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106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乘用车的前围上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运动型多用途车的前围上盖板总成是重要的功能部件,其与前围板总成焊接。实现座舱与发动机舱的隔离。传统的前围上盖板总成一般为一体式结构。由于部件较深及结构复杂,易产生冲压开裂的问题;且常会出现影响发动机舱内部底盘部件安装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前围上盖板总成进行相应的结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包括雨刮电机安装支架,包括截面呈L形结构的上盖板前段以及上盖板后段,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底端与上盖板后段的底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底端的上端面设有下凹的流水槽,所述上盖板后段的侧壁焊接有后段加强板,所述后段加强板由上盖板后段的侧壁延伸至流水槽。优选的是,所述雨刮安装支架包括固定在上盖板前段侧壁的第一雨刮安装前支架,以及固定在上盖板后段侧壁的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所述第一雨刮安装前支架、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的顶端固定起来作为雨刮电机安装的第一固定点,所述上盖板后段的侧壁还设有作为雨刮电机第二固定点的第二雨刮安装支架,所述上盖板前段的侧壁设有作为雨刮电机第三固定点的第三雨刮安装支架。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固定在所述后段加强板上。优选的是,所述后段加强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减重孔。优选的是,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厚度小于上盖板后段的厚度。优选的是,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厚度为0.7mm,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厚度为0.8mm。优选的是,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右部还设有侧撞加强板,所述侧撞加强板位于上盖板后段的侧壁与后段加强板之间。优选的是,上盖板前段底端与上盖板后段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本发明的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与以往前围上盖板总成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可通过装配顺序的合理调整,大大提升了发动机舱内部底盘部件的安装方便性;2、进行分块处理,使传统前围上盖板冲压易破裂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3、通过分块的形式,前围上盖板由传统的一种钣金厚度可切换成两种钣金厚度,可使单件重量减轻,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4、此分体式前围上盖板总成可通过螺栓与螺母的匹配安装来实现前后两部件的安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易于维修切换等优点。


图1、图2示出了本发明前围上盖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上盖板后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中上盖板前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前围上盖板总成与前围板搭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参考图1-图6,包括截面呈L形结构的上盖板前段2以及上盖板后段1,上盖板前段2的底端10与上盖板后段I的底端20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例如通过设置在上盖板后段上设置的螺栓101与上盖板前段上螺孔201固定在一起。这样通过螺栓的匹配安装来实现前后段的安装固定,操作简单,易于维修切换。上盖板前段2与上盖板后段I固定在一起后,形成一可用于安装雨刮电机安装支架3的容腔,所述上盖板后段I底端的上端面上设有下凹的流水槽102,在所述上盖板后段I的两端还固定有前围上盖连接板组件6,在所述上盖板后段I的侧壁焊接有后段加强板4,所述后段加强板4由上盖板后段I的侧壁延伸至流水槽102,即所述后段加强板4的下部呈L形,其一段用于加强上盖板后段I的侧壁,另一段用于加强上盖板后段I的底端。本发明的前围上盖板总成,结构采用前后分体式,除了满足雨刮电机安装、前围饰板安装、流水性等基本功能结构外,其大大提升了发动机舱内部底盘部件的安装方便性,即在总装车间可先对发动机舱内部底盘部件进行装配,给予工人充分的操作空间。再装配前围上盖板前段,以便雨刮电机、前围饰板等部件的安装。并通过海绵条的密封功能达到前围上盖板后段与前围上盖板前段两部件之间的密封性,也便于流水。实现了前围上盖板总成分体式的优势。同时,还兼顾了冲压方便性、轻量化的设计要求。该上盖板总成采用分块处理,使传统前围上盖板部件冲压易破裂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本发明所述雨刮安装支架3优选的结构如下:包括固定在上盖板前段2侧壁的第一雨刮安装前支架31,以及固定在上盖板后段I侧壁的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31,所述第一雨刮安装前支架31、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30的顶端固定在起来作为雨刮电机安装的第一固定点,所述上盖板后段I的侧壁还设有作为雨刮电机第二固定点的第二雨刮安装支架32,所述上盖板前段2的侧壁设有作为雨刮电机第三固定点的第三雨刮安装支架7,通过此三个固定点可将雨刮总成固定在该上盖板总成上。所述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31可固定在所述后段加强板4上,也可固定在上盖板后段I的侧壁上。可在所述后段加强板4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减重孔41。本发明的上盖板总成,采用分块的形成,可使所述上盖板前段2的厚度小于上盖板后段I的厚度。这样,前围上盖板总成可由传统的一种钣金厚度切换成了两种钣金厚度,可使单件重量减轻约5%,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例如优选的设计是使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厚度为0.7mm,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厚度为0.8mm。本发明的上盖板总成还可做如下改进:在所述上盖板后段I的右部还设有侧撞加强板5,所述侧撞加强板5位于上盖板后段侧壁与后段加强板4之间。本发明的上盖板总成,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低,由原来一体化复杂多序的模具,更改为简单少序的模具,降低了开发投入。2.开发周期短、设计方案风险小,模具开发时间由原来的4个月缩短为3个月,提升了开发效率。本发明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相似的编号通篇指代相似的元件。为清晰起见,在附图中可能有将某些线、层、元件、部件或特征放大的情况。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对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并非意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理解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包括雨刮电机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L形结构的上盖板前段以及上盖板后段,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底端与上盖板后段的底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底端的上端面设有下凹的流水槽,所述上盖板后段的侧壁焊接有后段加强板,所述后段加强板由上盖板后段的侧壁延伸至流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安装支架包括固定在上盖板前段侧壁的第一雨刮安装前支架,以及固定在上盖板后段侧壁的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所述第一雨刮安装前支架、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的顶端固定起来作为雨刮电机安装的第一固定点,所述上盖板后段的侧壁还设有作为雨刮电机第二固定点的第二雨刮安装支架,所述上盖板前段的侧壁设有作为雨刮电机第三固定点的第三雨刮安装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雨刮安装后支架固定在所述后段加强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加强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厚度小于上盖板后段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厚度为0.7mm,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厚度为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右部还设有侧撞加强板,所述侧撞加强板位于上盖板后段的侧壁与后段加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板总成,其特征在于:上盖板前段底端与上盖板后段底端通过螺栓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围上盖板总成,包括雨刮电机安装支架,还包括截面呈L形结构的上盖板前段以及上盖板后段,所述上盖板前段的底端与上盖板后段的底端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盖板后段的底端的上端面设有下凹的流水槽,所述上盖板后段的侧壁焊接有后段加强板,所述后段加强板由上盖板后段的侧壁延伸至流水槽。本发明的前围上盖板总成,可通过装配顺序的合理调整,提升发动机舱内部底盘部件的安装方便性;同时可使前围上盖板由传统的一种钣金厚度可切换成两种钣金厚度,可使单件重量减轻,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而且,该上盖板总成采用分块处理,使传统前围上盖板部件冲压易破裂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文档编号B62D25/08GK103121471SQ20131006375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于忠娟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