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029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包括一个上安装支架和一个下安装支架;所述在上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腰型孔;在转向管柱下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前小后大的锲形导向板,而仪表台管梁下安装支架上开有和导向板配合的定位槽。本发明的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可大大降低自重较大的电动转向管柱装配的劳动强度,实现装配过程的单人操作,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背景技术】
[0002]转向管柱是汽车转向系统的重要部件,它通常固定在汽车的仪表台管梁上,上部与方向盘连接,下部与转向传动轴连接,以实现驾驶员操纵力的传递。因电动助力转向管柱具有省油、操纵感觉舒适、匹配方便等优点,在轿车上的使用逐渐普遍,但因其集成了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重量比普通管柱大为增加,普遍在8Kg以上,这加重了工人装配时的劳动强度,造成装配困难。
[0003]如图1所示,目前,在将电动转向管柱安装到仪表台管梁的过程中,因电动转向管柱较重,需一个工人双手握住转向管柱,并将其上的安装点对准仪表台管梁上对应的安装点后,将电动转向管柱放置到位并稳住,由另一工人先将下固定螺栓插入安装孔并打紧,之后再将上固定螺母拧入并打紧,实现转向管柱的装配。
[0004]现有技术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在仪表台管梁及转向管柱上设计相应的辅助安装结构,通过在安装过程中提供辅助支撑,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单人就可以很容易的装配转向管柱。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包括一个上安装支架和一个下安装支架;所述上安装支架用来固定转向管柱的前部分,下安装支架用来固定转向管柱的后部分;
[0008]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上安装支架I和上安装支架II,通过螺栓固定配合;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下安装支架I和下安装支架II,通过螺栓固定配合;
[0009]所述上安装支架I和下安装支架I分别安装在转向管柱的中前端和尾端部;所述上安装支架II和下安装支架II分别安装在仪表台管梁的前后端;
[0010]所述在上安装支架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腰型孔,与上安装支架II上的凸焊螺栓配合;
[0011]所述在下安装支架I上横向设置一个突出于支架的前小后大的楔形导向板;
[0012]所述在下安装支架II上设置一个定位槽,与楔形导向板相配合;
[0013]所述在装配完成后,下安装支架II套在下安装支架I上,两部分安装孔对齐。
[0014]所述下安装支架I和下安装支架II均为η形结构,在η形结构两侧面上各设置一个安装孔。
[0015]所述定位槽设置在下安装支架II的底面外端部。
[0016]所述楔形导向板设置在下安装支架I的底面外端部。
[0017]所述定位槽较楔形导向板略宽略高。[0018]所述定位槽的槽身长度小于安装孔到η形结构底面的距离。
[0019]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可大大降低自重较大的电动转向管柱装配时的劳动强度,实现装配过程的单人操作,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的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示意图;
[0021]图2a为本实施例一个侧面的示意图;
[0022]图2b为本实施例另一个侧面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施例下安装支架I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施例下安装支架II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施例下安装支架II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
[002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7]如图2a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上安装支架和一个下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用来固定转向管柱的前部分,下安装支架用来固定转向管柱的后部分。
[0028]上安装支架包括上安装支架Ill和上安装支架1112,通过螺栓固定配合,下安装支架包括下安装支架16和下安装支架117,通过螺栓10固定配合;上安装支架Ill和下安装支架16分别安装在转向管柱的中前端和尾端部;上安装支架1112和下安装支架117分别安装在仪表台管梁的前后端。
[0029]在本申请中,所述的转向管柱前部是指接近方向盘的一端,转向管后部分是指远离方向盘的一端。本申请中的上安装支架与转向管柱的前部相对应;下安装支架与转向管柱的后部相对应。
[0030]在上安装支架Ill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腰型孔14,通过下固定螺母15与上安装支架1112上的两个凸焊螺栓13相配合。
[0031]下安装支架16和下安装支架117均为η形结构,在η形结构两侧面上各设置一个下安装孔16。在下安装支架16的底面外端部横向设置一个突出于支架的,前小后大的楔形导向板8。导向板厚5mm,前部尖头宽20mm,后部宽30mm。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导向板的厚度及结构根据需要进行变化。
[0032]在下安装支架117的底面外端部设置一个定位槽9。所述定位槽较楔形导向板略宽略高,定位槽的槽身长度小于安装孔到H形结构底面的距离。所述楔形导向板穿过定位槽;在装配完成后,下安装支架II套在下安装支架I上,两部分下安装孔对齐。
[0033]安装时,一个工人托住转向管柱,将导向板插入定位槽中,由于导向板为锲形且定位槽尺寸较导向板略大,所以此过程简单方便。插入之后,转向管柱即通过导向板被管梁托举,此时装配人员只需以托举点为支点向上旋转转向管柱,使转向管柱上安装点的腰形孔套入仪表台管梁上安装支架II的上凸焊螺栓中,由于有定位槽对导向板的托举作用,装配人员用力大为降低,可只用一只手扶住转向管柱,另一只手将下固定螺母拧入凸焊螺栓(但不打紧而处于可晃动状态,仅为防止管柱上安装腰形孔脱出,方便下一步将下固定螺栓插入下安装孔)。此时,转向管柱已被初步定位在仪表台管梁上,但因定位槽尺寸较导向板略大,转向管柱下安装支架I上的下安装孔可能与仪表台管梁下安装支架II上的下安装孔存在少量偏差,此时装配人员可通过略微晃动转向管柱后插入下固定螺栓打紧,再打紧上固定螺母,实现转向管柱的完全装配。
[0034]本发明可大大降低自重较大的电动转向管柱装配的劳动强度,实现装配过程的单人操作,省时省力。
[00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包括一个上安装支架和一个下安装支架;所述上安装支架用来固定转向管柱的前部分,下安装支架用来固定转向管柱的后部分; 所述上安装支架包括上安装支架I和上安装支架II,通过螺栓固定配合;所述下安装支架包括下安装支架I和下安装支架II,通过螺栓固定配合; 所述上安装支架I和下安装支架I分别安装在转向管柱的中前端和尾端部;所述上安装支架II和下安装支架II分别安装在仪表台管梁的前后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上安装支架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腰型孔,与上安装支架II上的凸焊螺栓配合; 所述在下安装支架I上横向设置一个突出于支架的前小后大的楔形导向板; 所述在下安装支架II上设置一个定位槽,与楔形导向板相配合; 所述在装配完成后,下安装支架II套在下安装支架I上,两部分安装孔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支架I和下安装支架II均为η形结构,在η形结构两侧面上各设置一个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置在下安装支架II的底面外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导向板设置在下安装支架I的底面外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较楔形导向板略宽略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安装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身长度小于安装孔到η形结构底面的距离。
【文档编号】B62D1/16GK103950466SQ20141020421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廖武, 邵文彬, 张雷, 朱联邦, 尹爱霞, 韩全友, 张军然, 王海峰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