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46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车架结构,尤其与副车架在车架上的安装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承载式结构车身的车架I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相互平行的纵梁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副车架2如图2所示,副车架2需安装在车架I前面的底部,安装位置共有四个,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安装点31、第二安装点32、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其中,第一安装点31与第三安装点33位于车架I的左纵梁11上,且第一安装点31位于第三安装点33前方(正常车行方向为前方);第二安装点32与第四安装点34位于车架I的右纵梁12上,且第二安装点32位于第四安装点34前方。在这四个安装点31、32、33、34上,车架I的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上焊接安装螺母,在副车架2相应位置加工安装孔,最后在安装孔内穿过安装螺栓,并与安装螺母配合连接,完成副车架2在车架I上的安装。在该安装过程中,由于安装位置固定不变,而安装螺栓与安装螺母的配合需要很高的同轴度,因此焊接在车架I上的安装螺母的位置度要求很高。位置度的提高,会大大提高副车架2的安装成本,并延长副车架2安装时间,因此,对于现代化的汽车生产来说,该安装形式很难符合控制成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在车架上安装副车架且能够有效降低副车架安装成本的副车架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包括车架与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共有四个,分别是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第三安装点与第四安装点,所述副车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点与第三安装点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左纵梁上,所述第一安装点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点前方,所述副车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点与第四安装点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右纵梁上,所述第二安装点位于所述第四安装点前方,所述第三安装点与第四安装点中至少一个安装点的安装配合位置能够调整。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安装点与第二安装点上,所述副车架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配合位置固定不可变,在所述第三安装点与第四安装点上,所述副车架在所述车架上的安装配合位置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调整。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安装点与第二安装点上,所述副车架通过相配的螺栓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所述副车架上加工有对应所述螺栓的第一安装孔。进一步,安装所述螺栓的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上还焊接有导套,所述导套套装所述螺栓。进一步,在所述第三安装点与第四安装点上,所述副车架通过相配的调整螺栓与调整螺母安装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调整螺母分别可移动地卡夹在一固定安装在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的卡套内,所述调整螺母与所述卡套的横向与纵向之间均具有间隙,且所述调整螺母在所述卡套中旋转角度不超过10度,对应所述调整螺母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分别加工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副车架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上加工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内配穿所述螺栓,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调整螺栓之间也具有间隙。进一步,所述卡套包括支撑部、调整部和卡固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卡套底部,所述调整部位于所述支撑部两侧,并均沿垂直所述支撑部的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卡固部平行于所述支撑部,并与所述调整部相连,所述卡固部上加工有圆孔;所述调整螺母外缘包括相连的调整凸台与圆柱,所述调整凸台夹靠在所述支撑部与卡固部之间,两侧边缘与所述调整部平行,并与所述调整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圆柱穿过所述卡固部上的所述圆孔,并与所述圆孔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四个安装点中的至少有一个安装点上,副车架在车架上的安装结构的配合位置能够进行调整,因此四个安装点上的安装结构在车架与副车架上的位置精度要求将大大降低,生产装配成本因此会大大下降,符合现代化汽车生产的成本控制需求。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3]图1为车架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副车架结构示意图;[0015]图3为副车架在车架上的安装位置仰视示意图;[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安装结构中第一安装点与第二安装点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安装结构中第三安装点与第四安装点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安装结构中卡套与螺母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安装结构中卡套与螺母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0020]图8为图7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
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中车架I与副车架2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分别如图1与图2所示,副车架2在车架I上的安装位置也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安装点31、第二安装点32、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四个安装点31、32、33、34的位置如背景技术中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安装点31与第二安装点32上副车架2的安装结构如图4所示。在该安装点31、32上,车架I的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包括两层梁板101、102,两层梁板101、102上对应加工通孔103,一螺栓301穿过该两通孔103,头部位于上层梁板101上,尾部位于下层梁板102下方。该螺栓301头部焊接固定在一焊片304上,该一焊片304铆接固定在上层梁板101上,并在该焊片304与上层梁板101之间夹靠一垫片305。下层梁板102上部还焊接一导套303,该导套303套装在螺栓301外部,在螺栓301穿过两层梁板101、102上通孔103时,起到导引作用,并可以起到一定支撑两层梁板101、102的作用。副车架2相应安装位置上加工有第一安装孔201,在车架I底部安装副车架2时,螺栓301穿过该第一安装孔201,并通过螺母302固定在车架I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下梁板102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上副车架2的安装结构如图5所示。在该安装点33、34上,在车架I的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的梁板上部焊接一卡套308,调整螺母307位置可调地卡夹在该卡套308内,在该卡套308与调整螺母307下方的梁板上加工第二安装孔104,该第二安装孔104与调整螺栓306之间具有调整间隙。副车架2相应安装位置加工有第三安装孔202,安装副车架2时,将调整螺栓306穿过副车架2上的第三安装孔202,并穿过左纵梁11或右纵梁12梁板上的第二安装孔104,拧入卡套308中的调整螺母307,通过该调整螺栓306与调整螺母307的配合,实现副车架2在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位置上的安装。卡套308与调整螺母307的配合如图6_图8所示。卡套308包括一体形成的支撑部3081、调整部3082和卡固部3083,支撑部3081位于卡套308底部,支撑部3081下部焊接在梁板上,支撑部3081上加工有通孔,与梁板上的第二安装孔104位置对应、尺寸相同。调整部3082位于支撑部3081两侧,并均沿垂直支撑部3081的同一方向延伸,位于支撑部3081两侧的调整部3082相互平行,也可通过调整部3082两侧将卡套308焊接在车架I上。卡固部3083位于支撑部3081上方且平行于支撑部3081,卡固部3083包括互不相连的两部分,该两部分分别与调整部3082相连,卡固部3083上对应的两部分上加工有半圆孔,两个半圆孔共同形成一圆孔3084。调整螺母307上的螺纹孔对应支撑部3081下的通孔与车架I (左纵梁11或右纵梁12)梁板上的第二安装孔104,外缘为台阶面,包括相连的调整凸台3071与圆柱3072。调整凸台3071厚度小于支撑部3081与卡固部3083之间间距,尺寸大于卡固部3083上的圆孔3084,从而夹靠在支撑部3081与卡固部3083之间。调整凸台3071呈长条形或长方形,对应调整部3082的两侧边缘与调整部3082平行,并与调整部3082之间具有调整间隙。调整凸台3071上部的圆柱3072穿过卡固部3083上的圆孔3084,部分套装在该圆孔3084内,该圆柱3072与圆孔3084之间也具有调整间隙。本实施例中,调整间隙最大调整尺寸为I毫米,该尺寸最大不能超过2毫米,以防止调整螺母307在卡套308中转动角度超过10度,不易与调整螺栓306配合连接。另外,调整螺母307在卡套308中沿左纵梁11及右纵梁12延伸方向(即纵向,垂直于横向)的移动受调整间隙影响。本实用新型中,在车架I上安装副车架2时,先将第一安装点31与第二安装点32上的螺栓301固定在上层梁板101上,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上卡套308固定,并将调整螺母307卡夹在其中。然后,将第一安装孔201对准第一安装点31与第二安装点32上的螺栓301,并穿过该螺栓301,通过螺母302拧紧固定。再将第三安装孔202对准第二安装孔104,并穿过调整螺栓306,通过调整螺母307在卡套308中的微小调整,使得调整螺栓306与调整螺母308配合连接,从而完成副车架2在第三安装点33及第四安装点34上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四个安装点31、32、33、34中至少有一个安装点中,副车架2在车架I上的安装结构的配合位置能够进行调整,因此四个安装点31、32、33、34上的安装结构在车架I与副车架2上的位置精度要求将大大降低,生产装配成本因此会大大下降,符合现代化汽车生产的成本控制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已由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包括车架(I)与副车架(2),所述副车架(2)在车架(I)上的安装位置共有四个,分别是第一安装点(31)、第二安装点(32)、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所述副车架(2)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点(31)与第三安装点(33)安装在所述车架(I)的左纵梁(11)上,所述第一安装点(31)位于所述第三安装点(33)前方,所述副车架(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点(32)与第四安装点(34)安装在所述车架(I)的右纵梁(12)上,所述第二安装点(32)位于所述第四安装点(34)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中至少一个安装点的安装配合位置能够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点(31)与第二安装点(32)上,所述副车架(2)在所述车架(I)上的安装配合位置固定不可变,在所述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上,所述副车架(2)在所述车架(I)上的安装配合位置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调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点(31)与第二安装点(32)上,所述副车架(2)通过相配的螺栓(301)螺母(302)安装在所述车架(1),所述螺栓(30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上,所述副车架(2)上加工有对应所述螺栓(301)的第一安装孔(2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螺栓(301)的所述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上还焊接有导套(303),所述导套(303)套装所述螺栓(30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安装点(33)与第四安装点(34)上,所述副车架(2)通过相配的调整螺栓(306)与调整螺母(307)安装在所述车架(I)上,所述调整螺母(307)分别可移动地卡夹在一固定安装在所述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上的卡套(308)内,所述调整螺母(307)与所述卡套(308)的横向与纵向之间均具有间隙,且所述调整螺母(307)在所述卡套(308)中旋转角度不超过10度,对应所述调整螺母(307)的所述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上分别加工有第二安装孔(104),所述副车架(2 )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104)的位置上加工有第三安装孔(202 ),所述第三安装孔(202)内配穿所述螺栓(306),所述第二安装孔(104)与所述调整螺栓(306)之间也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308)包括支撑部(3081)、调整部(3082 )和卡固部(3083 ),所述支撑部(3081)位于所述卡套(308 )底部,所述调整部(3082 )位于所述支撑部(3081)两侧,并均沿垂直所述支撑部(3081)的同一方向延伸,所述卡固部(3083)平行于所述支撑部(3081),并与所述调整部(3082)相连,所述卡固部(3083)上加工有圆孔(3084);所述调整螺母(307)外缘包括相连的调整凸台(3071)与圆柱(3072),所述调整凸台(3071)夹靠在所述支撑部(3081)与卡固部(3083)之间,两侧边缘与所述调整部(3082)平行,并与所述调整部(308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圆柱(3072)穿过所述卡固部(3083 )上的所述圆孔(3084 ),并与所述圆孔(3084 )之间具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包括车架(1)与副车架(2),副车架(2)在车架上的四个安装点(31、32、33、34)中至少一个安装点上的安装结构的配合位置能够调整。本实用新型中四个安装点(31、32、33、34)中的至少有一个安装点上,副车架(2)在车架(1)上的安装结构的配合位置能够进行调整,因此四个安装点(31、32、33、34)上的安装结构在车架(1)与副车架(2)上的位置精度要求将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2879591SQ2012203378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贾亮, 孙保华, 李进招, 孙健强, 张志亮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