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77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车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
技术背景汽车副车架在整个汽车系统中是一个独立的结构件,它^^皮用来连 接控制臂、稳定杆、转向机、动力总成悬置,以及各种线束、传感器等等。汽车副车架承受着汽车的大部分重量,并具有以下功能将悬 架系统的所有载荷传递到汽车底板;隔离由悬架系统和传动系统传来 的振动和噪声;与车身架构一起,吸收汽车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支撑动力总成的重量,并承受从发动机悬置和变速箱悬置传来的各种 载荷;提供转向和车轮控制的模块化集成。然而,现有的汽车副车架,结构复杂、强度较小,不能有效吸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由于空间的关系,很难解决动力总成在前艙 布置困难的问题。不能满足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强度 大,能有效解决动力总成在前舱布置困难的问题的汽车副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车架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汽车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所述四根梁封闭地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架为整体式结构;在所述左纵梁上 开有缺口,在所述缺口内设有变速箱支架座。 优选地,所述缺口为圆形或长方形。优选地,在所述左纵梁上还"&有第一稳定杆安装座、左后控制臂 座、左前控制臂座;所述第一稳定杆安装座设于左纵梁与后横梁连接 处,所述左后控制臂座设于左纵梁中间偏后位置,所述左前控制臂座 设于左纵梁与前横梁连接处。其中,在所述第一稳定杆安装座处设有第二加强板。优选地,在所述右纵梁上设有第二稳定杆安装座、右后控制臂座、右前控制臂座;所述第二稳定杆安装座设于右纵梁与后横梁连接处, 所述右后控制臂座设于右纵梁中间偏后位置,所述右前控制臂座设于 右纵梁与前横梁连接处。其中,在所述第二稳定杆安装座处设有第三 加强板。优选地,在前横梁上设有发动机前支架座、第一加强板和前滑板; 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前横梁的两端,在前4黄梁的一端或者两端分别设 有前滑板。其中,所述前滑板上设有拖钩。优选地,在所述后横梁上设有转向机左支架座、转向机右支架座、 发动机后支架座;所述发动机后支架座设于后横梁与右纵梁的连接 处。优选地,所述四根梁的连接为焊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得到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车架,结构简 单,制造和装配简单,强度大,能够满足承受装配到其上的各部件传 来的力及其相应的力矩的作用,有效解决动力总成在前艙布置困难的 问题。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车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向所做得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B向所做得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汽 车副车架l为整体式结构,其包括前横梁12、后横梁14、左纵梁16 和右纵梁18;所述四根梁首尾封闭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汽车副车架 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获得。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有各部 件之间的连接均优选为焊接;前横梁12宽1208mm,后横梁14宽640mm,左纵梁16长852mm,右纵梁18长802mm。在前横梁12上设有发动机前支架座122、第一加强板124和前滑 板126;发动才几前支架座122 i殳于前一黄梁12的上表面,并且发动4几前 支架座122的支架座中心距副车架前后中心线为140 - 15Omm,优选为 145. 5mm。在前横梁12两端与车身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板124,前横 梁12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滑板126或者仅一端设有前滑板126。在前滑 板126上设有拖钩128。发动机前支架座122的形状根据汽车的具体 结构或者车型来设计。在后横梁14上设有转向机左支架座142、转向机右支架座140、 发动机后支架座144;转向机左支架座142上的安装孔距副车架前后 中心线100mm-120mm, 优选lllmm;转向才几右支架座140上的安装孔 距副车架前后中心线190mm-210mm,优选200mm;发动才几后支架座144 设于后横梁14与右纵梁18的连接处。转向机左支架座142、转向机 右支架座140和发动机后支架座144的形状结构根据汽车的具体结构 或者车型来设计。在左纵梁16上设有第一稳定杆安装座162、左后控制臂座164、 左前控制臂座166和变速箱支架座168。第一稳定杆安装座162设于 左纵梁16与后横梁14的连接处,并且在该处还设有第二加强板160; 左后控制臂164设于左纵梁16的中间偏后位置;左前控制臂座166 设于左纵梁16与前横梁12的连接处。在本实用新型中,副车架的四 根梁由上下两片焊接而成,在左纵梁的上片161上开有圆形或者长方 形缺口,缺口中心距前梁后侧面230mm- 240mm,优选为234mm,左纵 梁下片163相应部位朝上拱起,以解决离地间隙问题,变速箱支架座 168设于所述缺口内,与左纵梁上片161焊接,与左纵梁下片163凸 起部位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箱支架座168长147. 4ram,变速箱 支架座168宽64mm。在右纵梁18上设有第二稳定杆安装座182、右后控制臂座184 和右前控制臂座186。第二稳定杆安装座182设于右纵梁18与后横梁 14的连接处,并且在该处还设有第三加强板180;右后控制臂座184设于右纵梁18的中间偏后位置;右前控制臂座186设于右纵梁18与 前横梁12的连接处。图2和图3分别为沿图1中A向和B向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 左纵梁上片161上开有圆形或者长方形缺口,左纵梁下片163相应部 位朝上拱起,以解决离地间隙问题,变速箱支架座168设于所述缺口 内,与左纵梁上片161焊接,与左纵梁下片163凸起部位相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描 述,任何在所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改动或者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所述四根梁封闭地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架为整体式结构;在所述左纵梁上开有缺口,在所述缺口内设有变速箱支架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圓 形或长方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纵梁 上还设有第一稳定杆安装座、左后控制臂座、左前控制臂座;所述第一 稳定杆安装座设于左纵梁与后横梁连接处,所述左后控制臂座设于左纵 梁中间偏后位置,所述左前控制臂座设于左纵梁与前横梁连接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稳 定杆安装座处设有第二加强板。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纵梁 上设有第二稳定杆安装座、右后控制臂座、右前控制臂座;所述第二稳 定杆安装座设于右纵梁与后横梁连接处,所述右后控制臂座设于右纵梁 中间偏后位置,所述右前控制臂座设于右纵梁与前横梁连接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稳 定杆安装座处设有第三加强板。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前横梁上设 有发动机前支架座、第一加强板和前滑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于前横梁 的两端,在前横梁的一端或者两端分别设有前滑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板上 设有拖钩。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横梁 上设有转向机左支架座、转向机右支架座、发动机后支架座;所述发动 机后支架座设于后横梁与右纵梁的连接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梁 的连4姿为焊4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所述四根梁封闭地固定连接;所述副车架为整体式结构。并且,在左纵梁上开有圆形或者长方形缺口,变速箱支架座设于所述缺口中。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汽车副车架,结构简单,并且制造和装配简单,强度大,能够满足承受装配到其上的各部件传来的力及其相应的力矩的作用,有效解决动力总成在前舱布置困难的问题。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1089482SQ200720074090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3日
发明者孙万峰, 岐 李, 杨锁望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