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仪表板拉手、副仪表板及汽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50410阅读:来源:国知局
5可以通过在底座5内部设置连接件与副仪表板6连接,而底座5的面积较大可以设置较多的连接件,以达到提高连接稳定性的作用,而再将拉手本体I固定到底座5上,具体可以采用螺钉等易于拆卸的方式连接到底座5上,或者还可采用不可拆卸的方式或者较难拆卸的方式(例如过盈配合等)固定到底座5上,整个底座5和拉手本体I构成的副仪表板拉手可通过将底座5从副仪表板6上拆卸,而达到整体拆卸的目的,满足整体拆装方便的要求,又能保证安装后的稳定与美观。
[0038]需要说明的是,若为仅实现方便拆装的目的,整个副仪表板拉手也可以不具有底座5,拉手本体I直接安装到副仪表板6上。
[0039]下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手本体I与底座5可靠的连接方式,具体可参照附图4,金属骨架2的两端可以设有用于与底座5连接的安装部7,底座5上开设有与安装部7配合的安装槽8,安装部7插设并固定于安装槽8内。安装部7可以与金属骨架2—体成型。安装部7的横截面轮廓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在此,本实施例不具体限定。
[0040]具体的,安装部7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到安装槽8内,螺钉从下至上拧入至安装部7内,而作为优选的,螺钉可以同时穿过副仪表板6、底座5以及拉手本体I将该三者固定到一起。
[0041]可以选择的,拉手本体I与底座5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的,金属骨架2的两端可以设有用于与底座5连接的安装部7,底座5上开设有与安装部7配合的安装槽8,安装部7与安装槽8相卡接。拉手本体I在安装到底座5上后,在使用时具有向安装槽8开口方向脱出的脱出力,卡接的连接方式是在安装部7与安装槽8的侧壁之间设置阻止安装部7从安装槽8开口脱出的结构。
[0042]具体安装部7与安装槽8的卡接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在安装部7的侧表面设置凸起,在安装槽8的槽壁上设置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以使安装部7与安装槽8卡接;为便于定位,凸起可以是沿安装部7的周向设置的环状凸起,而凹槽则可以是与环状凸起相配合的环形槽;当然,凸起也可以为多个,并且不连续地沿安装部7的周向分布,并在安装槽8的槽壁上开设若干个与上述凸起配合的凹槽。
[0043]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具体在安装部7的侧表面设置凹槽,在安装槽8的槽壁上设置与凹槽相匹配的凸起,以使安装部7与安装槽8卡接。其具体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44]又或者,还可以是在安装部7的侧壁上设置卡扣,在安装槽8的槽壁上设置限位凸缘,卡扣的上表面被限位凸缘卡住,以防止安装部7从安装槽8内脱出。
[0045]当然,实现安装部7与安装槽8卡接的结构有很多,本实用新型不一一列举,且不做具体限定。
[0046]请参照附图1和附图4,进一步的,拉手本体I沿长度方向弯折以使拉手本体I形成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12,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12可以分别通过安装部7安装到底座5上,第一弯折部11、第二弯折部12与底座5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供手部握持的空间。底座5的上表面可以与副仪表板拉手的上表面大致齐平,通过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12构成整个拉手本体1,从而使得拉手本体I在长度方向与水平面(车厢地板)之间形成有两个倾斜角,由于人处于坐姿状态时,人的位置相对于副仪表板拉手的位置稍微靠后,手自然握持的状态时手臂是与水平面(车厢地板)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拉手本体I制成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更能够符合人体的生活习惯,舒适度较好。
[0047]并且,作为优选的,远离主仪表板的第二弯折部12的长度可以大于靠近主仪表板的第一弯折部11的长度,一般人的手部在握持拉手本体I的时候,按照正常的习惯动作,会握持到第二弯折部12上,因此,可将第二弯折部12的长度做的较长,以提供足够多的握持范围。
[0048]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在拉手本体I的前端且位于金属骨架2的侧面设置卡钩9,卡钩9具体可用于钩设到主仪表板上。优选的,卡钩9可以与金属骨架2 —体成型,以使得拉手本体I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实现多方向的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拉手本体I的前端指的是沿汽车行进的方向上的前端。
[0049]实施例二
[005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有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副仪表板拉手。
[0051 ]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副仪表板中,副仪表板拉手的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52]实施例三
[005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驾驶室,该驾驶室内安装有如实施例二所述的副仪表板。
[005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本体,所述拉手本体包括由金属骨架形成的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围有柔性外包层,所述柔性外包层内填充有塑料发泡层,所述柔性外包层贴覆于所述塑料发泡层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本体上所对应的金属骨架为由多根金属杆拼接而成的网状骨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副仪表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副仪表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部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部插设并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螺钉从下至上拧入至安装部内。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部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槽相卡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的侧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以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槽卡接; 或者,所述安装部的侧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以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槽卡接。8.根据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手本体沿长度方向弯折以使所述拉手本体形成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供手部握持的空间;所述拉手本体的前端且位于所述金属骨架的侧面还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钩设到主仪表板上。9.一种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拉手。10.一种汽车,包括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内安装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副仪表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拉手、副仪表板及汽车。其中,副仪表板拉手包括拉手本体,所述拉手本体包括由金属骨架形成的基体层,所述基体层外侧包围有柔性外包层,所述柔性外包层内填充有塑料发泡层,所述柔性外包层贴覆于所述塑料发泡层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副仪表板拉手、副仪表板及汽车,能够提高副仪表板拉手的强度,满足实用性要求。
【IPC分类】B60N3/02
【公开号】CN204821237
【申请号】CN201520500616
【发明人】赵立强, 李玉辉, 周建明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