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62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燃料箱中具备使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的机动二 轮车。
背景技术
己知有具备燃料箱和气液分离器的机动二轮车,所述燃料箱储存燃 料,所述气液分离器在该燃料箱内且比燃料的油面靠上方设置,并将燃料 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例如,参考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昭57-60981号公报(第2图)。 在专利文献1的第2图中,从燃料箱10 (符号延用公报的符号。以下 相同)的供油口向燃料箱10的内方延伸设置有供油管13,在燃料箱10 的手柄侧的前部上表面配置有将在燃料箱10蒸发的蒸发燃料导入罐的分 离器11 (以下称为"气液分离器ll")。在该气液分离器11中设有阀机构 22,其将在车体大幅倾斜时防止液体燃料向罐流出的燃料过填充防止管21 组装为两段。
不过,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连通气液分离器11和燃料箱10 的前端开口 27需要设置在燃料箱10的上表面,因此燃料箱10上部的紧 凑化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技术为课题,该技术在具备将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 分离器的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实现燃料箱上部的紧凑化。
第一发明的机动二轮车具备燃料箱,其储存燃料;气液分离器,其 设置在比燃料的油面靠上方的位置并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 设置在该气液分离器上的导入开口以及回流开口 ,导入开口将燃料箱内的 蒸发燃料向气液分离器内导入,回流开口使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燃料向燃料箱回流;排出管,其从气液分离器延伸而引导蒸发燃料;罐,其设置在 该排出管的前端并吸附蒸发燃料,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气液分离 器配置在燃料箱的内部,该气液分离器偏向配置在燃料箱的左右壁中的一 个壁上,导入开口与燃料箱的一个壁对置配置,排出管从气液分离器向燃 料箱的另一个壁延伸设置。
第二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气液分离器具有圆筒部和闭塞该 圆筒部的两开口的盖部,圆筒部的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导入开口形成在 与一个壁对置配置的一个盖部上,并且回流开口配置在一个盖部上且配置 在导入开口的下方。
第三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排出管与圆筒部的轴线大致平行 地配置,并且架设在气液分离器的两盖部,在设有导入开口的一个壁面侧 设置连通排出管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连通孔,该连通孔设置在比导入开口 靠下方且比回流开口靠上方的位置。
第四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气液分离器通过支柱安装在燃料 箱内,该支柱安装于燃料箱的一个壁上。
第五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燃料箱的上表面设置供油口, 在该供油口的周围设置从上表面向上方鼓起的鼓起部,在该鼓起部配置气 液分离器以及排出管的局部,排出管的中间部配置在比形成于排出管上的 连通孔靠上方的位置。
在第一发明中,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的气液分离器配置 在燃料箱内,在该气液分离器上,导入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的导入开口与 燃料箱的一个壁对置配置。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气液分离器能够抑制车辆倾斜时液体燃料向排出 管流入。
此外,由于气液分离器配置在燃料箱内,因此能够使燃料箱的上部紧 凑。在此基础上,不需要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燃料泄漏防止阀等,因此能 够减少部件件数。
在第二发明中,气液分离器具有形成圆筒形状的圆筒部,该圆筒部的 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回流开口配置在导入开口的下方。即使在液体燃料 进入气液分离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流入气液分离器的液体燃料迅速地向燃料箱回流。
在第三发明中,由于连通排出管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连通孔设置在比 导入开口靠下方且比回流开口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流入气液分离器的液体 燃料能够通过回流开口向燃料箱回流,能够仅使蒸发燃料从连通孔向排出 管容易地流动。即,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流入,并能够维持 导入开口和燃料箱内之间的连通。由于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流入且同时 维持燃料箱内外的连通,因此不会降低蒸发燃料的处理能力。
在第四发明中,由于气液分离器通过支柱安装在燃料箱内,该支柱安 装于燃料箱的一个壁上,因此能够缩短支柱的长度,从而能够同时实瑰安 装部的轻量化和安装部的刚性确保。
在第五发明中,在燃料箱的上表面设有供油口,在该供油口的周围设 有鼓起部。由于使用设置在供油口的周围的鼓起部来设置气液分离器以及 排出管,因此能够实现将燃料气液分离的机构的紧凑化。
此外,由于排出管的中间部配置在比形成于排出管上的连通孔靠上方 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液体燃料流入排出管内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液体燃 料迅速地向燃料箱内回流。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备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备的气液分离器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6-6线剖面图。 图7是图5的7-7线剖面图。 图8是图4的8-8线剖面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燃料箱中设置的气液分离器的作用说明图。 符号说明10-机动二轮车,26-燃料箱,27-供油口, 88-气液分离器, 89-排出管,92-罐,133-燃料箱的一个壁(右壁),132-燃料箱的另一个壁200910152110.9 -—个盖部(右),144-另一个盖部(左), 145-导入开口, 146-回流开口, 151-连通孔,155-鼓起部,161-排出管的中 间部,J-圆筒部的轴线,Y-燃料的油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优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 是,图是沿符号的方向观察的。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中作为骨架的
车架11由以下构成设置于前端的前管12;从该前管12向斜后下方延伸 的主架13以及下架20;在该主架13的后端安装的枢轴板14;从主架13
的途中向斜后上方延伸的作为上架的左右一对座椅横挡16、 17(仅表示面 前侧的符号16);分别连接主架13的后端以及座椅横挡16、 17的左右一 对辅助架18、 19 (仅表示面前侧的符号18)。
即,车架11具备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13;从主架13的途
中向斜后上方左右延伸的座椅横挡16、 17;配置在这些座椅横挡16、 17 的下方、连接主架13和座椅横挡16、 17之间并形成大致三角形的辅助架 18、 19。辅助架18、 19的前端部与主架13连接,后端部与座椅横挡16、 17连接。
在前管12操纵自如地安装有前叉21,在主架13以及枢轴板14安装 有发动机22,在枢轴板14经由枢轴23摆动自如地安装有摆动臂24,在 座椅横挡16、 17安装有燃料箱26。
前叉21在构成其上部的转向轴31上安装有操纵手柄32,在前叉21 的下端安装有前轮33。
艮P,在机动二轮车10上设有包括前叉21并将前轮33旋转自如地支 承的操纵部39、包括摆动臂24并将后述的后轮58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后轮 悬架部40、将操纵部39旋转自如地支承并且将后轮悬架部40摆动自如地 支承的主架13。车架11是设置在操纵部39和后轮悬架部40之间的部件。
发动机22是驱动源,该发动机22在后部一体地设置变速器34且前 后较长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曲轴箱36安装工作缸体37,在该工作缸体 37安装工作缸盖38。在工作缸盖38的上部安装有吸气装置41 ,在工作缸盖38的下部安装 有排气装置42。
吸气装置41由化油器46和空气过滤器47构成,所述化油器46经由 吸气管44与工作缸盖38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47经由连接管45与该化 油器46连接,后述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与化油器46连接。
排气装置42由安装于工作缸盖38的排气管51和与该排气管51的后 端连接的消声器52构成,2次空气供给装置53与排气管51连接。
变速器34中输出轴54从曲轴箱36的侧面突出,在该输出轴54安装 有主动链轮56。
在摆动臂24的后端安装有后轮58。
在后轮58上一体地设有从动链轮61,在主动链轮56和从动链轮61 上挂有链条62。
在摆动臂24的后端和分别设置于座椅横挡16、 17的托架64、 66 (仅 表示面前侧的符号64)之间架设安装有后缓冲单元67、 67 (仅表示面前 侧的符号67)。
这里,符号71表示手柄盖,72表示前盖,73表示前挡泥板,74表示 腿防护板,76表示乘客座椅,77表示车身盖,78表示尾灯,81表示后挡 泥板,82表示主停车架。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备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侧视 图,在燃料箱26和化油器46之间设有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其将燃料箱 26内的燃料蒸发出来的蒸发燃料吸入吸气装置41的化油器46。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是将在燃料箱26内存在的作为蒸发燃料的成分 的HC (碳氢化合物)通过发动机的吸气负压与混合气一起吸入吸气系而 使其燃烧的系统,由以下构成气液分离器88,其设置于燃料箱26内的 上部并使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上游侧排出管90,其一端与该 气液分离器88连接;下游侧排出管91,其一端与该上游侧排出管90的另 一端连接;罐92,其与该下游侧排出管91的另一端连接并吸附蒸发燃料; 第1放气配管93,其一端与该罐92连接;放气控制阀94,其与该第l放 气配管93的另一端连接;第2放气配管97,其一端与该放气控制阀94 连接并且另一端与化油器46、具体而言构成化油器46的化油器主体96
8的侧面连接;罐用空气过滤器101,其净化被导入罐92的新气;新气导入 管102,其分别连接该罐用空气过滤器101以及罐92;外部连通管103, 其为了使罐92内和外部连通而从罐92向下方延伸且下端向大气开放。106 是盖住供油口的供油盖。
所述气液分离器88即使在燃料箱26内燃料被供给到上限时(所谓的 满箱时),也能够通过上游侧排出管90以及下游侧排出管91进行蒸发燃 料的排出。
罐92是填充有暂时吸附蒸发燃料的活性炭的容器。
第1放气配管93以及第2放气配管97是构成放气配管98的部件,
所述放气控制阀94以阀的开阀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设置在放气
配管98的途中。
放气控制阀94是为了防止在化油器46内一次吸入大量的蒸发燃料而 使混和气的空燃比变动较大、从而对蒸发燃料的吸入量进行控制的单向 阀,在规定值以上的负压作用时允许蒸发燃料从罐92向化油器46的流动, 阻止气体从化油器46向罐92的流动。
罐用空气过滤器IOI是构成不同于空气过滤器47 (参照图1)并设置 于蓄电池箱的辅助空气过滤器105的局部的机构。
接下来对上述蒸发燃料处理装置50的作用进行说明。
向罐92内流入的蒸发燃料暂时被活性炭吸附。然后,在吸气系的吸 气负压作用于罐92时,在通过新气导入管102向罐92内导入的新气的作 用下,使蒸发燃料脱离活性炭并被吸入化油器46内。
图3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视图,说明机动二轮车10的前 后方向大致中央部的结构。图中,拆下作为车身盖(图1的符号77)的构 成要素、从车体的大致中央部朝向车体后部且覆盖车架11的侧方的侧盖 以及后盖。
覆盖罐92的内侧的后挡泥板81经由托架部81a、 81a (仅表示面前侧 的符号81a)安装于座椅横挡16、 17 (仅表示面前侧的符号16)。 67a、 67a (仅表示面前侧的符号67a)是挡住后缓冲单元67、 67的上端部的后缓冲 单元安装部。
燃料箱26经由箱支柱68、 68 (仅表示面前侧的符号68)进行安装,箱支柱68、 68附设于作为车架11的构成部件的座椅横挡16、 17的上表 面,在该燃料箱26的上部设置所述气液分离器88,上游侧排出管90从该 气液分离器88延伸,且下游侧排出管91与该上游侧排出管卯的前端连 接,该下游侧排出管91与设置于燃料箱26的下方的罐92连接,由此能 够将在燃料箱26蒸发的蒸发燃料吸附到罐92。
由于燃料箱26配置在罐92的上方,因此能够縮短排出管89的长度, 排出管89连接燃料箱26和罐92之间且由上游侧排出管90和下游侧排出 管91构成。若能够縮短排出管89的长度,则能够实现车辆的轻量化以及 紧凑化。
燃料箱26将上半体28和下半体29从上下对接,形成筒状的供油管 95从设置于上半体28的上表面的供油口 27向下方延伸。
由于使供油管95向供油口27的下方延伸,因此在供油时,不会出现 在比供油管95的下表面95u靠上方残留的空气的泄漏部位,能够使燃料 的油面不达到供油管95的下表面95u的水平面以上。
在燃料箱26的内部配置有气液分离器88,该气液分离器88比供油管 95的下表面95u靠上方配置。
以下,对罐92的配置结构以及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罐92配置于由主架13和上架(座椅横挡16)以及辅助架18包围的 大致三角形的空间121,并且安装于车架11。
具体而言,在上架16、 17和辅助架18、 19连接的连接部113、 114 (仅表示面前侧的符号113)的内侧架设有形成大致三角形状的加强部件 115、 116 (仅表示面前侧的符号115),在这些加强部件115、 116中的一 个加强部件115上经由连接部件117设有保持罐92的外周的托架部118, 在该托架部118安装有罐92。
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燃料箱26的下半体29具备底面131; 左右对置配置的左右壁132、 133;前后对置配置的前后壁134、 135;作 为与上半体(图3的符号28)的对接面的凸缘面136,气液分离器88经 由支柱137安装于右壁133。
气液分离器88相对于车宽方向中心线配置为偏向燃料箱26的右壁 133侦ij。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气液分离器88偏向燃料箱26的左壁132
10配置。
在气液分离器88上延伸有将蒸发燃料从该气液分离器88向罐92引导的排出管89。 139表示安装在左壁132并挡住排出管89的排出管支柱。
图5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所具备的气液分离器的剖面图,图6是图5的6-6线剖面图,图7是图5的7-7线剖面图。以下,参照图5到图7进行说明。
气液分离器88具有形成圆筒形状的圆筒部142和闭塞该圆筒部142的两开口的盖部143、 144,圆筒部142的轴线J沿水平方向配置。
在作为气液分离器88的构成要素的盖部中的一个盖部143上开有将燃料箱26内的蒸发燃料向气液分离器88内导入的导入开口 145,在该导入开口 145的下方开有使气液分离器88内的液体燃料向燃料箱26回流的回流开口 146。
由于圆筒部142的轴线J沿水平方向配置,回流开口 146配置在导入开口 145的下方,因此即使在液体燃料进入气液分离器88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流入气液分离器88的液体燃料快速地向燃料箱26回流。
导入开口 145形成在与作为一个壁的右壁133对置配置的作为一个盖部的右盖部143上,并且回流开口 146配置在右盖部143,且配置在导入开口145的下方。导入开口 145在右盖部143开口,并且与燃料箱26的右壁133对置配置,排出管89从气液分离器88向作为燃料箱26的另一个壁的左壁132延伸设置。
排出管89沿圆筒部142的轴线J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架设在气液分离器88的两盖部143、 144,在设有导入开口 145的右壁133侧设置连通排出管89和气液分离器88之间的连通孔151,该连通孔151设置在比导入开口 145靠下方且比回流开口 146靠上方的位置。连通孔151由设置在排出管89上下的上连通孔152和下连通孔153构成。154是在盖部144开口且排出管89通过的排出管孔。
由于连通排出管89和气液分离器88之间的连通孔151设置在比导入开口 145靠下方且比回流开口 146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流入气液分离器88的液体燃料通过回流开口 146向燃料箱26回流,能够仅使蒸发燃料从连通孔151向排出管89容易地流动。即,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89流入,且能够维持导入开口 145和燃料箱26内之间的连通。
由于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89流入且同时维持燃料箱26内外的连通,因此不会降低蒸发燃料的处理能力。
图8是图4的8-8线剖面图,结合参照图4进行说明。
气液分离器88通过支柱137安装在燃料箱26内,该支柱137安装于构成燃料箱26的下半体29的右壁133。
由于气液分离器88通过支柱137安装在燃料箱26内,该支柱137安装于燃料箱26的右壁133,因此能够縮短支柱137的长度,且能够同时实现安装部的轻量化和安装部的刚性确保。
此外,由于安装在下半体29,因此能够确保气液分离器88向燃料箱26良好的组装性。
接下来对上述机动二轮车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9是在本发明的燃料箱中设置的气液分离器的作用说明图。
(a) 表示车体向右侧倾斜且气液分离器88的局部浸入油面Y的状态,液体燃料如箭头a所示从回流开口 146向气液分离器88内流入。然后,流入气液分离器88内的液体燃料的一部分从下连通孔153向排出管89流入。
在这种情况下,蒸发燃料从导入开口 145向气液分离器88内流入,流入气液分离器88内的蒸发燃料能够从上连通孔152向排出管89流入,因此即使在车体向右侧倾斜时,也能够将燃料箱26内的蒸发燃料向罐(图3的符号92)导入,并且能够抑制液体燃料向罐92流入。
(b) 表示车体从(a)的状态回复到水平姿态,气液分离器88远离油面Y的状态,向气液分离器88内流入的液体燃料如箭头bl所示从下连通孔153向圆筒部142回流,且如箭头b2所示从向圆筒部142开口的回流开口 146向燃料箱26回流。
在这种情况下,蒸发燃料从导入开口 145向气液分离器88内流入,流入气液分离器88内的蒸发燃料从上连通孔152向排出管89流入,且液体燃料不会向罐92流入。
在车体向左侧倾斜时,与车体水平时相比,由于气液分离器88更远离油面,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燃料向罐92流入。结合参照图8,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的气液分离器88配置在燃料箱26内,在该气液分离器88上,导入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的导入开口 145与燃料箱的右壁133对置配置。
通常,由于储存在燃料箱内的燃料的油面Y位于比导入开口 145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压力的蒸发燃料从导入开口 145进入气液分离器88,通过排出管89向罐(图3的符号92)输送。
另外,由于气液分离器88以及车体暂时性地向燃料箱右壁133侧倾斜等而导致液体燃料与导入开口 145接触时,可能会有一些液体燃料暂时性地进入气液分离器88的内方。
然而,由于将蒸发燃料从气液分离器88向罐导入的排出管89向燃料箱26的左壁132延伸设置,因此能够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89流入。而且,如果燃料箱26在水平方向倾动,则气液分离器内残留的液体燃料从回流开口 146向燃料箱26回流,从而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89流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与导入开口以及回流开口对置配置并且接近配置的一个壁是燃料箱的右壁,但也可以配置于燃料箱的左壁。
由于在燃料箱26内配置有具有所述功能的气液分离器88,因此能够获得充分的气液分离功能,同时能够使燃料箱26的上部紧凑。
此外,由于不需要在气液分离器88上设置燃料泄漏防止阀等,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参照图3以及图8,在燃料箱26的上表面26u设置供油口 27,在该供油口 27的周围设置从上表面26u向上方鼓起的鼓起部155,在该鼓起部155配置气液分离器88以及排出管89的局部,排出管89的中间部161比气液分离器88靠上方配置。
在燃料箱的上表面26u设置供油口 27,在该供油口 27的周围设置鼓起部155。由于使用设置在供油口 27的周围的鼓起部155来设置气液分离器88以及排出管89,因此能够实现将燃料气液分离的机构的紧凑化。
此外,由于排出管的中间部161比形成于排出管89的连通孔151靠上方配置,因此即使在液体燃料流入排出管89内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液体燃料迅速地向燃料箱26内回流。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用于机动二轮车,但也适用
13于鞍座型车辆。
本发明适用于在燃料箱中具备使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的机动 二轮车。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燃料箱,其储存燃料;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比所述燃料的油面靠上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设置在该气液分离器上的导入开口以及回流开口,所述导入开口将所述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向所述气液分离器内导入,所述回流开口使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燃料向所述燃料箱回流;排出管,其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延伸而引导所述蒸发燃料;罐,其设置在该排出管的前端并吸附所述蒸发燃料,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配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内部,该气液分离器偏向配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左右壁中的一个壁上,所述导入开口与所述燃料箱的一个壁对置配置,所述排出管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向所述燃料箱的另一个壁延伸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圆筒部和闭塞该圆筒部的两开口的盖部,所述圆筒部的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所述导入开口形成在与所述一个壁对置配置的一个盖部上,并且所述 回流开口配置在所述一个盖部上且配置在所述导入开口的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管与所述圆筒部的轴线大致平行地配置,并且架设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两盖部,在设有所述导入开口的所述一个壁面侧设置连通所述排出管和所述 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连通孔,该连通孔设置在比所述导入开口靠下方且比所述回流开口靠上方的 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支柱安装在所述燃料箱内, 该支柱安装于所述燃料箱的一个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料箱的上表面设置供油口 ,在该供油口的周围设置从所述上表面向上方鼓起的鼓起部,在该鼓起部配置所述气液分离器以及所述排出管的局部, 所述排出管的中间部配置在比形成于所述排出管上的所述连通孔靠上方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技术为课题,该技术在具备将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的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实现燃料箱上部的紧凑化。机动二轮车(10)具备燃料箱(26);气液分离器(88),其配置在该燃料箱(26)的内部,比燃料的油面靠上方设置并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排出管(89),其从该气液分离器(88)延伸而引导蒸发燃料,气液分离器(88)偏向燃料箱(26)的右壁(133)配置,导入开口(145)与燃料箱的右壁(133)对置配置,排出管(89)从气液分离器(88)向燃料箱(26)的左壁(132)延伸设置。
文档编号B62J35/00GK101676171SQ200910152110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9日
发明者中岛泰, 樱井洋子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