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1457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整体机架及承重轮。整体机架的一端设有端盖Ⅰ;整体机架上方设有支撑轴,该支撑轴的上部设有固定支撑座;支撑轴嵌套有径向轴承Ⅰ和Ⅱ;承重轮设有承重轮主轴,该承重轮主轴两端分别设有端盖Ⅱ和Ⅲ;端盖Ⅱ上固定有测速传感器,该测速传感器与承重轮主轴的一端相连;整体机架下方两侧设有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该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上均设有一个带主导向轮轴的主导向轮和两个带副导向轮轴的副导向轮;主导向轮轴均与两个副导向轮轴相连;两个副导向轮分别与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铰接在一起,该铰接处均设有测量角度的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转弯性能良好。
【专利说明】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装置中导向机构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生产运输的工厂自动化设备正在逐渐装备于工厂生产线中,运输基础材料、零部件等货物,机器人到不同的工位执行相同或不同的动作,特别是在生产线不同工位上所需要材料的运输,立体仓库货物的出入库等,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精确定位,防止执行机构偏离预定轨道或在弯道处制动甚至发生动力电机锁死过载的情况;有些环境下需要行走机构经过C型或S型弯道,经常会出现行走机构制动于某一弯道而不能继续工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自动化生产的效率。
[0003]目前广泛采用的导向机构主要有单轨道和双轨道两种,双轨道导向机构以转向架(参见图1)为基础,主要应用于大型有轨车辆;单轨道导向机构主要应用于中型有轨车辆或公共交通;这些导向机构多与行走机构相配合,如应用于物流仓储巷道中堆垛机的导向机构转弯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弯性能良好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置于普通钢轨轨道上的整体机架及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的上表面相配合的承重轮;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相垂直的所述整体机架的一端设有端盖I ;所述整体机架上方设有支撑轴,该支撑轴的上部设有带内腔的固定支撑座;所述支撑轴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径向轴承I和径向轴承II,该径向轴承I和径向轴承II均嵌套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承重轮设有承重轮主轴,该承重轮主轴两端分别设有端盖II和端盖III,并固定在所述整体机架上;所述端盖II上固定有测速传感器,该测速传感器与所述承重轮主轴的一端相连;所述整体机架下方两侧设有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该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上均设有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相配合的一个带主导向轮轴的主导向轮和两个设在所述主导向轮两侧下方的带副导向轮轴的副导向轮;所述主导向轮轴均通过连接杆与两个所述副导向轮轴相连;所述两个副导向轮依次通过套有弹簧的支架滑杆、支架转动杆分别与所述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铰接在一起,该铰接处均设有测量角度的传感器。
[0006]所述普通钢轨轨道是指截面成工字型。
[0007]所述普通钢轨轨道的上表面相配合的所述承重轮为一个或者多个。
[0008]所述整体机架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支撑轴相连。
[0009]所述径向轴承I上设有端盖IV,该端盖IV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上方。
[0010]所述径向轴承I与所述径向轴承II之间的所述支撑轴上设有轴套。
[0011]所述测速传感器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承重轮主轴的一端相连。
[0012]所述主导向轮设在所述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的对称中心线上。
[0013]所述测速传感器与所述测量角度的传感器均与相关控制器相连。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承重轮的旋转,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在主导向轮和副导向轮的共同作用下,使本实用新型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有助于减少震动和缓和碰撞的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减少车体及导向架运动对轨道弯道的冲击及轨道对导向架的冲击,从而使车辆顺利通过弯道。
[0016]2、本实用新型中整体机架与车辆通过支撑轴与固定支撑座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转向。
[0017]3、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四个测量角度的传感器和一个测速传感器,因此,可以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使控制器做出判断,从而对车辆施加的控制特性做一定的调整。
[0018]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应用到单轨道、双轨道的物料运输生产线、地轨和天轨配合的有轨巷道堆垛机等的导向机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为现有的有四个上部导向轮两个下部导向轮的单轨转向架的俯视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部分的正视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部分的俯视图。
[0027]图8为单侧状态下的本实用新型导向部分在弯道处受力分析图。
[0028]图9为双侧状态下的本实用新型导向部分在弯道处受力分析图。
[0029]图10为双侧状态下的本实用新型导向部分在弯道处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状态图。
[0030]图中:1—整体机架 2—端盖I 3—端盖II 4一端盖III 5一测速传感器6—导向架7—主导向轮 8—副导向轮 9 一普通钢轨轨道10—支撑轴11 一固定支撑座12—径向轴承I 13—径向轴承II 15—承重轮14一轴套16—副导向轮轴 17—弹簧18—支架滑杆 19一支架转动杆20—测量角度的传感器 2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2?7所示,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该装置包括置于普通钢轨轨道9上的整体机架I及与普通钢轨轨道9的上表面相配合的承重轮15。
[0032]与普通钢轨轨道9相垂直的整体机架I的一端设有端盖I 2 ;整体机架I上方设有支撑轴10,该支撑轴10的上部设有带内腔的固定支撑座11 ;支撑轴10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径向轴承I 12和径向轴承II 13,该径向轴承I 12和径向轴承II 13均嵌套在内腔中;承重轮15设有承重轮主轴,该承重轮主轴两端分别设有端盖II 3和端盖1114,并固定在整体机架I上;端盖II 3上固定有测速传感器5,该测速传感器5与承重轮主轴的一端相连;整体机架I下方两侧设有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该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上均设有与普通钢轨轨道9相配合的一个带主导向轮轴的主导向轮7和两个设在主导向轮7两侧下方的带副导向轮轴16的副导向轮8 ;主导向轮轴均通过连接杆21与两个副导向轮轴16相连;两个副导向轮8依次通过套有弹簧17的支架滑杆18、支架转动杆19分别与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铰接在一起,该铰接处均设有测量角度的传感器20。
[0033]其中:普通钢轨轨道9是指截面成工字型,但不限于这种截面形式的轨道,铺设后弯道处为“C”型、“S”型中一种或两种类型混合而成的轨道。
[0034]普通钢轨轨道9的上表面相配合的承重轮15为一个或者多个。
[0035]整体机架I通过多个螺栓与支撑轴10相连。
[0036]径向轴承I 12上设有端盖IV,该端盖IV位于支撑轴10的上方。
[0037]径向轴承I 12与径向轴承II 13之间的支撑轴10上设有轴套14。
[0038]测速传感器5通过联轴器与承重轮主轴的一端相连。
[0039]主导向轮7设在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的对称中心线上。
[0040]测速传感器5与测量角度的传感器20均与相关控制器相连。
[004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弯道处受力分析(参见图8?9):F1为承重轮15与普通钢轨轨道9上表面的摩擦力;F2为副导向轮8与普通钢轨轨道9左右侧面的摩擦力;F为在普通钢轨轨道9没有弯度的情况下,普通钢轨侧面对副导向轮8的压力;F’为在普通钢轨轨道9弯道过度处,普通钢轨侧面对副导向轮8的压力;综上,本实用新型顺利通过弯道的有效作用力是F’。
【权利要求】
1.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置于普通钢轨轨道(9)上的整体机架(I)及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9)的上表面相配合的承重轮(15);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9)相垂直的所述整体机架(I)的一端设有端盖I (2);所述整体机架(I)上方设有支撑轴(10),该支撑轴(10)的上部设有带内腔的固定支撑座(11);所述支撑轴(10)自上而下依次嵌套有径向轴承1(12)和径向轴承II (13),该径向轴承1(12)和径向轴承II (13)均嵌套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承重轮(15)设有承重轮主轴,该承重轮主轴两端分别设有端盖II(3)和端盖111(4),并固定在所述整体机架(I)上;所述端盖II (3)上固定有测速传感器(5),该测速传感器(5)与所述承重轮主轴的一端相连;所述整体机架(I)下方两侧设有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 ),该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 )上均设有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9 )相配合的一个带主导向轮轴的主导向轮(7)和两个设在所述主导向轮(7)两侧下方的带副导向轮轴(16)的副导向轮(8);所述主导向轮轴均通过连接杆(21)与两个所述副导向轮轴(16)相连;所述两个副导向轮(8)依次通过套有弹簧(17)的支架滑杆(18)、支架转动杆(19)分别与所述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铰接在一起,该铰接处均设有测量角度的传感器(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9)是指截面成工字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钢轨轨道(9)的上表面相配合的所述承重轮(15)为一个或者多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机架(I)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支撑轴(10)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I(12)上设有端盖IV,该端盖IV位于所述支撑轴(10)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轴承I(12)与所述径向轴承II (13)之间的所述支撑轴(10)上设有轴套(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传感器(5)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承重轮主轴的一端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向轮(7)设在所述一对相对称的导向架(6 )的对称中心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轨车辆弯道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传感器(5)与所述测量角度的传感器(20)均与相关控制器相连。
【文档编号】B61F9/00GK204077692SQ20142053233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马殷元, 刘付超, 张伟, 廖理 申请人:兰州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