高负载,则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OUT侧 部分的接地面积会大于IN侧部分的接地面积,但由于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OUT侧部分的 刀槽花纹密度小,因此干燥路面上的高负载下转弯时的驾驶稳定性变得更好。
[003引此时,在IN侧居间地面接触部23a的刀槽花纹密度相对于OUT侧居间地面接触部 23b的刀槽花纹密度的比率为1. 2W上且3. 5W下,并且,IN侧的突出部25a的顶点26a与 OUT侧的突出部25b的顶点2化相比仅高出0. 2mmW上且1. 5mmW下,而且,IN侧的突出 部25a的顶点26a与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突出部27的顶点28相比仅高出0. 2mmW上且 1.OmmW下的情况下,干燥路面上的高负载下转弯时的驾驶稳定性和雪地上的驾驶稳定性 的平衡最佳。
[0036]另外,在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突出部27的顶点28的、所述偏移的量小于中屯、地 面接触部21的半宽度的25%的长度的情况下,并且向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IN侧和OUT侧 施加相等的负载的状态下,IN侧和OUT侧的接地面积之差不会太大。因此,由中屯、地面接 触部21的IN侧的刀槽花纹大密度所带来的效果较小。另外,在所述偏移的量大于中屯、地 面接触部21的半宽度的50%的长度的情况下,并且在高负载下转弯时,中屯、地面接触部21 的IN侧和OUT侧的接地面积之差不会太大。因此,由OUT侧的刀槽花纹小密度所带来的效 果较小。但是,若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突出部27的顶点28的、从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宽 度方向中屯、向IN侧偏移的量是中屯、地面接触部21的半宽度的25%W上且50%W下的长 度,则难W发生运些问题。
[0037] (实施例)
[0038] 对表1所示的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进行了评价。任何一个充气轮胎 的地面接触部均为条形花纹状。表1中的刀槽花纹密度是W将比较例3的刀槽花纹密度作 为1的情况下的指数表示的,该指数越大,则刀槽花纹密度越大。
[0039] 实施例1的充气轮胎是,IN侧居间地面接触部的刀槽花纹密度和朝向轮胎径向外 侧的突出量,大于OUT侧居间地面接触部的刀槽花纹密度和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的突出量的 充气轮胎。实施例2的充气轮胎是,中屯、条形花纹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其突出量小于IN 侧居间地面接触部的突出量的充气轮胎。实施例3的充气轮胎是,中屯、条形花纹的IN侧的 刀槽花纹密度大于OUT侧的刀槽花纹密度,另外,中屯、条形花纹的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 顶点相对于中屯、条形花纹的宽度方向中屯、向IN侧偏移。
[0040] 比较例1的充气轮胎是,OUT侧居间条形花纹与IN侧居间条形花纹相比更向轮胎 径向外侧突出的充气轮胎。比较例2的充气轮胎是,OUT侧居间条形花纹的刀槽花纹密度 大于IN侧的该密度的充气轮胎。比较例3的充气轮胎是,任意一个条形花纹均未向轮胎径 向外侧突出的充气轮胎。
[0041] 表1中的突出量A、B、C是指,从各突出部的顶点至轮胎基准轮廓线的轮胎径向上 的高度。
[0042] 对于雪地上的驾驶稳定性,驾驶者在雪地上进行直线行驶或变线行驶并进行了感 官评价。另外,对于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驾驶者在干燥路面上进行直行行驶或转弯行 驶并进行了感官评价。对于任意一个驾驶稳定性,均W将比较例3的结果作为4的1-7的 共7级进行了评价。评价的数值越大,则表示驾驶稳定性越优异。
[0043] 在表1中示出评价结果。实施例1-3的评价更优于比较例1-3的评价,因此能够 确认上述实施方案的充气轮胎的效果。
[0044] (变形例)
[0045] 只要主沟槽的数量是3条W上,其就可为任意条数。与主沟槽的条数无关地,轮胎 宽度方向两侧的地面接触部是胎肩地面接触部,其旁边的地面接触部是具有与本实施方案 相同特征的居间地面接触部。另外,也有不存在中屯、地面接触部的情况。例如,主沟槽的数 量为3条,并且中央主沟槽与轮胎赤道相一致的情况等。
[0046] 中屯、地面接触部和居间地面接触部,分别可W是由花纹块在轮胎圆周方向上排列 而形成的。另外,胎肩地面接触部也可W是条形花纹。所有的地面接触部可W是条形花纹, 所有的地面接触部可W由花纹块形成,并且也可W混合条形花纹的地面接触部和花纹块的 地面接触部。但是,优选地,除刀槽花纹W外,胎面花纹相对于轮胎赤道呈左右对称。
[0047] 【表1】
[0048]
【主权项】
1. 一种充气轮胎,其为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胎肩地面接触部的旁边分别形成有居间 地面接触部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居间地面接触部分别形成有刀槽花纹, 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刀槽花纹密度大于成为车 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刀槽花纹密度,并且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 面接触部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相比更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轮胎宽度方向中央具备中心地面接触部, 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从轮胎基准轮廓线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 其突出量小于在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突出量。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具备刀槽花纹, 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中的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的刀槽花纹密 度,大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的刀槽花纹密度, 在比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更靠近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 内侧的部分,形成有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顶点。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所述刀槽花纹密度,相对于 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所述刀槽花纹密度的比率为1. 2以上且3. 5以 下, 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顶点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 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顶点相比,仅高出〇· 2mm以上且1. 5mm以下。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所述刀槽花纹密度,相对于 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所述刀槽花纹密度的比率为1. 2以上且3. 5以 下, 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顶点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 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顶点相比,仅高出〇· 2mm以上且1. 5mm以下, 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的顶点与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的顶点相比, 仅高出〇· 2mm以上且1.Omm以下。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的所述突出的顶点位于,从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的宽度方向的中 心仅以所述中心地面接触部的半宽度的25%以上且50%以下的长度向安装于车辆时成为 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向偏移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雪地上的驾驶稳定性和干燥路面上的高负载下转弯时的驾驶稳定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为形成有居间地面接触部(23a、23b)的充气轮胎(1),其特征在于,在居间地面接触部(23a、23b)分别形成有刀槽花纹(24),安装于车辆时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23a)的刀槽花纹密度,大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23b)的刀槽花纹密度,并且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23a)与成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居间地面接触部(23b)相比更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
【IPC分类】B60C11/03
【公开号】CN105365493
【申请号】CN201510468545
【发明人】高桥聪一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日
【公告号】DE102015215015A1, US2016003924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